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唐承包王》第三百四十三章 無奈
  聽到李寬讓胡慶帶給他的話,馮智戴並未多憤怒,李寬說的是事情,自己馮家嫡長子身份和李寬當朝親王的身份比起來確實不夠資格,說到底,他只是馮家的嫡子,不能做馮家的主,做主的還是馮盎。

  不過,得到能談判的結果,也算不枉他白跑一趟,能談判就代表這場無緣無故的戰役即將停止。

  只要不在繼續打仗,馮智戴對此行就已經滿意了,馮智戴相信只要兩方不在繼續開戰,憑借馮家在嶺南的聲望,壓下這場虎頭蛇尾的戰役不是問題;他也相信,李寬會配合馮家壓下這場虎頭蛇尾的戰役,畢竟楚王府和馮家開戰真鬧上了朝堂,馮家的日子不好過,楚王府的日子也不好過。

  總歸來說,談判總比打仗好的多,若是兩方真打了火氣,真鬧到了不可開交的地步,馮家將要面對就不是李寬一人,還有大唐的滿朝文武。

  要知道主張征伐嶺南的文武官員可不少,而且李世民是否真對馮家放心,馮智戴也不清楚,不能排除李世民借著這次機會出兵征伐嶺南之地。

  事實往往是不進入人意的。

  翌日一早,楚王軍沒像馮智戴想的那般停止戰爭,依舊派兵叫陣,這讓馮智戴大為惱火,明明說好了能談,卻又反悔了,還有沒有點誠信了。

  想要問問李寬到底為什麽繼續出兵,仔細一看卻沒看見軍中有李寬的身影,無奈,隻好命人再次反擊。

  大營中的胡慶也不理解李寬的安排,對於自家王爺的性格,他也清楚,一向是一言九鼎;正是因為清楚,所以他才疑惑不解,昨夜是他親耳聽到李寬說能談判的,也是他親口告訴馮智戴能談判的,現在李寬卻派兵出戰,怎麽都說不通啊!

  “王爺,您不是說等馮盎來談嗎,為何今日又派兵出戰了?”

  “本王是說過等馮盎來談,可是本王說過在等的這段時間停止交戰嗎?在莆田之時,本王就說過此次兵發廣州,既然說了就要做到,本王要在馮盎來之前攻到廣州。”李寬解釋道。

  事實往往不盡如人意的道理,不僅適用在馮智戴身上,同樣適用在李寬身上。

  一連七日的交戰,李寬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多天真,才知道自己把馮家想的太簡單了,馮家能被李世民忌憚,能被稱為嶺南的土皇帝不是說說而已的;馮家確實有這個資格,有這個資本,手下確實有一批得力悍將,手持火藥罐的楚王大軍愣是被馮家大軍生生的擋在了河源,寸步不得進。

  李寬很憂愁,薛萬徹和王翼更憂愁,雖說李寬是楚王軍的主將,可實際管理楚王軍的人是他們二人,楚王軍現在的情況二人比李寬還要清楚,兩人進入李寬的營帳,沒說別的,只是請求李寬收兵回長溪休整。

  一聽二人都建議回長溪休整,李寬問道:“是否是軍糧不足了?”

  雖說是問話,卻是肯定的口氣,李寬好歹也是軍中主將,對於軍中的情況他還能不知道。

  “王爺,前兩日軍中就已經開始喝稀粥了。”薛萬徹苦笑道。

  古代戰爭打的人命、打的是體力,飯都吃飽,哪有力氣上戰場;沒有體力,上了戰場那就是被人砍瓜切菜的命運,是平白讓手下士卒送命,帶過兵的薛萬徹和王翼自然體會深刻。

  “前兩日就開始喝稀粥了?”李寬很疑惑,因為他的飯食不是稀粥,而他明明吩咐過自己的飯食同士卒一樣,轉念一想,李寬明白了,他是一軍主將又是當朝楚王,他雖然吩咐了自己的飯食同士卒一樣,又怎麽可能真的和士卒的飯食一樣呢。

  在薛萬徹和王翼的陪同下,李寬到了夥房,他傻眼了。

  這些天一直在研究如何攻下河源,沒來夥房看過,現在看到夥房做出來的飯食,他很無奈,薛萬徹和王翼說是稀粥已經很給面子了,在李寬看來,飯食連稀粥都談不上,清湯寡水,李寬甚至能數清楚一碗飯食中的米粒。

  看過之後,李寬帶著王翼和薛萬徹再次回到了營帳,仔細想了想,才開口道:“老薛、王翼,本王實話告訴你們,回長溪休整不可能······”

  一聽李寬這話,薛萬徹急了,連忙打斷了李寬的話,說:“王爺,就算再打下去,咱們也沒有勝算,士卒吃不飽飯,上戰場無異於送命啊!”

  “本王知道,但是回長溪縣休整不行。”發現薛萬徹和王翼二人臉上滿是憂愁,李寬解釋道:“收兵不可能,沒有個結果,本王不會收兵會閩縣。不過,從今日起不用再派兵叫陣了,讓士卒們打獵找野果充饑,實在不行就殺馬充饑,不論如何,給本王拖到馮盎來河源為止。”

  只要不上戰場,薛萬徹和王翼就放心了,要他們拖到馮盎來河源,二人還是有信心做到的,畢竟他們攻破永安縣的時間不短了,在河源也有七日了,算算時間馮盎也快到河源了。

  見薛萬徹和王翼信心滿滿的出營帳安排,看著不遠處的一座座營帳長歎了一口氣,心中說不出的失落。

  仗已經打不下去了,不提這些時日連連受挫、士氣低迷,就是帶來的糧草也不足以支撐李寬在繼續打下去,閩州到底比不上廣州富庶,馮家有不斷的糧草送來,楚王軍這邊卻沒有。

  不是現在管理閩州事務的馬周和劉仁軌不運送糧草, 而是李寬出征之前就沒有這樣的安排,但是糧草的重要性李寬不知道嗎?他不想安排嗎?李寬知道也想安排馬周和劉仁軌派人運送糧草,可惜現在的閩州卻拿出支撐大軍打仗的糧草,所以出征前,李寬沒有吩咐,他只能以戰養戰。

  以戰養戰,那得要勝利之後才能收刮錢糧,才能繼續戰爭,如今被馮家擋在河源寸步不得進,以戰養戰的想法徹底落空了。

  楚王軍這邊糧食告急,就算馮智戴猜不到,馮家將領大抵還是能猜到的,都是征戰多年的老將了,一看楚王軍大營生活做飯的情況就能知道一些,所以有不少人提出了出兵的建議。

  出兵很簡單,滅了後繼乏力的楚王軍也不是難事,但是滅了楚王軍之後的結果,馮家卻承受不起,更別說他已經打聽到了李寬出兵攻打馮家的緣由,說到底這次是他馮家人闖了大禍,是他馮家理虧在先。

  這點,馮智戴比在場的將領們看的明白,他能做的就是約束手下的將士,等著馮盎的到來,等著馮盎下決定。

  李寬是因為沒有足夠的糧草繼續,馮智戴是因為擔心馮家,本就不願見到戰爭繼續下去,所以兩方很有默契的停戰了,都在等著馮盎前來談判。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