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唐承包王》第六百四十章 李佑
  曲江池,宜春苑。

  李寬幾人吃的差不多了,眾人起身離去。

  走出院落,李寬停下了腳步,想著自己是不是帶家人去後面的樂遊苑給李惲說聲生日快樂,畢竟李惲也是他弟弟。

  想了想,還是算了。

  請客的是李泰不是李惲,想必李泰也不願意見到他。

  不請自來視為客,可若是他一去,便是惡客,這惡客登門之事,還是不做為好,所以李世民想象的李寬與李泰見面的事情並沒有發生。

  “二哥,走了。”李景仁在前方招呼。

  李寬邁開了步子,走了沒多久,李寬發現自己走的方向好像是錯的,他府上的馬車明明停在東門,現在走的這條路卻是往西門去的,完全是兩個相反的方向。

  “你們的車架在西門?”

  李景仁和房遺愛等人點頭,李寬啞然失笑:“白跟你們走了一段路,我府上的馬車在東門,你們自行回去吧!”

  也不管李景仁他們,李寬帶著妻兒朝東邊走了。

  剛走到停馬車的地方,還沒上車,就見著身著華麗長袍,面容有些黝黑的男子帶著一群人朝著自己方向怒氣衝衝的走了過來。

  說是怒氣衝衝,因為男子的腳步有些快,將身後的妻兒都甩在了後方。

  “他李泰什麽東西,真當本王是傻······二哥。”

  走到近前,李寬算是看清楚是什麽人了,原來是回長安城的李佑。

  對於李佑那聲二哥中表達出的驚喜之聲,李寬是有些想不明白的,當年他可是帶人砸了陰妃的宮殿,李佑對他一直挺記恨的,怎麽會露出笑容呢!

  不過李佑露出了笑臉,李寬也不至於還為當年的事耿耿於懷,打趣道:“九年沒見,見面就是叫傻二哥,過分了啊!”

  “二哥,還是嘴上不饒人。”李佑笑了笑,朝李寬彎下了腰:“前些年小弟不懂事,這些年多謝二哥照拂,多謝二哥留在桃源村的藥方,得以令母妃痊愈,多些二哥早前對母妃的照顧。”

  齊州在大唐時期並不發達,可以說很落後。

  李佑受封齊州大都督後,不知是因為心中怨恨李寬,想要做的比李寬還要出色,還是因為其他原因,在齊州並沒有胡作非為,反而一心一意為百姓著想,稱得上一個有才乾的王爺。

  但對於經濟發展一途上,李佑終究比不上李寬,齊州的發展速度比起閩州差的太遠。

  起初上任的兩年,李佑不服氣,時常聽聞王府屬官和海上來往的商人談論閩州是如何如何的富庶,他不信。

  在貞觀十三年,李佑帶著屬官前往了閩州,那時候的閩州還在平陽公主和其他勳貴的殘害之下,可即便如此,閩州的繁榮也非齊州可比。

  那一年,李佑對李寬心服了,到現在他都還記得當時去閩州打聽情況時,眾多百姓口中那句“若是楚王殿下在閩州就好了。”

  有民心如此,李佑打心眼裡服氣,只不過心中的怨氣卻沒放下,畢竟李寬當年帶人砸了他母妃的寢宮不是。

  但怨氣歸怨氣,該學的還是得學。

  李佑回齊州之後,便開始吩咐下屬與閩州交流,不過是秘密進行的,加之當初平陽公主等人在閩州胡作非為,閩州的工匠們離開了一些。

  有些是前往台北了,有些則被李佑的下屬帶到了齊州,如今的齊州大抵就像閩州的簡化版,雖不及閩州富庶,但也是蓬勃向上。

  後來,李哲處理了閩州的糟心事,李佑便開始鼓勵齊州商人來往於閩州和齊州之間經商,所以當年李寬率軍出征倭國時,海上才會有眾多商船,這些商船有大部分就是從齊州出發的。

  雖說李寬沒直接下令幫村李佑發展齊州,但李佑一直記著,如今的齊州能有現在的繁榮,如今的齊州百姓時常感概得齊王在齊州乃是咱們的福氣,這些都是因李寬而來。

  所以才有那句多些二哥這些年的照拂,畢竟齊州的發展差不多是完全借鑒閩州而來,閩州其實就像是齊州的母親一般。

  而且,李佑很肯定閩州對齊州的發展是多有照拂,畢竟在貞觀十五年之後,齊州商人在閩州經商的待遇比其他地方的商人要好上許多。

  不過這些,李寬不知道,他那時候忙著發展台灣,一切都是李哲做的主。

  所以聽到李佑感謝自己的父親,作為實際操作人的李哲嘟著嘴:“五叔,您謝錯人了,您齊州的商業可是侄兒吩咐他們大力支持的。”

  李佑一愣,笑道:“那五叔在此謝過哲兒了,有時間去齊州,五叔好好招待你。”

  “五叔,客氣,太客氣了,都是一家人哪有什麽謝不謝的。”李哲坐著馬車的車棱上,晃動的雙腿,朝李佑抱拳傻笑。

  見不得兒子的傻樣子,敲了下兒子的腦袋,問道:“那藥方又是怎麽回事?”

  李佑與歷史上記載不同,李寬不知道是什麽原因,但聽李哲和李佑的對話,他卻知道李佑對自己的態度應該是支持齊州商業發展上改變而來的。

  但事實上並非如此,至少在貞觀十五年之前,李佑還是一直記著李寬砸他母妃寢宮的事的。

  李佑沒來得及開口解釋,一群人便走到了李佑身邊,給李寬一家行禮,李哲也跳下了車棱,拜見了自己的五嬸,見過了堂弟妹們。

  繁文縟節結束,李佑才給出了解釋。

  貞觀十五年,陰妃生了一場病,腹瀉不止,宮裡的禦醫束手無策,當年為長孫皇后療養的女醫官曾去過桃源村,便想起了李寬當年扔給她看過的一本醫書,然後李世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派人去了桃源村李府。

  結果自然不言而喻,醫書上確實有記載,所以李寬算是救了陰妃,或許更為準確的說,是孫道長救了陰妃,畢竟李府中的醫書都是當年孫道長所記錄,與他李寬關系不大。

  但這個人情,陰妃還是記在了李寬頭上。

  貞觀十五年年節時,李佑回長安,陰妃便將這件事告訴了兒子,也將前幾年,楚王府的家臣會派人送禮品給她的事告訴了兒子。

  這才得以讓李佑放下了當年砸自己母親寢宮的事,漸漸的越發敬重李寬這個二哥。

  發生的這些事,李寬一點不知情。

  醫書不是他寫的,藥方到底是不是他提出來的,更無從得知,至於每年送進后宮的禮物,那是長安城的管事自己合計的,與他其實沒多大關系。

  李寬很不想認下這份人情,但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麽,隻好扯開話題道:“九年多沒見了,去二哥府上坐坐。”

  “那小弟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叨擾二哥了。”

  李寬很想說自己就是客氣客氣,今日喝的酒已經足夠多了,李佑這一去少不了要喝頓酒。

  看著李佑帶著妻兒上馬車,李寬歎了口氣,也上了馬車。

  回到楚王府,見李寬沒有任何吩咐,李佑很不客氣道:“二哥,小弟一家在樂遊苑還沒吃飯呢,上酒啊!”

  扯淡,樂遊苑的氣氛他在宜春苑都聽見了,自己在宜春苑都吃完了飯,還好意思說沒吃飯,而且沒吃飯,你叫上酒作什麽?

  “準備些菜肴來。”李寬朝侍女吩咐道。

  “記得拿府上的高度酒。”李佑不客氣的補充道。

  見躲不過喝酒的命運,李寬看向李哲:“哲兒,去把你屋裡藏著的酒拿來吧!”

  “啊?!”

  “啊什麽啊,你以為老子不知道你小子當初從桃源村偷偷帶了好幾壇藏酒回來啊,還不快去。”

  李哲小跑回了自己的屋子,李佑笑容滿面的砸吧了兩下嘴:“這些年在齊州吃穿都不錯,但每次喝齊州釀造的酒都不得味兒,嘴裡都快淡出鳥了,就是懷念二哥府上的高度酒,沒想到小弟還有口福喝道二哥的藏酒。”

  以前李佑的脾氣有些不好,但言行舉止也有皇子氣派。

  現在的李佑,知道的知曉他是皇室子弟,當朝親王,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山野村夫,改變實在有些大。

  李哲把酒拿出來,菜肴也上了桌。

  李佑沒顧忌自己, 倒是夾了幾筷子菜喂給兒子和女兒,還問著吃飽沒有,見兒女點頭,這才給自己倒了一碗酒。

  沒錯,是一碗不是一杯,桌上的杯子根本沒動,直接倒進了吃飯用的碗裡。

  頭一仰,碗裡的乾淨了,用手隨意的抹了一把嘴,笑道:“還是二哥府上的酒夠勁兒。”

  這孩子在齊州到底怎麽了,如今的變化也忒大了。

  “五叔,喜歡就多喝點,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這酒可不是一般的酒,是珍藏二十年的好酒,王府裡都沒多少了。”李哲笑呵呵的給自己倒了一杯,然後才給李佑滿上。

  喝了三碗酒,李哲才笑道:“五叔,此前看您心情不好,是在樂遊苑沒吃高興?”

  李佑點點頭:“說起這事,二哥,你最近小心一些,小弟估計李泰恐怕會找你麻煩。”

  “怎麽說?”

  “今日李泰設宴,說是因老七生辰讓大家聚一聚,實則應該是聯合大家找你麻煩,具體的事情我不太清楚,反正李泰找我的時候,便提起了當年二哥砸了小弟母妃寢宮之事,還想拿小弟當槍使,當小弟是傻子,所以小弟就走了。”

  ()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