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赤帝》第42章戰略,3路齊飛
西元一八五年,九月末。

 也就是在劉宏發出了“自家人靠得住”的感歎之後五天,涼州前線,洛陽朝廷的“追擊,收復涼州”命令到了。同時來到的,還有十常侍張讓寫給張溫的私信,以及張溫在朝廷裡的“盟友們”給他的提示。

 這些信件,與劉備寫給他師兄公孫瓚,每次只有一句話的那種信件完全不同,拐來拐去,東拉西扯的寫了好多。如果讓劉備看到的話,肯定會心疼上好的紙張,就特麽這麽浪費了。

 ……

 與那些東拉西扯的廢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信件的有用內容。其實就是一句話可以概括得了的——那就是“你注意一點!皇帝對你很不滿意!比起你,皇帝更喜歡拚老命的劉玄德!”

 品咂出裡面的味道後,張溫嚇得出了一身冷汗。

 “不滿意,不滿意。是說我乾活不夠勤快嗎?陛下還真是的——那涼州叛軍可有十幾萬人呢!”

 在這之後,張溫忍不住的開始抱怨。但緊接著他就放棄了這種抱怨。因為沒有任何意義。

 與某些文學作品裡表述的不同。至少這個時間段,朝廷,皇帝,仍舊擁有無與倫比的權威與力量——除非是像袁氏那樣樹大根深,幾乎無法動搖的政治世家,否則就算是大將軍何進,就算是十常侍,就算是張溫這樣的“三公九卿”,讓天子不滿意了,天子一個“震怒”,照樣要下課,回家吃自己去。好像之前黯然下野的皇甫嵩,就是實例。

 “不行,不行。我絕對不能赴皇甫義真的後塵!”

 想到這裡,張溫開始著急了。

 他為了獲得統領大軍的權力,進行了多少政治交換,進行了多少許諾與投資。倘若因為天子一個震怒下野的話,這些可就全都打了水漂了。虧老本的他得心疼死。更不用說有許多看好他前途的“朋友”,對他進行了投資。

 這些如果收不回來的話,他可能連命都要搭上。

 “嗯,嗯,老夫必須行動起來!”

 再想到這裡,張溫有了結論:“必須讓陛下看到我的努力!”

 ……

 在確認這件事後,

張博慎以最快速度做出了決定。

 一個充滿想象力的,天才一樣的決定——至少他自己是這麽想的。

 “哈哈!這樣就沒問題了!”

 這之後,他又以最快速度召集了他手下的將軍們,開始了軍事會議。並且得意洋洋的將自己的軍事計劃當眾宣布——

 “我們的大軍將分三路,分頭出擊!在最快速度內掃平涼州的叛逆,光複涼州全境!四位將軍,你們各自率領本部人馬出擊。老夫再給你們些許兵馬。分別出擊!”

 ……

 在說出這樣的話後,張溫身邊的周慎,一如既往的吹牛拍馬,說著:“高,實在是~高。”這樣讓人恨不得踹他一腳的話。

 而在另一邊,劉玄德他們三位將軍互相看了看,都能看出對方眼中的奇怪,疑惑,驚訝,以及不可思議。

 開玩笑的吧?!

 這家夥是真傻,還是敵人派來的臥底?!

 “——”

 在孫堅忍不住想要對著他大喊:“別開玩笑了,你這混蛋知道你在說什麽嗎?!”之前,劉玄德拉住了他,然後用盡量平靜的語氣說:

 “是否再考慮一下呢,張車騎?我們的兵力本身,與叛軍相比並不佔優勢。倘若再分兵三路,很容易給敵人各個擊破的機會。”

 “各個擊破?”

 聽劉玄德這麽說,對面的張溫同樣用“你是白癡嗎?”的眼神看向了劉玄德:

 “怎麽可能出現那種情況?敵人已經崩潰了,玄德。他們灰溜溜的逃跑,留下自己的傷兵逃跑了。這樣的草寇,有什麽好怕的啊?”

 “敵人帶走了自己的全部輜重,有計劃,有預謀的撤退。丟下傷兵是因為賊寇狼性。不代表任何事情。”

 劉玄德繼續耐著性子,對他解釋說。不過這一會兒,張溫已經不耐煩了。

 “玄德,該不會是怕了吧?”他用略顯挖苦的語氣,這樣對劉備說道:

 “倘若玄德怕了,也沒問題,只要將軍隊交出來,你自己卸任就是了。”

 “——你,匹夫!”

 這一會兒,劉備終於還是攔不住孫文台了:“你要葬送朝廷大軍嗎?!”

 “孫文台!你怎麽如此無禮!?”眼看著這一幕,對面張溫猛地一拍桌子,幾乎忍不住,想要喊一嗓子:

 “來人!與我亂棍打出去!”

 不過,沒敢。

 看著孫堅瞪大的眼睛,須發戟張的樣子,他就有些害怕與心虛——如果這時候孫堅不管不顧給自己一下狠的,劉備未必會真心攔著。

 不過就算這樣,他還是堅持著自己的威嚴:

 “我們要大舉進攻!高歌猛進的向前推進!”

 張博慎大喊著:“敵人已經崩潰了!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乘勝追擊,趁著敵人恢復過來之前,把他們徹底擊垮!你們這樣膽怯,對得起朝廷栽培嗎?”

 “敵人並沒有崩潰。”劉備平靜的對他說。

 與把桌子拍得震天響,以增強自己的說服力的張博慎不同,劉玄德面色平靜,預期和緩,卻意外地堅決:“有數不清的證據能證明這一點的,張車騎。”

 “沒錯,車騎。”另一邊,董卓也開口幫腔道:“進軍,俺老董讚同。但是大軍必須擰成一股繩,小心謹慎的徐徐推進。這樣才能不給敵人可趁之機啊。”

 “小心謹慎徐徐推進?!”聽董卓這麽說,那張溫更不高興了。

 “那得花多少時間?!花的時間長了,陛下再懷疑我出工不出力,奪我官職該怎麽辦?!”

 當然了,表面上張溫自然不能這麽說,而是要義正言辭的對劉備等人訓斥:

 “大軍在外所需花銷數不勝數!每天消耗的錢糧物資如同流水一般。你們得為國家考慮一二啊!”

 “……”

 聽到張溫這麽說,不單單是孫文台這樣的人,連帶著城府深沉的劉玄德和見多識廣的董仲穎,都對張溫的無恥感到驚訝。

 在等候洛陽來的消息之前,這五天時間裡他們可是天天催促過張溫,要張溫速速進軍,不要耽誤事的。

 但是那時候的張溫的說的與他們完全不同。

 當時的張溫左一個理由,右一個借口的。可是一點兒沒想動彈。和今天說的完全不同的。

 ……

 也趁著他們被自己的無恥震懾的時候,張溫沒興趣也沒耐心再和他們說下去了。

 “好了!”他做了總結性的發言:“我是聯軍主帥,我說的算!這件事情就這麽決定了!”

 說完之後,他一揮袖子,便怒氣衝衝的離開了。

 看著這混蛋的背影,孫文台恨得拔劍而起,對準前面的案幾劈了過去,一下子將案幾劈成兩半:“這昏官,是想葬送大軍啊!”

 “玄德,現在怎麽辦?要不然,我們三家聯手抗命,拒不出兵如何?”另一邊,董卓這樣提議道。

 “是啊玄德,我們向洛陽方面上奏,告知天子如今情況吧!”

 “……恐怕不行。”

 因為曹操的關系,劉備對洛陽的風向知道的更多一些。眼看張溫前後如此明顯的轉變,他稍加猜測,便知道了原因。

 “催促張溫加速進軍,多半就是天子的意思。”..

 “這——天子又不知曉情況,那——”

 “——好了,文台,此非為臣之道。”

 聽了劉備的這話,孫堅忍不住的想要抱怨兩句。不過在抱怨的話說出口之前,他就被身邊的董卓製止了。

 “不進軍不行。”劉備想了想,然後這樣說道:

 “張溫手下不缺對他唯命是從的庸才。倘若掌兵的是這些人,那情況只會變得更糟。”

 “是啊是啊,這樣的話,倘若大軍戰敗,那張博慎說不定會將兵敗的責任加到我們頭上,到時候可就百口莫辯了。”董卓顯得有些灰心喪氣,接著劉備又說了一個不得不聽命的理由:

 “除此之外,我們三部不動,朝廷的主力也會動的。倘若朝廷主力一朝喪盡,叛軍反攻。單憑我們的兵力,恐怕……”

 “那怎麽辦?”聽劉備這麽說,孫堅頓時沒了辦法。

 “聽話就是。 ”劉備說:“我們服從命令進軍,而後見機行事。無論如何,要盡可能多的保全兵力。除此之外,向洛陽,朝廷說明此事。說明我們的擔憂。方便今後兵敗,與張博慎對質。”

 當然,還有一點,劉玄德並沒有說——那就是他要繼續擴大之前的流言。讓皇帝更加懷疑張溫。

 這樣一來,才能在接下來兵敗之後獲取更大的主動權。同時要張博慎的性命。

 ……

 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在劉玄德三人商量對策,以及接下來的戰略戰術的同時,張溫也在急不可耐的調兵遣將,分配物資。

 就像是劉玄德想的一樣,分配給他,孫堅與董卓所部的物資數量不盡如人意……幸運的是,三義行已經打通了洛陽-長安一線的交通貿易。有通過自家商行補充的物資,三家軍士不至於餓肚子。

 “我這也算是毀家紓難了。”看著一車車的米糧不斷輸入軍營,劉玄德這樣想到。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收藏()。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