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唐承包王》第七百二十九章 李淵死因
  自從李世民帶著李治李泰走後的兩年,李寬真做到了不聞不問,不管是楚王府麾下的誰人因被調走前來求見,還是因為升官了來求見,李寬都沒有見過,每天只知道帶兒女瘋玩。

  去年李世民出征高句麗,下旨讓李寬監國,李寬也接,後來還是李泰和李治哥倆共同接下了這份差事。

  等到李世民從高句麗大勝歸來,帶著高句麗的一群皇室成員在朱雀大街遊行,好些人都去看了熱鬧,就連蘇媚兒和萬貴妃都帶著孩子去了。

  回來時,李愛糥糯的跟自己父王介紹,說是好熱鬧,好多人,皇祖父真威風,嘰嘰喳喳個沒完;小兒子李賢話不多,似乎跟大哥李臻一樣,回來就說了一句那匹馬好看,能值不少錢。

  書房中的書桌上擺滿了從各地來的信件,李寬從來沒看過,就是蘇媚兒看過之後,覺得重要的書信再交給他,他還是沒看過。

  李寬倒是在這兩年中去過一趟長安城,妹妹生了孩子,三年內生了兩個,頭一個是個大胖小子,第二個還是個大胖小子,把巫鴻高興的不要不要的,然後就被李寬給狠揍了一頓,誰都不敢勸,那是所有人第一次瞧見李寬親自動手,所有人才知道原來楚王殿下也是會揍人的。

  之後,李寬便再也沒有出過桃源村,整個桃源村的角角落落都灑下了李寬與兒女的歡笑。

  今天是李淵過世的第三年最後一天,當初各種傷心和悲痛似乎早就時間消磨殆盡,再回頭想來似乎完全沒了必要。

  李承乾提著兩瓶酒和一個食盒走進了李府,朝院子裡看著兩個孩子在院子跑鬧的李寬努了努嘴,兩人進了屋,李承乾便將食盒打開了。

  菜做得不錯,不是出自貴妃酒樓,是李承乾最近兩年的愛好,當初妻妾的飯食雖有愛意在其中,但確實難吃,後來不知怎麽得李承乾突然喜歡上了廚藝,還親自去一間酒樓學了大半個月。

  李承乾給自己倒上了一杯酒,又給李寬倒上了杯,還沒喝便開口道:“臻兒來信了,或者說夏國來信,當初的倭國已經被臻兒趕去了偏於之地,間人皇女已經被送到了長安城,前不久老九來找過一趟,說是讓幾兄弟聯名上奏父皇,讓你去夏國,說是那邊需要你去,是不是覺得有些可笑?”

  李寬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有點詫異,沒想到李承乾竟然還存著好酒。

  李承乾歎道:“自從皇祖父走後,象兒又沒在,蘇氏她們又帶著兒女去了華國,難得回來一趟,都沒個喝酒的人,前些年的酒,我是一杯沒碰。”

  李寬點點頭,歎了口氣,“老九太急了。”

  “老九如今可不急,現如今你想想你麾下的臣子,多少被調離了長安,景仁杜構他們誰不是到了地方上,老九如今在朝堂上可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他急什麽?急得是父皇,老九讓咱們聯名上書,我估計便是父皇的意思,就是為了逼你繼承太子之位。”

  “父皇不會急的,要急也只會是老九。”

  別看李寬這兩年沒出門,事情他其實已經算過了,李世民會著急,他是不信,楚王府麾下的人才被調離了長安城不假,但是最近兩年長安城根本沒有收到過什麽請求賑災的奏報,反倒是李世民下了不少表彰的聖旨。

  這說明什麽,說明大家在各個地方都不錯,大唐各地安穩,這樣的情況下,李世民怎麽可能會著急。

  要說著急也只能是李治,除非李治現在已經被長孫家和猶如鏡花水月般的喜悅衝昏了頭腦,看不清楚大唐給地的情況。

  大唐可不僅僅只有一個長安城,哪怕你在長安城中登基做了皇帝又能如何,一兩位地方大員不算什麽,殺了也就殺了。

  但是眾多地方大員都反對呢,真等到那時候,難道還將所有的地方大員都殺了?

  現在李寬不敢說天下十道盡在手,至少也有六道歸在楚王府之下,剩下的還是李世民手中,可以說李寬雖未上朝幫李世民處理政事,但實際上已經幫了很大的忙了。

  李治若是聰明,便能在監國時發現這些問題,現在可不是他笑的時候,而是他應該急的時候。

  李承乾這兩年精明了不少,笑道:“看來你是早有安排了,算了我也管不了那麽多了,不過我······”

  李承乾的話沒有說完,或許是真沒有臉面說下去,因為他想要說的是讓李寬在李治犯下錯之前阻止李治。

  這個要求很過分,若是李治犯錯之前便阻止了他,之前那些事的一切,又由有誰來承擔。

  “有話就說,現在的李承乾可不應該是這樣子,像個娘們兒。”李寬不滿道。

  “能不能阻止老九?”

  李寬搖搖頭。

  “我也知道這很難,我也不為難你,是你自己讓我說,我才說的。”

  李寬點點頭,歎道:“別怪我,我也想在老九犯錯之前阻止他,但是我辦不到,我只能答應你,以後留老九一條命,他甚至可以和你一起住,你們逍遙天下還是做其它事都可以,這是我能做到的極限。”

  “這就很好,很好了。”

  李承乾笑了,李寬心中卻有些許冰涼,暗暗問自己真的做的很好嗎?

  酒繼續喝著,只是越喝越沒味,李寬是如此,李承乾也是如此。

  “不知道是不是為兄的錯覺,我總覺父皇在我們同胞兄弟三人之中,尤其喜歡老四,而且你最近兩年也喜歡老四,老四來桃源村的次數比我還頻繁。”

  “飯可以亂吃,話可不能亂說,我可不喜歡男人。”

  李承乾呸了一口,“早年的事了,你還說,我說的喜歡我就不信你不明白。”

  “想聽真話還是假話?”

  “真話怎麽說,假話又怎麽說?”

  李寬沒理會李承乾急切的心情,優哉遊哉的喝了口酒,笑道:“假話就是李泰是皇子之中除我之外最有才學的,我們兄弟之間交流文學,你能懂?

  他與父皇談論古今文言最有話題,喜歡李泰有什麽不對?”

  對於李泰的才學李承乾還是給予肯定的,皇子之中除了李寬之外還真沒人敢說自己的才學比李泰高,甚至有時候李寬都不敢,在國子監教導學子大儒都不敢說自己穩勝李泰一籌。

  李承乾點點頭:“那真話呢?”

  “真話就是李泰是你們哥三之中最為仁慈的,或許治理之能比不上你,更比不上如今的老九,但是說道仁慈,你們差了他不是一星半點,至少在三年前的你亦是如此。”

  殺子傳弟這種話是歷史上李泰說的不假,但李寬認為那是李泰對皇位太過於看重,至少他最近兩年與李泰在交談之中覺得是這樣的。

  “你說仁厚?”李承乾騰地一下站起來,怒道:“因為別的我還信你,你說你與父皇是因為老四仁厚,才喜歡他,扯淡。”

  “我這麽說自己有我的理由。”

  李承乾盯著李寬看了好一會兒才坐下道:“你說,我就不信老四仁厚,你早年沒在長安城,你知道老四有何作為?”

  “那你說,老四除了與你爭皇位,叫你瘸子之外,還有什麽?”

  “你去問問皇室其他人,別說其他了,就說同母姐妹,長樂、兕子、新城,你問問他們,喜不喜歡老四。”

  李寬搖搖頭,歎道:“無非就是對弟弟妹妹們冷言冷語嘛,你看看你們自己不也同樣如此。早些年老九還不錯,但是成年之後,對弟弟妹妹們誰又不是冷言冷語,你現在是讓一眾姐妹兄弟喜歡,但是放在三年前,你看看誰喜歡你了?”

  李承乾語滯,過了好一會兒才道:“那也不能說明老四就比我們好吧,只能說大家差不多。”

  “差不多?”李寬嗤笑一聲,望著李承乾,話音有些冷,“差太多了,你當初想過把老四給殺了吧,只不過當時祖父趕去的及時,你才沒釀成大禍。

  而老四,似乎沒想過在爭奪皇位時就把你給宰了吧,至少他在我府上醉酒時,聽他談起過往,他說自己沒想過,只是說在登上皇位之後,不知道該怎麽處理你,或許有可能會處死你。

  但你和老九與他不同啊,你有心,只是沒動成手;老九是有心,也動成手了。”

  “等等,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等等,你這話是什麽意思,你說小九動成手了,是什麽意思?”李承乾覺得自己腦子有些不夠用。

  “你以為祖父是如何突然暴斃,是老九的安排也是祖父故意而為之,或者說全是為了我,讓我知道老九才是最大的對手,讓我知道老九不在是以前的九弟。”

  “不可能。”李承乾大怒,一雙眼睛死死地盯著李寬,怒道:“九弟不會乾出這種事。”

  “你為何敢肯定李治不會做?”李寬質問,怒道:“若非祖父有言,讓我放李治一條生路,在我查明事情真相之時,李治便已人頭落地,李治還能有今日的逍遙。”

  “不可能,當日我也在宮中,九弟根本沒有與皇祖父接觸過,而且皇祖父乃是因為食物中毒所致,乃誤食,孫道長親口證實。”

  “那你可知是誤食何種食物?”李寬寒聲問道,說不盡的森寒,令人渾身發毛。

  李淵是暴斃的,在陪著一家人吃過飯之後,帶著兕子、常山和新城回到自己住處之後暴斃而亡的,原因很簡單是食物中毒。

  這點李承乾記得清清楚楚,當時孫道長就在場,由孫道長給出的最終答案,誤食柿子引起中毒,而柿子是由新城、兕子和常山拿給李淵吃的。

  當日兕子帶著兩個妹妹在后宮中打秋柿子,沒有參加當日的宴席,並不清楚李淵吃過螃蟹,所以讓李淵吃了柿子,為此兕子還自責的離家出走了,現在都過去三年了也沒回來。

  李承乾記得清清楚楚,所以他很肯定,不可能是李治。

  “柿子與九弟有何乾系,是兕子與新城不知當日情況······”

  李寬打斷道:“你也在華國住過,知道秋柿在華國有多少,可以說人人家中小院裡都栽種有一顆柿子樹,你認為祖父在華國住了十幾年會不知道柿子與螃蟹同食會中毒?”

  “那也不能說明······”

  “確實不能說明,但是我曾經打聽過了,當日的螃蟹乃是由我一間酒樓送到宮裡的,而酒樓的螃蟹來源於廣寧王叔,根據廣寧王叔所言,是因為李治請了廣寧王叔到府上用過飯,所用飯食便是螃蟹。

  而兕子當日帶著常山與新城在宮中打柿子便是因為常山身邊的侍女偶然提起秋柿很甜,宮裡的柿子熟透了,這才拉著兕子與新城去摘柿子,而沒能參加當日的宴席。

  如此眾多的偶然結合在一起,你以為真是偶然,你認為父皇沒有查證過?”

  李承乾像似丟了魂一般, 口中直念叨著:“不可能,不可能的,九弟從小便心善懂孝,不可能做出這種事。”

  李寬似乎想要把李承乾唯一的一點念想都打消,歎道:“你以為父皇為何最近兩三年都沒對李治動手,他是想看看自己親生兒子會不會朝自己也動手。

  你覺得心中苦澀,可曾想過父皇心中比你更苦,我們算什麽啊,父皇才是心中最為苦澀之人,好在這三年,李治還算懂事,沒有對父皇動一點手腳,否則他能活到現在?

  我答應你以後留下李治一條命,不是因為你,是因為祖父與父皇。”

  皇家從來就是一個缺少親情的地方,李淵、李世民、李寬,三代人這些年一直在小心翼翼的維系著皇家的親情,其實已經卓有成效了。

  但是,李治犯了一次錯,將好不容易卓有成效的皇家親情打的支離破碎。

  李寬恨李治,心裡恨不得他馬上就去死,去地下給李淵賠罪,但是他沒那麽做,李淵不允許他那麽做,他便不做,一生反駁過李淵很多次。

  他有時候都在想,李淵最後的這一次要求,他按照李淵的意思做了,是對還是錯。

  ()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