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唐承包王》第三百二十五章 捷報傳長安
這些日子李世民很氣,原本專心致志的對付世家之人已經初見成效了,沒想到嶺南之地竟然發生了叛亂,他不得不抽出精力來處理叛亂一事。

 而且朝堂的聲音還不統一。

 有官員說只需平定羅竇各洞,這些官員便是房玄齡魏征之流,他們不偏不倚,話是中肯的。

 而世家出身的大臣卻請旨平定整個嶺南,這些世家官員想的是什麽李世民心知肚明,現在各地的皇家書店建立起來了,世家受到了很大的衝擊,這些官員無非是想用嶺南拖住自己對付世家的腳步而已。

 然而這些都不是關鍵,關鍵的是還有武將從中摻和,勸說他征伐整個嶺南,想要從中掙去軍功,其中程咬金和尉遲恭最為積極。

 當初,北征突厥就沒他們啥事兒,看著當時北征的武將們一個個進封,他們心頭火熱,這次羅竇洞的造反是一次機會。

 不過,他們沒想到的是,李世民竟然宣他們到甘露殿私下裡臭罵了他們一頓。

 如果貞觀四年,馮盎沒有進京,李世民說不定真會同意武將們的建議——征伐嶺南,但是馮盎進京了,而且在這半年的相處中,李世民推心置腹的和馮盎談論了許多,對馮盎也有了大致的了解,他不認為馮盎會造反,所以征伐嶺南是不可能的。

 在罵過程咬金和尉遲恭之後,李世民召開了朝會,商討平定叛亂一事,結果出乎世家官員的意料,當初理直氣壯地的說著要李世民征伐嶺南的武將全都變了,變得理直氣壯的說著只需平定羅竇各洞的造反。

 結果少數服從多數,李世民決定任命馮盎率領軍眾二萬人擔任進討諸軍的主將,至於副將的人選,李世民卻拿出一個主意來,畢竟想要掙軍功的武將實在不少。

 最後還是尉遲恭大棒加甜棗拿下了副將的職位,所謂大棒就是武力,所謂甜棗便是利益的交換了,好在這次能與他爭奪副將職位的武將不多,他倒是沒有損失多少。

 就在楚王軍打下第一個據點的時候,馮盎和尉遲恭也帶著兩萬大軍出發了,不過這次出征已經注定了尉遲恭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因為在他們走到半路之時,見到了好匹八百裡加急的快馬。

 八百裡加急的信件,按理說馮盎和尉遲恭是不能看的,他們也確實沒看,因為送信的人是馮家的家將,見到馮盎自然一一稟告了。

 馮盎很謹慎的問了家將許多遍,得知羅竇各洞的叛亂確實被李寬平定之後,馮盎陷入了沉思。

 “楚王殿下這不是搶俺的軍功嗎?”尉遲恭捶胸頓足,然後看向了身邊沉思的馮盎,“老馮你說咱們是不是班師回朝啊!”

 馮盎覺得尉遲恭說的就是廢話,叛亂都平定了,不班師回朝還能做什麽,難道還帶著兩萬大軍去嶺南遊玩不成,所以他吩咐大軍返回長安城。

 七月初,長安城漸漸變得炎熱了,心中鬱悶的陳咬金帶著兒子在冰店中消暑,剛坐下還沒兩分鍾,一匹快馬便從冰店門口飛馳而過。

 揚起的沙場飄到了盛著刨冰的碗裡,飛到了他嘴裡,吐了兩口口水,剛想喝罵便聽到馬上之人傳來的聲音,“嶺南大捷,羅竇叛亂平定。”

 陳咬金也不罵了,長歎了口氣,不知是在問著桌上的兒子還是在問自己,“征突厥沒咱老程啥事,現在平定嶺南叛亂也被尉遲老黑給搶了,怎啥好事都落不到我程家頭上咧?”

 “父親,這事不對啊,按照時間來算,尉遲伯伯才離開長安十幾日的時間,此時應該尚在去嶺南的路途中。”程處默聽到自家老爹的抱怨,沉思了片刻,提醒了一句。

 經過大兒子的提醒,程咬金也反應過來了,心裡暗暗算了算時間,大軍確實尚在去嶺南的途中,既然不是朝廷的大軍那到底是誰平定了羅竇的叛亂呢?

 程咬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馮家,因為在嶺南只有馮家才實力平定羅竇的叛亂。

 當程咬金認定是馮家平定叛亂之時,只見小泗兒笑意連連的走進了冰店,大笑道:“剛在城中聽到了消息,家主平定了嶺南的叛亂,這是大喜事,今日凡是打著楚字旗的食鋪所有費用全免了。”

 小泗兒的話音一落,眾人都傻了,能在打著楚字旗的食鋪用飯的人哪家會缺少吃飯的錢,他們不在乎那點飯錢,他們在乎的是剛剛離京才兩個多月楚王竟然平定了嶺南的叛亂。

 待眾人回過神來,冰店炸鍋了,程咬金還有些不敢置信的看了眼自己傻掉的兒子,隨後朝著小泗兒看去。

 程咬金,小泗兒是認識的,也明白程咬金的意思,朝著程咬金點點頭,“此次平定嶺南叛亂確實是家主聯合馮家所為。”

 聽到小泗兒的話,程咬金不由的再次將目光轉向桌上的兒子,感歎著,“同樣都是兒子且年歲相仿,怎差距那麽大咧?”

 有同樣感慨的不僅是程咬金,還有宮裡的李世民。

 其實,程咬金那話很沒道理,畢竟李寬又不是他兒子,這怎麽能比較?不過李世民發出這樣的感慨就很正常了,說到底李寬也是他親生的,倒不是李世民不滿意自家的兒子。

 畢竟,太子李承乾現在處理政事還顯得稚嫩,但能將心思撲在政事上,李世民是滿意的。

 魏王李泰小小年紀便展現出來不凡的才學,李世民也是滿意的。

 在眾多兒子中,除了李愔越來越混帳之外,幾乎所有的兒子都是讓李世民滿意的,不論才學如何,至少做到了兄友弟恭。

 能做到兄友弟恭便讓李世民很滿意了,畢竟大唐的皇帝只有一個,以李承乾現在的狀態,李世民對李承乾還是抱著很大的期待的。

 當年他為了皇位、為了自保殺了大哥囚禁了父親,但他卻希望自己的兒子不要學他。

 可惜,他自己越來越滿意的兒子們終究還是比不上李寬的。

 不提這些年李寬送了他多少份大禮,才剛到嶺南又送了他一份大禮——平定了嶺南叛亂。

 想到李寬,李世民初始接到捷報的歡快消散了,看著龍案上的八百裡加急,他犯難了,信件上寫的很詳細,從李寬何時到達的羅竇到何時從羅竇返回閩州,中間發生的所有事都詳細記錄在冊,甚至有誇大李寬功績的嫌疑。

 正是因為這些功勞讓李世民犯難了,李寬是因為什麽被貶,那是因為得罪世家,雖說是他利用的李寬, 但是世家之人記恨的人是李寬,他是為了保護李寬才將李寬貶到嶺南的,現在召回李寬與沒貶謫有什麽區別呢?

 至於李寬對他的不敬,他對李寬的怒氣,他對嶺南的憂慮,這些都是旁枝末節,他沒放在心上,自從李寬走後他便一直安慰自己說他是為了保護李寬才將李寬貶到嶺南的。

 假話說多了,李世民漸漸的認定了自己的做法就是保護李寬,所以現在想要召回李寬是不可能的,但是李寬送他這樣一份大禮,他又不得不賞,至於該如何賞賜就讓李世民犯難了。

 而且從他內心來說,他還是希望李寬回長安城幫忙的,但是一想到那些世家之人會跳出來反對,李世民也無奈,思慮了良久,李世民笑了。

 他想到了該如何賞賜了。

  ()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