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孫堅府上,再收得馬超為徒,又驚豔的看到了孫堅夫人氏,劉易也不虛此行了。
只可惜,劉易看得出,這吳夫人和孫堅似乎感情相當深厚,而劉易現在和孫堅亦在論交之中,所以,吳夫人驚豔雖然驚豔,可是劉易在一時半刻之間也沒有太多的想法。並沒有多想什麽,只是在離開了孫堅府上之後,心頭裡總有一個倩影讓劉易揮之不去。
呵,劉易這家夥,有時候還真的不知道要如何形容他才好,就似乎總見不得女人,一見到某個姿色出眾,氣質獨特的女人,便總控制不住的一翻yy。
不過,yy還yy,劉易的心裡還是非較理智的,他知道不管那吳夫人有多麽的美貌,有多麽的風情萬種,但是劉易的心裡也知道和她沒有任何機會的。不說她和孫堅的感情如何,就說劉易想再見她一次都有點難,況且,孫堅這天已經說了,他不日便會離開洛陽京城回江東,除了留下孫策跟隨劉易學藝之外,他的夫人及二兒子孫權等,都會隨他離
所以,劉易此刻就算是有再多的歪念也沒有用,派不上用場。
而馬騰,他見孫堅居然舍得留下兒子孫策隨劉易學藝,他也二話沒說的,把馬超留下,也讓馬超留在洛陽隨劉易學藝。
回到振災糧官府,劉易把黃正、武陽叫來,讓他們密切留意著另外一個超級大將太史慈的情況,探清他住在哪裡,來洛陽除了參加比武之外,是否還有什麽事等等。
劉易最喜歡的超級武將,除了趙雲、馬超之外,便是太史慈,如今好不容易碰著了,哪怕是沒能收服他為自己所用,劉易也得要和他結交互相打下點交情。
而且,劉易覺得,這太史慈和眼下所收的兩個徒弟孫策和馬超不同。別看劉易現在收了孫策和馬超兩個小子為徒,可是這也未必就代表著他們今後會追隨在劉易的左右,為劉易效力,因為他們一個是將來的江東霸主,一個是西涼無敵的錦馬超。他們兩人,他們的出身便決定了他們眼下不可能奉劉易為主,從此完全效力於劉易的可能。
其實,劉易雖然沒有說什麽從表面上,也沒能從孫策或者馬超的身上看得出有太多不對的地方。可是,無論是孫策或者是馬超,他們的身上,都有著一股無形的威勢,或者說是一股給人相對不甘人下的強烈觀感。這兩個小子,一看便能隱隱的看得出,他們並非是那種願意屈居人下的人。那是一種氣質來自於他們血統裡的一種氣質。
馬超還好一點,孫策這小子,還真的無時無刻都有著一股霸主之氣不是那麽容易便肯屈居人下的人。
不過,劉易也不擔心他們今後會和自己作對,也不擔心他們今後會不順服自己。畢竟,這師父的名義已經是堂堂正正的擺在這兒了,今後若出現兩軍對陣的諒他們也不敢和自己刀兵相向。另外,馬超在西涼始終都不成氣候,最終還是被曹操所敗,先後投了漢中張魯及奪得西蜀之後的劉備。劉易知道,可能正是馬超身上的這股不甘人下的氣質,讓劉備根本就沒敢重用馬超以至馬超一心想出兵滅曹以報父仇而不能,最終鬱鬱而亡,英年早逝。
馬超的野心沒有孫策那麽大較容易使其真正順服,而孫策,劉易此時也沒有想太多,畢竟如果自己不出手改變歷史的話,孫策就只有二十六歲的命,就看他今後的表現如何了。
所以,相比起孫策和馬超,太史慈更加容易收服一點,以太史子義的忠義,只要把他說服,只要他點頭跟著自己,那麽他就是自己身邊雷打不動,最可以依賴的大將。
說實在,劉易現在手下的超級武將雖然說有不少了。但是,真正讓劉易真正放心,可以讓他們獨自統領一軍作戰的人並不多。
眼下,黃忠、典韋、顏良、文醜這四將,就僅是黃忠可以算作半個主帥,但說到讓黃忠獨自統領一軍出征,而且可以完全讓人放心肯定說不上。黃忠練兵有一套,不管是步騎、水軍,都略懂皮毛,可是,礙於他的性格太過剛烈,眼內容不下半粒沙子。過剛易折啊,若讓黃忠獨領一軍,那麽就必須要配備一個超級謀士,並且,要配一個讓黃忠心服口服的謀士。而能讓黃忠心服口服的謀士,怕就只有戲志才、田豐等幾人。可是,這幾個今後都是要獨檔一面,統管一方的人才,又豈可時時刻刻隨同黃忠一起出征呢?
說真的,劉易寧願更信任黃忠的兒子黃敘,如沒必要,劉易也不想讓黃忠獨領一軍出征。
劉易是一個力求完美的人,出兵打仗,可以以少勝多、經弱勝強,可以出奇製勝,可以兵行險著。反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因素,無所不用其極,在不利或者是有利的情況之下,以最少的損失擊敗敵人。所以,今後出兵,不戰則已,戰則必勝如若沒有把握,不受控的戰爭,劉易寧願不打,因為,劉輸不
縱觀三國時代中的梟雄,不管他們哪一個,勝仗打了許多,但是敗仗也打過不少。而其中有不少梟雄,更是在一場敗仗之中便輸了全部,劉易可不想這樣,哪怕是一般的敗仗,劉易都不想去打。
劉易不是公孫瓚、不是袁紹,更不是劉備、曹操。他們一生征戰,勝勝敗敗無數,躍下再爬起來,韌勁十足,又或者,有些從此一跌不振。
那些一敗便不得翻身的就不說了,像劉備、曹操這兩個今後三國各佔一方之主。劉易覺得,他們之間的戰爭打得實在是太多了,有許多時候,不少戰爭根本就沒有必要打的,又或者,應該可以避免損傷的。最少,他們要打的時候,便可以做得更好,一戰而勝·而不用拖拖拉拉,戰了幾十年都還沒有一統三國,白白的耗盡了漢人的元氣。
比如說,劉備·這丫的,在平原混跡了好幾年,這個不說了,好不容易混到了除州這個地盤。在除州來來去去也有好幾年,又有本地大豪的支持,居然還沒有在除州立穩足,不要說立穩足了·連區區一個除州城都還沒能完全的掌控。在自己還沒能掌控的情況之下,居然還敢收留被曹操打敗的呂布。結果他自己卻被這個迫害那個暗算,東投西撲的,看著都讓人感到眼怨。戰爭時期,劉易救了除州,在當時的民眾之中,名聲不可謂不大。有一大部份的士族豪紳支持,有著民心民意·陶謙把城池交托的時候,若是劉易,必會第一時間肅清所以反對的人·然後把全城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呵呵,若是劉易,又豈可容許那些不是和自己一條心的人存在?控制徐州,進而向周邊發展,發展工農、組軍築城,抵抗曹操,那時候,曹操剛好打呂布,收復兗州,也要時間去管治·一時半刻是騰不出手來對付徐州的劉備的,如果當時劉易完全控制了徐州,利用一年多的時候準備,相信他也有可能在徐州立穩足。至於來投的呂布,又豈能和他客氣和他稱兄道弟?只有兩條路,一是離開·二是投誠,將兵權交出來,然後軟禁他一段時間再說,待可以完全掌控了呂布的手下將領士兵的時候,再放呂布出山不遲。可惜,劉備一個蠢貨,自己的親兵充其量不過是兩三千,徐州又沒有完全掌控,居然還敢收留呂布?
所以說,其中,本來有許多仗是不用打的,因為種種的原因,偏偏要打了,並且還要打敗了。
再說曹操,官渡之戰就不說了,那是袁紹蠢貨。嗯,先說曹操出兵打投了荊州劉表的劉備吧。
他在劉備得到諸葛亮的前後,先後幾次出兵,而每一次出兵·都是幾萬、十萬,次次打敗仗,並且還是慘敗,能活著逃回去的人不多,特別是得到諸葛亮之後,博望坡之戰,火燒夏侯的十萬大軍啊。劉易想要說的是,這些仗有必要打嗎?用得著像玩遊戲通關一樣,先是派小部隊來打,然後逐次遞增兵馬,一波一波的去送死。這樣的仗,戰敗後是誰的責任?
很明顯,兩軍作戰,不是先派部隊去試探別人的實力如何,而是先派出探子,把敵方的虛實探聽清楚,不出兵則已,一出兵便要以泰山壓頂之勢,一舉滅之,豈可讓敵人遠遁春風吹又生呢?
當然,其中曹操所派的領軍主師,便是一個大問題,那個時候,曹操的手下,應該已經是人才濟濟了,在博望坡這戰時,他居然還要用夏侯為主將,明知道他會輕敵,還要讓他領著十萬大軍眼巴巴的去送死,這樣的仗,實在是沒有必要打嘛。後來,曹操親率幾十萬大軍一舉佔下荊州,這不是打得挺好的?早如此,當初何必白白枉費了那麽多士兵的性命?幾十萬大軍,任諸葛亮有多大的本事,還不是無力抗拒?連落腳的地方都丟失了?嗯,接下來,便是赤壁之戰了。
有時候,劉易覺得曹操還實在是太過操蛋了。赤壁之戰,劉易覺得,那實在是沒有必要打啊。
只要退守經營荊州,大軍分散開去,鎮守沿江的城鎮,東吳根本就無力再向北發展,只能困在東吳一偶。然後,曹操可以先平定漢中西蜀,如此,天下基本便是曹操的天下了。那劉備,被困在江夏小小一地,在夾縫之中根本就再也沒有生存的空間,根本就沒有後來佔據西蜀的事了。
反正,劉易覺得,不管怎麽樣,領軍的主將非常重要。主帥不夠智謀,那麽肯定會打敗仗,而劉易,不能承受敗仗的損失。那曹操幾萬、十萬,甚至幾十萬兵馬都可以損失得起,戰敗之後,他還可以穩穩的佔據著北方,但是劉易不是曹操,劉易手下的兵馬,一兵一卒都是經過好不容易才組建訓練出來的,劉易不願意失敗,不想失敗,不敢失敗。
所以,劉易打仗,要從方方面面去考慮。首先考慮的,便是領軍主帥的問題。
在劉易的心目中,可以獨領一軍也可使劉易完全放心的三國超級武將之中,就僅有三人是劉易完全放心的。他們分別是甘寧、太史慈、趙雲。甘寧統領的水軍劉易可以完全放心,做水賊的,都是賊精賊精的家夥,只有佔便宜不會吃虧。
趙雲便不用說了智勇雙全,既謹慎,又能出奇,或許他不是兵法大家,甚至他也沒有系統的學過兵法,但是,他的性情便注定他是一個常勝將軍。
太史慈,也是一個智將,為人忠義沉穩,當是主帥之才。
現在,劉易的手下已經網羅了甘寧、趙雲兩人了,又豈可錯過太史慈。並且,如今在洛陽好不容易見到了太史慈,一別之後就不知道要何時才可以再見到他了。所以劉易得要把握機遇,先和太史慈拉上點關系。
不過說也奇怪,如果不是劉易醒起,自己第一天去打擂台的時候,曾和武安國戰過一場,也猜到和武安國在一起的那個文士是孔融,因而提醒黃正、武陽他們若尋不到太史慈,可以調查武安國或者孔融,看看可否從他們的身上找到太史慈的落腳之處。如此,才查探到太史慈的確和孔融有來往,但似乎並不是和孔融住到一起去的。
一時半刻沒能尋到太史慈的落腳之處。幸好,太史慈已經進入比武招親的八強,相信他還在洛陽。
這天,八強對戰開始了。
這兩天劉易在想著如何尋找太史慈,心裡在想著尋到他後,自己又如何去和他結交拉點並系。可能是劉易的心裡想著太史慈的關系,抽簽對戰,他居然抽中了太史慈。
另外的三場,呂布對張飛,呵呵,這一對宿命之敵,提前對上陣了。關羽對黃忠,這是一場正名之戰,關羽現在正值年少氣盛的時候,而黃忠也正好在壯年。歷史上,黃忠六十有余、關羽也人到中年,他們才遇上一戰,並且英雄相惜,各自手下留情,互相配服。不過,他們那時候的一戰,總讓人感到不是那麽的過癮,所以,他們現在對上,大家都是身壯力鍵的時候,可以放手一戰,看看到底是誰更厲害了。再有,便是趙雲對徐晃了。
四場比賽,依然是同時進行的。比武一開始,張飛的便暴喝連連,和呂布戰在一起,也不知道張飛何來那麽大的火氣,就似乎一見呂布便有點看不順眼似的。還好,此時張飛倒還沒有張口閉口便罵呂布為三姓家奴,這個時候,呂布都還沒有殺丁原刺董卓呢,所以,自然便不會有三姓家奴之說。
但是,縱使張飛沒有罵呂布為三姓家奴,但是也不會有什麽的好話,呂布也被張飛激出火氣來,方天畫戟幻出漫天戟影,絲毫不讓的和張飛戰在一起。
不過,話說張飛雖然狂暴,可是,他還真的不是呂布的對手,這個呂布,在超一流武將之中,特別再強上一層的,所以,不用多及,張飛便完全被呂布壓製了下來。
呵呵,在虎牢關上,張飛和呂布相鬥,危象橫生,關羽才出戰雙戰呂布的,兩人戰呂布,才可勉強敵住呂布,穩勝一籌,但是關羽的心裡也清楚,若是他自己對上呂布,也必輸無疑。
旗鼓相當的關羽和黃忠,一個剛烈一個沉穩如山,一動便是勢大力沉,兩人的大刀相激,往往能讓人感到心驚膽顫,那種一往無前,勇烈無比的刀鋒相接,實在是太過有氣勢了,讓人不敢睜目。
趙雲和徐晃之戰,那是趙雲必勝之局,也就不多說了。
且說,太史慈和劉易,一人使戟一人使槍。
呵呵,劉易終於用槍了,便依然不是翻龍槍,只是普通的一杆镔鐵長槍而已。
劉易和太史慈相對,發現太史慈的俊臉上一臉冷酷,不喜不悲,就似乎根本就不認識劉易似的。不過,他先向劉易抱了抱拳,嘴上卻說道:“太子太傅,還以為會在最後再遇上你,想不過這麽早便碰上了。我還打算如果太子太傅沒能殺進決賽,我還得花些時間登門拜訪,領教一下太子太傅的武功,看看是不是真的那麽厲害。”
“哦?原來太史子義也早有想法要和劉某比一場啊,呵呵,實不相瞞,求之不得啊,前些天,我也看了子義的擂台比武,一見便知道子義的武藝不凡,有心想見識一下,可惜,我曾派人去找你卻沒能找到你落腳之處。”
“太子太傅的比武,我也看了,可惜,貌似力量十足,就是招式難看一點。我找你比劃,不為別的,是為武安國出一口氣!”
“嗯?比武招親,勝敗但憑本領,為何卻說要為別人出一口氣呢?”劉易此時,也察覺到了太史慈似乎對自己並不是那麽的有好感,並且,還有少少的敵對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