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唐承包王》第四百一十四章 接人
  大軍遷移,有人哭泣有人笑。

  陸軍遷移到台南,說明一家人就得分離,分離本就是一件讓人高興不起來之事。

  不過,李寬給出的條件卻讓人忍不住高興,台南開墾的農田不用交賦稅,那還留在台北做什麽?所以有一大部分的家人跟著陸軍離開台北。

  這點是李寬沒完全沒想到的,所以當即改變了當初的命令,讓閩州遷移到台灣的百姓就留在台北地區,對於朝令夕改的這種會影響威望的事情,他沒一點負擔,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才是所謂的對,不僅不會降低威望,反而能提高不少。

  這不,馬周就對於在軍務會議上發生的那點小事完全不計較了嗎?自從拿到閩州遷移來台灣的百姓留在台北後,整日都笑呵呵的,還說殿下的有遠見。

  相比士卒,馬周更在乎的還是百姓,因為馬周看的很明白,軍隊一直掌握在李寬手中,哪怕在台北做的再好,士卒們不會宣傳他的功績,會宣傳他功績的人永遠是百姓,想名留青史,百姓比士卒重要的太多。更何況閩州來的百姓以前本就在他的治理治下,各方面都會得心應手許多。

  不過,李寬卻沒忘記在軍務上發生的事,也沒忘記李淵教給他的恩威並施,所以他特意吩咐胖廚子做了一桌美食,邀請了馬周前來做客。

  酒過三巡,李寬大著舌頭說:“賓王,那日在軍務會議之上,本王或許言語有些過激了,但是本王希望你能明白一個道理,軍中的事務為官者不得插手,軍中有軍中的規矩,哪怕本王將來立國,你當了宰相也不得插手軍中事務。”

  宰相兩個字讓馬周連連點頭,端著酒杯的手不由的抖了抖。

  馬周的激動,李寬看在眼裡,笑道:“對於官職的劃分,賓王比本王清楚,所以本王今日請你來,一來是為了當初軍務會議上之事,開解開解賓王,並本王也不希望為了一點小事讓咱們之間存在裂痕,你們都是隨本王來台灣的人,你們的恩情本王一直記在心裡,所謂的狡兔死走狗烹,不應該在咱們台灣出現,希望你能明白。”

  李寬這番話真心誠意,他希望大家都能善始善終,而能讓君臣之間和睦共處下去的辦法就是大家坦誠相待,他也自認為自己不是聽不進建議之人。

  “殿下的心意微臣明白,殿下言重了,微臣並無不滿。”看李寬臉上寫滿了別想騙本王五個大字,馬周鼓足了膽子,言道:“微臣當時確有些不滿,但是事後微臣仔細思考殿下的安排後,微臣也不得不佩服殿下果決和遠見,從殿下給咱們的地圖來看,台南的位置至關重要,關系到咱們台灣發展一切,而台南卻只有馮家送來的三萬奴······百姓確實太少了,殿下用台中和台南的賦稅發展台南,微臣佩服。”

  “恭維的話就不說了,本王還是說說找你前來的第二件事。”

  “殿下吩咐。”

  “本王打算讓你組建朝堂,劃分官署。”

  “殿下這是打算何時自立?”馬周激動道。

  “待到明年本王隨大軍出征後,歸來之日便是自立之時,所以現在就得劃分官署了,而這個劃分官署的職責本王便交給你了,莫要讓本王失望。”

  “殿下放心,微臣近日便著手於此事。”

  李寬點點,沒再繼續聊工作,氣氛顯然變得有些微妙,馬周的小心翼翼讓李寬一時間難以適應,但是他也明白這種小心翼翼來自於什麽地方,不禁暗問自己,難道皇帝真是孤家寡人嗎?

  索然無味的酒宴進行了小半個時辰,終於進行不下去了,李寬讓懷恩送來一疊厚厚的宣紙,這是他對於官署劃分的一點建議,畢竟台灣並非大唐,在大唐適用的官職在台灣完全沒用,台灣要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從李寬找過馬周之後,馬周投身到了官署的劃分之中,像似有用不完精力一般,連從長安返回到台灣,被李寬安排給馬周幫忙的杜荷都受不了馬周“壓迫”。

  用杜荷的話說,馬周不是人。

  李寬深以為然的點頭讚同,馬周的情況他也聽說了不少,據說從卯時起便召集大家開始忙碌,直到亥時才會放大家離開,而且政務還沒落下。

  像這樣日子整整堅持了三四個月,李寬坐不住了,作為老板必須得關心關心手下的員工了,要是累壞了他可沒有時間再去培養一個馬周這樣的左膀右臂,勸馬周勞逸結合,結果人家說自己不累,李寬只能把馬周歸結為非人類。

  李寬是人類,他做不到像馬周一樣,他現在正在樓船上吹著海風,欣賞著海上的風景,聽著不遠處的海鷗和小黑傳來的啼叫,他是準備回閩州接人的。

  其實時間這東西很快,半年的時間說過去就過去,台灣的李府修繕完了,轉眼也就過了年,到了第二年的二月;李寬沒能會閩州陪家人過年已經覺得很愧疚了,所以在承包隊完工的第一時間他離開了台灣,返回閩州接李淵等人。

  閩州像似沒發生什麽變化一般,但是仔細一聽就會發現閩州碼頭上多了許多的地道關中口音,少了許多夾雜著閩州本地口音的漢話。

  大半年的時間,閩州的百姓陸陸續續的遷移到了台灣,李世民很會把握機會,從關中分流了一批百姓來閩州,同時還遣送了一批犯官來閩州,明眼人都知道李世民這是來撿現成的了,這是要逐步把嶺南收回到大唐治下。

  作為嶺南的土皇帝,馮家人著急上火,在李寬剛回到閩州的第三天馮盎就馬不停蹄的從廣州來了閩縣,說自己已經好幾日都吃不下飯,估計是要死了,讓李寬多多照應馮家。

  對此,李寬很無語,誰特麽見過一個要死的人能騎馬前行。

  當然,對於馮盎的擔憂李寬倒是理解,請馮盎吃了一頓飯,說讓馮盎放心,李世民也不會動馮家,畢竟馮家一直忠心耿耿,而且就算有什麽事,楚王府也不會袖手旁觀。

  李寬的安慰並沒有讓馮盎完全放下心來,馮家是否忠心耿耿,只有馮家人才清楚,畢竟馮家對大唐的忠心那是來自於李世民不觸犯馮家在嶺南利益的前提下的。

  李寬發現自己就不是一個會安慰人的人,陪著馮盎說了半天話,抵不上李淵的一句,若是擔心便遷移到台灣吧!

  馮盎滿心歡喜的給李淵表示感謝,李寬算是看明白馮盎這老家夥的用意,說什麽擔心李世民會對嶺南馮家動手至少有八成是假的,來閩縣的目的還是帶著馮家人去台灣。

  沒糾結馮盎為什麽會熱衷於讓家人去台灣,李寬笑呵呵答應了,畢竟百姓遷移到台灣是好事,李寬沒有拒絕的理由,至於馮家人將來會在朝堂形成一個派系,李寬正好用得上,如今的台灣官員皆是有楚王一系的人馬,沒點外來的官員又如何能形成競爭和矛盾呢!

  送走了心滿意足的馮盎,李淵還以為李寬會問自己為什麽讓馮家人去台灣,卻沒想到李寬竟然提出讓大家一起離開閩州,定居台灣。

  “台灣這就建起來了?”李淵問道。

  “沒有,還早著呢,要形成嶺南這樣的規模至少還得三兩年。”

  “那你小子讓咱們去台灣幹啥,閩州不要人管理了?”

  “說是您老管理,恐怕在去年咱們從長安回來之後陛下就遣送官員來閩州了吧!”

  對於李寬懷疑自己的能力,李淵很不滿,吹胡子瞪眼道:“你以為那些小輩是祖父的對手?!閩州依舊在咱們手中。”

  “知道您老厲害,不過孫兒請您去台灣是有要事的,您要掌管台灣的全局······”

  “那你小子幹什麽?”

  沒敢說自己要隨軍出征海外,若是一提起李淵必定又是一篇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的長篇大論,只能先斬後奏,笑嘻嘻的說自己打算陪兒子好好休息幾年。

  對於孫兒偷奸耍滑的性子李淵早在來閩州之時就見識到了,這次也沒拒絕笑罵了幾句就算了事,吩咐著福伯收拾府上的行裝。

  當然,李寬好不容易回一趟閩州自然不是為了隻接李淵等人去台灣而已,當初閩州的一批老部下他可沒忘記,這些人也是他此行會閩州的重點之一。

  ()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