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唐承包王》第四百六十一章 背鍋
當著皇帝的面,威脅滿朝大臣?

 古往今來就沒人敢做這樣的事情,眾人不由的發愣,回神之後便是一陣“放肆、大膽”之聲,哪怕李世民也氣憤的拍著龍案,大吼放肆。

 就在眾人怒罵之時,福伯不緊不慢的從懷中掏出一份書信,行禮道:“陛下,太上皇命老奴將此信上奏陛下,望陛下三思而行。”

 連福絲毫不敢耽擱,匆匆走到福伯身邊接過信件,再次交給了李世民。

 信件所書自然是關於李寬和李淵對於和親一事的看法和對於收服吐蕃的計策,這封信不算短,所以李世民看不少時間,越看越心驚,震驚之色讓長孫無忌和求親使臣心底一寒,和親一事不會就此不了了之吧!

 就在他們擔憂之時,只見李世民放下李淵給他的書信,平靜道:“今日第六試暫且作罷,代朕與眾愛卿商議之後再做決斷。”

 自古便講究君無戲言,但李世民卻食言了,這對於他的威信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可是李淵信中所言的厲害關系,實在是令他不得不細細思量。

 “陛下······”

 長孫無忌的話未說完,李世民便一臉堅決的打斷道:“朕說和親一事,暫且作罷。”

 見長孫無忌默默退下,李世民像似下定了決心,吩咐道:“連福,擬旨,將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一句昭告天下,視為大唐皇室祖訓。”

 一句驚眾臣,這是已經決定和親之事作罷了嗎?

 紛紛好奇的看著龍案上的信件,太上皇到底說了些什麽才能令陛下做出反悔之舉啊!

 不過,李世民顯然沒有要給眾位大臣解釋的意思,叫了一聲“安平”,拿起桌上的信件,牽起一旁的李哲就走,走了兩步,不知想到了什麽,給連福小聲吩咐了幾句,這才回了甘露殿。

 甘露殿中,李世民真像一個慈祥的父親和祖父,不停的笑問著李哲和安平在台灣的情況,不時還給李哲夾菜,這時的李世民不是皇帝,他只是一個疼愛孫兒的祖父罷了。

 剛到甘露殿的重臣和李承乾、李泰哥倆表情不一。

 李承乾見此歡聲笑語的場面,有些羨慕和嫉妒。

 這樣的待遇,在他的記憶之中好像從未有過,能受到這樣待遇的只有他弟弟,這個想要搶他皇位的親弟弟,所以不由的瞟了一眼李泰。

 看著李泰一副笑眯眯的樣子,他心中的苦澀只有他自己清楚,不知為何腦海中突然浮現起了李寬,竟然生出了同病相憐的感覺,他知道哪怕是他以往敵視的李寬,在他的記憶之中也從未有過這樣的待遇,在他的記憶中,李寬或許還比他更慘一些。

 李泰像似察覺到了李承乾的目光,笑的越發開心,不等作為太子的李承乾先進門,他已經跨過了門檻,若非長孫無忌拉了拉他,早忘了自古的規矩——長幼有序。

 李承乾不滿的冷哼一聲,這才帶著眾人進了甘露殿。

 等到眾人行了禮,李世民朝一旁的椅子指了指,將李淵送來的書信遞給了眾人傳看,看過之後總算明白了李世民為何反悔了。

 若是,他們處在李世民的位置上,恐怕也得反悔。

 “父皇,二弟之計,兒臣佩服,這和親不和也罷。”李承乾笑道。

 李世民愣住了,對於太子和李寬的關系,他可是清楚的,像似沒聽清李承乾的話,挖著耳朵道:“你稱寬兒什麽?”

 “二弟啊!”

 李承乾的轉變讓李世民再次愣了愣,不過仔細想想,他也就明白了,李寬已經在海外立國,沒有要回大唐的意思,對於大唐的皇位沒有一點威脅,如今覬覦於大唐皇位的是另一個兒子,主要的矛盾已經不在李寬身上,而李寬在海外勢力龐大,在朝中也有不俗的勢力,值得拉攏。

 李世民點點頭,看向了其他人。

 “陛下,信中所言的火炮真能攔阻吐蕃大軍嗎?”長孫無忌問道。

 “火炮的威力,長孫司空不用懷疑,你遲早會見到火炮的威力。”安平神秘一笑。

 長孫無忌以為安平的意思是要當著大臣面試驗火炮的威力,所以全然沒將安平的話聽到心裡去,不在意的笑了笑,問道:“陛下,楚王殿下與太上皇的計策雖好,可若是陛下一旦反悔,恐對陛下名聲不利啊!”

 長孫無忌的話,得到了房玄齡和魏征等人的支持,畢竟和親一事以鬧得沸沸揚揚,若是一旦反悔,對於李世民的威望和信用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此言差矣,父皇的威望和名聲都是打出來的,若是大唐收服了吐蕃,何來對名聲不利一說?”安平淡淡道。

 一句話便讓李世民的擔憂變為了歡笑,“這句話也是你那哥哥說的吧!”

 “父皇英明。”

 李世民與安平相視而笑。

 房玄齡卻皺起了眉頭,擔憂道:“陛下,若是大唐一旦對吐蕃用兵,勢必引起各國使臣不滿,若吐蕃聯合周邊各國,我大唐將面臨的就不是吐蕃一國,而是周邊數十國啊,我大唐將永無安寧之日啊!”

 “房相所言正是。”魏征拱手行禮,勸誡道:“陛下三思啊,如今大唐不過安穩幾年,貞觀十三年才經歷一場大戰,如今國庫空虛,恐難以支撐舉國之戰了。”

 不等李世民開口,安平問道:“房相為何擔憂其余周邊小國呢?”

 “安平公主此話何意?”

 “曾祖父信中早有言明,祿東讚進長安必然不會乖乖待在驛站,作為一國使臣賄賂我大唐大臣亦是一項重罪,我大唐按律處置祿東讚合情合理,其他小國為何敢出兵相幫?”

 安平問完,目光一轉,看向了長孫無忌,長孫無忌心中咯噔一下,只聽安平悠悠道:“據楚王府打探的消息,祿東讚多次前往趙國公府拜訪長孫司空,想必長孫司空收獲頗豐吧!否則以祿東讚對皇宮的熟悉怎可輕易在夜間出入皇宮呢!”

 “陛下,微臣冤枉啊!”長孫無忌連忙起身行禮道。

 安平的意思,李世民明白,所以佯怒的叫了一聲“安平”,寬慰道:“無忌安心,你對大唐的忠心朕一直記在心裡,朕相信你斷然不會做出收受賄賂之舉。”

 “十八妹,借口雖好,可是如何能保證周邊小國不敢妄動呢?畢竟大唐出兵吐蕃,吐蕃必然聯合周邊小國,周邊各國恐怕會趁勢而攻啊!”

 李承乾的話,讓眾人認同的點點頭,太子能看見其中的關鍵,不枉他們特意留機會給太子。

 “這個問題簡單,咱們大可演武嘛,讓各國使臣見識了咱們大唐的武力,見識了火炮的威力,自然不敢妄動了。”

 “演武這個法子是寬兒教給你的吧!”李世民很肯定,不等安平回話便哈哈大笑道:“不僅讓周邊各國見識了大唐的武力,也讓朕見識了火炮的厲害,讓朕心甘情願的購買火炮,一石二鳥,端是好計策啊!”

 安平笑了笑,沒說話。

 眾人也笑了笑,算是讚同了演武一說,不過這受賄之人該選誰卻是一個大問題,畢竟這個人選必須是朝中重臣,重要到李世民能因為此大臣對和親一事反悔,重要到大唐的百姓能一致讚同反對和親之舉。

 背上這麽一口大鍋,那可是遺臭萬年的事兒,誰會願意主動站出來呢?

 楚王一系的人馬自然不在入選之列,畢竟朝堂之上就屬楚王一系反對和親,就是楚王一系的人馬能自願站出來背這一口黑鍋,也沒人相信。

 房玄齡和魏征名聲在外,若說他們收受賄賂,天下的百姓也不會信啊,最好的人選無疑就是長孫無忌,可是長孫無忌作為陛下的大舅子,誰又敢開口讓長孫無忌背鍋呢,哪怕長孫無忌真收受賄賂了不能說啊,畢竟滿朝文武大臣沒與祿東讚接觸的人還真不多。

 “無忌,你回府後與舅父商議商議。”見眾人之中沒有一人願意站出來,李世民看著長孫無忌吩咐道。

 李世民一句話,就決定了背鍋人選。

 至於高士廉是否真的收受了賄賂,這重要嗎?

 不重要, 就算高士廉沒有收受賄賂,李世民認為他收受賄賂了那就是收受賄賂了,畢竟誰讓高士廉是除了長孫無忌最好的人選呢!

 要知道這合適的人選,必然得是朝中重臣,高士廉這個尚書右仆射乃朝中數一數二的重臣,而且還是長孫皇后的舅父,與李世民也是親戚,又與祿東讚交好,若說高士廉收受賄賂,李世民因此生怨,而做出反悔和親之舉也說得過去,高士廉無疑是最好的人選。

 長孫無忌苦笑不已,這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嗎?本想著借此機會打擊下楚王府,沒想到最終竟然把自己一方勢力給打擊了。

 轉頭看向李泰,卻見李泰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長孫無忌神色莫名,應承了下來。

 至於,其他人自然大呼陛下英明,畢竟死道友不死貧道嘛!

 而此時,剛剛回府的高士廉卻不知一口大鍋已經落到了他的頭上,真可謂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大唐承包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