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唐承包王》第四百零四章 李道宗的興奮
從桃源村回到皇宮,李世民的作為讓朝臣大跌眼鏡,被降爵的李寬再次升為楚王,位列親王,禁足之事作罷;兩個孩子的爵位由郡王升到親王,不過比老爹還是差了一點,皆是二字王,李臻被敕封閩州王,李哲則被敕封為了夷洲王,更讓人意外的是蘇媚兒這個從未被李世民承認的人也被加入了族譜,成為正式的楚王妃。

 一門三王,且皆是親王,這是何等的顯耀,讓不少朝臣怒罵不止,誰特麽說楚王失寵的,這是失寵的待遇?李靖坑害我等啊!

 還以為這就完了,哪知沒過兩天,李世民再下聖旨,李寬的舅父也被封了一個縣男的爵位,張允區區一個商人,就因為李寬的關系被封縣男,這是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更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從未聽過一個叫蒙芷的女孩兒也被封了一個縣主,還以為是那家勳貴的女兒,結果一打聽才知道竟然是楚王認下的一個妹妹而已。

 “大唐的爵位何時這麽不值錢了?”

 段志玄站在褒國公府的一顆榆樹下喃喃自語,他現在也有些擔心了,之前認為手掌玄甲軍為陛下的心腹,楚王不敢動褒國公府一分一毫。如今看來,一門三王,這恩寵又豈是他褒國公府能比上的,哪怕楚王府動打壓褒國公府,陛下也不會說什麽吧!

 同樣喃喃自語的還有長孫。

 大唐的爵位真不值錢嗎?

 當然不是。

 作為李世民的枕邊人,長孫比其他人要知道的多得多,李世民早就準備大肆削減勳貴的權勢和削弱皇室子弟的權勢,許多位列侯爵的勳貴子嗣不得再受祖上萌蔭,皇室子弟只要稍微犯錯得到的就是一封斥責,不然就是爵位削減,大唐的爵位不僅不是不值錢反而越發值錢。

 “觀音婢因何事發愣啊?”

 李世民笑吟吟的走進了立政殿,長孫發現李世民變了。

 以前來立政殿也會笑,但是大多數時候的笑容很勉強,她知道李世民憂慮之事太多,能對她和兒女歡笑就已經讓她心滿意足了,可是今日的李世民,笑容發自於內心,所以必然是有讓李世民開心之事,而因為李寬再次進爵之事朝堂吵的不可開交,這又哪是什麽值得高興之事?

 心裡的疑問越來越多,長孫卻笑的依舊猶如三月萬花開:“陛下又是因何事如此開懷呢?”

 沒回答李世民的問題,反問了李世民一句。

 抱起跑到自己身邊的小兕子,李世民坐到長孫身邊,笑道:“朕知道你因何發愣,不過朕可以告訴你,寬兒並沒有要爭奪的意思,朕在桃源村待了三日,對那小子真是刮目相看了。”

 話點到即止,他相信以長孫的意思不會不明白自己的意思。

 長孫確實明白,愣了愣,問道:“既然寬兒甘願做富家翁,陛下為何······”

 “為何沒準那小子的奏請是吧?”李世民打斷了長孫的話,想到李寬的打算,長歎了一口氣,臉上頓時出現了一些悔恨和不滿,還有數不清的驕傲和驚歎,歎道:“寬兒這些年為大唐立下的功勞觀音婢沒忘吧?朕也沒忘,這些都是他應得的,所以朕現在給他了,若是晚了,恐怕連朕也給不了了。”

 越聽越糊塗,長孫倒是沒忘李寬這些的功績,在李世民問她之時便點了點頭,按李寬立下的功勞和身份,受封王爵是遲早之事,但是李世民卻說晚了,他也給不了,這就讓長孫疑惑不解了。

 不過,長孫到底是一個聰明人,在李世民的話音落下不久後,長孫同樣歎氣道:“陛下可是擔心承乾繼位後,對寬兒······”

 說不下去了,畢竟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哪有做母親的貶低自己兒子的呢!更何況還是當著兒子父親的面,這兒子還是一國太子。

 但是,知子莫若母,李承乾的性格如何,她比李世民還清楚,若是李世民同意了李寬的奏折,再要起複李寬就得等到太子即將繼位之時,為李承乾挑選輔佐之人,但是以李承乾的性格,又豈會讓李寬好過呢!

 原本以為自己猜到了七七八八,哪知李世民冷哼一聲說:“承乾比起寬兒來還差的遠呢!”

 這下長孫真傻了,久久沉默不語。

 “你也不知道吧!”看著長孫皺眉沉思的樣子,像似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李世民只是玩味的看著,咱就不說話。

 實在想不出李世民那句話的意思,長孫抬頭看了眼李世民,幽怨的朝李世民翻了翻白眼,氣急道:“陛下這樣逗妾身有意思嗎?”

 長孫漸漸平靜的臉色,李世民頓時索然無味,歎了一口氣:“那小子要走了,帶著父皇他們遠處台灣,恐怕難以再返回大唐了,走吧···都走吧!”

 說到幾個字最後,李世民幾乎是怒吼出聲的,發現懷裡的女兒身子發抖,才回過神來,平複了心情,他也不知道為何想到李寬等人遠去就怒了。

 “陛下,台灣是何地?”

 “夷洲,那小子打算去夷洲自立了,說要建立一個日不落帝國,他呀,看不上咱們的大唐。”

 發現李世民說這句話時沒有一點的怒氣,長孫越發疑惑。

 要知道大唐對於李世民來說可比任何東西都重要,李寬如此貶低大唐,李世民為何不怒呢?作為大唐的王爺,外出自立,心中無君,為何李世民也不怒呢?

 “陛下不生氣?”

 “朕有什麽好生氣的,那小子有此雄心,朕高興還來不及呢!”

 李世民大笑不止,慢慢的給長孫說起了他在桃源村三日發生的一切,得知一切的長孫不由的感歎道:“寬兒真是長大了啊!雨蝶妹妹也可含笑九泉了。”

 看到連福出現在立政殿門口,李世民知道朝中又有事要他處理了,將懷中的兕子放到地上,問道:“何事?”

 “陛下,任城王有事求見。”

 “走吧!”

 李道宗如今是行部尚書,李道宗求見必然是關於刑法一事,所以李世民沒在立政殿久留,匆匆來到甘露殿,李世民愣了愣神,還以為李道宗是自己一個人來的,沒想到這小胖子也來了。

 “你父子二人找朕何事?”

 “微臣拜見陛下。”李道宗父子二人起身行禮,李道宗道出緣由:“並非微臣求見,而且犬子有一良策獻上,微臣代為引薦。”

 小胖子職位不高,還沒有資格進宮面聖,所以才由李道宗帶著進宮,通俗的說就是李道宗來走後門來了。

 “是何良策?”李世民對於走後門倒不反感,若是真有良策,他倒希望所有人都來走後門。

 小胖子笑眯眯的從懷中掏出了一疊宣紙,遞到給了連福,連福放到了李世民面前。

 “錢莊是什麽意思?這銀票又是何意?”看了一個開頭,李世民便問道。

 李道宗笑道:“前不久,刑部查處了一批私造銅錢的犯人,陛下也知道民間私造銅錢之事不絕,而這錢莊和銀票可以減少民間私造銅錢的情況,至於錢莊和銀票都是由犬子想出來的,微臣難以言明,還是由犬子給陛下講解為好。”

 李世民點點頭,小胖子行了禮,說:“陛下,這錢莊和銀票並非微臣想出來的,微臣也是借鑒於二哥的辦法。”

 小胖子很實誠,李道宗卻瞪了小胖子一眼。

 李世民笑道:“說說吧,這錢莊和銀票為何能減少私造銅錢之事。”

 小胖子笑道:“陛下看完便知。”

 錢莊好處和銀票的好處都清清楚楚的寫在了宣紙上,李世民看完後,忍不住拍了下桌子,興奮道:“好,真乃良策。”

 大唐民間私造銅錢情況越發嚴重,還是因為民間流通的銅錢日益減少,勳貴世家商戶囤積;而且,銅錢本質決定了長期使用會有磨損,日積月累下來也就導致民間殘幣眾多。

 這些殘缺的銅錢自然用不出去,有遠見的士族或百姓、商戶,看見了其中的利益,所以他們收購殘幣回爐重造,畢竟收購的殘幣的價格很低,其中有很大利潤,百姓也樂於見到有人收購殘幣,因為賣一分算一分,總比留在手裡用不出去好,

 結果就是市面上的銅錢越發少了,其本質就是大唐也漸漸出現通貨緊縮情況,只是沒有台灣那麽明顯而已。

 錢莊和銀票就是小胖子借鑒於台灣的銀行和紙幣所想出來,甚至可以說根本就是照搬了李寬的辦法,只是結合了大唐的一些實際情況改變了一些而已,連錢莊和銀票都是李寬幫他想出來的名字,對於大唐來說當然是良策了。

 既然是良策,當然要賞賜了,所以李世民大手一揮,小胖子升官了,從刑部司主事升到了刑部員外郎。

 看到李道宗和小胖子謝恩,李世民仔細想了想,又拿著小胖子上書的奏折看了看,笑道:“景仁留在刑部屈才了,去戶部任員外郎吧,參與建立錢莊一事,錢莊取得成效之際就是你小子升遷戶部侍郎之時。”

 “微臣待犬子謝過陛下恩典。”

 李道宗很興奮,如今小胖子十六,按照李道宗的估計錢莊在大唐成效也不過兩三年而已,那時小胖子才多少歲,十八九歲的侍郎,歷史上屈指可數,他任城王府還不讓所有的勳貴羨慕?

 雖說得到了李世民的承諾,自家老爹喜笑開顏,李景仁卻笑不出來。

 人就怕對比,李景仁和長安城的勳貴子弟相比自然是優秀的,可是和當年的一些同窗相比,李景仁只剩下了苦笑,更別說杜荷如今已主管台灣律法,宰相級別的人物。

 小胖子的苦澀,李道宗看在眼裡,他知道小胖子為何笑不出來,因為他在兩日前和小胖子一起去了桃源村。大唐承包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