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末之巨t逆襲》第548章蘇祿國
對於十七世紀的大明朝廷來說,琉球群島就是雞肋,不,連雞肋都算不上!

 打個比方,將它直接納入治下,就好比後世將非洲某一窮二白什麽資源都沒有的小國並入中國一樣,不但佔不到一絲便宜,還要為此背上包袱。

 由於出產極少,而且還要給薩摩藩上繳糧食,琉球除了王室和士族之外,禁止平民食用大米,琉球群島上絕大多數土著居民都是以紅薯為主食,而在紅薯沒有引入以前,琉球人更是饑荒不斷,餓死人是常事。

 貧困到這種地步,他們有什麽是朝廷要貪圖的?

 琉球群島孤懸海外,來來往往的不是倭人就是夷人,都不是什麽良善之輩,要是他們在琉球搞出點事來,朝廷要不要出兵?

 若不出兵,大天朝顏面何存?若是出兵,且不說水師有沒有這份戰力,就算有,這得要糜耗多少錢糧?

 因此,大明朝廷哪怕是知道了琉球已經被倭寇控制,也沒有采取任何措施,而是任由薩摩藩逐漸將琉球吞並。

 但李元利就沒有這麽多的顧慮,哪怕開始幾年在琉球只有投入,大興軍也必須將琉球納入治下。

 從長遠來看,光是琉球群島周邊海域蘊藏的豐富油氣資源,就絕對不能將它放棄,從目前來看,琉球也有大興軍急需要的東西,那就是硫磺,它可以用來製取硫酸。

 硫酸是十分重要的工業原料,目前大興軍還沒有掌握從硫鐵礦中製取硫酸的工藝,所以硫磺就成了生產硫酸必需的原料。

 目前大興軍製取硫酸用的硫磺都是由國內供應,但中國境內的天然硫磺礦不多,而琉球幾個火山島恰恰盛產硫磺,而且品質非常好,這剛好可以彌補國內硫磺產量的不足。

 以大興軍的實力,要拿下琉球是很簡單的事情,李元利隻做出指示,具體由內閣和兵部去實施就行。

 劉玄初道:“王爺,那琉球之事就這樣定了。王爺是否要見見他們的使臣?”

 “肯定要見一見。乾脆通知他們,明日下午我在宮中賜宴……讓蘇祿國的使者也一起來。”

 “王爺的意思,蘇祿國王請求內附之事也準了?”

 “嗯……這是好事,為何不準?”李元利道:“只是這南洋蘇祿國離此數千裡之遠,卻不知他們為何要請求內附?”

 劉玄初笑道:“王爺!這蘇祿國與我國之間相隔雖遠,但卻是早有淵源,此番請求內附也並非無因。”

 “早在永樂年間,蘇祿國三王便曾率眷屬及侍從數百人,遠渡重洋訪問我國,受到前明永樂帝盛情款待。在回程途經山東德州時,三王之中的東王病逝,永樂帝命禮部以藩王之禮葬之,並親撰碑文、賜諡“恭定”。”

 “東王病逝後,其長子回國繼任王位,傳襲至今已有十世,而其王妃和另兩個兒子就留在德州守墓並定居終老,逝後仍然葬於德州墓園。如今德州安、溫二姓,絕大多數都是蘇祿國東王后裔。”

 “數十年前,西夷入侵蘇祿,從隆慶至崇禎年間,西夷數次大舉進攻,欲以蘇祿為屬國,但卻遭到了蘇祿人的激烈抵抗而沒有得逞。”

 “西夷與蘇祿之間交戰不斷,渤泥國也趁此時機對蘇祿用兵,蘇祿國因此國力日衰,內憂外患不斷,其呂宋島以及中北部地區都被西夷攻陷,南部也被渤泥國逐漸蠶食,這個時候蘇祿國王請求內附,也不過是想找個靠山罷了!”

 這兩年來李元利通過安插在海商中的軍情司眼線,對南洋的情況也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但劉玄初和蘇祿國使者數次會面,旁敲側擊,再加上蘇祿國王急於內附找個靠山,蘇祿使者可謂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所以劉玄初知道的內情自然要多得多。

 歷史上在這個時期,蘇祿國就曾經被渤泥國短暫吞並,過了幾十年時間才復國,但復國後仍然面臨內憂外患,因此在滿清乾隆十八年,蘇祿國蘇丹就曾經向滿清朝廷上書,表示“臣願以疆土人丁戶口編入中國圖籍,聽任指揮”,“倘蒙鈞旨喜納,恭候綸音天降,臣來年編籍晉上,即為中國黎元”。

 事實上在有清一朝,請求加入中國的並不止蘇祿一國。

 明末清初,中亞地區主要有五個國家,分別為哈薩克汗國、布哈拉汗國、浩罕汗國、布魯特汗國、巴達克山,其中面積勢力最大的當屬哈薩克汗國(大概相當於今天的哈薩克斯坦)。當時的哈薩克汗國分為三部,他們處在準噶爾和俄羅斯之間,也是戰亂不斷。

 乾隆帝在位期間,徹底平定了準噶爾地區,將新疆地區納入清朝的版圖,從而與哈薩克汗國接壤。乾隆二十二年九月,哈薩克中帳領阿布賚派遣使者來到承德朝見乾隆皇帝,同時上書表示“臣阿布賚願率哈薩克全部歸化鴻化,永為中國臣仆,伏唯大皇帝睿鑒”。

 接著哈薩克汗國其他兩部也先後上書做出表示願意歸順清朝。但乾隆卻以“哈薩克越在萬裡之外,荒遠遼闊”為由,表示中薩之間“不過羈縻服屬,如安南、琉球、暹羅諸國,俾通天朝聲教而已,非欲郡縣其地,張官置吏”。拒絕了哈薩克加入中國的請求。

 另外,緬甸北部地區的八大土司,歷史上也曾經主動要求加入中國,但卻同樣遭到清廷的拒絕。

 十九世紀初,英國殖民者開始入侵緬甸,並通過三次英緬戰爭,將其納為殖民地,但此時的緬甸北部依然控制在那些土司手中,土司們迫於英夷壓力,紛紛上書表示願意加入中國,以期獲得朝廷的援助,共抗英夷。

 以稔祚為的八個緬北土司向清朝雲貴總督岑毓英上書, 表示“我等男女情願投奔中華,永為子民”。關外的木邦土司鍾文源更是親自來到昆明,求見雲貴總督岑毓英,表示“該土司曾屬中華,淪陷於緬,緬國無主,決計來投。如蒙中華收恤,自當效力邊陲。”

 當時清廷正與英國進行邊界談判,如果答應這些土司的要求,那麽勢必將在談判中佔據主動。但當時的清政府懦弱無能,慈禧不欲多生事端,於是下詔“斷不能僅據該土司稟詞輕開邊釁。至該土司等若再來請示,即諭以現在中國與英人尚未定議,毋庸瀆訴也”。

 閉關自守、目光短淺的滿清朝廷,就這樣一次又一次地失去擴張領土、增強實力的大好時機,最終淪為西方列強蹂躪的對象!

 :。:

  https://

  天才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