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唐承包王》第六百三十五章 王方翼
  李哲為何會認識王方翼,說來也是一種緣分。

  此前,李哲離開長安城,前往各地察看,說是一種歷練,其實也就是收攏人心,發掘良才,畢竟創辦學舍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李哲能找到人才,帶到九州和四國治理夏國。

  在並州時,李哲聽聞有戶人家號召周圍富戶成立村學,便前往帶著人去了,見到了王方翼。

  經過一番交談,王方翼佩服李哲為百姓思考的做法和想法,李哲也深感王方翼此人乃治世良才,所以李哲拋出了橄欖枝。幾經思考,王方翼卻未當即答覆李哲,而是說考慮考慮。

  堂堂國朝親王拋出橄欖枝,你還拒絕,這事放在一般人身上,又豈會不怒,但李哲不同,他知道有才之人都是心高氣傲的,不僅沒發怒不說,臨走之際還說了句——想通了,就來楚王府找本王,本王會等著你的。

  至於李哲為何會說讓王方翼去楚王府找他,很簡單,因為在他看來,他回長安之時已經臨近除夕,一家人自然是會搬到楚王府的,畢竟年節期間得要拜年,親屬們都在長安城之中,為了方便,他相信自己那個偷懶的父王不會在桃源村的。

  但李哲卻沒想到王方翼來的有些早了,畢竟以王方翼當時猶豫不決的態度來看,就算是想通了也會等到過了除夕之後才會趕來,所以也就有了李寬此前的尷尬。

  王方翼為何會猶豫不決,這就不得不說到在長安城的同安大長公主了。

  王方翼的祖父乃是王裕,同安大長公主的夫君,按理說王方翼得叫同安大長公主一聲祖母,而王方翼幼時喪父,與母親李氏相依為命,甚至博得“孝童“的美稱,可見其孝心,所以他一旦入長安城,拜見同安大長公主就是必行之事,但王方翼卻不樂意見到他這位貴為大長公主的祖母。

  說來也是同安大長公主有些過分,王方翼的父親王仁表並非同安大長公主與王裕的兒子,所以同安大長公主對王仁表一家算不得好,王仁表去世後,同安大長公主便將幼年時的王方翼與母親李氏趕到了鄉下的鳳泉別苑。

  剛遷入鳳泉別苑時,由於年久失修,顯得異常蕭條荒涼。

  王方翼和仆從一起開荒墾地,植樹造林,繕修房舍,經過幾年的辛勤勞動,居然擁有良田數十頃,房前屋後都長滿了灌木竹林,才又恢復了昔日官室的面貌。

  這番歷練下來,王方翼接觸到下層勞動人民的一些疾苦,所以對百姓的貧苦感觸很深,聽聞賢王在民間創辦學舍,也就自發的號召周圍富戶在莊子裡創辦村學。

  當然,在鄉下的王方翼不僅體會到了百姓的疾苦,也對同安大長公主有些不滿,畢竟若非同安大長公主不近人情,也不至於他母親前些年操勞不已。

  所謂知子莫若母,王方翼的想法,作為母親的李氏又怎麽會不知道。

  在鄉下時,兒子不僅熟讀各種書籍,還每天堅持每天練習武藝,為的不就是有一天能報效國家功成名就嗎?如今賢王拋來橄欖枝便是最好的機會,當年的那點恩恩怨怨豈有這次的機會重要。

  在李氏的勸說下,王方翼帶著母親來了長安城,可惜沒見到招攬他的賢王,倒是見到了大名鼎鼎的楚王。

  護衛回桃源村,李哲正眯著眼睛,似乎是在李象與大商人們的交談,但仔細一看,就會發現李哲是無聊的打著盹兒。

  “二公子,家主讓您回王府。”護衛走到李哲身邊,提高了些音量。

  “父王有事吩咐?”李哲懶洋洋的問道。

  “是一名叫王方翼的人前來找二公子,所以家主讓二公子回王府。”

  “仲翔來了?!”李哲陡然睜大了雙眼,精神十足,連忙吩咐道:“快,備馬,立即回王府。”

  李哲求才若渴不假,但如此興奮也不僅僅是因為王方翼前來投效,實在是待在桃源村太過無聊了,如今有機會拜托這份無聊的工作,他開心。

  匆匆趕回楚王府,剛剛進門,李哲便興匆匆的開始找人。

  結果沒找到王方翼,倒是把李寬和蘇媚兒給找到了。

  “父親,母親。”

  李寬點點頭,“嗯”了一聲,平淡道:“找王方翼是吧,現在他們母子應該在廂房,去問琴兒。”

  李哲點頭離去,李寬也帶著蘇媚兒跟上了李哲的腳步,去了大廳。

  他對王方翼了解不多,隻記得歷史上有這麽一號人物,對王方翼有些好奇。

  此前,王方翼說明是來找李哲的,他也沒想到王方翼是什麽人,也就不好多說;如今兒子來了,坐在旁邊聽聽也好,順便替兒子看看王方翼。

  結果,李寬和蘇媚兒回到大廳後,都續了兩杯茶了也沒見著王方翼和李哲出來,直到傍飯時分,大廳之中擺上了菜肴,李哲才笑呵呵的帶著王方翼母子來到了大廳。

  “草民拜見陛下,拜見皇后娘娘。”王方翼母子行禮。

  王方翼母子的稱呼變了,李寬注意到了。

  但不等李寬開口,李哲便率先開口道:“現在不是在朝堂,沒有那麽多禮數,都隨意一些,按理說,仲翔你還得稱呼我父皇一聲表兄才是。”

  聽到李哲這句話,李寬不由得望向了兒子。

  發現自己父王的目光,李哲便解釋道:“父皇,仲翔乃同安曾姑祖母之孫。”

  聽到李哲的解釋,再聽到王方翼連連說著不敢,李寬詫異的看了王方翼一眼,作為同安長公主的孫子,王方翼母子的裝束不免有些不符合身份。

  不過,別人家的家事,李寬也不好過問,便笑著招呼王方翼母子落座。

  李哲頗有幾分禮賢下士的意味,親自給王方翼母子滿上了一杯酒,笑道:“仲翔,為你我攜手共創夏國的未來乾一杯。”

  兒子還是藏不住事啊,夏國之事雖說不是什麽不可告人之事,但在一切還沒有定下之時便直言相告,未免有些失計較了。

  李寬搖了搖頭,招呼王方翼母子吃了幾口菜之後,問道:“剛才聽仲翔的稱呼,可是打算前往台北?”

  “陛下,草民聽賢王殿下說在四年後會前往倭國自立夏國,所以草民是有此打算。”王方翼放下手中的筷子,不卑不亢的回道。

  “去台北後有何打算?”

  “聽說台北設有軍校,草民打算前往軍校進學一段時間。”

  “仲翔這是打算從軍?”李寬問道。

  歷史上的王方翼算是武將,但治理之才也不差,若有可能,李寬更希望王方翼作為文臣,幫村李哲治理國家,畢竟成立夏國之後,開疆擴土是少不了的,武將會因此孕育而生,但文臣卻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不等王方翼回答,李寬又問道:“仲翔可有打算作為文臣,治理一方百姓?”

  “父皇,您放心吧,兒臣與仲翔已商議過,在軍校進學期間,仲翔會抽時間到華國各部門學習。”

  李寬很尷尬,既然兒子能將夏國一事說給王方翼聽,那麽對於王方翼是否是真心投效,兒子顯然是做出了判斷的,自己這個當爹的完全是想多了。

  “文武並重,不錯。”李寬舉起了酒杯,尷尬笑道:“喝酒,喝酒。”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李寬便打算帶著蘇媚兒回房休息, 剛剛起身卻聽到王方翼小聲的問道:“殿下,您可知微臣祖母住所。”

  這次李寬沒自作多情,腳步不停,朝後院走,但李哲的回答卻令李寬停下了腳步。

  “怎麽,你還要去拜見同安公主啊,照本王看,不拜見亦不無不可。”

  李哲是自己的兒子,在孝道一途上完全繼承了自己的觀點,李寬相信自己兒子的孝心是不會缺失的,然李哲卻說出這樣一句話,顯然王方翼和同安公主之間有矛盾,而且應該是同安公主對王方翼母子虧欠,或許說是對王方翼母子比較刻薄。

  事實與李寬猜測的不差,只聽王方翼歎道:“殿下,雖說祖母當年命微臣母子去鳳泉別苑,但亦未做絕,還是遣送一批仆從給微臣,於微臣有恩。

  且微臣乃是祖母之孫,不論當年種種,微臣作為孫兒理當前往祖母府上拜見。”

  李寬沒去問同安長公主是如何對待王方翼母子的,也沒繼續留在大廳之中聽後續的對話,因為他覺得已經足夠了,從王方翼的一席話之中,他能聽得出來王方翼是個有恩必報之人,也是一個有孝心的人。

  這樣的人,不論他的才學如何,品行自然是不會差到哪裡去的。

  ()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