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唐承包王》第三百四十章 李世民問責
長孫無忌乃是李世民的鐵杆,是朝堂的勳貴重臣,還是李世民的大舅子,他提出的反對意見讓許多人都沒反應過來,待看戲的眾人反應過來之後,紛紛提出反對楚王回京。
  長孫無忌乃是陛下的心腹智囊又是皇后的兄長,可以說是和陛下無話不談,既然長孫無忌提出反對之意必然是陛下授意的,畢竟長安城中出現楚王乃是治世能臣的流言,陛下總要有點態度,否則天下之人如何看待陛下。
  這便是在長孫無忌提出反對意見之後跟風的朝臣心中的想法。
  世家出生的朝臣暫且不談,跟著長孫無忌提出反對意見的朝臣也不少,雖說這些跟風的官員品級不高,李世民可以不顧及他們,但長孫無忌的面子還是要給的,所以讓李寬回長安城的提議,李世民隻好作罷。
  八月中旬的午時,天氣很熱,讓人感覺置身於爐火中一樣,難免心浮氣躁、妄動肝火;不過甘露殿之中卻感覺不到一絲炎熱,只因甘露殿之中放著無數的冰盆,不由得讓人靜下心來,在甘露殿的李世民卻靜不下心。
  任何事都得有規矩,凡事都應該按照規矩來,尤其是在朝堂,就像他提出讓李寬回長安這件事,其實並不是非要讓李寬回來不可,也存有給世家一個警告的意思,那就是讓世家之人別做的太過火,別在傳他得位不正的流言,否則他可以召回李寬,聯合李寬打壓世家。
  世家之人當朝提出反對的意見,他也能理解,因為李寬的活字印刷術確實帶給了世家不少的麻煩,讓世家之人感到了危機。
  若說是為了當年的那一巴掌之仇,李世民也可以理解,畢竟李寬作為晚輩卻狠狠的在長孫無忌臉上扇了一巴掌,誰心裡都有氣,提出反對的意見確實可以理解,可是你長孫無忌不能這麽乾啊,不能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反對他吧!他又不是非得讓李寬回長安,難道非要當著滿朝文武的提出來,讓他這個帝王下不來台。
  若是你長孫無忌有想法,大可以私下和他通通氣嘛,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啊!
  可是長孫無忌這次偏偏讓他下不來台了,冷不丁提出反對意見,這無疑讓李世民怒火中燒。
  貞觀元年,長孫無忌改任吏部尚書,並被定為功臣第一,進封齊國公,食實封一千三百戶。他既是勳臣,又是國戚,深受李世民禮遇,能夠出入李世民的甘露殿;在貞觀元年七月,李世民又拜長孫無忌為尚書右仆射。當時,有人進密表勸諫,認為長孫無忌權寵過盛。李世民還將密表出示給長孫無忌,以表明君臣無猜,又召集群臣,表示對無忌的信任。但長孫無忌擔心富貴至極會帶來災禍,一再懇請辭去相位,再加上長孫皇后也為之極力勸說,李世民無奈,隻得改任長孫無忌為開府儀同三司。
  開府儀同三司那是文散官的最高官階了,李世民對長孫無忌信任有加,可你長孫無忌卻讓他李世民下不來台,他怎能不怒。
  不能想,越想越怒,可越是不想,偏偏總在他腦海中盤旋,心中一直有一個聲音在他胸腔中反覆回蕩,長孫無忌犯癔症了?
  明明是一個懂得大局的人,明明是一個懂得他心意的人,卻偏偏與他背道而馳。
  為了確認長孫無忌是不是犯了癔症,李世民起身吩咐道:“來人,宣吏部尚書覲見。”
  得知李世民宣召,長孫無忌無奈苦笑,他知道李世民為何宣召他。
  整理了一番衣著,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便跟著小黃門進宮了,至於額頭上的汗水可不是因為擔憂導致的,畢竟他在下朝之後便想好了說辭,倒也不擔心與李世民離心,只因為天氣太熱了,要知道吏部可不像皇宮,全天都有冰塊伺候著。
  都是老熟人了,還是親戚,李世民沒跟長孫無忌客氣,劈頭蓋臉的便是一通臭罵。
  皇帝才是規矩的制定者,大唐的江山,無數的子民都得按照皇帝的規矩來,就算作為皇親的長孫無忌也不能列外,可這次長孫無忌卻壞了李世民的規矩,招呼都不打一聲便提出了反對意見,而問題的關鍵在於心腹重臣之中,只有長孫無忌提出了反對意見,這讓李世民覺得長孫無忌是在不滿,不滿他對長孫無忌功勞的肯定。
  長孫無忌跪在李世民的面前低頭請罪,卻沒個合理的解釋,李世民越想越怒,若不是因為長孫無忌為人本分,知道君臣之禮,也懂得他的心意,換了別人這麽乾,李世民定然是找個名頭將此人問罪下獄了。
  不知罵了多久,在氣溫如春的甘露殿,李世民都感覺到了口乾舌燥,抄起案幾上的炒茶狠狠地灌了一口,又想到了李寬,想到了長孫無忌讓他下不來台,剛平息的怒火又起了,狠狠的瞪了眼長孫無忌。
  “在朝堂為官十幾年了,官做的越久越不懂規矩了是吧,不懂規矩便回府好好學學,朕看你是恃寵而驕了,覺得這些年你立下的功勞太多,又是皇后兄長,朕給你的太少,你心中不滿了是吧?難道在你心裡,朕給你的還少了嗎?是不是朕要將這皇位讓給你,你才能心滿意足?”
  長孫無忌臉色終於變了,李世民這話可嚴重了,皇位兩個字都說出來了,這代表了李世民已經對他心有不滿了,不過這都是其次的,畢竟他有合理的說辭讓李世民信服,但他卻從李世民的話語中聽出來李世民對李寬的寵愛,這可不是什麽好事。
  還是那句話,長孫無忌是支持李承乾的,不是支持李寬的,而且他和李寬之間還有矛盾,自然不希望李寬受寵。
  長孫無忌膽寒,磕頭道:“陛下莫冤枉微臣,微臣怎麽有此大逆不道之念,陛下對微臣寵信至極,微臣一直殫精竭慮,只怕負了皇恩。”
  李世民怒道:“既然不敢,到底為何?從實說來,今日你若是不給朕一個合理的解釋,你信不信朕治你的罪?”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