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唐承包王》第六百一十六章 搶人
  李世民是仁慈的,不過他的仁慈與放宮女出宮毫無關系,他的仁慈僅僅只是在對待親眷和隨他一同打江山的老臣。

  幾日前,在太極殿對李承乾進行了公審,卻未對被關押在大理寺監牢中的侯君集等人做出處置,而李寬忙著宮女出宮和改造掖庭宮之事,並未留心,直到長廣公主帶著謝禮進宮,李寬才知道牽涉在李承乾謀逆一案的人最終的處置結果。

  長廣公主之子趙傑,潞國公侯君集被赦免了死罪,且侯君集運氣不錯,只是被貶為了庶人,趙傑被流放三千裡,至於其他人則很不幸,被李世民下令處斬了,就連侯君集的女婿賀蘭楚石也不列外。

  這樣的處置結果,令李寬唏噓不已,同時也不由得有些高興,侯君集到底是一代名將,如今被貶為庶人也沒機會再次為官,遊說到台北擔任軍校教官還是足夠的,想來李世民也不至於不放人。

  送走了感恩戴德的長廣公主,李寬放下了改造掖庭宮的事,匆匆趕到了甘露殿。

  “陛下,楚王殿下求見。”守候在殿門外的小黃門高聲稟報。

  “讓他進來,以後寬兒前來不必通稟。”

  “殿下,您請。”小黃門躬身,心中卻是有些駭然。

  不必通稟,這四個字足以顯示李寬在李世民心目中的重量,要知道就是當年的太子李承乾和近年受寵的魏王李泰也從未得到過如此優厚的待遇。

  李寬走進殿門,還沒來得及開口,就聽李世民開口道:“聽進達說你小子華國的軍校非凡,朕正想讓連福叫你小子前來商議一番,沒想到你倒是來了,說說,找朕有何事?”

  環視了一圈,李寬有些愣神,牛進達在甘露殿倒是沒什麽,畢竟如今已貴為大唐國公的牛進達在甘露殿算不得稀奇,下朝之後,在李世民的甘露殿隨時都有可能遇見文臣武將與李世民商議國事,甚至有可能遇見李世民和重臣們喝酒聊天。

  但是作為剛剛被貶謫的侯君集,此時在甘露殿之中,委實令李寬有些想不通。

  詫異的看了眼坐著的侯君集,李寬沒回答李世民的問題,反問道:“陛下這是打算在大唐創辦軍校?”

  李世民點點頭:“確有此意,你有何建議?”

  軍校是李寬提出來的不假,可要說讓他提建議,他真不知道該提什麽建議,畢竟台北的軍校幾乎可以說是由牛進達和大唐將領們創立起來的,他能想到的建議,牛進達差不多都應該已經說過了,他又何必畫蛇添足呢!

  李寬搖搖頭,將話題拉會了正軌:“今日求見陛下,是詢問潞國公被處置後在何處的,沒想到竟然在甘露殿見到了潞國公······”

  “殿下抬愛,草民乃是罪人,當不得國公之稱。”話沒說完,甘露殿中的侯君集起身行禮道:“殿下大恩,草民銘感五內。”

  李世民瞧了侯君集一眼,發現侯君集神情真摯,才微笑道:“你小子向來是無利不起早,說吧,找他何事?”

  “潞國公如今已是庶人,正好我台北的軍校缺些教員,所以······陛下,您懂的。”李寬微笑,轉頭看向侯君集:“不知潞國公可否有意前往台北?”

  李世民不由得有些驚訝,要知道侯君集可是剛剛參與李承乾謀逆一事,哪怕是他李世民再怎麽愛才惜才,對於侯君集亦不會再用,沒想到這個兒子倒是一點不擔心,若非念在這些年侯君集立下大功,別說今日召侯君集以解往昔恩恩怨怨,就單單是謀逆之舉,侯君集就得死。

  不等侯君集回答,牛進達便已笑道:“殿下不愧是殿下,您總是能搶先一步,倒是把老臣想說的話給說了。”

  “怎麽,牛叔也打算勸說潞國公前往台北?”李寬大笑,牛進達好人啊,實誠,還知道替我著想。

  想法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

  牛進達搖搖頭:“非也,殿下也知陛下有意創辦大唐軍校,可軍校之事唯微臣與殿下清楚,陛下便將軍校一事交給了老臣,所以老臣今日前來除了與陛下商議軍校一事,便是打算求陛下一道旨意,讓侯君集到軍校任職。”

  聽牛進達這麽一說,李寬哪裡還不知道牛進達的意思,不由得笑道:“牛叔,這是打算與本王搶人了。”

  說真的,這話要是其他人聽到,或許還會擔憂一二,畢竟開口之人並非一般人,他是李寬,李寬這兩個字足以讓李世民以下的人感到畏懼,但牛進達不同,論大唐勳貴們與李寬交往,還真沒有人能比得上他。

  只見牛進達把握十足的笑道:“殿下此言恕老臣不敢苟同,怎麽能說是老臣與殿下搶人呢,如今侯君集可尚未決定是前往台北還是留在長安,且侯君集作為大唐國公,犯下重罪,陛下寬厚赦免其罪責,為恕罪也理當留在大唐效力。”

  “喲呵,牛叔你在這兒等著我呢,那您問過陛下了嗎?陛下是否敢讓潞國公在軍校任職呢?軍校到底有多重要,你與陛下應當清楚,不用本王多說吧!”

  他侯君集乃是罪人,且犯下的是謀逆大罪,能留下一命已算是得天之幸了,哪敢妄想再為官,可是聽到這句話,侯君集依舊不免心中些許苦澀,悔不當初。

  當然,高興是少不了的,畢竟不是誰都有資格讓堂堂楚王拋出橄欖枝的。

  高坐於堂上的李世民顯然沒有回過神來,牛進達進宮商議軍校一事他倒是清楚,但替侯君集求情,讓其到軍校任職一事,李世民還真不知道。

  等他回過神來,就看見了李寬那副智珠在握的樣子,不由得笑了,仿佛頓悟了一般,兒子都敢用罪臣,他李世民又豈會不敢用。

  “君集,你我君臣二十余載,此前種種便已不談了,如今朕致力創辦軍校,你可否願意再為大唐效力?”

  李世民此話一出,李寬愣住了,就是腦袋想破了也沒想過李世民會再次啟用侯君集啊,那可是犯下謀逆大罪的罪臣啊,不被殺就算李世民仁慈了,還能被再次啟用,扯淡呢!

  失落充斥在李寬心頭,李世民做出了這樣的決定,侯君集便已注定是不會去台北的了。

  這根本不用問,看侯君集的神情就知道了。

  只見侯君集面色潮紅,雙手顫抖,咚的一聲就跪在了地上:“老臣願為陛下效死。”

  在李世民的示意下,侯君集並未起身,轉身面向了李寬:“殿下大恩,老臣無以為報,隻盼來生以報殿下大恩。”

  “聽你這話怎麽怪怪的,說的好像來生要嫁給本王一樣, 本王可不好龍陽。”李寬擺擺手,笑道:“起來吧,你既然拒絕了本王,說起來本王也對你無恩,不必如此。”

  李寬自認為自己對侯君集不存在半點恩惠,畢竟赦免侯君集的罪責那是李世民做的,與他沒有關系,可是在侯君集看來,李寬對他的恩惠比天大。

  謀逆乃是死罪,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若非李寬設宴大臣,在朝堂上力爭太子並非謀逆,他的結果不出意外是被處死。

  究其根本,還是因為李寬才讓他侯君集能留下一命,借著李寬向他拋出橄欖枝的機會,有機會再次為官。

  並且李寬不知道的是當初李世民聽取李寬的建議,回長安後設立了功臣像,其中就有他侯君集,可以說凡是被列入凌煙閣之中的大臣都受到了李寬的恩惠,無論此人在世去世。

  如意算盤落空,李寬也不打算久留,行禮道::“既然潞國公不願去台北,那微臣便先行告退了。”

  “殿下,且等等,殿下大恩,老臣無以為報,老臣在府中略備薄酒,望殿下賞臉。”侯君集從懷中掏出了一封請柬,顯然是早有打算。

  接過侯君集的請柬,李寬才離開了甘露殿。

  ()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