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唐承包王》第七百一十五章 公主大婚
  李世民像似年輕了十歲,騰地站了起來,“你真是這麽想的?”

  李寬點點頭,“不錯,兒臣一直便是這麽認為的,大唐位於世界之巔,唐人只需要遵從自己的意志。”

  “好一個只需要遵從自己的意志。”李世民大笑,話鋒一轉,“你弟弟當如何?”

  李世民跳躍性的思維,李寬有些跟不上,雙眼發愣,想了想,道:“十五弟年紀不大,大可留在長安,父皇給個合適的爵位,若是父皇惦記著間人皇女,兒臣便讓臻兒護送間人皇女到長安。”

  “最多五年,孫兒保證間人皇女到長安。”李哲替自己老爹許下了承諾。

  李世民對待女人薄情的,唯一能讓李世民真正心心念念的大抵只有長孫皇后一人,就連李寬的親生母親也不行,似乎大唐的大人物們都是這個樣子。

  聽到李哲的保證,李世民搖了搖頭:“不必強求。”

  不知是否是想到了間人皇女在長安時的日子,想到了間人皇女伺候的很舒心,李世民又補充道:“當然,若是能讓間人來長安最好。”

  一代帝王唐太宗,可以說是大多數帝王的楷模,令人詬病的除了殺兄囚父不念親情外,大抵便只有這好色一途令人所不恥了吧。

  日頭偏西,李寬父子也沒打算從宮裡離開,陪著李世民用了頓飯,李哲留在了甘露殿吹牛,李寬則早早找了個住的地方睡下了。

  翌日一早,李寬尚未起身,迷迷糊糊中總感覺有人在饒自己癢癢,也不管是誰,一把就抱到了懷裡,然後睜開眼睛看了一眼,果不其然,是新城。

  小人兒在哥哥的懷裡咯咯的笑著,“二哥大懶蟲,太陽都曬屁股了,還不起來。”

  “二哥是大懶蟲,新城就是小懶蟲。”李寬放開新城,起身穿衣。

  小人兒反駁道:“新城很早就起床了,新城不是小懶蟲,二哥才是,今天大家都要去桃源村吃酒,哥哥作為桃源村的主人家竟然在宮裡睡大覺。”

  “去桃源村吃酒?”李寬有些疑惑,距離妹妹成親還有七日的時間,今天吃什麽酒。

  “對啊。”新城仰著笑臉,望著李寬,掰著手指頭數道:“有好多人要去呢,父皇、九哥、十四哥,就連剛來的十五弟也要去,還有長孫舅舅、房相、魏相,新城的手指頭都數不過來。”

  “新城啊,你告訴二哥為什麽這麽多人要去桃源村吃酒。”李寬一把抱起新城公主,走出了睡覺的大殿。

  “我不知道呢。”新城揪著小臉,似乎不能回答二哥這個問題讓她很難過。

  “不知道沒關系,咱們去問知道的人。”

  話音未落,便有人笑道:“二哥,你看看現在什麽時辰了,早朝都結束了,你當然不知道為什麽有這麽多人去桃源村了。”

  李寬望著說話的兕子,笑道:“你知道?”

  “知道啊,今日一早,高州總管進宮拜見父皇,父皇便決定在桃源村找到高州總管,所以下朝之後,大家便準備前往桃源村。”

  “你是說馮公來長安了,為何我沒得到一點消息?”剛問出口,李寬就想到了前幾日有人回稟說馮盎快到了,只是沒想到竟然來的如此之快。

  見兕子要開口回答,李寬尷尬道:“不用回答了,父皇他們現在是否已經去桃源村了?”

  “還沒走,就等著你一起去了,要不然小妹也不會來打擾二哥睡覺了,話說,二哥,你是真能睡啊。”

  李寬有些尷尬,他也沒想到自己竟然會睡這麽久。

  難道是最近沒睡好,全留在了昨夜?

  最近李寬睡的不是很好,蘇媚兒睡到半夜的時候總是腿抽筋,明明孕中期出現的情況卻在快要生孩子的現在發生了,李寬不知道什麽原因,心裡掛記著,蘇媚兒一動,他便會被驚醒。

  抱著新城走到太極宮前,李世民正與馮盎說著話,見到李寬前來,馮盎望著李寬笑了笑。

  老頭兒精神頭十足,全然不像去年病怏怏的樣子,估計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馮盎再活個兩三年,李寬估計問題不大。

  李世民裝模作樣的冷哼了一聲,然後拉著馮盎上了馬車。

  這都多少年前才乾的事啊,如今的馮盎可不是當年的嶺南王,沒想到李世民竟然還一如當初馮盎初次進京一般。

  從宮裡出來,才不過一夜光景,長安城仿佛變了一個樣。

  不知道有沒有經過李世民的準許,城裡拉起了橫幅,一些街邊的店鋪掛上了紅綢子,似乎家家戶戶都有喜事一般。

  長安城裡最近談論最多的話題便是關於安平公主大婚的事,街頭巷尾都在討論安平公主大婚會耗費多少錢財,是怎樣一個盛景,有沒有當年長樂公主出嫁那般風光。

  長樂公主乃是陛下嫡女,十分受陛下寵愛,安平公主比起長樂公主差了一些,有些人認為比不上當年長樂公主出嫁時的盛況。

  不過有人不同意這個觀點,安平公主雖常年不在長安城,或許與陛下不親近,但奈不住安平公主有個親哥哥,乃是當今楚王殿下,是大唐最富庶的人。

  為此,還有人開了盤口,賭安平公主大婚時有沒有當年長樂公主大婚時的盛況,不過據說下注的人很少,大家也就是嘴上討論討論,實際上心裡都明白,長樂公主其實比不上安平公主。

  有自認自己有本事的學子,最近忙著統計,根據統計的結果顯示,就準備婚事的這段時間楚王府在婚事上的花費就有一萬貫。

  一萬貫對於楚王府來說不算對,但是一萬貫可以救濟很多的百姓,讓許多百姓過上好日子,所以自認為國考慮的學子開始在長安城中宣傳楚王府鋪張浪費,開始宣揚楚王府不夠仁義,不配為大家所敬重。

  這些事,李寬都知道,但是沒心情去計較,李治的這點小手段他看不上眼,頂頂大名的狄仁傑為宣傳四處奔走,李寬也沒放在心上,更不會去找狄家,或者狄仁傑的麻煩,就是有些感歎電視劇裡那位智慧非凡的狄仁傑原來不過如此而已。

  從宮裡回到桃源村,飯菜都已經準備好了。

  或許是從李哲哪裡得到消息,也或許是李哲特意請來的婁師德與李哲站在李淵宮殿前的壩子上說說笑笑,見到李世民和眾多大臣前來,與李哲一起不卑不亢的行了禮。

  李世民詫異的望了眼正被李哲帶著給馮盎見禮的婁思德,李世民都有些佩服李哲的眼光,作為朝堂中僅有的幾位特選官,婁師德出生貧寒,卻是幾位之中最優秀的,有宰輔之才。如今,看樣子就知道婁師德已經完全歸心到了楚王府。

  李世民難得對楚王府有些怨念,楚王府是會巫術怎麽的,怎麽國家的棟梁之才都投靠了楚王府。不過一想到兒子將來會繼承大統,李世民有笑了,兜兜轉轉還是在幫自己進了自己轂中。

  “馮公,師德不久之後便要去閩州連江縣任職了,到時候您老可要幫晚輩好好照看照看。”

  馮盎大笑道:“閩州乃是你小子的封地,用得著老夫照看?”

  自從孫女被李臻冊封為了皇后,雖未成婚,但馮盎對已經完全臻李哲兄弟倆當成了自家人,言語之中也沒那麽多的規矩與彎彎繞,直來直去。

  畢竟按理說,馮盎得叫一聲賢王殿下才是。

  “必須用得著啊,畢竟小子遠在台北,總有照顧不到的地方。”

  李哲倒不是與馮盎客氣,自從馮文馨到李家住著之後,楚王府對嶺南之地的擴張便停止了,馮家現在在嶺南依舊有很重的話語權,可以說沒有李哲親自在閩州,馮家在嶺南的話語權便是最重的。

  連江縣又臨近馮家的地盤,有時候馮盎一句話,比如今在閩州的王玄策和牛子言都有用,要知道這兩人現在可是除了李哲之外,閩州最大的官員。

  不遠處的李治看到李哲帶著婁師德與馮盎說說笑笑,不屑的撇了撇嘴,心想李哲也就能找泥腿子的人投靠了,但凡有點家世的人都看不上李哲。

  還別說,李治想的真沒毛病,去年朝堂上的特選官之中,也就婁師德與李哲關系最為親近,也就前不久因為李寬的關系才多增加了一位楊執柔。

  作為主人家,李淵帶著李承乾、安平等人出來,見著湧動的人群笑了笑,“既然都來了,那就上桌,有什麽話,桌上聊。”

  李淵發話了,眾人這才坐下。

  馮盎作為主角,自然是喝酒喝的最多的一個,估計是喝迷糊了,在酒席快要結束的說是多些楚王殿下的照拂,在大唐自己就認楚王。

  當著李世民的面說這句話,李寬都不知道怎麽接,尷尬的望了李世民一眼,隻好勸馮盎的酒。

  李治的臉色很難看,但也沒怎麽放在心上,畢竟嶺南那地方在他心目中本就屬於李寬的。

  李世民笑著說好,說就認楚王好。

  李世民這句話讓原本心中就不怎麽高興的李治更生氣了,不由得想到了表兄給自己說過的話,你還不夠狠,沒有李寬狠。

  酒宴結束,馮盎拉著李寬說馮凌雲今年下半年便要與王家女子成婚了,讓李寬這個做師父一定要去廣州,得到李寬的肯定之後,又歪歪扭扭的找到了李淵和李世民,請兩位皇帝也賞臉去看看。

  聽李淵笑著說到時候一定到,馮盎驚呼了一聲“真去啊!”然後就倒地不省人事了,不過李寬總覺著馮盎是裝的。

  桃源村的酒宴在未時的時候結束了,李世民帶著臣子回了長安。

  長安城裡的百姓又有話題了。

  一位買珍玩的老掌櫃正在自家店鋪前掛著紅綢子,店裡的小二要幫忙,老掌櫃還不讓,必須得自己掛。

  旁邊是一家賣綢緞的店鋪,掌櫃的是一個二十來歲的青年,望著李世民與朝臣從大街上路過,青年望向了掛紅綢子的老掌櫃。

  “張叔,您說陛下他們去哪兒了,怎麽這麽多貴人?”

  “還能去哪兒,肯定去桃源村了。”老掌櫃隨意的回答著,手中的動作沒停,甚至連頭都沒轉一下。

  “去桃源村,難道是因為安平公主大婚的事?”青年見老掌櫃轉頭給了自己一個白眼,便有些惱怒道:“張叔,別的鋪子掛紅綢子那是為了慶賀安平公主大婚,而那些鋪子的掌櫃都是人楚王府的手下人,您這是鬧那般?難道錢多找不到地方花?您買的這匹綢緞可不便宜啊。”

  “你懂什麽?按我說,你小子的店鋪也應該掛,當初沒有楚王殿下,你以為你小子能有這間綢緞鋪子,我們都是受了楚王府大恩的,你小子信不信最晚不過明日,你爹就得讓你小子在店鋪上掛上綢子慶賀安平公主大婚。”

  話音剛落下,青年還在搖著頭,便見著自己老爹趕來了。

  忙碌的老掌櫃看了眼來人,望著旁邊的青年,笑道:“看吧,老叔說的沒錯,你爹來了。”

  青年沒理會老掌櫃,望著風塵仆仆的老爹問道:“爹,您怎來了?”

  “今兒個回長安見到許多鋪子掛上了紅綢,打聽之下才知道安平公主快要大婚了,大家都替安平公主慶賀······”

  老爹的話還沒有說完,青年便打斷道:“爹,安平公主大婚與咱們有啥關系?聽說別人家慶賀安平公主大婚的紅綢都是楚王府送去了錢財的,要不就是楚王府的產業,咱家不是楚王府的產業,楚王府也沒送來錢啊。”

  “你懂個屁,老子讓掛你就掛,哪那麽多廢話,安平公主大婚, 咱家沒資格前去桃源村,只能以此聊表心意了。”

  青年很倔強,站前門前沒動,被老爹踹了一腳也沒動。

  掛完紅綢的老掌櫃看著青年笑道:“傻小子,你家的綢緞鋪子早些年是個什麽樣估計你忘記了。當年眼看就要不行了,是你爹找到了李大掌櫃,從李掌櫃那裡借到了一筆錢才周轉過來,才有如今的光景。

  沒有楚王府,你家早就敗了。當然,我家也可能早沒了。

  當年沒有現在的繁華,大家也窮,那時候大家其實都想著將店鋪承包給楚王府,不過李大掌櫃那時說,楚王殿下念咱們生活不容易,不接受承包,但是借給我們資金周轉。

  有了無利息的借款,有楚王府幫大家想法子,大家才富庶起來的,這條街上的多數鋪子都是受過楚王府大恩的。

  當年生意不景氣,全靠楚王府才有如今的樣子,大家嘴上沒說,但心裡都記著楚王府的好。

  當年楚王大婚,咱們沒機會慶賀,如今楚王殿下的一母同胞的妹妹大婚,咱們趕上了,別說一匹紅綢,就是十匹百匹,又算得了什麽。”

  青年半個字沒說,扭頭就跑回了自家的綢緞鋪子。

  ()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