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唐承包王》第四百七十六章 商人的重要性
  柴紹的分析有理有據,平陽公主愧疚的看了眼安平和李哲,最後的目光落到了李世民那憤然的臉上,張了張嘴,卻什麽話也沒說。

  見到平陽公主淒婉而愧疚之色,李世民神色變得越發複雜,長歎了一口氣,“三姐,你老實告訴朕,這幾年你打壓楚王府的產業所獲利有多少?”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再隱瞞下去也沒有任何用,平陽公主悠悠道:“十余萬貫吧!”

  李世民像似沒聽清,準備再次發問,卻見柴紹的嘴張的老大,大到甚至能放進去一顆雞蛋,驚呼道:“夫人,你說多少?!”

  再次得到肯定,別說柴紹,就是李世民也出於震驚之中。

  十余萬貫錢財,對於大唐一國而言,其實算不得多,他李世民作為大唐皇帝還損失得起,但仔細想想,這十余萬貫卻不僅僅只有十余萬貫啊!

  與平陽公主府有合作的勳貴與公主,據李世民了解到的便多達十幾人,這還是他了解到的人數,還有他尚未了解的人,至少在他看來,與平陽公主府合作之人不下二十人,就算平陽公主佔據了大部分的利益,但其他人家至少也有幾萬貫的收入啊!

  細算一下······也用不著細算了,李世民轉頭看向了懷恩,問道:“楚王府最近四年損失多少錢財?”

  “啟稟陛下,楚王府在大唐的產業共折損三十余萬貫,大唐這四年來的賦稅折損了一百七十余萬貫。”

  李世民震驚了。

  都說百萬家財。

  楚王府僅僅在四年之間折損的錢財便有三十余萬貫,這還只是折損,並非獲利,算算時間,從貞觀二年起楚王府的產業便已遍布整個關中,楚王府經過十二年的發展,家業到底有多大呢?

  會不會大到影響整個大唐的統治呢?

  好不容易才掃平了大唐七大世家,楚王府會不會是大唐將來的又一個七大世家呢?

  唉,若是那小子有意回大唐就好了,那小子如今的手段愈發成熟,若那小子回大唐,大唐萬年基業亦可期吧?!

  太子和魏王差的太遠了,難道朕的眼光真不如父皇他老人家?

  這次去台灣,看看是否能讓那小子回來吧!

  一時間,李世民思緒飛到了九霄雲外,感慨連連。

  不過,大廳中的平陽公主怒了,我對不起你楚王府不假,但你楚王府也不能朝我身上潑髒水啊!

  平陽公主怒道:“楚王府折損三十余萬貫的家財或許不假,可大唐損失的賦稅為何比你楚王府的折損的錢財還多?難道你楚王府的三十余萬貫能當百余萬貫錢財使用不成?今日不說給是非曲直,別怪本公主不給寬兒面子。”

  平陽公主的話語,讓李世民回神了,仔細想了想,轉頭看向了懷恩,顯然他亦認為平陽公主這句話在理。

  懷恩沒說話,一旁的李哲起身道:“平陽姑祖母,這折損的錢財並非你這樣的算法。”

  “哦?!”李世民看向了李哲,一時間竟然起了考校之心,笑道:“既然哲兒有此一說,想必哲兒已有見解了,皇祖父今日便聽聽哲兒為何說你平陽姑祖母讓大唐折損了百余萬貫賦稅。”

  說完,李世民竟然端起了桌上的茶杯,悠閑的喝起了茶。

  李哲也不客氣,解釋道:“其一,平陽姑祖母和其他人並未有楚王府管事那般的本事,楚王府所折損三十萬貫在這四年之中可變為百萬貫,而楚王府說上繳的商稅乃按照當年父皇在閩州時所留下賦稅制度上繳,本就比大唐的其他地反的商稅高出不少。

  其二,閩州的各項產業,因平陽姑祖母和其他人插手,除了養馬產業尚未受到波及之外,其他產業已衰敗不堪,就拿長溪的珍珠養殖來說,懂得珍珠技術之人被殺的殺,逃的逃,珍珠養殖已無力在閩州各地推廣·······”

  說到此處,李哲撓了撓頭,忘了。

  哪怕他有過目不忘的本事,但當初楚王府各管事談及之事也不能全然記在腦海之中,到底沒有成年人的思想不是?

  李哲轉頭看向了懷恩。

  懷恩也懂,補充道:“王爺當年在閩州留下各種產業,乃是為了大唐官員能看重這些產業,以便在大唐各地推廣,可如今連懂技術之人都已不知所蹤,又如何能在各地推廣呢?

  對於楚王府來說,只是損失了一兩年的獲利;對於各公主府和勳貴府來說,只是獲得了一兩年的獲利,但對於大唐而言,那是損失了百年甚至千年的根基。”

  竭澤而漁。

  李世民瞬間便想到了這個詞,下意識的看向了平陽公主。

  聽了這麽多,平陽公主豈能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臉上的怒氣漸漸轉變為了愧疚,心中的悔恨無以複加,原來自己竟是啃食大唐的骨血嗎?

  當然,平陽公主的愧疚並不能讓不滿的懷恩停下嘴,歎道:“千裡之堤毀於蟻穴,公主殿下這般行為於楚王府而言並未有多大的傷害,但對於大唐而言,可謂斷了大唐四肢啊!”

  見懷恩想要繼續說下去,安平平靜道:“可以了,懷恩別說了。”

  懷恩覺得自己是說的少了,就是因為楚王府平日裡默不作聲,才令平陽公主府和其他公主接二連三的欺壓楚王府,但安平讓他不說了,他隻好乖乖的閉上嘴。

  其實,安平也氣憤,但殺人不過點頭得饒人處且饒人,平陽公主好歹也是親姑姑,誅心之言說多了便有些過分了,她相信李世民和平陽公主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的確,李世民和平陽公主明白。

  大唐遵從以律法治天下,平陽公主和其他人仗著自己的身份,打壓合理合法的楚王府產業,無疑是在唐律之中開了一道口子,或許近幾年······近十幾年也不會出現什麽大問題,但這個口子一開,越開越大,大唐的官員便會效仿。

  平陽公主等人身份高貴,可以欺壓楚王府、欺壓其他的富商,其他官員身份低一些,自然可以欺壓其他尋常商戶嘛!

  當然,以後之事誰也說不清。

  就拿現在來說,嘗到甜頭的公主勳貴們,會停下自己欺壓商人的腳步嗎?

  顯然不可能。

  楚王府還好說,一旦楚王府認真計較了,各個公主勳貴不敢造次,但大唐的富商亦並非楚王一家,還有其余的富商嘛,大可以利用平陽公主想出的法子從其他富商身上撈油水,誰讓商人的地位低下呢!

  如此一來······

  李世民不用想也知道會發生的結果,大唐的富商出逃台灣、大唐商業倒退,大唐將回到十幾年前那種百姓飽一頓、餓一頓的日子。

  回到農耕時代,沒什麽不好。

  他和滿朝大臣,甚至世間所有人都認為商業乃賤業,商人乃賤人,不事生產的社會蛀蟲,但享受過商業發展帶來好處的他,不管如何看不起商業,看不起商人,亦不可否認商人對於大唐發展的重要性。

  最近幾年,李世民雖對於大唐其他地方的賦稅不甚了解,但對於長安之地的稅收卻了解不少,長安之地的商稅可比其他稅收要多不少,且處於增長之勢,若長此以往的發展下去,李世民可以想象自己國庫和內庫將會是怎樣的一番情景。

  錢,這東西就是一個王八蛋,多少人為了錢這個王八蛋鋌而走險,但不可否認,人人都愛這個王八蛋,沒人會嫌棄這個王八蛋少,就是作為皇帝的李世民也不列外。

  想當初他要求翻修皇宮,眾大臣出言阻止,想當初他和宮中後妃過的日子,節衣縮食,說是連尋常富商之家的日子也不如亦不過分。

  究其原因還是沒有錢,若國庫、內庫有錢,何至於此。

  而作為皇帝,錢從哪裡來?

  各種賦稅便是皇帝的錢,可是按照十年前那種以農業賦稅來收取,李世民只能表示······呵呵。

  如今,李世民漸漸看明白了,大唐各項賦稅之中,商稅才將會漸漸成為所有賦稅的重點,商人不可或缺。

  就是李寬與李淵最近給他說明收服吐蕃的計策也少不了商人的促進,想要吐蕃百姓放下戒心購買大唐之糧,必須得要商人不可。

  當然,也可派人裝扮成商人,但裝扮的商人卻少了那幾分市儈之意,吐蕃人也不是傻子,佔了便宜豈會記得大唐的好。

  一時間,李世民神遊天外,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會想到這些。

  不過,他今日倒是明白了一個道理,商人對於一國而言,很重要。

  ()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