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唐承包王》第四百一十五章 移居台灣
在閩縣一待就是半個月,派去散發請柬的護龍衛才從各地返回李府,聽護龍衛帶回來的消息,李寬笑了,暗道李世民走了一步臭棋。

 因為李世民遣送官員來閩州的原因,各地的縣令非常不滿,這不滿並非來自於李世民,而是來自於這些被派來的官員。

 在派遣來閩州的官員大多都是大唐各地犯官,不然就是朝廷新選拔的年輕官員,在他們心裡閩州依舊是當年的煙瘴之地,畢竟閩州的發展情況只有長安城中的勳貴老爺們和世家才最清楚,他們還沒到哪個層面。

 可是,當他們到閩州之後才發現閩州與心目中的猜測截然不同,甚至比他們治下的地方還要富庶,這是什麽地方?這就是一個掙功績的地方,然忘記了李世民讓他們來閩州的初衷,爭權奪利成了他們的工作。

 當然,這些人肯定是不能從當地縣令的手中奪走權利的,畢竟才剛到閩州為官哪有這些在閩州幹了十幾年的縣令們有威望,可就是這些小動作讓各縣縣令煩不勝煩,就像正在吃一顆蘋果咬到了一條蟲子,而且還是咬了半截蟲子吞下去一般惡心。

 其實,對於李世民的想法,李寬大抵還是能猜到一些的。

 閩州的情況與大唐其他地方不一樣,閩州走的是一條獨特的路,李世民肯定也知道,他之所以派遣官員來閩州,除了接收閩州的一切之外,就是讓這些新到的官員跟著何縣令他們學習發展和治理之法,待明白閩州的發展之道後,接替何縣令他們的位置,讓何縣令他們返回長安,在做他用。

 通俗的說,李世民把閩州作為了年輕官員的實習基地,只是他忘了年輕官員和犯官們的那顆利益心,畢竟派來的官員和周縣令他們完不同,周縣令他們在閩州磨練了十來年,當年的那顆利益之心早已被閩州的實現給磨沒了,是李寬到了閩州之後才讓他們漸漸有了起色,有了為百姓謀福利的心思。

 不過,李世民的這一步臭棋倒是給李寬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勸說起來也容易許多。

 三月初,在閩縣等了快一個月的時間,各地的官員總算趕到了閩縣,周縣令和蒙雲也被李寬派去了客棧迎接眾人。

 從客棧中出來的各縣縣令洋溢著笑容,看樣子一夜的好眠讓他們洗去了一路的奔波,笑呵呵的相互打著招呼。

 王博禮眼尖,一眼便瞧見了等候在客棧外的蒙雲,熱情道:“賢婿啊,殿下說有要事請咱們來相商,到底是何要事?”

 對於蒙雲這個女婿,王博禮很滿意,不僅勇武過人,而且獨掌閩州楚王軍是王爺的親信,說是位高權重也不過分,關鍵是對王蓉也是一心一意,比起當初上門退了他女兒婚事的楚家來說...唉!不說也罷。

 蒙雲像似沒看見王博禮和眾為縣令期待他說出實情的眼神一般,躬身行禮道:“小婿拜見嶽丈大人。”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蒙雲這裡沒打聽出消息,眾人的熱切的目光不由轉向了周縣令。

 周縣令掌管閩縣,對於閩縣的情況比誰都清楚,自從李寬回到閩縣之後便安排閩州學城的學子和師長分批去了台灣,再加上這些年從閩州去台灣的百姓,他多少也猜到了一些;而且李寬在不久前還找他深談過一次,他自然知道李寬的打算。

 但是,蒙雲沒說,他自然也不敢說,打著哈哈道:“咱們多年沒見,進城再說···進城再說······到時殿下自然會給各位言明要事。”

 “什麽多年沒見,去年年底咱們來閩縣開會不是才見過嘛,你也太敷衍咱們了吧!”何縣令給了周縣令一下,笑呵呵的走出了客棧。

 其實李寬的打算不僅周縣令有所猜測,在場的其他縣令也有所猜測,只是沒有李寬的出面正式通知他們,他們不敢確信而已。

 匆匆趕到李府,見到李寬笑呵呵站在府門前迎接,眾人不由的加快了腳步,還沒走到李寬面前,便有人已經誇張的喊道:“殿下,您可算回閩州,您可得為咱們這幫老臣做主啊!”

 各縣縣令之中能這樣開口的人也就只有南安縣的老何了,畢竟他和李寬認識十幾年,就現在來說,說兩人是上下級的關系還不如說是老朋友來得貼切。

 本來就沒多遠,一句話的時間眾人便走到了李寬的近前,李寬笑道:“你們的情況本王聽說了不少,今日召你們前來就是為了商議這件事的,咱們進屋邊喝邊聊。”

 眾人沒從李寬口中聽到有用的消息,也不介意,笑呵呵的跟著李寬進了大廳,卻見李淵帶著一群安平他們幾個小孩子吃開了。

 “祖父,這可是孫兒宴請各位縣令準備的。”

 不用李淵開口,就有縣令站出來說不礙事,能和太皇上一起用飯是榮幸。

 別人不介意,不代表李寬這個主人不介意,但是介意又能怎麽辦呢?誰讓帶著孩子們開吃的是李淵呢,隻好吩咐仆從在準備一座。

 見李淵等人沒走的意思,李寬詢問道:“祖父,您是不是帶孩子們避一避?”

 李淵理直氣壯道:“有何可避的,二郎都知曉你小子的打算,你還擔心什麽,安平和臻兒他們餓了,在這吃飯打擾你了?”

 李寬無奈,他的意思又不是這個,他只是單純的覺得孩子們在大廳不適合談正經事而已。

 李寬無奈的表情和李淵的話就像是一道道閃電,一道道驚雷,劈的在場的縣令外焦裡嫩,震得他們心驚膽戰,殿下還真是要在台灣自立啊!

 暗問了自己一句,隨即有些擔憂的看向了李寬,發現李寬神情自若,各個縣令開始回味李淵的話,太上皇口中的二郎是誰?不就是當今陛下嗎,陛下都知曉殿下的打算,自己還擔憂什麽!

 李寬可不知道就這兩句話的時間,在場的縣令想了如此多,習慣性的咳嗽了兩聲,說:“你們的情況本王也知道,本王的打算你們也有所猜測,本王確實打算去台灣自立,而且當今陛下也清楚。”

 “殿下若是去了台灣自立,那咱們閩州怎麽辦,陛下派來的官員除了會之乎者也,什麽也不會,就知道給微臣說朝廷需要戰馬,說咱們縣要增加養馬的數量,微臣看他連馬屁都不知道是香是臭。”

 開口的是侯官縣的馬縣令,他姓馬,也被侯官縣的百姓親切的稱為了養馬縣令,不過他這個養馬縣令可不一般,侯官縣的馬匹供銷整個嶺南之地,連關中之地的馬販也會不遠千裡的來侯官挑選馬匹,朝廷更是每年從侯官挑選走兩千匹戰馬,他這個養馬縣令可是在李世民哪裡都有備案的人。

 “咱們養馬縣令的這句總結,精辟!”李寬朝馬縣令豎起了大拇指,話鋒一轉:“不過,咱們還是先說說去台灣的事,本王之所以邀請你們來閩縣想必你們也清楚了,本王是希望大家能去台灣幫本王一把,台灣不比大唐,人口少官員更少,你們都是發展經濟的棟梁,正是台灣缺少的人才,而且現在的台灣百姓多是你們當年治下的百姓,大家熟悉他們放心本王也放心。”

 “當然,這是本王的請求,大家願不願意答應還得看大家的意思,本王並無勉強大家的意思,若是大家不願意去台灣,本王也會給陛下上奏折調你們回關中或長安任職,畢竟你們這些年在閩州勞苦功高,也是時候回關中了……”

 見李寬還有繼續說下去的打算,王博禮打斷道:“殿下,您別說了,殿下大恩微臣銘感五內,微臣願意隨殿下去台灣。”

 王博禮一臉感動,四五十歲的人就像要哭了一般,看得李寬有些無語,王博禮感動肯定不假,畢竟在場的人都有些感動的神色出現在臉上,但是王博禮之所以如此急切的表態可不僅僅是因為感動。

 他兒子王譽前兩年就偷偷跑去了台灣,在劉仁軌手下做事,做的還不錯,如今已是基隆的一縣之長,而且還在基隆成了親,完沒有返回大唐的打算。唯一的女兒又嫁給了蒙雲,蒙雲肯定是要去台灣的,女兒自然也得跟隨,兒女都去了台灣,他還有不去道理!

 不過,王博禮這句話像似給眾人提了一個醒,他們之所以有今天這般受人敬重,能有如今的家財,一切都是李寬帶給他們的。

 “殿下,您也知曉微臣的情況,關中微臣是不打算回去了,就是希望殿下別嫌棄微臣去了台灣拖殿下後腿。”

 “老何,太原王氏早已不是當年的王家了,完沒必要擔心,至於你說去台灣一事,本王歡迎之至,又何來拖後腿一說。”見何縣令一臉堅決,李寬忍不住再次問道:“真不回去了?”

 “不回了,微臣以後就跟著殿下了!”

 作為在這群縣令中最早肯定了李寬打算的周縣令,見到已經有兩個縣令站了出來,他當仁不讓的做了第三人,畢竟越早表態越容易受重用嘛!

 哪怕他早在李寬找他深談之時就已經表明了自己願意跟隨去台灣的態度,現在也顯得有些急切,因為他看出來了,李寬在利用眾人的表態打動其他人,沒見著李寬在聽到何縣令表態後笑的越發燦爛嗎?

 結果很好,大家都是李寬老部下,對李寬的性情和態度知根知底,去了台灣也能有足夠的自主權,比留在閩州看著那群心高氣傲的官員好上不少,至少不會犯惡心。

 閩州治下七個縣,七縣縣令先後給李寬表達了願意跟隨的意思,李寬笑了,這七人可不僅僅是七個人,他們手下縣尉、主簿和各種差役,一大幫人馬就是各縣下屬鄉鎮單位官員人選啊!

 一高興便不由的朝仆從發脾氣,因為談話結束還沒見仆從和侍女送了菜食美酒。

 剛罵完侍女和仆從難道是死人,李寬就覺得自己這脾氣發的好沒道理,李淵和幾個孩子一直霸佔著桌子,就是準備好了也沒地方放。

 好在李淵知道自己和幾個孩子有些過分,在李寬發過脾氣之後連忙招呼仆從把他們吃過的東西搬去後院繼續吃。

 李淵帶著他的小跟班走了,這才讓眾人坐到了桌上,因為眾人答應去台灣一事,李寬顯得有些興奮,連連招呼著眾人喝酒吃菜。

 氣氛很好,候官的馬縣令在歡笑的眾人中一副愁雲摻淡的樣子顯得格外刺眼,李寬不由的說:“馬縣令不必如此,若是不願去台灣,本王真不會勉強大家,一切還是以大家的意願為主。”

 防下酒杯,馬縣令解釋說:“殿下,您誤會了,微臣並非不願,只是微臣在思慮咱們離去之後,候官的發展問題,畢竟陛下派遣來的官員實在是難以讓百姓安居樂業啊!”

 見眾人深以為然的點點頭,李寬笑道:“看來你們都有這樣的擔憂,很好···真的很好。”李寬情不自禁的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接著說:“對於大家的擔憂其實沒必要,其實這些官員到底是為了什麽,想必大家都清楚,你們一旦離去之後,沒了權利的爭奪,自然會把重心放在帶領百姓致富一途上,而且你們也別忘了,閩州的大部分產業在楚王府手中,就算是陛下派遣來的官員也會給楚王府留幾分薄面,大家想多了,如果大家還不放心大可讓百姓去台灣嘛!相信本王治理下的台灣會讓大家滿意的。”

 “可是咱們閩州的百姓也不能部都去台灣啊!”馬縣令當即回道。

 “為何不能?具本王所知,如今閩州還留有四十余萬人,本王派遣樓船往返於閩州也不過半年就能將人接走。”剛一說完就發現眾人眉頭越皺越緊,李寬笑道:“如果你們擔心閩州將會是一座空城,那完沒必要,難道你們沒發現從關中之地遷移到閩州的百姓越來越多嗎?其實啊,這些問題在本王去年去長安之際便和陛下提起過,陛下早有了打算,你們操心過多了。”

 聽李寬這麽一說,他們才感覺自己好像確實想的有些多了,陛下既然知道王爺的打算肯定有合理的安排,自己又何必操這個心思呢?也難怪陛下會派遣官員來閩州了!

 酒宴再次恢復正常,眾人喝到傍晚時分才散去。

 在閩縣安安心心的睡了一夜,一大早便匆匆返回了各自的縣城,開始下發政令號召治下的百姓移居台灣。大唐承包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