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唐承包王》第三百五十三章 事了
怎聽之下,李寬的話很有道理,實際上卻是強詞奪理,他率兵攻打廣州在所有人眼裡都是錯的,攻打廣州折損的將士和時間,這筆帳算不到馮家的頭上。

 不過,因為馮盎被李寬的話給氣到了,魏征也被李寬索要的三十萬貫給震驚了,兩人一時間都沒有思考出李寬話中的漏洞。

 見李寬態度堅決,魏征繼續勸道:“楚國公,三十萬貫確實太多了,更何況你所的五十貫安家費在咱們大唐律法之中根本不存在。”

 “本國公當然知道,不過本國公的軍中一直是按照這樣的條令實行的,五十貫的安家費在本國公看來還算是少的了。魏秘書監也不想想,犧牲的士卒都是二十來歲的青壯年,難道他們一生就隻值五十貫錢財?他們一旦戰死,家中的妻兒老又該怎麽活下去呢?”

 這話給了魏征很大的啟發,他沉默了,他在考慮是否回長安之後向李世民稟明此事,增加戰死士卒的撫恤。

 想想也是,大唐的百姓平均年齡不高,活到五十多歲卻不成問題的,三十多年難道還不能掙五十貫錢財,更何況家中壯勞力戰死,一家活計確實是一大問題。

 雖大唐戰死的府兵會在縣衙登記造冊,有官府照看,不過不代表不會受世家公子的欺凌,當初李寬那句不能讓士卒流血又流淚的話,魏征還是知道的。

 魏征在沉默不代表馮盎會沉默,馮盎怒道:“嶺南一個奴役賣不到一貫錢,殿下卻要五十貫,真把老夫當傻子不成。”

 “你馮家一家老在本國公手上。”李寬回道。

 馮盎算是明白了,這根本就不是撫恤士卒的事,白了就是讓他拿錢贖人。

 讓馮家一下拿出三十萬貫的錢財,李寬也知道不可能,所以他提出了一個有效的辦法,跟十萬貫的首付,剩余的二十萬貫分期付款,而且還是無利息的分期付款。

 一年償還兩萬貫錢財,只需十年便可還清,而且李寬還給馮盎做出了保證,保證冰店、茶葉的利益不少與兩萬貫,就算沒有兩萬貫也缺不了多少。

 對於李寬的保證,馮盎卻是不信的,冰店和茶葉的收益他不認為馮家能分到兩萬貫的紅利,但是利益確實不少,去年剛剛跟李寬合作冰店和茶葉,他馮家一年就拿到接近一萬貫的分利,對馮家來每年能拿到近萬貫的錢財是一筆不的收益,可惜好好的局面卻被自家兒子給弄成了現在的樣子。

 聽到李寬要繼續合作下去,馮盎不敢置信的問道:“殿下難道還願意與我馮家繼續合作?”

 聽馮盎的話,李寬就知道馮盎對於三十萬貫的賠償無異議了,他笑了:“當然了,打戰歸打戰,合作歸合作,兩者怎可混為一談,承包茶園和冰店的事乃是簽了契約的,契約精神我還是有的,合作自然是要繼續下去的。”

 “既然承包事宜要繼續,那咱們當初商定的親事,殿下也不會毀約吧!”承包產業的事總歸是比不上親事的,畢竟馮家掙的越多受李世民的猜忌越嚴重,而且聽魏征的話,馮盎再次確定了李世民對李寬的寵愛,親事對於馮盎來可比賠償和合作重要的多。

 “馮公放心,親事乃是我親口承諾的,我自然不會做出悔親的人之舉。”李寬笑道。

 “既然殿下如此了,那老夫也就不計較了,三十萬貫,老夫賠,不過得按照殿下的分期付款進校”馮盎很乾脆,李寬都替他想好了辦法,三十萬貫他賠了。

 魏征在想事不假,同樣也在聽馮盎和李寬的談話,暗暗吃驚,三十萬貫啊,賠償就賠償,難道茶葉和冰店的收益每年真能掙到那麽多。

 當著李寬和馮盎的面,魏征很不客氣的打探了馮家和楚王府的商業機密,馮盎實在人,對魏征沒有絲毫的隱瞞,楚王府承包的馮家產業所合作的茶葉、冰店分利的一清二楚,就連他馮家去年得到的分利也沒有隱瞞。

 聽完,魏征看向李寬的眼神變了,變的有些熱切,炒茶的出現,他知道,現在他和眾位大臣喝的就是炒茶,不過他們喝的是李世民賞賜的,他沒想到區區茶葉竟然有如此大的收益,馮家僅僅是三分利就能掙九千多貫,那李寬能掙多少,不用算也知道,在加上楚王府現在的酒樓產業、客棧產業,李寬現在的身家讓魏征暗自咂舌。

 這就是一顆搖錢樹啊,自己跟著掙一點也不無不可啊!

 千載難逢的機會,魏征沒有放過,笑道:“殿下,老夫府上也有一些產業,不知殿下是否願意承包?”

 “魏伯父客氣,魏伯父願意讓侄承包,侄自然願意,帶魏伯父離去之時,侄修書一封給泗兒,魏伯父派人與泗兒商談便可。”

 “難道殿下將長安所有事都交給李泗了?”見李寬點頭,魏征疑惑道:“殿下在長安的產業可是讓許多人眼紅,難道殿下就不怕李泗背叛殿下嗎?”

 “魏伯父笑了,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侄既然用了泗兒,就沒有這方面的擔憂。”

 “好,好一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殿下大才,老夫佩服。”馮盎和魏征同時開口,兩人相視而笑。

 李寬微微一愣,這就叫大才了,難道這句話就沒有出現過,隨即一想才想到這句話好像是出自歐陽修的《朋黨論》,在大唐還真沒有出現過。

 從接到聖旨到夜晚,李寬沒有回過牙城,只是讓胡慶回去交代王翼和劉仁軌帶兵退出牙城,找地方安營扎寨,畢竟馮盎答應了賠償,再留在牙城看管馮家人不僅沒有意義,還顯得自己很氣。

 因為魏征的到來,因為馮家和楚王府化解了恩怨,馮盎特意吩咐人做了幾桌好菜,拿出了自己珍藏的好酒,招待魏征和李寬。

 馮盎十分大氣,沒有計較劉仁軌和王翼帶兵綁了他的家人,吩咐人將劉仁軌和王翼等人請來了廣州羅城的酒樓。

 不得不,馮家的家教很好,至少馮智戴和馮智彧就被馮盎教導的很好,正和劉仁軌、王翼笑笑的拚酒,至於挑撥莆田叛亂的馮智戭,世家大了難免會出現一兩個不孝子嘛!

 馮智戴沒有計較李寬讓王翼和劉仁軌打了自己一頓,馮智彧也忘記了去年的難堪,他與李寬合作茶園的事還是很愉快的,在家裡的地位提升了不少,要不然今日的飯局哪有他的位置。

 見場面熱烈,李寬笑了,敬了馮盎一杯酒:“馮公大氣,我佩服。”

 “殿下謬讚了。”馮盎回道,既然李寬都他大氣了,他自然一口喝乾淨了杯中酒。

 “馮公如此大氣,我也不藏著掖著了。”李寬口中嚼著鹿肉,看著馮盎笑問道:“馮公認為我當初所的三國演義如何?”

 “好,老夫至今都在回味。”

 “那馮公認為咱們開茶館,讓人三國演義,會有人來聽嗎?”

 “殿下的意思是······”馮盎兩眼放光,當初李寬在增城講述三國演義的場景歷歷在目,若是讓人開茶館,讓人講述三國演義必定客似雲來。

 “沒錯,我就是那個意思,不知馮公是否有意再次合作?”李寬問道。

 “殿下,你們所的三國演義是什麽?老夫怎麽聽得雲裡霧裡的。”魏征刷存在感了,他確實有些無聊,他們這一桌就只有他與李寬和馮盎三人,李寬和馮盎的他卻聽不明白。

 “怠慢魏伯父了。”李寬拱了拱手,叫來了胡慶,讓胡慶吩咐人把寫下來的三國演義給送來,在李寬講述三國演義的時候,他就想到了開茶館,想到了讓人講三國演義,想到了將三國演義排練出來,所以每每講完,他便回營帳記錄了下來,現在倒是用不著他在講述一遍。

 “魏伯父看看吧,這就是三國演義。”待人送來手稿,李寬將手稿遞給了魏征。

 開篇的詩句就讓魏征沉迷了,旁若無饒看了起來。

 沒有魏征打擾,李寬再次和馮盎商議了開茶館一事,“馮公別看茶館,茶館中不僅茶要收費,還可以販賣瓜果,販賣吃食,算下來可是一筆不的收益。”

 確實是一筆不的收益,大唐娛樂匱乏,世家公子們平日的玩樂除了上青樓還是上青樓,上多了也會厭倦的,再者上青樓哪有在茶館聽書來的有韻味。

 馮盎知道三國演義的吸引力,他也猜到了李寬有一系列的宣傳,茶館會掙錢,他相信,但是沒想到李寬還有這麽多門道,竟然還能想出在茶館賣吃食、瓜果。

 “殿下,你曾有酒無故事顯得單調,那為何茶館不賣酒?”

 “馮公,想你這樣海量的人不多,茶館乃是聽書的地方,是文化饒地方,你若是茶館中出現醉酒的世家公子,那茶館就少了那份韻味了。”

 馮盎想想,確實如此,大家都是文化人,突然出現醉漢在茶館口出穢語,那畫面光是想想就讓人感覺吃飯吃了一個蒼蠅一般難受。

 “那咱們茶館還是按照當初的承包分利?!”馮盎笑道。

 “茶館的開設,我還是要承包馮公府上的產業,分利就按五五分成,就算是我替我家那尚未出世的子孝敬馮公的。”

 “那老夫就多謝殿下了。”

 兩人碰杯,相視而笑。

 一頓飯吃的賓主盡歡,除了魏征之外,看過三國演義之後魏征就怒了,這是不尊重歷史啊,三國的孔明先生雖讓他敬佩, 但也沒有算無遺策,決勝於千裡之外的本事啊,所以魏征自看完三國演義之後就一直要求李寬改,要李寬按照歷史記載寫。

 大唐的儒家學者就是這副德行,凡是都愛上綱上線,都是演義了,何必那麽較真呢,最終李寬也只能好言相勸,至於改三國演義,他沒有做,自己有幾斤幾兩自己清楚,在寫書這樣的事情上自己純屬於鬧山的麻雀沒有二兩肉,讓自己、照抄還行,讓自己寫書那簡直就是無稽之談,書都沒有資格寫,他更不至於狂妄到認為自己有資格改寫歷史名著。

 在廣州停留三日,李寬做到了言行一致,親自擬寫了承包計劃書,確實是五五分成;馮盎也做到了言行一致,三日的時間籌齊了十萬貫錢財交到了李寬手上,李寬這才帶著楚王軍準備啟程回閩州。

 臨走之前,沒忘記尚在廣州的魏征,邀請魏征去閩州坐坐,魏征卻以朝中有要事給拒絕了,只是在李寬臨走之前將李寬親手寫的三國演義給要了過去。

 帶著大軍和賠償的十萬貫錢財,李寬朝馮盎拱了拱,正式啟程回了閩州,也代表這場戰正式的結束了。大唐承包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