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赤帝》第45章西域幻想
  幾天后,廣宗城內的黃巾軍人心惶惶。一條流言不脛而走。

  流言說,既然大賢良師已經死了,朝廷隻誅首惡,不論其他。只要放下武器投降,就能安穩的回家。

  這個條件對不少黃巾軍來說,非常有誘惑力。

  戰爭已經不可能贏了。大賢良師都死了。黃天肯定立不起來了。這江山到最後,還是貴族世家和地主豪紳們的,自己只要能活下去就夠了。

  當然,還有更多的人覺得不該這樣算了。

  “大賢良師於我有恩!當年冀州大疫,是大賢良師救了我全家性命!我絕對不會背叛大賢良師的!”

  “可是,大賢良師已經死了……”

  面對這樣的聲音,即使最堅定的太平道信徒也會疑惑。

  並不是怕死。

  漢人輕生死,重信諾。大賢良師在幾十年的時間裡,足跡遍布大漢一十三州,活人無數。有的是人等著拚命報答他。

  但是,就像之前說的那樣,大賢良師已經死了啊。

  就算想要繼續向他報恩……又該怎麽做呢?

  繼續與漢室作對?繼續進攻?繼續幻想著立黃天?

  就連現在廣宗城內黃巾軍的最高統帥,人公將軍張梁也不知道該怎麽做。

  他的才能差乃兄太多。在張角還活著的時候,他只要聽張角的話就是了,不需要思考太多。

  可是現在……

  一想到現在的局勢,張梁就頭痛的要命。

  他一時間想過要繼承兄長的遺志,繼續率領太平道與漢室抗爭。一時間又想過乾脆投降,是否能夠求得原諒——他自己沒想過活的。但如果太平道的信徒多活幾個也好啊。

  但一時間,他又覺得招降是漢軍的詭計。放下武器走出廣宗投降之後,多半會像被白起擊敗的趙軍,或者被項羽擊敗的秦軍那樣。被坑殺得一個不留。

  “要是這樣,不如乾脆和他們拚了!”

  想到這裡,張梁隻覺得熱血沸騰。他猛地站起身,抓過案幾上的長劍,準備衝出去對所有人宣布他的決定。但是很快,城內四處隱約傳來的呻吟聲,讓他猶豫起來了。

  自己這樣做真的合適麽?將十幾萬人推上戰場,只是為了讓他們和自己一起死?自己的兄長,張角那麽強的人都無法擊敗漢軍,和他比起來,自己又算什麽呢?

  心裡面這麽想著,張梁幾乎忍不住呻吟起來了。

  廣宗城內的混亂,恐怕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

  與此同時。

  “仲穎兄,今天為什麽這樣心神不寧啊。”

  就在廣宗城內一片混亂的同時,劉備正在與涼州軍的主帥,護匈奴中郎將董卓交談。

  原本按照歷史,如果盧植不選擇賄賂朝廷使者的話,他將出任的並非護匈奴中郎將,而是位置更高的北中郎將,接替盧植,成為大軍主帥。

  當然劉備並不覺得這是好事。因為在那之後,因為臨陣換將導致的混亂,讓董卓難以指揮調度軍隊,導致了一場戰敗。

  董卓因此論罪,丟官罷職甚至差點丟掉了性命。

  如果從這個角度說,劉備甚至算得上是董卓的救命恩人。

  當然,這話只能他自己想想,說出來的話會被人當成瘋子。

  ……

  就像是之前說的一樣。如果不計較利害關系的話,董卓是個很好相處,甚至說討人喜歡的家夥。

  面對這個在歷史上惡名遠揚,名聲某種意義上僅次於紂王的人的時候,

劉備感覺到了歷史的氣息。同時也感歎,能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絕對沒有一個易於之輩。  就好像現在,明明董卓的大部分心思,精力都集中在三十裡外的廣宗城內,但他僅剩的一點點心思,仍能讓他在劉備面前對答如流。

  就好像之前,劉備有些好奇地詢問董卓西域的事情,董卓則毫不猶豫的點頭,說出了:“是的,我曾經在西域見到過。那些人的眼睛是藍色的,褐色的,綠色的。發色也有黃色跟褐色的。相貌與穿著大大不同於中原。”

  “羅馬?這個名字我好像聽過……商人們說那是個很大的國家啊。不過與大漢沒有接壤,不然就可以看看誰的軍隊更厲害了。”

  “你說的絲綢之路的確,曾經存在。不過現在幾乎都荒廢掉了。都怪那些該死的羌人。”

  說到這個話題的時候,董卓渾身上下的怨念幾乎形成實質了——他出生,成長,成名的時間,絲綢之路早就荒廢掉了。他很少聽人說起過這件事。

  所以,在聽說曾經的絲路會帶來多大財富,又計算了一下作為涼州軍統帥的他,應該能從這些財富裡獲取多少好處之後,董卓就有種現在趕回去,將青藏高原橫掃一遍,把那些渾身發臭的牧羊人腦袋砍下來壘京觀的衝動。

  只是很可惜啊,辦不到。那地方太荒涼了。沒有足夠的人力,物資,非常難搞啊……

  “不用著急,慢慢想辦法。”劉備微笑著這樣說,一邊說, 一邊為董卓倒了一杯酸漿。軍中不能飲酒,就喝這個代替吧。至於他自己。從江南帶回來的野茶很金貴,可以省著點,慢慢的喝……

  他就這樣一邊飲茶,一邊與董卓討論著西方遙遠國度的事情。強盛,富有並且瘋狂渴望著絲綢的羅馬。土地肥沃,民族孱弱的身毒。除此之外還有貴霜,帕提亞這樣的西方強國……

  這一切都讓西涼諸將心馳神往——無論是帕提亞人全副武裝的具裝騎兵,羅馬精銳的步兵方陣,波斯戰象與駱駝騎兵。又或者來自印度的糖,稻米,黃金與寶石。

  前者讓涼州人想要交手痛快的打一仗,後者則想在打贏了之後好好放手搶他娘的。

  只是很可惜,去不了啊,去不了。

  如果可以的話,誰都想做衛青與霍去病。誰都想做班定遠。然而這世界上不是所有希臘人,都能成為亞歷山大大帝的,對吧?

  更何況亞歷山大其實是個馬其頓的野蠻人。

  所以就像慣例一樣,涼州的將軍們感歎一頓,幻想一頓。然後就開始思考今天晚上該吃什麽了。

  比起遠在天邊的財富,似乎今天的晚飯更重要一些。

  看著這群不思進取的涼州人,劉備笑容不改。

  嗯,是的,出生在戰亂,貧瘠的涼州的他們都是現實主義者。

  不過同時,出生在戰亂,貧瘠的涼州的他們,對於財富的渴望超過許多人。對戰爭的忍耐程度同樣超過許多人。

  現在的他們只是聽個新鮮。但是未來呢?

  劉備期望自己播種的種子,能夠開花結果。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