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唐承包王》第三百七十七章 暢所欲言
  李寬這句話並非開玩笑,他並非獨裁者,到底是從後世穿越而來,言論自由、查漏補缺、虛心受教等等,是他最大的優點,說暢所欲言就是暢所欲言,並不會因為有人提出反對便心中記恨。

  在座之人也知道李寬的性格,到沒什麽拘謹的姿態。

  杜荷想了想道:“殿下的計劃,對於台中和台南兩市或許存在不足,但是微臣暫時找不出其中的不足之處,但是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施行這些計劃需要人手,若人手問題不能解決,這些計劃也只是空談而已。”

  李寬不認為自己的計劃完美,畢竟社會在發展,制定的計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發展肯定會難以適應,但是有一點李寬可以肯定,他對於台南和台中的計劃在許多年之後也適用,因為自然資源這東西永遠適用。

  “杜部長這話不錯,人口問題是咱們台灣發展最大的問題,說實在話,本王也沒快速增加咱們台灣人口的辦法,只能從閩州移民來台灣,所以······”李寬頓了頓,看向了馬周道:“所以馬市長的責任很重,想出一套鼓勵百姓多生孩子的政策,不過,本王有言在先咱們基本的律法不能犯,女子成婚必須年滿十七,男子年滿十八。”

  馬周有些為難,既然多生孩子又不改變成婚年齡,如何能讓百姓多生呢?

  馬周想不到其中的關鍵,正常,畢竟社會意識局限了人的思維,哪怕這個問題放在大唐也是無解的。

  但是對於李寬來說,這就是一個小問題,李寬笑道:“本王在此給馬市長出個注意吧!咱們大可出一條——凡養育四個子女以上的百姓減免每年賦稅的政策嘛!百姓少交賦稅,自然也就少了負擔,有糧食來養孩子了。”

  馬周兩眼放光,好計策,自己就怎麽沒想到呢?

  不是沒想到,而是根本就沒這樣想過。

  李寬的辦法無異於在讓朝廷幫著百姓養孩子,在大唐也有這樣的辦法,比如國子監的貢生就是朝廷出資補貼,但是這辦法只針對於士族階層,沒人敢想到百姓身上,畢竟大唐稅收的根本來自於百姓,減少稅收無異於自斷前路。

  李寬若是在大唐也不敢這樣乾,但是在台灣不一樣。

  一來,台灣的水稻產量高,不缺糧食,台灣人口少,僅僅幾萬人而已,減免賦稅對於發展來說並沒有決定性的阻礙,反而可以促進人口的增長,從根本上解決台灣發展問題。

  二來,台灣初步發展,並沒有所謂的階層劃分,雖說百姓心中有,但這一政策對於百姓來說是好的,不會引起士族的反抗,也就沒有階級矛盾。

  三來嘛!台灣的稅收在李寬看來,農稅並非根本,而商稅才是根本,減免農稅只是提前了而已,更何況農稅的減免還能引來嶺南地區農戶前來,何樂而不為呢?

  劉仁軌提出了異議:“此舉雖說能增加人口,但是需要長年的積累,並不能解決咱們現在所面臨的問題。”

  “確實如此,但沒有其他的辦法,所以本王才說台中和台南兩市的計劃暫時定下,等到人口足夠才開始發展。”

  聽完了李寬的解釋,馬周問道:“那殿下如何能保證台北地區人口增長之後願意去偏遠荒蕪的台中台南呢?”

  “至於這點但是不必擔心,台北的人口增長之後,咱們可以發出相應的惠民政策,讓百姓遷移到台中和台南嘛!更何況台北的資源是固定的,大家總要謀求出路嘛!”

  人都是利益動物,著眼於利益,台南台中地區有利益又豈會不去,若是百姓之中有遠見的家夥得知了李寬的計劃恐怕現在就想去台中台南了,早一步到就能得到更多的利益。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曾說到,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潤,他們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它們就活躍起來;有百分之五十的利,它就鋌而走險,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益就會瘋狂,有百分之二百的利益就敢於踐踏一切原則,有百分之三百的利益他就敢發動戰爭。

  李寬深以為然,尚未開發的地區,其中的利潤又豈會只有百分之三百。

  當然,現在的台中和台南尚處於荒無人煙的地步,但是李寬早有打算,今後從閩州前來的移民安置在台南和台中兩市,所以台中和台南兩市的發展李寬不擔心。

  “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台北的人口增長了,台中台南地區的人口也會增長的,待台北穩定發展、台南和台中有一定基礎之後,陸軍便可遷移到台南了,到時便有人口了,所以以後從閩州前來的百姓便安置去台中和台南地區。”

  一直沒發表任何看法的王翼問道:“殿下,陸軍為何要轉移至台南?”

  “說來還是人口問題,咱們台灣的人口不足,只能出海俘獲俘虜充當百姓。”李寬解釋了一句,歎道:“你們啊,眼光要放長遠,如今這天下並非只有你們熟知的幾個國家,在咱們台灣的南方還有數不清的國家,咱們不能僅僅看著眼前的這一點。不過,好高騖遠要不得,台灣發展起來之後才有後續,所以咱們的重點還是在台灣,但本王可以給你們保證,只要大家能盡心盡力,名垂青史不是難事。”

  名垂青史,沒人能淡然處之,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李寬敲了敲桌面:“既然說到了陸軍將來的轉移,本王在你們看計劃書之時也寫了一些計劃,王翼先看看。 ”

  懷恩將墨汁尚未乾的計劃書,拿到了王翼面前,李寬才接著說:“台中和台南的發展便暫時按照本王的計劃暫時定下,你們可有異議?”

  眾人搖頭。

  “既無異議,那便由仁軌說說基隆的情況。”

  “殿下,基隆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微臣仔細考察過基隆的情況,發現基隆適宜建港,微臣如今已命令海軍著手修建,至於農業方面,微臣認為借鑒於咱們以往經驗即可,殿下大可放心。”

  劉仁軌雖未海軍將領,但是發展經濟的本事,李寬不擔心,對於劉仁軌的話,也沒覺得狂妄,沒本事的人說這話叫狂妄,有本事的人這就叫做自信。

  李寬點點頭,笑道:“仁軌有此信心就有,本王便把基隆交給仁軌了。”

  “殿下放心,不過微臣尚有一事需殿下幫襯。”

  “何事?”

  “基隆如今官員奇缺,就是殿下讓微臣自行任命官員也缺少很大一部分,殿下可否讓李山石前來幫幫忙,若是有更多的學城學子那就更好了。”劉仁軌把主意打到了閩州學城的學子身上。

  李寬點頭。

  ()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書客居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