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赤帝》第12章起兵
  郡府大門打開,鄒靖與劉備聯袂走出。

  “請。”

  “請。”

  出門後,鄒靖便說:“在下去整理郡兵,府庫事宜,也請玄德早做準備。”

  “辛苦都尉了。”

  說完之後兩人各行了一禮,鄒靖急匆匆上車離開。劉備則走向了他的兩個兄弟,公孫續與隨從們。

  “大哥,事情談的怎麽樣了?”張飛有些不耐煩的問。

  “還好。”劉備點點頭:“招募義勇,勸說豪姓出兵的事情都交給我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假司馬的頭銜。開府庫,取兵器甲杖也能獲得一些。”

  他一邊這麽說,一邊向外走。關張等人跟在身後,向著劉園方向前進。

  “那叔父與鄒靖,誰聽誰的?”一路上,公孫續忍不住問道。

  “我不過區區一個假司馬,人家可是比千石的都尉啊。”劉備笑著搖搖頭。

  “――難道要叔父聽那個昏官的話?!”

  “鄒都尉為官十數年,沒犯過什麽大錯。他當年也曾在邊地領兵對陣鮮卑,烏桓。並不是什麽昏官。”劉備為鄒靖說了句話:“而且義勇的招募,編練,指揮權力全都在我。我與他隻是名義上的從屬關系而已。”

  “可是……侄兒總覺得這樣不對。”公孫續張了張嘴,說不出什麽理由,卻還是嘴硬。

  “伯鈺。”看著公孫續這樣子。劉備停下來,看著他,直把公孫續看的發毛。

  “這,叔父,小侄可是說錯了什麽?”

  “你啊,你啊。”他搖搖頭:“你現在的官職是什麽?”

  “是軍候啊。”公孫續有些奇怪,不知道劉備是什麽意思。

  “好,你一個軍候,管得不過是一曲人馬,秩六百石。你有什麽資格對一郡都尉說三道四?!就憑你是右北平公孫瓚的兒子?!

  當年你父雖是大族出身,卻是庶出,與寒門沒什麽差別。你叔父我雖然是漢室宗親,但家道中落,早年不得不織席販履為業――我們憑什麽了嗎?我們有說,我們是誰的兒子,憑父親的威勢桀驁不馴了嗎?!我們有嗎?

  我們當然沒有。因為我們都知道,面對這種情況說什麽都沒有用,有用的是切實的去做。去努力,去拚搏。

  就是因為這種拚搏,所以我們才有今天的成就。

  你知道你父親與我通信,最擔心的是什麽嗎?就是害怕我們的後代忘了這種心,憑著我們的名頭,我們的地位,我們的實力胡作非為,認為自己高人一等――而你,你現在就是這樣!我問你,拋開你是公孫瓚的兒子不說,你比旁人強了多少?!”

  “我――”聽劉備這麽說,公孫續剛有些不服氣的想開口,腦中卻猛然閃過了趙雲的臉,然後馬上,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

  “所以啊,孩子。”劉備看他已經服軟,這才語重心長的說:“你的目標是什麽,你這一生想要有什麽樣的成就?”

  “我……”公孫續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麽說。

  “你有一個好父親,你以他為榮,是麽?”

  “是的,叔父。”

  “那麽我問你,你的目標是什麽,是繼承你父親的一切,還是超越你父親的事業?”

  “我……”

  “無論如何,我想伯圭兄一定想你超越他的。”劉備的聲音變得溫和,帶著鼓勵。

  “我明白了。對不起,叔父。”

  “你該道歉的人不是我,對吧。”劉備平靜的說:“下次遇到鄒都尉,

你再向他道歉吧。”  “……”

  聽劉備這麽說,公孫續張了張嘴,再沒說出話。小夥子顯得非常糾結――對與自己一向親密的叔父承認錯誤,跟向自己瞧不起的人承認是兩個概念。就算公孫續覺得劉備說的對,一時間也轉不過來。

  看著他這樣子,劉備笑了笑,沒有再說話:“好了,我們回去――憲和,麻煩你先走一步,與賓客們去通知涿郡勢家。錢財我們不缺,兵器甲杖,想必他們也沒有多少。甚至人手……我也不願意要他們的家兵。

  他們倘若願意出兵,我就匯報郡守,要他們按出兵人數,器械獨立成軍好了。我隻要他們援助糧草,還有牲口。”

  簡雍聞言,對劉備行了一禮,笑嘻嘻的上馬走了。這種送往迎來,做使者說客的工作,他總能完成的很好。

  “叔父,你不要錢、兵器,連人都不要。那你要什麽啊?”聽劉備這麽說,公孫續又有些不理解。

  劉備回答:“豪強的家兵,他們的家眷,家產,前途都掌握在豪強主人手上。要過來也沒什麽用。”

  “那麽叔父要什麽兵?”公孫續奇怪的問。

  “鄉裡良家子。”劉備回答。

  “北地良家子自然是最好的兵源,隻怕數量不多。”

  聽他這麽說,劉備忍不住歎了口氣。西漢時,漢朝地方有的是精兵。材官,騎士,強弩,樓船。這些世代相傳,自備甲胄,武器,並且有著家傳武藝,有一定特權的職業軍戶遍布天下郡縣。一有戰事需求便可以迅速集中,組成軍隊,而後出擊。

  前漢時期,這些半職業化的世襲軍隊一直是漢軍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漢王朝統治的基石。

  這些擁有一定特權,身份地位高於平民的世襲軍人們,一定程度上牽製了地方的世家,豪強。讓漢王朝的政治局勢更加平衡與穩定。

  然而光武帝登基後,罷天下軍戶還民。又削減郡兵數量。雖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產力,卻極大破壞了東漢國防力量,

  也正因為如此,東漢建立之後,多次對外戰爭結果均不理想。

  在北方,漢人無法阻擋鮮卑勢不可擋的崛起。南方,蠻族與山嶽愈發活躍。更重要的是西方的羌族叛亂,幾乎讓整個帝國崩潰。

  更重要的是,職業世襲軍戶階級的消失,讓民間世家豪強勢力,失去了一大製衡。因而更加順利,更加沒限制的擴張。土地兼並,人口侵佔。讓東漢不可逆轉的衰落下去。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產階級是政府的瑰寶。而在農耕社會,與中產階級對應的則是自耕農階級。任何一個拋棄了中產階級的資本主義國家都會衰弱。就像任何一個拋棄了自耕農階級的農耕國家都會崩潰一樣。

  “如果軍戶制度還在,也輪不到張角了。”劉備搖頭歎息,接著回答:

  “良家子數量的確不多。所以次一等的遊俠兒,鄉裡農戶也勉強可用。我在涿郡薄有名望,多少會有人來投軍的吧。”

  “隻是,恐怕還不夠用……”公孫續繼續搖頭。

  “幽燕之地,民風彪悍。招募這兩種人,可以獲得幾千精兵。”劉備平靜的說:“有三千精兵,配合郡兵與豪強家兵。可得萬人。一萬士卒加上兩百白馬鐵騎,足夠橫掃北上的黃巾了。”

  劉備輕松地說道。

  之前說北上黃巾有二十萬自然是假的。隻是為了騙劉焉放權的謊言而已。

  河北黃巾有沒有二十萬?當然有。如果計算下來,怕是四十萬大軍都少。

  隻是這四十萬黃巾刨除掉老弱病殘,能上陣的青壯怕隻有一半。其中未受訓練的民壯大概又是一半。山賊,土匪流寇一類,不堪大用的又是一半。這樣計算。張角手下真正得用的精銳怕隻有五萬上下。

  劉備的商業網絡,從河北幽州到江南揚州都有溝通。尤其河北地區,消息暢通的程度,幾乎比漢朝地方州郡政府更高。對於如今的戰局把握,恐怕也比漢庭政府更深。

  河北四十到五十萬的黃巾大軍。其中大半兵力,絕大多數精銳都聚集在張角周圍,圖謀控制冀州,而後南下渡河直逼洛陽。又或者渡河之後,與中原兗州、豫州的太平道徒合流。

  隻不過黃巾軍不擅攻城。張角攻打冀州城池的計劃並不順利。就在完成這個戰略目標之前,盧植所率領的北軍精銳與三河騎士已經渡河,與張角僵持中。

  這種情況下,張角不可能分派太多兵馬攻擊幽州。

  北上進攻幽州的軍隊,與其說是想吞並幽州土地開辟新的戰場。還不如說是以攻代守,期望偏師阻擊幽州可能南下來援的軍隊。

  “朝廷恐懼遼東軍,絕不會放伯圭南下,可張角並不知道。或者他隱約知道一些風聲。但絕不會將所有期望都寄托在風傳的小道消息上面。”劉備心裡這麽想著:

  “這與我獲得的情報類似。十萬左右,恐怕再少一些。精銳數量恐怕不足五千,最多不會超過一萬。

  以黃巾軍不擅攻城的表現來看。這支軍隊最多禍害鄉裡,或者防守弱一些的縣城。絕不可能威脅到涿縣的。

  不過,如果是野戰的話,以一敵十……”劉備心裡繼續計算著,同時也沒停下下令:

  “翼德,雲長,你們分頭行事。雲長快馬露布將我要招募義勇的消息快些傳播出去。回來後與我一起主持征兵事宜。

  翼德你回家去,收拾兵器甲杖,再與鄒都尉一起去府庫。多要甲胄,多要強弩。其他兵器次之,糧草再次,錢餉最次。知道了麽?”

  “知道了大哥!”

  “大哥放心!”

  兩人一起拱手,而後翻身上馬快速離開。劉備隨後轉身,對公孫續說:“伯鈺,能寫公文?”

  “小侄也認得幾個字。”公孫續回答說。

  “那好,先委屈你做個文書。”劉備說道:“你記一下征兵標準。以習弓馬器械為第一等,知曉步射器械為第二等。第三需要身長過七尺二寸,舉二十斤石鎖四十次。

  這三等人從軍可做戰兵主力。以下為輔兵。”

  戰兵我要三千,輔兵也要三千。

  “是,叔父,記下了。”

  “記下了就好。”劉備點點頭:“我們回去吧――長風,伯隆,叔璜,相卿。回去後你們各帶三個師弟,與我一起考核新兵。”

  “是的,老師。”劉備身後,四名年輕人一齊行了一禮。

  這樣交代之後,劉備一行人快馬返回劉園。而蛾賊北上,劉玄德欲招募鄉勇的消息,也在涿郡乃至幽州的土地上越傳越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