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唐承包王》第四百五十九章 那擎鷹的“少年”
夷州王?

 霎時間,太極殿針落可聞,哪怕是李世民也愣了愣。

 好在,李世民身旁的連福沒忘記,小聲提醒了“楚王”兩個字。

 “哈哈哈······”

 一陣暢快的大笑響徹太極殿,李世民問道:“那小子何時回的長安?”

 “啟稟陛下,小王爺還有一日便到長安。”

 “在朕寢宮安置一張小床,吩咐禦膳房明日準備吃食。”

 小黃門領命,躬身退下。

 房玄齡立即行禮道:“陛下,不知夷州王乃何許人也?微臣為何不知?”

 作為大唐臣子裡面排名一二的人物,不敢說天下間所有的官員他都認識,至少在長安城的六品以上的官員都在他的腦子裡,更何況這還是一位王爺,可這位夷州王,他實在是聞所未聞,大唐皇室的王爺他都應該認識才對。

 房玄齡的問話問出了在場大臣的心聲,大臣們不由的看向了李世民。

 說來也不怪眾位大臣不了解,畢竟夷州那地方根本不在他們的腦海之中,他們腦海之中記住的是台灣,而當年李世民封李哲為夷州王時,眾人只顧著感歎楚王聖眷正隆,哪會記得一個一兩歲的孩子。

 更何況,李寬一家遠在台灣根本不涉足中原,哪怕長孫去世之時,李淵帶著孩子回長安,兩個孩子也沒露面,多年不聞夷州王,一時間難以想到也正常,畢竟就連李世民突聞夷州王也沒反應過來。

 “夷州王乃楚王二子。”李世民笑道。

 眾臣皆驚,紛紛猜測楚王讓小兒子進京是為了什麽?而楚王一系之人,不由的勾起了嘴角,看來殿下依舊聖眷正隆。

 ······

 翌日,太極殿中空空蕩蕩,而太極殿外卻聚集著使臣和朝臣載歌載舞,很明顯李世民這是在準備舉行婚試的第六試。

 而就在此時,安平和李哲帶著華國的士卒進了明德門。

 軍卒前方,乃陌刀隊的士卒,整齊劃一的腳步聲如同戰鼓之聲震動天際,敲擊在長安百姓的心裡,肅殺之氣彌漫四周,不由讓人膽寒,這是時常經歷戰場廝殺才能有的氣質。

 薛仁貴走在最前方,他扛著一面大旗,大旗之上繡著兩條五爪金龍,那兩條金龍像似要騰飛而出,“華”字居中,龍飛鳳舞的“華”字殷紅,像似用鮮血寫上去的一樣。

 原本扛旗之人並非薛仁貴,不過薛仁貴把著扛旗的任務給搶了過來,見著周圍百姓的震驚之色,心中的興奮無以複加,幸虧自己搶過了扛旗的任務,否則還不便宜那些小子。

 陌刀隊之後便是三輛華貴的馬車,打頭馬車的車窗中伸出了一個圓乎乎的小腦袋,大眼睛骨碌碌的打轉,好奇的觀望著四周,不屑的撇了撇嘴角,“還沒有我們台北好看。”

 馬車周圍皆是騎著戰馬的護龍衛,聽到李哲的話語,騎馬的胡慶不由回了一句,“二皇子,咱們台北可是由陛下親手創建,自然非長安可比。”

 見馬車經過後,周圍的百姓便準備開口,可是馬車之後的火炮營再次讓他們閉上了嘴。

 同樣是整齊劃一的步伐、震撼人心的腳步聲,蒙雲扛著的“楚”字大旗走在最前方,“楚”字大旗並沒有華國國旗那麽招搖,但漆黑如墨的“楚”字大旗,更讓人膽寒,獵獵作響的大旗像似要把人拉入伸手不見五指的深淵一般。

 火炮營的士卒一生墨綠的軍裝,不似陌刀隊那般扛著一柄陌刀,也不似護龍衛一般腰挎橫刀,他們肩背火槍,腰纏手雷,肅殺之氣比陌刀隊也差不到哪去。

 火炮由在火炮營士卒最前方,由四匹戰馬拉著,墨色的車輪碾碎了街面上的石子,一股勢不可擋的氣勢衝在整個長安城蔓延。

 光福坊外的朱雀大街中站著一群人,細數數竟然有二十五人之多,吩咐著四周數百的壯漢手持長棍攔阻著過往的百姓,不讓百姓靠近水泥路面一邊。

 二十五人皆錦衣華袍,一看就知道是非富即貴的人物,可即便是非富即貴的人物也不敢封鎖朱雀大街啊,能封鎖朱雀大街的只能是當今陛下。

 四周百姓一副看好戲的樣子看著朱雀大街中站著二十五人,一邊喝罵一邊想著長安城的官吏們何時來給這些人一點教訓時,卻在那二十五人中看到了聞名於長安的李泗,李大總管。

 不用想了,肯定是楚王殿下回京了,一時間喝罵之聲變為了歡呼。

 “楚王殿下回京了。”

 遊走在街頭的紈絝公子和勳貴公子們,心裡雖震驚楚王府的威勢,可臉上卻帶著嘲笑,楚王的威望確實了不得,但楚王府敢封鎖朱雀大街那就是找死。

 又有好戲看了。

 好戲並未讓他們等多久,一陣齊整整的腳步聲在不遠處響起,等著看好戲的公子和百姓們傻眼了,不是楚王殿下回京嗎?怎麽是“華”字旗呢?

 而等候在朱雀大街上的小泗兒等人卻一臉恭敬的彎下腰,等到大部隊快到眼前,眾人齊聲大喊道:“我等恭迎二公子與長公主殿下回長安。”

 馬車裡,安平打著瞌睡踹了李哲一腳,意思很明顯——你去。

 原本是明日一早才能趕到長安,可是聽聞李世民今日就要正式下旨和親,所以一行人連夜疾行,她現在實在沒有經歷去應付小泗兒他們。

 被踹了一腳,李哲卻沒有不滿,微笑著準備下馬車,許是覺得自己不夠威嚴,在懷恩掀起車簾的時候揪了一下自己的大腿,所以眾人只見一個胖乎乎的小胖子牽著一隻雞,一本正經的從馬車上出來。

 李哲走到各總管面前,學著自己父皇的樣子咳嗽了兩聲,吩咐道:“免禮。”

 等眾人起身,李哲再次吩咐道:“本王在長安期間,一間酒樓皆歇業,招待前來的眾位士卒。”

 “二公子放心,家主早有吩咐,我已經安排好了一切。”小泗兒再次行禮,問道:“此時快到午時,二公子是先回酒樓用飯,還是進宮給陛下請安?”

 “先進宮吧!”李哲回道。

 話音一落,福伯連忙道:“小王爺,咱們一路奔波,此時進宮給陛下請安恐怕不妥,還是去酒樓梳洗一番再進宮不遲。”

 “那就聽福爺爺的,先去酒樓用飯梳洗。”

 接近四千人的隊伍,在長安街頭招搖過市,等到隊伍漸漸消失在朱雀大街,街頭的百姓論議開了。

 “話說,你看見那個鐵疙瘩了嗎?那是啥玩意兒?”

 “俺怎知道。”

 “楚王殿下的公子竟然牽著一隻雞,可笑死我了。”

 “還別說那隻雞挺肥的,不知道是怎養出來的。”

 “你們就知道這些,也不想想如今正值何時?”

 “何時?”

 “如今可正值陛下和吐蕃和親之時,楚王殿下讓小公子進京,恐怕是反對和親之舉啊!”

 ········

 街面上議論紛紛,李哲和安平等人卻在忙著吃飯梳洗,兩個時辰之後,一身王服的李哲牽著他最愛的胖子和一生軍服打扮的安平帶著小黑上了進宮的馬車。

 此時已到傍晚,太極殿外的歡慶搬到了兩儀殿之中,宮女們牽著一個個身著嫁衣的女子魚貫而出,與唐伯虎點秋香的場面相差無幾。

 歡笑之聲不絕,哪怕李道宗也勾起了嘴角,因為他知道無論是否能辨認出他的女兒,這和親一事肯定無後文,畢竟他在昨夜連夜派了家將出了長安,得到了和親一事成不了的回稟。

 在歡聲笑語中,李世民一杯一杯的喝著酒,顯然不怎麽高興,孫子和女兒明明上午就進了長安城,到了傍晚卻尚未進宮,怎能讓他高興的起來。

 等到穿著嫁衣的女子全出現在兩儀殿中,連福叫了一聲“陛下”才讓李世民回過神來,無趣的揮著手,讓連福組織使臣辨認公主。

 正當使臣剛出列,一個小黃門便進兩儀殿行禮道:“陛下,夷州王求見。”

 “宣,快宣。”李世民急切開口,又連忙問道:“安平可曾一同回宮?”

 “啟稟陛下,奴婢未曾見到安平公主殿下。”

 李世民悵然若失。

 安平現在不怎麽喜愛李世民這個當爹的,原因嘛,自然是因為長孫皇后難產去世,畢竟安平曾經由長孫皇后撫養了好幾年,把長孫皇后當成了親生母親一般。

 長孫皇后去世的原因,安平也知道,所以這怨氣自然就落到了李世民身上,當初安平回長安守孝時,還曾與李世民大吵過一次,對李世民這個當爹的很不滿。

 朝小黃門擺了擺手,不久之後便見到了牽著胖子進殿門的小胖子,李世民這才笑了,至於身著華國軍服的安平和福伯等人卻未在李世民的眼中。

 還未等到李哲行禮請安, 李世民便朝著李哲招手道:“哲兒快上來,讓皇祖父看看。”

 “臣拜見陛下。”李哲供著小手行禮,還不忘拉了拉手中的繩子,行完禮才拉著胖子跨上了台階,走到了李世民身邊。

 “哲兒,你養的胖子又胖了,全然沒有你姑姑的那隻小黑神駿。”李世民揉著李哲的小腦袋,突然問道:“你姑姑為何未進宮?”

 李哲沒回話,他不知道怎麽給李世民回答,若是說姑姑就在兩儀殿中站著,回去之後肯定免不了被姑姑一頓教訓。

 想到姑姑的手段,李哲不由的覺得自己小臉一陣疼。

 還是裝啞巴好了。

 就在李世民等著李哲回話時,一聲鷹唳劃破兩儀殿上空,只見大殿中穿著軍服的安平毫無規矩的跑出了殿門,吹響了口哨,不久之後一個擎鷹的少年再次出現在兩儀殿中。
大唐承包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