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唐承包王》第二百八十三章 爵位再降
桃源村開設粥鋪本來在朝堂之中掀不起一絲波瀾,但是杜伏威很夠意思,不斷在勳貴之間宣傳,李寬寬厚之名在長安城中不脛而走。所以李世民召開了大朝會,朝會上除了商議如何處理蝗災之外,提到最多的就是桃源村開設粥鋪一事,那意思很明顯,人家楚郡王一個八九歲的孩童都知道悲天憫人,拿出自己的家財開設粥鋪,你們這些朝堂勳貴官員該怎麽做不用朕吩咐了吧!

 朝會之後,長安城中出現了不少的粥鋪,長安城外也出現了不少的粥鋪,倒是緩解了桃源村的壓力也緩解了長安城動亂的情況,既然暴亂的情況得到緩解,封閉的城門打開了。

 城門大開,連福和一群小黃門帶著李世民的旨意出城了,畢竟朝堂之上有杜伏威、杜如晦、房玄齡給李寬請功,李世民不表示一下說不過去。

 當然,連福前來也不僅僅是表示李世民恩澤的,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請李寬進宮商議的。李世民可沒忘記蝗災的事情是李寬最先捅出來的,在他看來,李寬既然預料到了今年有大旱有蝗災,那必定是有充足的準備,有治理蝗災的辦法。

 連福匆匆前來,在酒樓喝酒的李寬和李淵都看見了連福進莊子,卻沒開口叫住,連福進去的很快,回來的更快,登上酒樓看見喝酒的祖孫二人,躬身行禮之後,展開了聖旨,旨意念的很快,完全是一副與時間賽跑的樣子,李寬甚至沒聽清連福在念什麽,連福便將聖旨交到了他的手裡,隨即說道:“楚王殿下,陛下召您立刻進宮。”

 李寬笑了,你說召老子進宮,老子就一定得進宮啊!

 “連總管,本王現在只是郡王而已,當不得楚王稱呼,以後記得改口。”說完,李寬緩緩展開聖旨,好像沒看見連福那焦急的表情一般,一字一句的研究起了李世民的聖旨,旨意很簡單,因為設立粥鋪一事,李世民賞賜千金,千匹絹帛,就是簡單的幾句話,李寬研究了小半個時辰。

 “殿下,陛下召您立刻進宮。”連福提醒了一句,他實在是等不及了。

 “陛下召見本王可是因為蝗災一事?”李寬放下手中的聖旨,開口問道。

 “正是。”

 “既然如此,你回宮替本王向陛下請罪吧!就說本王並無治理蝗災的辦法,而且本王因為開設粥鋪一事整日操勞,積勞成疾,現在不方便進宮。”

 連福心中有一萬匹馬在奔騰,你現在這個樣子像是生病嗎,生病了還在酒樓喝酒,你騙誰呢?

 “殿下,您別為難老奴了,您還是隨老奴進宮吧,這可是陛下的口諭。”連福把李世民抬了出來。

 “本王確實沒有治理蝗災的辦法,就算是陛下的旨意也無用,況且本王積勞成疾又在守孝之期,陛下也曾下令本王在桃源村安心守孝,不得過問朝堂之事,你讓本王如何進宮?連總管,不是本王為難你,而是你讓本王為難啊!”

 “殿下·······”連福剛開口,勸說的話沒說出口,便聽見了李淵的怒吼。

 “給朕滾。”

 連福滾了,滾回了皇宮。

 沒有連福在旁打擾,李淵和李寬再次開始小酌,兩人不時的朝窗外看一看。

 酒樓外的空地上開設的粥鋪圍著不少人,婦人們不停在鍋裡攪動,臉上全是汗水,不時用手臂抹一把,看得出她們很勞累,也看得出她們臉上帶著笑意,在這樣一個大災年裡有一口飯吃,有一個活下去的機會,她們很滿足。

 遠處一群群帶著口罩下工回來的災民,臉上也有一絲笑意,在磚瓦窯和水泥窯做工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李寬並沒有騙他們,他們今日拿到了工錢,並且工錢比原來定好的還要多些,他們有了期盼,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快樂是會被傳染的,酒樓中喝酒的祖孫二人看見帶著笑意的災民也笑了,雖說祖孫二人都對李世民抱著恨意,樂得看李世民的笑話,可終究還是不希望大唐被一場蝗災給覆滅了。

 宮裡的李世民顯然就沒有李淵祖孫二人那麽開心了,正在與重臣商議對策的李世民滿懷期待的等著李寬到來,結果只看到連福匆匆進門。

 “朕命你帶楚王進宮,楚王人呢?”李世民很怒,沒顧忌殿中的大臣,怒指連福。

 連福那是有苦說不出,李淵叫他滾,他能有什麽辦法,苦著臉回道:“陛下,楚王殿下因桃源村設立粥鋪一事,操勞成疾,遂不能進宮,而且楚王殿下要老奴向陛下稟報······”

 “那逆子要你稟報何事?”李世民沒等連福說完便打斷了。

 所謂操勞成疾的說法他並不相信,畢竟他可是親眼見到李寬將已經被禦醫判定為身死的李母給救了回來,雖說只是一時,但那也是醫術過人了,況且他還在事後問明了安寧公主之事,這樣高明的醫術怎麽可能會讓李寬連進宮都做不到。

 “楚王殿下說他並無治理蝗災的辦法。”

 連福回答完,只見一個香爐朝自己飛來,想躲又不敢躲,香爐與連福的額頭來了個深情一吻,連福的額頭流血了,隨即倒地不起,也不知是裝的還是真昏倒,總之連福躲過了一劫。

 連福倒地,李世民朝伺候的小黃門揮了揮手,小黃門會意將連福抬出了大殿,眾人再次商議,畢竟連福並不重要,重要的還是國事,現在蝗災尚未過去,已經有奏折上奏發生蝗災的地方陸陸續續的開始死人,這是爆發瘟疫的現象。

 宮裡派出了不少的禦醫,然而沒有起到任何作用,臨死之人還是在慢慢的死去,不管是因為餓死還是因為疾病而死,總之死的人不少,這也是李世民要求李寬進宮的原因之一,畢竟孫道長現在在哪裡,大家都不清楚。

 “陛下,依臣看來,此事恐怕還是要請楚郡王進宮商議。”一個身材不高,胖乎乎的中年男人沒在乎怒氣衝衝的李世民,依舊提起了李寬。

 李世民也知道需要李寬幫忙,且不說他認定了李寬對蝗災有辦法,就是處理疫病一事,還真得李寬師徒才行。不過李寬倔強的性子,李世民也清楚,想要讓李寬進宮商議很難,若是讓他親自去桃源村,那帝王的顏面還要不要了。

 好在長孫無忌提了出來,既然能提出讓李寬進宮商議,在李世民看來,長孫無忌就是有把握讓李寬進宮了,李世民遂問道:“無忌可有讓那小子進宮的良策?”

 “既然楚王操勞成疾,陛下何不下旨召楚郡王進宮診治,陛下愛護之心,想必楚郡王亦不敢抗旨不尊吧!”長孫無忌完全是一副智珠在握的樣子。

 “陛下,臣以為此事不可·······”房玄齡和杜如晦同時出聲。

 “兩位愛卿不必多言,此事朕自有決斷。”

 事情真如李世民和長孫無忌想的那般美好,李寬真不敢抗旨不尊?兩人也太小看李寬現在的決心了。

 宮裡的大太監再次拿上李世民的聖旨前往桃源村,來的時候李寬還在酒樓中和李淵喝酒,見到李淵和李寬二人,前來宣旨的太監愣了片刻,雖然知道生病之言是李寬的托辭,他卻沒想到李寬竟然會如此明目張膽。

 李寬和李淵撇了來人一眼,又開始自顧自的喝酒,連招呼一聲的打算也沒有,二人的態度很惡劣,太監卻不敢有絲毫不滿,笑臉躬身請安之後,便展開了聖旨。

 “詔曰,朕聞楚王因蝗災一事操勞成疾,特命楚王進宮診治,即刻進宮。”將手中的聖旨一卷,遞到李寬手裡,宣旨太監諂笑道:“楚王殿下,請您隨老奴即刻進宮。”

 “本王為何要進宮診治?難道本王的醫術還比不上皇宮中的禦醫?本王都看不好自己的病,難道禦醫能看好?”

 一連串的問話,將宣旨的太監問傻了,早就在宮裡聽聞過楚王李寬聰慧不凡,可是宮裡的人大多都是不屑一笑,畢竟一個八九歲的孩子在他們這群在宮裡活的滋潤的大太監眼中即使再怎麽聰慧也就那麽一回事,他實在沒想到李寬會有這樣的狡辯之詞。

 “殿下,這是陛下的旨意,老奴·······”

 “行了,別在本王賣慘了,你還能有這些災民慘?”李寬指了指窗外的災民,看著太監說:“你回宮稟明陛下,就說本王謝過陛下好意,本王的病症本王自己會治愈,不勞陛下費心,望陛下多多關心災民才是。”

 “殿下,抗旨不尊可是重罪。”太監提醒道。

 “本王何時抗旨不尊了,難道不入宮診治就是抗旨不尊,若是陛下心胸真如此狹隘,本王也認了,抗旨不尊就抗旨不尊吧!”

 李寬都說出這樣的話了,宣旨的太監還能說什麽, 難道還能強行帶走李寬不成,就算有這個膽子,他也帶不走啊,畢竟酒樓下挎著橫刀的莊戶可不是吃素的。

 再次匆匆回到皇宮,依舊沒有李寬的身影,李世民這次倒是沒有發怒,好言好語的問明了緣由,聽到太監稟告李寬不在意抗旨不尊,李世民終於怒了。

 連商議的國事都放置一旁不顧,提筆便寫,寫完蓋上了玉璽之後,便扔到了回來的太監面前。

 撿起面前的聖旨,看都沒敢看,小心翼翼的躬身退出了大殿,然後帶著小黃門再次出宮,李寬也在這一天之中接到了第三道聖旨,他再次被降爵了,降為了國公。

 看著桌上擺放的聖旨,李寬笑了,既然在一天之中接連接到三道聖旨,恐怕自己也算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吧!

  ()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