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唐承包王》第三百五十一章 論李寬的重要性
  得到李淵的保證,公主們喜笑開顏,謝過李淵之後三三兩兩的聚到了高密公主身邊,沒辦法,還是那句話——誰讓高密公主與李寬關系最為親近呢?

  向來遊離余公主外圍的高密公主沒想到自己竟然有一天也能成為主角,有些愣住了。

  遙想當年,李寬來國公府拜訪之際,那時的尷尬還歷歷在目,府上連一件像樣的禮物都沒送,不是不想送而是拿不出;自家夫君落難之後,每當公主們聚會之後,不知多少次暗暗垂淚,當初冷嘲熱諷的姐妹們卻紛紛示好,說實話,她心裡挺不是滋味的,如今也算是翻身農奴把歌唱了,本該值得開懷之事,她心底卻笑不出來,隻好強顏歡笑的和眾位公主聊著。

  強顏歡笑的不僅高密公主一人,還是太子李承乾,對於李寬的偏見那是從小養成的,他就見不得李寬出風頭,坐在桌上一眼不發,笑眯眯的看著眾人,畢竟他還不傻就算再怎麽不高興也不會在此時表現出來,太子的氣度還是有的。

  現在的安仁殿其樂融融,總算有了一絲家庭聚會的氛圍,李淵情不自禁的的多喝了幾杯,盡管他知道這親情是用利益所維系的。

  見李淵又準備喝,安平邁著小短腿跑到了李淵身邊:“皇祖父,哥哥說了您的身子不能多喝酒。”

  “今日高興,安平就讓皇祖父多喝幾杯可好?”李淵現在的樣子哪像一位帝王,跟尋常的想要解饞的祖父沒什麽兩樣。

  安平的眉頭皺成一團,小臉上滿是糾結,臨回長安之時哥哥就曾告訴過自己,回長安之後要看好皇祖父,不能讓他多喝酒,自己到底該聽誰的呢?

  “安平啊,你怎能掃父皇的興呢?”李世民揉了揉安平的腦袋,一旁的長孫也笑呵呵的說是該多喝兩杯。

  眼前這樣其樂融融的場景,不知有多少年沒見到過了,她最後一次見到恐怕還是在唐國公府的時候吧!

  有長孫和李世民開口,安平的小臉快扭成麻花了,像個小大人一般的長歎了一口氣,然後伸出了三根小指頭:“皇族父,只能多喝三杯,不然回閩州之後,安平就告訴哥哥和祖母說您不聽話偷偷喝酒了,到時候祖母和哥哥罵您,安平可不幫忙哦!”

  “好、好、好,就多喝三杯。”

  安平伸出小拇指,笑道:“君子一言。”

  “駟馬難追。”李淵學著李寬平日的樣子也伸出小拇指和安平拉鉤,蓋章。

  一番威脅的話說完,得到了李淵的保證,安平笑了,笑的就像一隻偷著腥的小狐狸,奔奔跳跳的回了自己的位置。

  祖孫二人的互動看得桌位上的眾人目瞪口呆,這還是咱們認識的太上皇?什麽時候太上皇喝酒都要得到準許了?自己看到的不會是假的太上皇吧!

  原本以為,李淵是在逗小安平玩,沒想到喝了三杯酒之後,李世民在次敬酒之時,李淵竟然真的擺了擺手,讓人給他上茶。

  “父皇······”

  李世民剛開口,李淵便打斷了:“人不可言而不信,更何況為父還與安平蓋章了,說到底,寬兒和安平也是為了為父的身子著想,為父也想多活兩年看看哲兒和臻兒。”

  李世民仰頭一飲而盡,興致高昂,父皇真的是變了。

  中午的酒宴散去,公主們帶著滿面春風,朵朵紅暈去了長孫的立政殿,酒席上的李世民沒忘記讓李寬回長安一事,再次像李淵提了出來。

  至於為何要爭得李淵的認同,這就不得不說到世家了,盡管世家受到了壓製,但是在朝中民間的聲望依舊不可小覷,而李寬返回長安的最大阻力就是來自於世家,李淵無疑是最好的緩衝地帶,畢竟李淵當初起兵建立大唐得意於世家之人的支持,關系親近。

  更何況李世民也清楚,自己下旨讓李寬回京,李寬就算遵從了也不一定能為大唐出力,但是李淵就不一樣了,他現在也看明白了,李寬這人比誰都有孝心,只不過·······

  唉!

  當然,李世民當著眾位駙馬提出來也有深意,畢竟在座的駙馬們在朝為官,都是人精,知道上朝的時候提出來,他這是在給朝堂的眾位官員傳出一個信息,朕有意讓楚王回京。

  一來嘛,可以試探試探世家的情況,看看世家的反彈力度有多大,摸摸世家如今的實力。

  二來嘛,李寬若是回京確實能幫不少忙。

  聽得李世民的提議,作為鐵杆支持者的馮少師和柴紹等人自然也就開口說著楚王該回長安了,至於段綸和薛萬徹卻是默默的看著,段綸不了解情況,不便開口;薛萬徹知道李寬的打算,那就更不會多說。

  “為父也想讓寬兒回長安,可惜現在的情況根本就不能讓寬兒回長安啊!”

  怎就不能回呢?以楚王殿下性子,若是您老勸說,楚王必定會遵從——這是薛萬徹的心聲,所以薛萬徹直言問道:“為何啊?”

  見眾人點頭,李世民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李淵解釋道:“你們認為閩州修建水泥路是否是一件於國有利之事?”

  眾人疑惑不解,怎麽好好的就說到修建水泥路上去了呢?不過還是認同的點了點頭。

  “既然於國有利,自當修建,可是若是寬兒一旦回長安,誰又可主持大局呢?要知道這承包修路的可是各大世家、勳貴、富商,朝廷派遣何人能壓製住世家勳貴?其中關系千絲萬縷,恐怕只有寬兒才能做到揮刀斬亂麻啊!”

  其實李淵也知道自己這個理由站不住腳,畢竟李寬回長安之後也能主持修路的大局,不過他還有其他的理由。

  “朕在閩州待了一年,閩州的情況與關中之地完全不同,閩州如今的發展一切都是按照寬兒的計劃進行的,若是讓其他人去閩州恐怕誤了大好局面啊!看看如今的涼州, 當年也是按照寬兒的計劃發展的,管理涼州之人乃是寬兒親自挑選的,可是如今的涼州的呢?”

  “太上皇,您此言不妥,如今的涼州依舊發展迅速,就像楚王殿下計劃那般已經可算我大唐的糧倉基地了。”對於涼州,在座的沒有比薛萬徹更有發言權,畢竟他親身去過涼州,涼州的情況他還是知道的。

  “涼州如今的發展有以往快嗎?”李淵反問了一句,隨即搖了搖頭:“你們的想法朕知道,用寬兒說的一句話就能概括——少了他張屠夫,就沒有豬肉吃?可是嶺南的情況不同啊,你們可別忘了嶺南之地還有一個馮家,一旦寬兒回長安,何人敢說能牽製馮家?“

  馮家這是李淵最後的底牌,也是最重要的一張底牌,經過廣州的一場戰役下來,雖說李寬和馮家打的火熱,卻也讓眾人看的明白,李寬不怕他馮家,也有本事和馮家掰掰手腕。

  說到底,馮家一直遊離於朝堂之外,且勢力龐大,還真沒人敢誇下海口說自己能牽製住馮家,李世民清楚。

  雖說馮盎給李世民證明了馮家沒有反叛之心,但是總該留一手給自己一條退路,退一萬步說若是馮家真反了,他還是相信李寬能出兵的,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畢竟李寬到底是皇室之人。

  ()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