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唐承包王》第四百二十四章 楚王的大恩
收拾完呂宋國的正規軍,李寬卻再次叫停了出征的步伐,因為劉仁軌和王翼等人找到他說了現在的時間。

 一晃眼,從台南出發都快五個月了,現在已是十二月末,再過不久便是一年一度的春節,李寬不知道呂宋的本地人會不會過春節,但是楚王軍必然是要過春節的,現在出征確實不合適。

 而且因為有呂宋國正規軍前來的原因,李寬還想到了一個問題,楚王軍大可以留在原地等著一批又一批的軍隊來此,消耗呂宋國的軍隊戰力,不僅能減少了不必要的傷亡,還能不斷提高己方氣勢。

 退一萬步說,還能讓士卒們感恩嘛!

 楚王軍沒動,李寬卻動了,整日帶著護龍衛在各個營區轉,說自己考慮不周,沒考慮已經快到年節,為了表達歉意當初收繳的拿出一成來補償,讓大家過個好年。

 士卒們知道李寬這是在拉攏人心,但是跟著這樣寬厚的楚王,他樂意被拉攏,所以李寬實現了自己的目的,他在軍中的威望再次提高了一大截。

 要過年了,總得吃些好的,獎賞的錢財又不能買到東西,還得靠自力更生,所以士卒們的除了平日的『操』練就是在山中打獵。

 以前,李寬睡覺的時候還能不時聽見幾聲獸吼,自從士卒去山中打獵之後連野雞鳴叫都難以聽到,除了蟲鳴還是蟲鳴。

 睡了午覺起身,見士卒圍成一團,吵吵鬧鬧,李寬遠遠的看了一眼,看見眾人圍著的是一頭老虎,李寬頓時沒了興趣。

 因為士卒在山中打獵的關系,抬回來的老虎,李寬不是沒見過,就是抬回來的犀牛和大象他都見過不少,只是每次抬回來的大型獵物不完整,無它,手榴彈炸的而已。

 剛想繼續回營帳睡個回籠覺,胡慶從一群人之中跑到了他身邊,說什麽薛上尉的箭法厲害。

 薛上尉,也就是薛仁貴,因為當初帶著陌刀隊成員打探到消息的原因,因為兩場戰役下來的原因,薛仁貴因功晉升成了上尉,所以李寬知道胡慶說的薛上尉是誰,但是他不知道胡慶為什麽會突然誇讚薛仁貴箭法厲害。

 打著哈欠的李寬因為胡慶的話,一口氣沒出來,頓時一陣咳嗽,臉『色』漲的通紅。

 狠狠的瞪了胡慶一眼,才問起了緣由。

 也就幾步路的路程,還沒等胡慶說清楚,李寬就知道胡慶為什麽誇讚薛仁貴箭法厲害了,目光投過人縫,只見老虎的眼中『插』著一根利箭,卻沒傷到一點皮『毛』。

 而圍著的眾人原來也是誇讚薛仁貴箭術,站在薛仁貴身後的陌刀隊成員,一個個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像似再說看看,這就是咱們陌刀隊長官的本事。

 箭法的確厲害,但李寬卻不怎麽在意,手下有這樣的箭術的人不是沒有,蒙雲和蒙平安兩個小子都可以做到,正打算不動聲『色』的回去,就看見士卒們開始敬了禮。

 “殿下,您來了。”

 “殿下,您看看,薛上尉的箭法真是厲害。”

 被發現了。

 李寬笑著回了軍禮,走到薛仁貴面前,豎起大拇指道:“厲害,不愧是河東王之後。”

 “殿下抬舉了,末將沒辦法獵到蛟龍,只能以虎皮獻給殿下,望殿下莫要嫌棄。”薛仁貴行禮道。

 蛟龍,後世的鱷魚,李寬知道,鱷魚皮做鞋子是不錯的,但是從其他任何角度來說,比起老虎皮還差遠了,李寬當然樂意收下了,一張完完整整的老虎皮不可多得。

 而且,薛仁貴的言外之意,李寬明白,就是在場的士卒也清楚,他們就等著這次出征大勝後回台灣立國,薛仁貴的言外之意讓士卒們大笑不止,紛紛勸說李寬收下。

 “那本王就卻之不恭了。”

 李寬抱拳感謝一番,獨自回到了營帳,留下來的士卒卻沒散,拉著胡慶便開始問。

 “胡上校,您是殿下身邊人,您知不知道殿下打算何時立國啊,咱們可都等不及了。”

 “對啊,俺聽說殿下不願意回長安爭皇位,就是為了替咱們考慮,為了天下百姓考慮才放棄的,這是不是真的?”

 “切,你這消息早都過時了,咱們誰不知道殿下是為了天下百姓免受戰『亂』才放棄大唐的皇位啊!虧你還在楚王軍中這麽多年,要是殿下有意爭奪大唐的皇位,當年也不會從長安來閩州了,你知道當年殿下離開長安之時,灞橋碼頭有多少百姓相送嗎?”

 一聽這話,胡慶當即問道:“長安來的?”

 “報告胡上校,俺是李家莊人。”

 “我怎沒在桃源村見過你呢?”胡慶一頭霧水,看了眼開口漢子的軍服,笑道:“呦呵,都是少校了,不錯不錯。”

 那漢子羞澀一笑:“俺不是桃源村的,俺是平陽公主的李家莊人,當年跟著柳三哥一起跟隨殿下來閩州的。”

 “平陽公主是不是當年赫赫有名的鐵娘子啊,俺在閩州都聽說過她的大名,她的莊子那可是皇莊啊,免賦稅的,你怎就跟著殿下來咱們閩州了呢?”同樣穿著少校服飾的漢子開口了,聽話語就知道以前是閩州的本地人,還是一個漢人。

 “皇莊又怎樣咧,平陽公主打仗是一把好手,可是說到管理莊子······呵呵。”漢子不屑一笑。

 “好好說話,平陽公主到底是咱們殿下姑母。”胡慶教訓了一句,教訓完後,他自己也笑了,那個呵呵還真特麽傳神。

 對於這些八卦,軍漢們很喜歡,在這個沒有娛樂的呂宋島就指著這些八卦打發時間,一雙雙的大眼睛炯炯有神的盯著李家莊出來的少校。

 那少校像似陷入了回憶之中,被人催促了兩句才開口說:“別看李家莊是皇莊,當年咱們莊子連飯都吃不飽,平陽公主府上的管事常常來咱們莊子欺負孤兒寡母,那時正好碰見了殿下和孫道長來了咱們莊子贈醫施『藥』,是殿下給咱們主持了公道。後來沒過多久,平陽公主把莊子承包給了殿下,咱們才有了飽飯吃,才沒受人欺負。”

 一群士卒恍然大悟,紛紛開口道:“原來如此啊!”

 見不慣那漢子自以為是楚王心腹的樣子,人群中的一名中校不屑道:“你以為就你受殿下大恩啊,咱們這些從關中來台灣的人誰不是受了殿下大恩。”

 一聽這話,今日的打獵也不去了,盤腿坐了下來,像似沒聞到老虎散發出來的腥臭一般,紛紛看著開口的中校。

 不用他們催促,就聽那中校感歎說:“當年大旱,蝗蟲肆虐,各地的饑民逃往長安城,以求一份活計,求一份讓家人活下去的機會。”

 說到這裡,漢子不由的『揉』了『揉』濕潤的眼角,不由的想到了自己當年帶著一家老小去長安的情景。

 “是啊,當年餓死的莊戶太多了。”同樣從關中來的人不由的發出了感歎。

 “那後來怎樣了?”

 “後來嘛!”中校感歎了一句,理清了思路,才繼續說:“無數的饑民前往長安,長安自然關閉了城門,沒飯吃的饑民自然就要搶了,當年在李家莊外,平陽公主手下的護衛可是殺了一個屍橫遍野。後來,殿下知道此事後,是他站了出來,在桃源村外開設了粥棚,招募饑民到王府的產業做工。

 因為殿下的關系,長安城中的勳貴們才開始設立粥棚施粥,若是沒有殿下做出此舉,長安城的勳貴老爺們又哪會管咱們這些人的死活,可以說整個關中的百姓都受到了殿下的大恩。”

 還沒等胡慶問開口的中校是不是讀過書,又有人不服氣了。

 “這算什麽,咱們涼州當年是苦你們那是沒看見,吃不飽飯那都是小事,咱們還得抵禦吐蕃和突厥人進犯,是殿下被封了涼州總管後,派遣薛長史和劉將軍帶著震天雷來涼州之後才有所改善,知道什麽是震天雷嗎?就是咱們現在用的手榴彈。

 當時有了震天雷後,才一次又一次的擋住了吐蕃人和突厥人的進犯,而且後來帶著咱們屯田的那些官員也是殿下吩咐來的,都是好官啊,可是沒有殿下出面,當年那些大官們又豈會願意來咱們涼州啊!

 咱們涼州人誰不記得殿下大恩,若是殿下有意爭奪皇位,咱們涼州第一個支持。”

 說到最後,漢子幾乎是用吼的了。

 比慘?

 誰怕誰。

 閩州的當地人剛準備開口,就聽見胡慶說道:“行了,當年的苦就不說了,以後跟著殿下過好日子。”

 “沒錯,當年的苦就不提了,咱們啊都是從哪個苦日子裡熬出來的。”一群軍官站在一群人的身後開口, 其中一個穿著中校製服的漢子指著李家莊出來的人喊道:“張猛快說說殿下從長安離開時的狀況,老子都等了老半天了。”

 “是。”張猛起身敬了禮,說道:“當年俺是隨殿下同去灞橋的人之一,當時前來送殿下離開長安的百姓排了幾十裡,灞橋碼頭上全是相送的百姓。不僅有百姓,還有勳貴,有長安城中的眾多讀書人,當時殿下給讀書人說······說······”

 “說什麽了,你小子倒是快說啊!”

 “可是為官之道的十要十不可。”胡慶接過了話頭。

 說道興奮處,張猛也沒顧及胡慶的身份,興奮道:“對,沒錯,就是十要十不可,殿下說完之後,當場的千余名讀書人給殿下行禮,稱殿下為師,當時那場面,俺至今都還記得。”

 “啥是十要十不可?”

 興奮異常的張猛被問傻了,支支吾吾了半天,回答了五個字——俺不記得了。大唐承包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