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唐承包王》第二百九十四章 捷報安人心
嶺南,中國南方的五嶺之南的地區,相當於現在廣東、廣西及海南全境,還有越南紅河三角洲一帶,相當於四省之地,大可與大唐劃江而治。
  說真的,在自己能做主的情況下,李寬有信心能治理好嶺南之地,也有信心拉攏到民心,在他的想法中,台灣是他留的最後一條路。
  當然,這些都是他原本的打算,可是他沒想到李淵會提出嶺南,畢竟李淵的提議可是相當於分裂大唐國土,而李淵又是大唐的開國皇帝,作為一個開國皇帝,竟然提出分裂國土的建議,怎麽想都覺得不正常。
  “祖父,您為何·······”
  李淵打斷道:“你在疑惑祖父為何會提出這樣的建議?今日祖父亦不想再瞞你,你乃是祖父認定的下一任帝王,讓你去嶺南也算是祖父對你最後的考驗,祖父現在已經不能護住你了,唯有你自己有實力才能護住自己。”
  “祖父,您認為孫兒在嶺南稱王,陛下會放過孫兒?難道您以為憑孫兒現在的實力,能阻擋陛下的百萬大軍?”對於李淵要自己當皇帝的想法,李寬多少能猜測到一些,否則當初李淵不會推心置腹的和他談論皇家無親這樣的話題,不會利用他做棋子,也不會把他當繼承人培養,更不會拚的寧願自己被李寬記恨,也要讓李寬自己的親身經歷體會什麽叫做為帝者心狠手辣。
  “祖父何時讓你在嶺南稱王了?”
  李淵有些怒,明明是個聰慧無比的小子,怎麽總是轉過不彎呢?不過,隨即一想又笑了,畢竟這個對皇位毫無想法的孫子,現在也起了爭奪帝位之心,這正是他願意看到的。
  “那您·······”
  “難道你小子就不知道暗自拉攏民心?既然能在涼州做到,難道在嶺南就不能做到?況且你小子現在才多大,世民總有想祖父一樣老去的一天,難道這二十幾年你還做不到將嶺南悄然無聲的收於麾下?難道還能輸給承乾不成?”
  “祖父,您老人家對孫兒也太有信心了,且不說陛下,您可別忘了,嶺南還有一個馮盎啊!”
  李寬無奈苦笑,這些年在大唐經商,學到了不少適合大唐社會的治理措施,結合前世的經驗,論治理手段他還是有些自信的,可是嶺南還有一個土皇帝啊,論起馮盎在嶺南的聲望不比李世民差,當然這些在李寬眼裡沒什麽大問題,最為關鍵的還是馮盎手中有兵,而他除了錢什麽都沒有,就算是錢也比不上坐擁嶺南的馮盎啊!
  當然,李寬也不是沒有優勢,他唯一的優勢便是年紀小,老謀深算的人往往最容易忽視的就是小孩子。
  “你真以為世民會對馮盎放心?”李淵笑問道,馮盎自然在他的考慮范圍之內,只是在他眼裡不算什麽大事,若是李寬能答應去嶺南,他自有辦法說服李世民派兵支持,就算馮盎心生不滿而造反,保護李寬安全回京,他還是有信心的。
  李寬白眼一翻,他當然知道李世民對馮盎不放心了,若是放心也不會讓馮智戴久留於京城了,更不會派重兵駐扎在南晉州,但就算有李世民支持,想要從馮盎手中拿下嶺南十州,那也是登天之難啊,而且他被封涼州總管,還沒上任了,提出出任嶺南,李世民會答應他嗎?要知道嶺南在勳貴中的認知可是連涼州都比不上,如何讓勳貴和李世民同意任命也是一個問題。
  “瞻前顧後,你小子到底答不答應去嶺南?”見到李寬久不回話,李淵等不及了。
  “祖父,這不是孫兒答不答應的問題,此事還得陛下做主吧,他會答應孫兒出任嶺南嗎?就算陛下同意了,孫兒手下沒兵啊,您又不是不知道嶺南的情況?還有·······”
  李寬提出了一系列的問題,李淵一一給出了解答,就這樣祖孫二人在府上商議了整整一日,就連懷恩前來叫兩人用飯,祖孫二人依舊沒出房門。
  經過和李淵的一番商議,李寬倒是把台灣提前納入了計劃,畢竟台灣和嶺南隔海相望,既然決定要去嶺南,台灣自然是不能錯過的。
  ···········
  自從和李淵商定好一切,李寬決定前往嶺南,他開始了新一輪的忙碌,嶺南的情況複雜,所需制定的計劃太多,只要學舍一下課便回到府上躲進書房,不到子時不睡覺,今年的除夕守歲依舊不列外。
  當然,忙碌的人不止他一人,甘露殿的李世民也在忙著批閱奏折,只是提起的朱筆久久不能落下,憂慮不足以形容他現在的心情, 或許心驚膽戰才是他現在的寫照。
  當初虎牢關前率領幾千士卒與竇建德十萬大軍對戰,當初發動玄武門之變等等,或許是經歷過的太多了,他已經記不清自己有過多少心驚膽戰的經歷,已經忘了心驚膽戰的感覺,但是現在他再次感受到了。
  千裡之外的草原,那裡有大唐最精銳的關中府兵,不是幾千人,那是整整十萬人,是整個關中的府兵。他不顧世家朝臣的勸阻,決定對突厥用兵,若是此戰勝了世家之人何敢再傳他得位不正的謠言,自此之後帝位無憂;若是此戰敗了,他不敢想象朝堂會冒出多少反對之聲。
  一滴朱砂墨從筆尖滑落,滴在李世民的手背上,他突然一驚,回過神來,放下手中的朱筆,用手一抹,手背上頓時出現了殷紅的痕跡,就如同關中府兵在草原之上留下的血跡一般,他坐不住了。
  起身走到太極殿門口,站在石階之上,遙望著草原的方向,忽然聽見長安城中震耳欲聾的歡呼聲,作為馬上得天下的皇帝,他知道這是前方傳來的捷報。
  只見鴻翎急使策馬入承天門,雪花飛揚,還未跑到他跟前便大喊道:“定襄大捷,我軍大勝,康蘇密挾隋煬帝皇后蕭氏及其孫楊政道至定襄降唐,頡利派執失思力為特使,到長安向陛下謝罪請降。”
  一連兩三個月的憂愁盡去,李世民終於笑了,還未等到鴻翎急使下馬恭賀,李世民便吩咐道:“連福,立即宣眾位大臣前來商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