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唐承包王》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戰而屈1國
  一連串的問話把李淵問傻了,又陷入了沉默之中,想了老半天才想出了理由。

  李淵反駁道:“吐蕃荒僻,對大唐無用,更何況兩國交兵死傷無數,你可別忘了吐蕃的位置,那地方易守難攻,大唐士卒不適那地方的環境,恐怕兵至中途便已不戰而敗了。”

  李寬笑了笑,說:“沒有荒僻的土地,只有不會治理那片土地的人,天下能人何其多,我就不信沒一個能治理那塊地方的人,吐蕃那地方盛產牛羊馬匹,盛產青稞,牛羊正好填補大唐所缺,牛羊之毛可做衣衫,馬匹可做軍中之用,青稞亦可釀造青稞酒,對於大唐說也算一塊寶地吧!”

  “你說的這些道理,祖父何常不明白,可吐蕃難以攻打啊!”

  “有什麽可難以攻打的,吐蕃大軍下山之路只有那麽幾條,咱們在大路之上擺上百門宣武大炮,調遣數萬守住要道便可,我就不信吐蕃人鋼筋鐵骨,能衝過火炮的陣地,只要吐蕃大軍下不了山,孫兒有的是辦法讓吐蕃乖乖臣服。”

  就事論事,李寬全然沒覺察到自己是在為大唐而考慮,話題早已經偏向了如何讓大唐收復吐蕃這塊土地上去了。

  李寬沒察覺,不代表李淵沒察覺,所以李淵順水推舟的問了一句“有何辦法”,朝伺候在一旁的懷恩和福伯使了一個眼色,意思很明顯,讓他們開始記錄,接下來的一言一行。

  說到底,大唐乃他親手創立,大唐強盛乃他的畢生追求,李寬有辦法,他又豈會錯過。

  而李寬依舊沒有察覺,顯擺道:“咱們有涼州在,佔取吐蕃又有何難呢?”

  這麽一聽,李淵迷糊了,“佔取吐蕃與涼州又有何關系?”

  都說到這份上了,李淵還沒明白他的意思,李寬真不知該說什麽好了。

  都說皇帝的心思深、有遠見,李寬第一次感覺到了皇帝也不過是一般人,他估計李世民甚至都沒看出他當年留給李世民的涼州發展計劃有多重要。

  歎了一口氣,李寬解釋道:“吐蕃那地方不適合種植糧食,所以吐蕃缺糧,而涼州如今已是大唐糧倉······”

  “這些情況祖父自然了解,所以才有吐蕃多次出兵涼州劫掠。”李淵打斷了李寬的話。

  “您聽孫兒把話說完成嗎?”李寬沒好氣道。

  “你說···你說,祖父保證不打斷你的話。”李淵訕笑,喝了一口山楂水。

  將李淵喝水,李寬也不由的喝了一口,兩人頗有一番喝茶論道的樣子,令一旁的萬貴妃和跑過來的幾個小蘿卜頭吃吃發笑。

  砸吧兩下嘴,李寬順著李淵的話說道:“吐蕃為何劫掠涼州,皆因涼州有吃不完的糧食,而陛下卻不將糧食販賣給吐蕃人,若我為大唐皇帝,我便會下令涼州官員使勁賣糧食給吐蕃人······”

  沒說話,又被打斷了,這次打斷的不是李淵而是李臻。

  “父皇,賣糧給吐蕃人乃資敵之舉啊!”

  “不錯,吐蕃人就是因為缺糧才不敢大舉進攻,一旦有糧食大唐百姓豈不是要受戰亂之苦,大哥的主意不好。”安平很讚同自己侄兒的觀點。

  李寬轉頭,只見沙發背後趴著的小芷、李哲兩人認同的點著頭,就連他不知何時出現在身後的、開始記錄的懷恩和福伯兩人也頗為不解咬著筆頭,搖頭不止。

  見兩人記錄著,李寬豈會不知李淵的用意,不過兩個兒子在場,李寬全當給兒子上課了。

  李寬笑道:“聽為父把話說完再詢問不遲,莫要忘記了為父平日對你們的教導,多聽少說,聽完之後再下判斷。”

  “父皇,孩兒知曉了。”李臻點頭。

  “賣糧給吐蕃人並非資敵,而是削弱敵人,吐蕃因為環境的原因,吐蕃人比漢人往往凶悍一些,那是因為他們常年爭鬥,爭鬥的原因就是為了搶糧,如果有了糧食,吐蕃人就會少了爭鬥。”說話間,看了一眼幾個孩子,見幾個孩子依舊不認同,李寬解釋道:“或許你們認為少了爭鬥會導致吐蕃人團結一致,但他們的糧食來自於咱們手中,一旦發現情況不對,咱們大可斷其糧,而下山之路又被咱們所斷,這就會引起更大的爭鬥。”

  “好,此計確實不錯。”李淵大笑,見李寬不滿的看向他,頓時訕笑了兩聲,疑惑道:“你小子還有計策?”

  沒理會李淵,看著李臻兄弟兩教育道:“此計雖可能引發吐蕃的爭鬥,但總歸有風險,所以凡事都得考慮周全,能不冒險則必不用冒險之策。”

  兩兄弟點頭。

  “而不用冒險的計策在為父看來,便是販賣給吐蕃的糧食,咱們不要銅錢交易,而是讓吐蕃人用牛羊馬匹來交易,而且大可給予豐厚一些的價格,如此一來,百姓有糧,便會引起爭鬥,他們會安於給咱們牧羊、牧牛。

  而且交易的貨物不僅糧食,咱們所有的精美物價、精美的布匹也可與吐蕃交易。

  當然,交易的貨物依舊只能用牛羊來換取,而這些享樂的貨物一旦傳入吐蕃,吐蕃的富戶和官員就會漸漸沉迷與奢侈享樂之中,他們會越發的壓榨百姓,百姓會做什麽,他們饑揭竿而起,而我們便可坐收漁翁之利。

  誠然,哪怕吐蕃百姓過的也富足,沒有出現內亂,那便說明了吐蕃的百姓已經甘願為咱們放牧,那時咱們只需派遣一些腐儒到吐蕃宣揚儒學,教化吐蕃蠻人,十年或者十幾年吐蕃便已算我們的土地了。

  你們兄弟兩要記住一個道理,百姓永遠是最懂得滿足的人,他們一旦過上了安定的生活,哪怕有人逼著他們反抗他們也不會反抗,所以咱們要做的就是讓百姓過上富足的生活,宣揚自己的恩惠。”

  兩個孩子或許不太懂,但李淵卻深知其中的道理,一口喝盡碗裡的山楂水,就像他喝的是酒一樣,動作豪邁。

  打了一個嗝,大笑道:“好好好,這簡直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不對,這是不戰而屈一國啊!”

  說完,李淵頓時睜大了雙眼一眨不眨看向了李寬,震驚的無以複加,他不由的想到了一個可能,當年李寬要涼州之時,是否就有此打算呢?

  若是李淵開口問了,李寬肯定會點點頭,當年他確實想過佔據涼州之後往西邊發展,佔據吐蕃本就在他的打算之中。

  不過,李淵沒問,李寬也不在意他的表情,依舊看著兩個兒子笑道:“此計雖不錯,但你們要記住,施行這個計策永遠在一個前提之下,就是咱們自身的強大,強大到吐蕃人沒辦法派大軍下山,將吐蕃人圍困在······”

  “圍困在青藏高原之上,對吧,父皇。”李哲補充道,一臉興奮的看著李寬,這才是他心目中的父皇。

  “不錯,還沒忘記這幾日為父教給你們的知識。”李寬伸手揉了揉兩個孩子腦袋,笑道:“一定要記住,自身的強大才是根本,為帝者若同意和親那便是懦弱之舉,國家的利益永遠不會因為一個女人而動搖,更何況和親之人乃親人,若為帝者連親人都守護不了,又何談守護天下百姓,對親人都能無情又何以對天下百姓施仁政呢?”

  剛說完,不知何時回神的李淵,問道:“你小子的計策有問題?”

  李寬愣了愣,疑惑道:“還有什麽問題?”

  “吐蕃畢竟乃一國,若按你小子的說法,大唐何以能輕易佔取吐蕃?”

  話雖不明,李寬卻聽了李淵的意思,笑道:“祖父,若吐蕃常年接受咱們的糧食,又有腐儒進入吐蕃宣揚中土文化,那吐蕃是不是就算咱們的屬國,屬國是否可以看做漢時的各大諸侯?”

  “你小子是說推恩令?”

  “不錯, 推恩令。”李寬點點頭,笑道:“松讚乾布是一代雄主不假,可據孫兒所知吐蕃不過統一幾年的時間,松讚乾布未必就讓所有人臣服了,此時只需派遣說客到吐蕃遊說,吐蕃必然會有一番大亂,而大唐便可趁此機會向吐蕃輸出兵刃,沒錢的吐蕃人只能用牛羊馬匹來償還,所以派遣說客入吐蕃也是重點之一。

  當然,這一切都是基於武力的威懾之下,讓吐蕃大軍不敢妄動一步,吐蕃人不敢輕易殺害去吐蕃的人。”

  “能做到武力威懾,只能出兵,出兵的借口何來,若貿然出兵必會引起周邊小國的敵對,大唐雖雄踞中原,但,若周邊小國齊齊出動,大唐抵擋不了。”

  李淵思路越來越清晰,李寬的計劃雖好,可在他現在看來終有漏洞,李世民若不同意和親一事,以吐蕃目前的情況只能忍,斷然是不敢對大唐用兵的,大唐又有什麽借口來向吐蕃宣揚武力呢?

  哪怕吐蕃讚普犯了傻,真出兵了,大唐大軍想要斷了吐蕃大軍下山之路,至少需要百門以上的宣武大炮,李寬會給大唐宣武大炮嗎?

  李淵不敢確定。

  ()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