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唐承包王》第三百四十七章 退婚
在長孫府沒看到絢麗的煙花,小胖子等人有些失落,不光因為煙花失落還因為沒見到傻大個們瞠目結舌的樣子,好在李府中存放的煙花的不少,今年還是能看見。
  想法確實很美好,可惜小胖子他們都忘了一件事。
  當自家府上的管事前來接他們回府過年的時候,他們才想起自己是要回府過年的,想看煙花不知要等到什麽時候。
  事實上並未久等,在大年三十的夜晚,小胖子他們依舊看到了絢麗的煙火,因為年節團聚,李淵帶著一家老小進了皇宮,順便帶上了李寬送來的煙花。
  大年三十除夕夜,一顆顆煙火在長安城的上空炸裂,不知所以的長安城百姓在次震驚,幾個月前才降了一次異象,現在又降下異象,這說明了什麽呢?
  說明天佑大唐,大唐又有治世能臣現身了,唯一奇怪的就是治世能臣為何總是出現在皇家,不過百姓們很快便找到了合理的解釋,李氏皇族必然是得上天眷顧的,皇家出現治世能臣也就不奇怪了;所以在皇城燃放煙花的李世民聽到了長安城中山呼海嘯慶賀之聲,然後李世民笑的眼睛都看不見了。
  當然,笑容滿面的不僅是李世民,還有李淵和小安平等人,小安平在一群皇室子弟中最興奮,童聲童氣的說這是哥哥給她送來的煙花。
  羨慕者有之,仇視者亦有;羨慕的人不少,像懂事了的公主們就很羨慕,就連李世民也很羨慕,要知道這個所謂的煙花可不是李寬送給他的,而是送給李淵、萬貴妃和小安平的。仇視的人也不少,像當初被小胖子他們毆打過的李愔,當然也少不了當朝太子李承乾,畢竟兩人之間可謂是積怨甚深,自然見不得李寬在李世民面前露臉。
  至於皇家之人的心態如何,全看皇室子弟跟李寬的關系,不過城中的遣使們卻只有一個心情——擔憂,大唐皇室出現治世能臣對於他們而言可不是好事,大唐越發強大,他們國家受到侵略的可能便成數倍增長。
  所以在元正之日,李世民召開大朝會之時,周邊小國的遣唐使越發的恭敬,李世民不由的發出了感慨,就算李寬遠在嶺南依舊送了他一份大禮。
  不過,這些都是其次的,重要的還是長樂公主的婚事,他沒忘記前不久定親之日回皇宮時看到女兒的表情,於是借著大朝會的時機,吩咐戴胄和豆盧寬統計近親成親所生育子女的情況。
  李世民的吩咐讓參加大朝會的所有人都愣住了,不過在十幾日之後的早朝,眾人也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不僅明白李世民的意思,還知道了長孫無忌之前為何強顏歡笑,只因戴胄和豆盧寬向李世民稟告了凡是近親成婚者,所生育的子女有七成是癡傻的。
  “陛下,雖說長樂公主與衝兒已定親,不過微臣作為長樂公主的舅父,又豈害了公主,微臣鬥膽請陛下收回成命。”長孫無忌聽到戴胄和豆盧寬的稟告後,沒有等其他人開口,他自己就先開口了。
  一番大義凜然的話,聽得李世民直點頭,暗道長孫無忌明事理,會做人,這次沒有讓他這個皇帝丟了顏面,畢竟皇家退婚確實有失顏面。
  “既然親事已經定下了,怎可說退就退,無忌不必多言。”李世民很大度。
  在場的朝臣不是傻子,李世民在大朝會的時候便吩咐兩位尚書統計近親結婚的結果,其中的深意已經不言而喻了,這擺明了就是要退婚嘛!
  可惜偏偏就有傻子不明白其中的深意。
  在長孫無忌再次請求的時候,還未等李世民開口,位於左上位的李承乾開口了。
  “舅父大人多慮了,雖說民間出現了七成癡傻的情況,但是孤以為我皇家有上天庇佑,又怎會出現癡傻的情況,況且父皇金口一開,難道舅父大人想要父皇失信不成。”
  這句話讓李世民和長孫無忌都傻了,李世民自然不能失信於人的,長孫無忌也不敢讓李世民失信於人。
  長孫無忌沒敢再次請求,李世民也不知道怎麽接過李承乾的話頭,心中說不出的複雜,原本三請三辭的大好局面卻被李承乾給破壞了,李承乾安的什麽心,老謀深算的李世民怎麽會不知道,無非是想利用自己的親妹妹拉攏長孫無忌。
  若是沒有李寬的那封信,李世民還覺得李承乾的做法不錯,畢竟身為太子,以後將是皇位的繼承人,拉攏朝中重臣的做法合理。
  現在李承乾的做法在李世民的眼中卻變樣了,當初他在大朝會之時特意吩咐過,現在又擺明的數據,就算他沒告訴過李承乾,但明眼人都知道這是他的安排,李承乾卻沒能明白,李世民有些失望。
  李承乾真不明白嗎?
  其實不然,李承乾不傻,他明白李世民的用意,可他也打聽到了事情的起因是李寬的一封信導致的。
  十四五的孩子,心胸可沒大人那般寬廣,既然是李寬提出來的,他自然要反對;況且當初提出讓長樂和長孫衝成親的就有他,若兩家的親事就此作罷了,他不僅浪費了一番功夫不說,還可能讓長孫衝記恨,要知道長孫衝是很滿意這門親事的,畢竟繼承齊國公府的乃是長孫衝,待他登上帝位之後,長孫無忌恐怕也是垂垂老矣了,能幫得上忙的還得看長孫衝。
  雖說此舉會讓李世民不滿,但他有信心化解。
  當然,這些只能說是次要原因,重點在於他清楚的知道,以他老子的性格長樂公主和長孫衝的婚事是成不了的,他現在做的就是向長孫府表明一個態度而已。
  沒見著朝堂上站著長孫衝向他投去了感激的目光嗎。
  投射目光的人不僅有長孫衝,也有李世民。
  有了李承乾的這番話,朝臣們不敢多說,畢竟事關長孫府,連長孫無忌都沒再開口,他們還能說什麽。李世民或許明白朝臣們的想法,他看向的人不是閉口不言的朝臣而是時任工部尚書、宗正寺宗正卿的段綸。
  在場最合適的人就是段綸,一來段綸和李寬關系密切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反對長樂公主和長孫衝的婚事合理,而且段綸又遊離於朝堂之外,不用擔心得罪當朝太子;二來,段綸乃是宗正卿,不僅幫李世民掌管宗族之事還是長樂公主的姑父,提出反對意見也合適。
  早已和李世民的通過氣的段綸,感受到了李世民的目光,當即出班到:“微臣以為太子殿下此話不妥,雖說皇家受上天庇護,可若是萬一出現戴尚書和豆尚書所說的情況呢?這豈不是害了長樂公主。”
  對於長孫衝敵視的目光,段綸絲毫不在意,反正這是李世民的安排,若是長孫家報復自然有李世民擔著,更何況他也不怕長孫家,更別說長孫衝此時做不了齊國公的府的主,他就不信長孫無忌會不知道李世民的意思。
  還朝李世民躬身行禮,繼續說:“微臣認為齊國公考慮周全,陛下理當收回成命。”
  這次,李世民沒敢讓其他再在攪局,當段綸的話音落下之後,直接收回了成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