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唐承包王》第三百一十五章 楚王離京之後
自從李寬離開長安已經有了一段時間,偌大的長安城並沒有因為李寬的離開有什麽變化,百姓依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早出門去工部的水泥窯上工,待到傍晚時分三三兩兩的從水泥窯回家,一路上所談論的除了水泥窯上的事便是楚王離京。
  他們知道,現在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全靠李寬獻上的水泥之法。
  當然,長安城的百姓也不全是在工部水泥窯做工的人,還有在李寬的水泥窯做工的百姓,不少在工部水泥窯做工的人很羨慕那些能去李寬水泥窯做工的百姓。
  看看人家,雖說是跟他們同時回家的,但是兩邊的路程可不一樣,在李寬水泥窯做工可比他們要早不少的時間。
  再看看那些工人,每日都是帶著口罩回長安的,雖然不知道所謂的口罩有什麽用,但是總比他們這些在工部做工的工人什麽都沒有好吧,聽著那些工人歡聲笑語的談論著一天在楚王水泥窯所掙到的工錢,他們能不羨慕嗎?那工錢可是他們的兩倍。
  “原來楚王並不是當初勳貴之間所傳聞的那樣不堪啊!楚王確實待人寬厚,難怪當初有那麽多莊戶和士子前去送行。”
  不知是誰感慨了一句,聽到的這句感慨的百姓情不自禁的點了點頭。
  煩人的淨街鼓又響起了,感慨的眾人不由的加快了回家的腳步。
  日子一日一日的過去,坊間、酒樓多了許多談論當日李寬離開時的盛況的言論,甚至是青樓也出現了談論李寬事跡的言論,長安城中多了許多敬重李寬的士子,多了許多憧憬著李寬的清倌人,畢竟人們的力量是強大的,蘇媚兒的身世被打聽的清清楚楚,同樣是清倌人,既然楚王不在意蘇媚兒的身份,那也不會在意她們這些在長安城中的清倌人了,只可惜楚王這一走不知何時才能回來。
  因為李寬的名聲漸漸的轉變,當初李寬送給蘇家的綢緞莊可謂是客似雲來,其實許多的貴妃們是衝著楚王的名聲來的,這點蘇父一家都很清楚,他們接人待物變得更加細致,可不能給自己這個女婿抹黑了,畢竟弄臭名聲很容易,但是想要爭取一份好名聲很難。
  就像是當初的清河崔氏,盡管現在盡力的補救當初損失的名聲,但結果不僅沒有見到成效,反而名聲更差了,畢竟現在李寬的名聲變好了,崔家卻逼迫李寬導致李寬離京,崔家此時還想要收集好名聲,可能嗎?
  百姓也不是傻子,當年崔家的名聲確實不錯,可是當翻出了一件又一件的醜聞之後,兩相對比,越發覺得崔家人虛偽。
  人人心中都有一杆衡量的秤,公道自在人心大抵就是這個道理。
  清河崔氏的名聲在長安城,在關中之地差不多已經臭大街了,連帶著其余的六大世家的名聲也受到了影響。李世民很果決,他朝世家下手了,他當即下旨以後每年開設兩次科考,一次便是遵循前列,依舊在正月考試,二月放榜;而另一次則是在秋季,也就是後來才出現的秋闈,沒想到因為李寬這對小翅膀給提前到了唐朝;考慮到寒門士子的情況,甚至提出了同等水平的情況優先錄取寒門士子。
  當然,最後的這個要求遭到了所有世家出生的朝臣反對,就連他自己的兒子李承乾也提出了反對意見,沒有給李承乾解釋,畢竟李承乾乃是太子,若是這點都想不明白,將來登基之後也會被世家之人架空皇權。
  這次,李世民下了狠心,不管朝臣如何反對,他力排眾議,將此事定了下來。
  見自己父皇心意已決,李承乾找到了自己的老師傾述心中苦楚,結果李綱只是搖了搖頭,下意識的喃喃自語了一句——若是寬兒恐怕不會問出如此無知的問題。
  見到李承乾面色不愉,李綱知道這位太子對李寬的成見很深了,已經不是他能教導的了,雖說這些年太子對他一直敬重有加,可是他知道這些只是表面功夫而已。當年從李寬口中聽到的所謂幸福感,他沒有感覺到,在宮裡教導太子遠沒有當年在桃源村的快樂,加上他對李寬的喜愛,對李寬的愧疚,他向李世民提出了辭官的請求。
  突然的辭官弄得李世民愣住了,你說你沒病沒災的辭什麽官啊!
  確實,歷史記載的李綱在貞觀五年去世的,可是有孫道長時常給李綱送去李寬為李淵研究出來的補身子的食療方子,李綱現在倒是很硬朗。
  李綱為什麽辭官,終究還是沒能瞞過李世民,所以長孫找來了李承乾,李承乾被罰跪了,但是這次罰跪也不是沒有收獲的,他從長孫的口中知道了李世民為何要開兩次科舉,知道了為何要打壓世家,他這次跪的心服口服。
  所以他帶著誠心到了李綱太師府,可惜李綱辭官之意堅決,接受了李承乾的道歉,卻沒有答應繼續教導李承乾,依舊堅持辭官。
  見李綱去意已決,李世民沒有再堅持,準了李綱辭官。
  回到太師府,李綱通知了自己兒子和孫子一聲——他要去桃源村教導孩子們。這樣的決定得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對,唯有老妻一人支持他,畢竟他心中的苦楚只有和妻子述說,也只有妻子才明白李綱為何要去桃源村。
  不過,李綱很有大家長的威嚴,就算兒孫反對也沒起到任何作用,他就是一言已決。
  你說民主?
  在封建社會哪來的民主。
  自從通知了兒孫,李綱便帶著老妻和一個老仆,坐著牛車來了桃源村。
  看著眼前的桃源村,李綱老淚縱橫,桃源村這些年變化很大,當年他來桃源村的時候,桃源村雖然比一般莊子要富庶一些,可是終究只是富庶一些而已,當年的桃源村只是比尋常莊子的生活過的好一點,能吃的飽一點而已,莊戶們的房屋依舊是大唐隨處可見的茅草屋。
  現在卻全變了,當年的茅草屋不見了,全變成了一撞撞紅磚青瓦的現代農家院,當年那些尚不及腰的孩子已經變成了翩翩美少年。
  “夫人,你還記得這裡當初是什麽嗎?這是一處荒地,沒想到現在竟然成了一座酒樓,還是聞名長安的貴妃酒樓,當年寬兒給為夫說要將桃源村打造成靖節先生中描述的樣子,為夫當年卻是一笑置之,沒想到寬兒真的做到了,當年為夫·······”李綱不停的在跟自己老妻說著當年和現在的對比,他有些後悔了,桃源村發展到現在的樣子,他卻錯過了最重要的幾年。
  李老夫人當年就是跟著他一起來的,其實李綱說的這些她都知道,但是依舊認真的聽著自己夫君的感慨,她知道,這些年夫君過的很苦。
  桃源村的變化大嗎?
  變化很大,尤其是在李寬走之後的變化更大,當年的桃源村沒有女人全是男人,現在的桃源村卻幾乎全是女人,男人卻所剩無幾。
  或許唯一沒變的就是其他莊子所沒有的朗朗讀書和那股子朝氣,只是與李寬尚在桃源村之時相比還是差了許多。
  坐在田梗上的宿老們看著綠油油的稻田,看禾苗的長勢便知道這將是一個豐收年,但他們的臉上卻沒有了往年的笑容。
  “不知莊主到了閩州沒有?”陳老漢,比以往更老了,頭髮已經全白了,不過臉色還是紅潤的,可見陳老漢的身子骨還是硬朗的。
  “莊主走的時候說了,他到了閩州便會派人送信回來,此時應該還沒到吧!”同在田埂看莊稼的老漢回道。
  “是啊,不知莊主在現在過的好不好。”有又一位老漢感慨。
  聽到這話,大家沉默了,然後也不看莊稼了,打算一同回去喝兩杯解憂,走到半路遇到了前來的李綱,幾位老人仗著自己的年紀不比李綱小,拱了拱手便算是見禮了。
  好在桃源村有徐文遠和孫道長,李綱倒是受到了徐文遠和孫道長的熱情接待。
  看著徐俯旁邊的那座已經改名為薛府的小院,李綱夫妻駐足了片刻才進了徐文遠的府邸,之後征得李淵同意後,李綱再次開始了在桃源村任教的生活,畢竟現在桃源村的主事人就是李淵和孫道長。
  自從李綱辭去太師一職來了桃源村教書,不知是出於何種考慮,房玄齡來了桃源村帶走了房遺愛,將房遺愛送去了弘文館進學。
  房遺愛想盡了各種辦法,沒能改變他老爹的決定,也沒能逃脫去弘文館進學的結果。
  當然,小胖子和杜小葉還有王敬直也沒忘記幫房遺愛一把,紛紛趁著休沐的時間回到家中求著自己老爹說情。
  對於房玄齡的做法,李道宗、王珪、杜如晦表示不理解,卻也沒答應自家兒子的請求,畢竟房玄齡讓房遺愛到弘文館進學那是房家的家事,他們不便插手,只是要求自家兒子在桃源村好好學莫要辜負了李寬這些年的教導。
  自從房遺愛被房玄齡勒令去了弘文館,房遺愛的變化不大,對待房玄齡的態度依舊如同往日那般恭敬,就是言語中出現了怨氣,他不明白自家老爹這麽做是為了什麽,明明杜小葉他們都可以繼續在桃源村,為何偏偏只有他要去弘文館。
  其實,房玄齡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他妻子乃是范陽盧氏,他早些年便將大兒子房遺直送去了盧氏進學,可是現在李世民打壓世家,他又是朝廷的宰相,既要與范陽盧氏保持一定距離又不能傷了與范陽盧氏的情誼,所以他不能讓房遺直回來,而他又要與李世民統一步調,那就只能讓房遺愛去弘文館進學了,向李世民表忠心了。
  至於為什麽單單是李綱在桃源村任職之後才讓房遺愛去弘文館進學,這就不得不提到房玄齡性格了,房謀杜斷可不是說說而已的,房玄齡善於謀劃,卻不夠果決。其實之前他就有了讓房遺愛去弘文館進學的心思,只是沒定下來而已,而李綱到桃源村任教,讓房玄齡嗅到了其中的好處。
  一來,李綱此舉必然是得罪了太子李承乾的,他現在讓房遺愛去弘文館算是給李承乾表個態。
  二來,就是因為原本就已經想好了讓房遺愛去弘文館,反正遲早都要去,還不如利用這次機會。
  所以房遺愛就這讓被老爹送到了弘文館進學。
  房遺愛雖然喜歡武事,但是這幾年再桃源村還是學到了不少的知識,在弘文館進學自然沒有問題,反而還得到了教授儒學的孔穎達誇讚,再加上和段綸的兒子王珪的大兒子早已熟識,他在弘文館進學的日子也算快活。
  可是偏偏就有人要找不快活。
  原本在和段儼談論學識上的事,也算歡快,可是卻從李恪的口中得知了小安平被欺負了,被李愔合夥后宮中的公主們欺負了。
  自從李寬離去之後,小安平還是依照慣例送去桃源村,只是每次去桃源村都哭著喊著找哥哥,可惜每次都失望而歸。像李愔這些已經不小的哥哥們自然知道李寬已經離開了,而當初因為李寬得罪了陰妃,有陰妃的教導李愔,現在的李愔已經不是當初跟著李寬一起愉快玩耍的小子了,對李寬,李愔抱著很大的成見,所以李愔開始找小安平的麻煩。
  說是麻煩,其實也不算,就是夥同看不慣李寬的公主們跟小安平說李寬不要她了,本就因為沒見到李寬而傷心,聽到李愔他們的話,所以小安平哭了,而李恪正好去立政殿給長孫請安,遇見了哭泣的小安平,遇見了受罰的李愔和巴陵公主。
  小安平一直便是李寬和小胖子他們幾人的心頭寶,疼愛還來不及,又豈會讓人欺負小安平,況且李寬臨走之時還給房遺愛他們說過,要好好照顧小安平,結果李寬才沒有多久,小安平就被欺負了,這還得了。
  課也不上了,房遺愛急衝衝的跑出了弘文館,騎著馬到了桃源村,找到了尚在學舍上課的小胖子他們,找到了李淵。
  在李淵和萬貴妃的帶領下,小胖子、杜小葉、房遺愛、王敬直四人匆匆趕到皇宮,小胖子見到小安平,急忙走到了小安平身邊。
  “小胖子哥哥,哥哥是不是不要安平了?”小安平糯糯的問著小胖子。
  “二哥最喜歡安平了,怎麽可能不要安平?二哥只是要去了閩州,二哥走的時候不是告訴過安平,以後回來接安平嗎?等到安平長大了二哥就回來接安平了。”
  “真的嗎?那安平什麽時候才能長大?哥哥什麽時候才能回來?”
  “安平要好好吃飯,好好吃飯才能盡快的長大哦,以後誰敢再給安平說哥哥不要你了,你就告訴小胖子哥哥,小胖子哥哥去教訓他。還有以後小安平不要能輕易哭哦,不然哥哥不會輕易回來哦。”
  “好,安平以後都不哭了。”
  安慰好了安平,萬貴妃抱著安平和長孫聊天,李淵去找了李世民,而小胖子四人則是去了秘書省的小學。
  “李愔出來。”小胖子站在學舍門前大吼。
  一句怒吼,小學上課的皇子們大驚,轉頭看向了門口的小胖子他們。
  見小胖子他們的樣子就知道,小胖子他們是來找麻煩的,要說皇家子弟還是挺團結的,不過這群小子在小胖子他們這些少年的眼中還是不夠看, 四人幾下便放倒了幫助李愔的皇子。
  “我不管你們是什麽身份,只要敢在小安平面前胡咧咧,就等著挨咱們兄弟的抽,二哥說了,你們要是敢欺負安平,那就打到你們不敢欺負為止。”毫無形象的朝著地上吐了一口口水,“李愔你去告訴巴陵公主,以後若是敢欺負安平,我下次可不管她是不是女子了,一樣抽她。”
  說完,小胖子四人揚長而去。
  毆打皇家子弟,這可是不小的罪名,但是熱血上頭的小胖子他們毫不在意,況且還有李淵授意,他們也不怕。
  只是苦了李道宗和房玄齡、王珪三人,在發生打架事件後的第二日被言官參了一本,被李世民當著滿朝文武的面教訓了一頓,罰俸一年,就是在家休養的杜如晦也被罰了一年的俸祿。
  至於小胖子他們,李世民沒有處罰,都是半大的孩子能怎麽處罰,而且不僅有李淵護著,關鍵是此事還是李愔不佔理。
  老子受了氣自然要找惹事的兒子,問著自家兒子下次還會不會再犯,得到的答案全是若是他們再欺負安平,依舊要打。
  然後,王珪、杜如晦、李道宗哈哈大笑,誇讚著自己兒子有膽氣重承諾,免去了小胖子三人的責罰;至於房遺愛則是被房玄齡狠狠的教訓了一頓。
  不過,經過此次的事件,小安平在桃源村的日子越來越多,就算是回到皇宮也沒有人再敢在小安平面前提起李寬不要她的話,自然也沒人再敢欺負她。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