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赤帝》第8章國之乾城
四月。

 自西向東,近十萬涼州叛軍向長安方向猛撲過去。同一時間,來自漢帝國各地的精銳部隊同樣在不斷向長安集結。

 大戰一觸即發。

 ……

 來自涼州的叛軍,如今具體有多少人,他們的統帥具體是誰,兵力配置,後勤狀況……類似的這些資料,劉玄德暫且還不知道。這讓他對於戰爭的前途有些不看好,同時對漢軍的諜報工作略有微詞。

 畢竟孫子兵法這種基礎戰略學上說過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幸運的是,雖然做不到知己知彼,至少不知彼,知己一勝一負這一點,劉玄德勉強能做到:

 帝國的大軍分成兩個部分,中央軍,以及地方軍。

 剛剛鎮壓過黃巾軍的叛亂,略顯疲憊的北軍五營禁軍。以及拆分、複員之後,數量變得更加稀少的三河騎士。來自三秦大地,吃苦耐勞的優秀動員兵,以及富裕地主組成的騎士部隊。

 這兩支部隊組成了帝國平叛大軍的主體,由當世名將皇甫嵩所率領。數量接近五萬。是帝國中央的,核心的,嫡系的部隊。

 ……

 除了這支部隊外,帝國中央還征召了三支地方部隊參與此次戰爭。

 其中之一,便是包括五百白馬義從的冀州軍。冀州強弩天下聞名。同時目前處於冀州地區,協助盧植的劉玄德也稱得上名將,這個征召相當合適。

 另外一支是來自帝國南方,丹陽地區的精銳山地步兵。兵力在三千左右。

 與帝國其他地區的兵士相比,丹陽兵算是後起之秀,然而這並不妨礙丹陽兵士驍勇善戰天下聞名。

 早在漢武帝時期,李陵曾率領由丹陽兵組成的精銳步、弩部隊與數十倍於己方的匈奴軍惡戰連連。展現出的戰鬥力之高,令人啞然。

 同時,率領這支丹陽精銳的將軍,也是帝國有數的名將——孫堅孫文台。

 與劉備類似,他同樣是在之前的黃巾之亂中嶄露頭角,被朱儁征辟後,率領征募私兵以猛將的姿態活躍在剿滅黃巾之亂的戰場上。

 ……

 最後一支,是來自涼州本地的精銳騎兵。

 ——並不是所有涼州人都期望成為叛軍。至少生活在涼州地區的絕大多數漢人百姓不希望。

 但是絕大多數的涼州百姓沒有力量。而更重要的是,他們沒有勇氣。甚至連逃跑的勇氣都沒有。真正有勇氣,並且反感叛軍統治,同時好運氣能逃跑的人是極少數中的極少數。

 ——這些極少數中的極少數理所當然,都是精英,是壯士,是可以拉出來打仗的優秀士兵。而最終這些逃出來的,對叛軍苦大仇深,作戰意志與體質都非常優秀的士兵——幾乎全部,都歸屬了一個人。

 那就是漢帝國新鮮出爐的破虜將軍董卓,董仲穎——這讓他的兵力與實力不斷提升,不斷增加。

 ……

 在最初,他援助盧植的時候,麾下雍涼精騎五千。這五千余騎在歷次戰役中損失不多,以至於返回涼州駐地時仍保持著建制完成。

 在這個基礎上,董卓匯合原本處於涼州的舊部,再加上逃難,來投靠他的涼州壯士。兵力迅速攀升到了一萬。

 一萬鐵騎。

 而且數量還在不斷上升!

 這多少引起了帝國中央的警惕。

 路子比劉備野得多的曹孟德,就在行軍的路上,私下裡與劉備討論過這個問題。

 “說起來,玄德兄,我聽說你與董仲穎私交不錯?”

 就好像是若無其事的閑聊一樣。他的語氣很輕松的這樣對劉備說——

 如果不是劉玄德善於觀察總結,並且在這段時間與曹操相處的不錯的話,他說不得真的將這當成隨便閑聊了。

 “你聽說了什麽嗎?”

 沒有試探,劉玄德一如既往坦誠的可愛。

 “……”曹操沉默了幾秒鍾,然後露出了一個有點兒無奈的笑容。

 說實話,他是個很“狡猾”的人。就算是面對自己的朋友,面對自己的親近的人的時候,也會無意識的兜圈子,或者想辦法做弄一下對方,做點無傷大雅的惡作劇,說些調皮搗蛋的話以活躍氣氛,並且娛樂大眾。

 但是這種習慣在面對劉玄德的時候,一點兒都用不出來。

 第一是因為劉玄德非常聰明,擁有不遜色於曹操的智慧——至少曹操自己隻承認,他擁有“不遜於自己的智慧”,畢竟他也是要面子的。

 第二就是劉玄德一點兒也不配合他。

 在別人面前也就算了了,但在曹操面前,劉玄德總是簡單直接,坦誠的要命。

 一方面顯示出他對曹孟德的無與倫比的信任,另一方面也讓曹孟德多少有點尷尬。或者說不好意思。

 “好吧,好吧。”曹操有點無奈的說:“事實上是這樣的。洛陽的大人物們,看你這位好朋友有些不順眼。他手下的部隊數量稍微超出規格了一點。”

 “超出規格?”劉備若有所思:“是……他手下的涼州人太多,羌胡太多,超出了規格吧?”

 “什麽都瞞不過你。”曹孟德覺得自己更加無奈了:“是的,就是這樣,畢竟現在叛軍的主力就是涼州羌胡。所以朝廷裡的大人物害怕,董仲穎與他們同流合汙……”

 “大人物,有多大?”劉備問。

 “三公九卿那麽大。”曹操回答。

 “那還真是夠大的了啊。”劉備感慨。

 “嗯。是啊。”

 “這麽大的官,也有蠢貨啊。可見漢室朝堂如今有多少屍位素餐的廢物。”

 “嗯,沒錯……不過這兩者有關系嗎?你就那麽信任董仲穎?講真,我研究過那個人,他或許會講義氣,也會信任別人。但如果說他對漢室有忠義的話,就算有,恐怕也不會太多吧?”

 “我要說的又不是他的忠義。”劉備揮了揮手:“而是說駕馭能力——我們現在,將國家比喻成一艘大船,而國家的統治者,便是操縱船隻的人。這樣你可以理解吧,孟德?”

 “是的,可以理解。”

 “然後,我們將國家將遇到的一系列風險,當做海上的風浪——好像天災,好像外敵入侵,又好像類似董仲穎這樣的,不夠忠誠的將軍意圖叛亂。

 孟德,在海面上航行的船,可能不遇到風暴嗎?”

 “不能。”曹操感覺,自己有點兒明白劉備的意思了:

 “你的意思是說,與其這樣擔憂,不如防患於未然,優秀的水手,是明白天時的,可以預判出風浪潮汐,予以規避。就好像優秀的執政者應該在災害出現之前,就通過調控政策,將災害出現的概率降到最低?”

 “是的。”劉備點點頭:“好像董仲穎這樣的人有叛亂的風險,那麽皇甫嵩呢?皇甫嵩就沒有了嗎?以天下,以帝國,以執政者的角度講,全天下所有的將軍都有叛變的風險。

 區別就在於那些優秀的執政者,可以通過恩義,通過利益,通過政策,的手段讓天下的將軍們的叛亂的思想與降到最低。

 而愚蠢的執政者……他們只會杞人憂天,然後做出一系列自以為是的策略,反而讓將軍們心寒,愈發與他們離心離德。最終……呵呵。”劉備輕笑了兩聲,沒有說出最終究竟會怎樣。

 當然了,就算是他不說,這一會兒曹操也不會不理解。

 “還有另一部分的原因。”劉備說:“那就是抗擊災害的能力。”

 “抗擊災害的能力——哦,同樣的例子。”曹操已經跟上了劉玄德的節奏:

 “就算是再優秀的水手,也不可能完全預測天氣,該遇到風暴的時候還是會遇到的。就好像再優秀的執政者,也會遇到挑戰一樣。

 自然災害,兵災,外敵入侵。

 優秀的執政者統治國家,就好像優秀的水手駕馭堅固的大船一樣。

 無論是多大的風浪都能夠安然無恙。”

 “然而……”再接下來,曹孟德又感歎道:“然而現在朝堂袞袞諸公……”

 到最後,千言萬語一聲長歎。想來曹孟德對於帝國朝廷,中央政府已經抱太大期望了。

 他們沒有那種能力,相反,他們會把事情搞得越來越糟的。

 “事實上,我還有一個理由沒說。”

 談話到最後,劉玄德這樣對他說。

 “還有一個理由,是什麽呢?”

 “——好處。”劉備如此篤定的說道:

 “因為沒有好處。

 他如今已經是朝廷的破虜將軍了,位高權重。如今投靠到叛軍那裡去,叛軍又能給他什麽?難道指望諸羌抬舉他做叛軍之首嗎?

 如果是叛亂最初的時候的確有那種可能。但現在不同了。

 韓遂,邊章。這些權力極重的漢人已經把持了叛軍權柄。他們自己分都嫌不夠,怎麽可能分給一個外人?就算他是董仲穎。就算他的名聲比韓遂,邊章大得多也一樣——孟德,幫個忙,把我說的這些通過你的渠道,告訴那些朝廷裡擔心的大人物。告訴他們,董仲穎是可靠地。別的不敢說,至少在與涼州叛軍的戰爭中,他無比可靠。

 不單是因為利益,更因為一山不容二虎。”

 “嗯……我們的分析,全都說給他們聽?”曹孟德點點頭,然後這樣問。

 “你開什麽玩笑。”劉備露出了笑容:“隻把最後那點有關利益與權力的理由告訴他們就好。反正,他們也只會相信那種東西,不是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