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唐承包王》第三百六十三章 1紙驚長安
政令下發十幾日,結果很不理想,閩縣的富商和大戶來周縣令處報名的很少,只有寥寥兩三人,閩縣的情況都是如此,更別閩州治下的其他縣城。

 在很多富商看來,李寬是因為賣不出水泥才發出承包修路的政令,讓大家購買無人問津的水泥,李寬好大賺一筆,其中的好處他們卻沒有見到,紛紛嘲笑報名承包的大戶是傻子,有不要錢路不走誰會去走要錢的水泥路,輕易的被楚王三言兩語給騙了。

 當然,暗地裡嘲笑李寬和閩州官員是傻子的人也不少,楚王和官員們真是傻到把他們也當成傻子了,承包修路的事也敢發政令,只有傻子才會答應承包修路。

 承包修路是一項大工程,在李寬的計劃中,他要把水泥路修通到關中,所耗費的錢財僅僅現在報名的人數拿不出來,他將自己的家財全部投入其中也不夠,而且讓關中之地的富商加入到承包修路的事情,李寬打從心裡有些不願意,畢竟他乃閩州總管,造福閩州是他的責任,所以總是找借口安慰自己,過段時間就有人能明白他的苦心了,過段時間就有不少的大戶願意承包修路。

 這一等就是一個多月。

 一個多月的時間,蘇媚兒一直很苦惱,這麽長的時間,李寬好像把她給忘了一般,除了開飯的時候叫她吃飯之外就沒有一次長談,她也想找李寬談一談,可是就算在吃飯的時間,李寬也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她根本就不敢打斷李寬的思路,一個多月的時間,她才明白原來李寬比她要忙碌的多,暗暗決定多關心關心李寬。

 歷經一個多月,除了蘇媚兒心態的發生了變化,最大的變化就是芷,芷如今與尋常的孩子差不了多少,完全能正常話了,畢竟芷只是因為心理上的原因導致不會話,心理原因得到的解決,自然不會像呀呀學語的孩童一樣,剛剛開始。

 “哥哥吃飯了。”見李寬又是愁眉不展,低頭沉思,芷拉了拉李寬衣服。

 芷的變化是李寬在這一個多月裡,最大的收獲,見芷叫他吃飯,他才回過神來,笑道:“好,吃飯。”

 飯吃到一半,胡慶進門閩縣中有人傳他是傻子,李寬不高興了,既然不願意,就不帶閩縣的大戶們玩了,到時候看看誰才是傻子。

 放下手中的碗筷,吩咐道:“立即召馬周和周縣令前來商議。”

 話音剛落,蘇媚兒問道:“殿下,您不吃了?”

 “不吃了,你帶芷吃吧!”起身回書房,走了沒兩步,一拍腦袋,:“明日,你帶芷去學城進學。”

 回到書房沒寫兩個字,馬周和周縣令來了,李寬放下手中的朱筆,:“本王決定讓關中的富商們承包修路,你二人覺得如何?”

 “殿下,您早該如此下決定了。”周縣令語氣不太好,只因心中有氣,氣閩州的大戶們不識抬舉。

 見二人認同,李寬沒再多,再次提起筆,半個時辰一篇宣傳承包修路好處的告示躍然紙上,將宣紙遞給馬周和周縣令看過之後,李寬吩咐道:“找人抄錄千份,派人帶回關中散發。”

 轉眼,又是一年八月,陳家老大這次回長安不僅帶著茶葉和白糖,帶著李寬送給安平的生日禮物,還帶上了承包修路的告示。

 在安平生日過後的第二,在桃源村學舍學子的努力,承包修路的告示貼滿了整個長安城,告示讓很多人現在才知道原來賣的猶如價的白糖是閩州南安出產,賣到整個關中整個大唐的炒茶在嶺南遍地都是,原來嶺南的稻子是一年三熟,嶺南的百姓家中堆著無數的糧食,只是因為道路難行不能運往關中之地。

 僅僅是這三項就讓無數人看到了其中的利益,更別告示中還介紹了嶺南許多特產,其中的利益大的驚人,長安城的富商勳貴們激動了。

 不得不,長安城和關中之地的商人們眼光確實比閩州的大戶們要看的長遠,嶺南的利益必定讓整個大唐的富商和勳貴紛紛派遣商隊去嶺南,光是收取過路費不是一筆數目,但是想要承包修水泥路工程的人卻不多,只因告示中的最後兩條讓他們望而卻步,一條是最少出資五萬貫以上,還有一條就是承包年限和過路費的定價由閩州官員決定。

 五萬貫,很多商人都能拿不出來,畢竟能來看告示的商人就不是什麽大富商,就算他們拿出五萬貫,那也是投入了整個家底,可他們經商多年,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的道理卻是懂的,更何況年限和定價由閩州官員決定,他們怎麽知道能不能收回投資有所回報。

 想要承包修水泥路的人不多,卻也不是沒有,像李道宗和李道立兩兄弟在得知李寬邀請關中富商前去閩州承包修路之後就派人去了。

 對於李寬的話,他們是深信不疑,畢竟合作多年,李寬的『性』格他們清楚,不會無的放矢,更不會讓他們吃虧,這些年李道宗和李寬合作水泥廠和磚瓦廠,李道立和李寬合作酒樓,賺取的錢財不少,五萬貫對他們來不算個事兒,正好家中的錢財發霉了,投資修路剛好。、

 李道宗和李道立因為信得過李寬,而其他人則是單單因為其中的好處,工部出產的水泥比不上楚王府的水泥,眾所周知,楚王府的水泥在長安,甚至在整個關中供不應求,承包修路就可以在閩州買到楚王府生產的水泥,而且還不限制購買,大批量的購買水泥運送回關中必然大賺一筆,就算承包修路有所虧損,可是嶺南的特產和水泥一旦運回關中也能讓他們穩賺不賠,更何況修路還能賺取名聲。

 長安城中的大富商們動了,就連跟李寬有矛盾的世家也動了,每日都有衣著華麗的人從長安出發、從關中各大城池出發前往閩州,長安城中的商人們和百姓震驚了,商人們震驚原來長安城中能出資五萬貫以上的富戶不少,自己瞧了下的富商,百姓震驚勳貴和富商們傻了,畢竟嶺南之地向來是煙瘴之地,不會有什麽利益。

 百姓看不到其中的利益,認為勳貴和大富商們傻了,商人們卻不會這樣認為,奈何家中缺錢,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別人掙錢。

 當然,遠在閩州的李寬也知道關中之地的大富商有限,所以他吩咐過泗兒他們暗中組織商會,商會不能由楚王府出面,只需暗中提一嘴大家可找熟人合資承包。

 不知從何時起,一間酒樓頻繁出現商人聚集的情況,所談論的全是合資承包修路一事,在勳貴們和大富商們的刺激下,不少人開始變賣產業,有人是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為了承包修路,有人則是為了想要去閩州開店,畢竟在商戶眼中,楚王在經商方面可為他們老師,看看楚王府的產業就知道楚王在經商方面的本事。

 世家受到當今陛下壓製,世家人把手伸到了商業上,有世家『插』手商業,如今長安的生意越來越難做,還不如去閩州重新開始,畢竟有楚王在閩州不會虧待了自己這些商戶,楚王的名聲還是信得過的。

 商饒出走, 對於百姓來不算大事,畢竟打算到閩州重新開始的商人都是家中略有資產的中等商戶,影響不到他們的日常生活,但是朝堂的官員們卻急了,他們興奮的派遣家將去與李寬商談承包修路之事,可是不代表他們喜歡看見商人們紛紛前往閩州。

 商人上不得台面,可是長安城一下出走這麽多中產階級的商戶,對於長安的商稅影響很大,沒有稅收就沒有政績,沒有政績怎麽升官,奏折如雪花一樣的飄上了李世民的龍案。

 初始,李世民也同官員一樣擔心,一想到閩州同樣是大唐的治下,想到修建了水泥路之後,大唐軍隊開赴嶺南更加便捷,李世民就不在過問此事,上書的奏折一律留中不發,上朝也一言不提李寬邀請富商承包修路之事。

 至於賦稅,反正閩州的賦稅還不是要上繳國庫,最終獲益的還是自己,李世民就像如來佛祖一樣穩坐釣魚台,李寬在他眼中像是孫猴子,甭管李寬在閩州怎樣蹦躂,都逃不出他的掌心。

 事實上,真有李世民想的那般美好嗎?當李寬正式展現自己實力的時候,李世民才知道,原來李寬早已超脫了他掌控。大唐承包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