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唐承包王》第四百四十八章 楚王的勢力
  十月的長安,依舊有些酷熱,哪怕在甘露殿中放著冰桶依舊讓李世民汗水連連,無它,愁的而已。

  汗水順著臉頰輕輕滑落,滴落到奏折之上,暈開了奏折上的墨跡,猶如朵朵墨梅,李世民卻猶未察覺,緊皺眉頭,直到連福在旁輕呼是否傳膳,李世民才回過神來。

  李世民點點頭,一群小黃門和宮女端著菜肴魚貫而入,一盤盤精致的菜肴擺上桌,讓李世民眼前一亮,一條雕刻的冰龍栩栩如生的擺放在盤中散發著寒氣,冰龍似騰雲而起,冰龍上貼滿了生魚片,盤子的一角放著一疊蘸醬,隔著老遠李世民便聞到了一陣醋香。

  他知道今夜的膳食並非出自禦膳房之手,因為禦膳房的廚子還沒有這個手藝,也沒有這種天馬行空的想法,送來的膳食必定是出自一間酒樓之手。

  冰爽的生魚片蘸著醋,冰涼酸爽的味道猶如一陣陣大浪衝擊著李世民的味蕾,不禁讓他胃口大開。

  連福笑了。

  陛下總算能好好用一頓飯食了。

  接過宮女遞來的手帕,擦拭了嘴角,李世民淡淡道:“以後別從一間酒樓帶飯食進宮了,麻煩。”

  “陛下,這可並非老奴吩咐人從一間酒樓帶回來的,是小泗兒聽江夏王說陛下近日食欲不振,特意從一間酒樓求見老奴,趕到宮裡禦膳房做的,可見楚王殿下還是想著您的。”

  “怎麽?!你也希望那小子能回長安?”李世民一眼便看穿了連福的心思,悵然若失道:“朕倒也希望那小子能回來,可是那小子會回來嗎?”

  李世民望著漸漸落下的夕陽,目光幽幽,像似在問連福也像似在問自己。

  連福同樣發愣,他自然是願意希望李寬能回京的,現在太子與魏王鬥的勢同水火,他作為李世民身邊的近侍,自然是受兩方拉攏,甚至可以說他比李世民還要了解太子和魏王之間的關系,他也因此而苦不堪言。

  在他看來,能讓太子和魏王暫時停止爭鬥的除了去世的皇后之外,也就這個能壓得所有皇子抬不起頭的楚王了。

  若是李寬能回長安,太子與魏王多半會聯手對付楚王的,就像當年的建成太子和齊王一樣聯手對付當年秦王一樣,畢竟誰讓楚王是朝堂中勢力最強的一系呢!

  以前,連福還沒看出來李寬在朝堂之中有多大勢力,可是如今他看出了李寬到底是有多恐怖,牽涉到的皇室成員和與李寬交好的重臣就不說了,就連一眾老將如尉遲恭之流也在請旨讓楚王回京,哪怕是前幾年與李寬結怨的衛國公李靖都站了出來請旨讓李寬回京。

  至於緣由,連福多少能猜到一些,太子與魏王爭鬥不休拉攏的卻是朝中文臣,武人的地位漸漸式微,他們需要一個領頭之人,而這個領頭之人無疑便是楚王。

  一來,楚王向來對武人看重,眾武將對楚王的感官不錯。

  二來,就是林邑國使臣來長安說出的消息,在武將們的心目中,楚王無疑是最好的武人的代表人選。

  三來,朝中的武將向來關系不差,多少與江夏王有些關系,受到了些商業上的照顧,這就等同於受到了楚王府的恩惠,哪怕是當年與楚王府有怨的衛國公府,算起來也算受了楚王的恩惠,畢竟李客師駐守涼州確實掙到了不少功勳。

  當然,這不能說明這些武將就會投靠到楚王麾下,畢竟在大勢未明朗的情況下,幾乎所有的武將是不會投靠任何勢力的,但哪怕是武將們推選楚王作為武人的代表人物別有用心,也能說明很大的問題了。

  仔細算算李寬的勢力,就是連福也直發愣,三省之中的房玄齡和魏征就不說了,還有一個侍中王珪,六部中的禮部尚書李道宗、工部尚書段綸,刑部尚書孫伏伽,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這三部幾乎可以說全是楚王一系的人馬。

  畢竟,禮部、工部、刑部前任的尚書都是楚王一系的人,三部一直掌握在楚王一系的人馬之中,再加上孫伏伽前任大理寺卿,就是大理寺也可算作楚王一系。

  而楚王還是名義上的李氏皇族族長,當年淮安郡王和襄邑郡王兄弟倆可是支持楚王繼任族長之位的,雖說淮安郡王李神通如今未擔任任何職位,可是兒孫依舊在朝,而襄邑郡王李神符更是不得了,擔任宗正寺卿不說還是光祿寺大夫。

  上一輩的人物暫且不談,就算與楚王同輩的人物,連福都有些心驚。

  李景仁如今已官至戶部侍郎,雖因與太子一同創辦錢莊而關系有所親近,但連福敢發誓,真論起親疏太子拍馬不及楚王。

  至於其他人,房遺愛官至太府少卿,作為李寬義子的王敬直乃吏部員外郎,杜構也晉升到了太仆寺卿,楚王師兄孫行如今也升任了司農寺卿而且,這還只是連福能想到的朝中大員。

  朝中三省不談,畢竟三省的相爺們或許會偏心於李寬,但肯定不會明著上奏支持李寬,但六部之中的刑、工、禮三部肯定是支持李寬的,而九卿中的大理寺、光祿寺、宗正寺、太仆寺、太府寺、司農寺也有大半數的人支持。

  若是楚王一旦回京,振臂一呼,可謂朝堂半數在楚王手中。

  恐怖。

  大恐怖啊!

  而且還有各家長子,那可是在大唐各地任職的一方大員,再加上當年從涼州未去台灣的官員,如今也是各地的刺史大員,光是想想就讓連福感到一陣心顫,這還只是文官中的勢力,哪怕是這股勢力也比當年的秦王府還要大啊!

  若非當今陛下威望足夠深厚,楚王無心與大唐皇位,或許爭鬥的兩位殿下根本無力反抗啊!

  連福在心中暗暗感慨, 不由的歎了一口氣。

  就是這一口氣,把同樣發愣的李世民歎回了神,幽幽問道:“你也認為那小子不會回長安對吧!”

  經過李世民這麽一問,連福回神笑道:“楚王殿下鴻鵠之志,老奴自是敬佩不已。”

  沒有正面回答李世民的問題,但已經回答了李世民的問題。

  “是啊,朕也沒想到那小子竟然比朕要有雄心啊!”不知想到了什麽,李世民臉上的感慨之色轉變為了歡喜,笑問道:“那小子與暹羅國之戰是何時發生?”

  連福愣了愣,說:“陛下,據推算應該乃貞觀十二年之事。”

  “貞觀十二年,那小子才十九吧!”

  “殿下乃武德二年生人,貞觀十二年確十九,尚未及冠。”

  聽到連福這句回答,李世民再次沉默了,而連福也變得沉默,他才發現自己好像並沒有完全看清楚王的勢力有多大。

  他忘了楚王還有一個台灣。

  還有麾下的不知計數的楚王軍。

  還有與閩州王結親的嶺南馮家。

  ()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