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赤帝》第72章新鄉亭
  活到這個歲數的老人自然知道人情世故。

  看劉備的樣子,他們就知道這個農稷從事“有事兒”。

  劉玄德是他們的恩人,所以劉玄德討厭的人他們也必須討厭。

  想明白這一點後,老人們馬上暗暗下定決心。回去就跟大家說,離這個農稷從事遠點。保持距離,別靠的太近。

  再接下來,劉備又看了亭裡的果園,魚塘。然後檢查了一下田間的水渠。

  “新運來的水泥確實好用。”

  水渠旁邊,農稷從事小心翼翼的看著劉備,然後說道:“用水泥修的新渠不會滲水。而且堅固耐用,也不會有淤積。只是……水泥數量實在太少,州府能多撥一些……”

  “沒有。”

  劉備擺擺手:“目前的水泥產量就那麽多。先有多少就用多少吧。”

  “那麽石材和磚材……好吧,好吧,下官知道了。”

  看劉備的面色不好看。農稷從事馬上不敢再問了。

  看著這人小心翼翼的樣子,劉備暗暗歎了口氣:“先對付一下吧,不用太著急。從幽州來的工匠和器械很快就到了。

  到時候我們就能大規模的生產水泥,燒磚與開采石料了。”

  聽劉備這麽說,對面的農稷從事面色才好看一點。也不知道是因為自己的差事能做好高興,還是因為差事做好了之後能多賺點錢,給家裡還債而高興。

  嗯。債主是三義行。大家應該還沒忘。

  至於水泥與磚。就像是劉備的的其他“小發明”一樣。主原料為石灰和黏土的水泥熟料。再加上煉鐵礦渣,與適量石膏製成的礦渣矽酸鹽水泥可以用土法比較方便的製造出來。性能還算不錯。

  至於原材料主要為黏土的磚就更加簡單了。

  與某些穿越者奢侈的的直接拿水泥修路,甚至建城不一樣。劉玄德的戰術很實際。

  在產量不足的情況下,還是先照顧農業生產吧。為數不多的,珍貴的水泥被集中應用,以修堤,修渠為主。落實劉玄德之前的修建新渠的口號。更要進一步發揮冀州農業優勢,促進農業生產。

  在劉備的計劃中,大陸澤畔將成為一個標杆。將成為冀州最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

  也因為這個原因,他在大陸澤畔的經營,下的功夫是最多。最深的。

  這不單單表現在物質支援,以及劉備四處走訪民情兩點上。更重要的是大陸澤畔的政治架構。

  北四鄉,十二亭。

  第一次聽說這個鄉亭的人,一定會對此感到奇怪。

  漢地,巨鹿郡。什麽時候多了這麽個鄉亭呢?

  事實上在這次糧食戰爭之前,巨鹿郡的確沒有。

  它與大陸澤畔的其他二十個鄉,兩百三十八個亭一樣。都是新劃土地,而後新建的。這些鄉亭的名字,是直接按照方位,而後一二三四的編號。

  居住在這裡的百姓,原本就是在軍營旁邊的難民營裡的災民們——數量超過十五萬!

  ——這就是劉玄德的基本盤!是劉玄德的冀州基地的核心之一!

  在未來,劉備期望這些鄉、亭能新設一縣。

  而這樣新設立的縣,在未來將在冀州地面上四處開花。

  以進一步掠奪,蠶食冀州郡縣長官手上的權力。

  ……

  走訪十二亭的行動,花了劉備一個多時辰。到最後,眼看著身邊農稷從事很懂事。劉備稍稍猶豫了一下,還是出言誇獎了他一下。這讓這位農稷從事略感安慰。

  而後=,劉備婉言拒絕了老人們的挽留:“備還要去其他鄉亭走訪,看望其他地方的父老鄉親。實在是沒時間留下吃飯。各位父老也不用送了,快快回家歇息去吧。”

  “這,這……也不急於一時……”聽劉備這麽說,老人們當然感到很失望。

  “如今大陸澤畔十數萬百姓,分成的二百三十八個亭。備都要去看一看的。”劉備說:“趕在春耕之前。備要督促與建設新渠事宜。所以真的沒時間。”

  “這……春耕也沒兩天了啊。”聽劉備這麽說,老人們感到很驚訝。

  在驚訝之後,就是感動。

  他們忍不住的拉住了劉備的手,又一次忍不住要掉眼淚了:

  “玄德公啊,要是大漢的官,都像是玄德公一樣,我們這些小民還愁什麽呐。”

  “言重了,言重了。”劉備溫和的說:“分內之事,分內之事而已。”

  說完這樣的話,劉玄德與他們施了一禮,而後與其他隨從翻身上馬,策馬離開……老人與官吏們,在劉備施禮的時候回禮。然後直到劉玄德離開很遠,他們才抬起頭來。然後依依不舍的回家去。

  想必這段記憶他們會牢牢記住。 在生命中余下的日子裡。他們閑暇時候,就會將這件事給兒孫們講述。讓他們一起牢牢地記住,有個大好人,他的名字是劉備,大家都叫他玄德公。他待人和氣,扶危解困。當年冀州災荒,他救了冀州啊。所有的人。

  再然後,他們會將今日所見,所聞的事全說出來。讓劉玄德風采傳揚下去。

  ……

  “玄德公……”

  與此同時。在向北五鄉一裡前進的途中,作為劉備隨從之一的國淵國子尼開口了:“別駕,深得冀州人心啊。”

  “這不是什麽好得意的事。”劉備轉頭,看向他然後這樣說:“相反,這是個負擔。”

  “負擔?”

  經過盧植寫信,鄭玄推薦。然後與一眾師兄弟一起,來投奔劉備的國子尼,憑借國人的才乾,以及踏實肯乾的作風,很快在冀州幕府中脫穎而出。

  這段時間,他就跟在劉備身邊,跟著劉備在各個新鄉亭之間跑前跑後。日子過得忙碌而充實……與那些受到冷遇,做著無聊的文書工作,怎麽看都沒有出頭之日的師兄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也因為這個原因,原本關系還算說得過去的師兄弟們,多少說起了風涼話。

  就像是所有沒本事又自視甚高的人一樣。他們將自己的失敗歸咎於別人。劉玄德太強,也太可怕。更重要的是抓著他們的前途。所以他們不敢說。所以國淵,國子尼不知道怎麽,就成了喜歡進讒言,蒙蔽聖聽的小人了……

  這讓國淵感到分外失落,並且開始懷疑人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