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小兵之霸途》第518章
第五百一十八章匈奴撤軍

 劉易之所以孤身闖到了左賢王於夫羅這裡,那是因為劉易看出左賢王這斯也算是一個梟雄,只要能夠和他見上面,那麽事情便有得談。

 匈奴左賢王這一個稱號,在匈奴人之中,是僅次於匈奴單於的一個職位。只有單於之親子才可以獲得這個稱號,相當於是漢人中太子的意思,是單於的繼承人。

 不過,在匈奴人當中,左賢王之職位,並不是唯一的繼承人,只是按匈奴人的習俗來說,左賢王只是第一繼承人的意思。匈奴人中的左谷蠡王、右賢王、右谷蠡王等等,這些人,都有著繼承單於王位的權利。所以,在匈奴人當中,有時候,並不是只看這些人的職位決定單於歸屬,最主要的,是看這個人的武勇。

 其實不只是匈奴人,別的小數異民族,他們一直都是強者為尊的,哪怕你是一個一聞不名的家夥,只要在他們之中顯現出了強橫的武勇,那麽別的人便會敬畏他,擁護他並追隨他。哪怕是一個最低層的牧民,只要他有這個實力擊殺單於,而他又能在單於親將親兵的攻擊之下活下命來,那麽他便可以自動晉升為單於,會被那些匈奴人當成是英雄一般膜拜跟隨。

 劉易很清楚的知道左賢王的實力,知道他一定不是匈奴人當中勇力最強橫的那個人。甚至乎,那些什麽的右賢王什麽的,都要比左賢王更加的強勢一點。劉易亦看出這左賢王的野心,知道他對單於之位勢在必得。更加重要的一點,劉易知道,這個左賢王一開始的時候,並沒有得到匈奴族人的認同認可,要另立單於,後來沒有辦法,於夫羅只要再次向大漢朝廷稱臣,以尋求漢廷的相助,讓他得以坐穩王位。

 反正,劉易覺得,這個左賢王,他心裡著緊的,可不是他父王被刺之事,是如何獲得這匈奴單於正式登上匈奴王之事。

 而左賢王,他因為和漢人打交道打得多了,其本人也算是對漢人的文化有了相當一定程度的了解。他明白漢人之於匈奴來說,有許多方面都是處於一個領先的地位,他的心裡,有一種學習漢人先進事物,帶領族人興盛的渴望念頭。但是,想學習漢人的文化,那麽就必須要有一個宜適他們族人生存的環境,可是,這樣的環境,只有漢人才有。左賢王的心裡也知道,他可以搶掠漢人的錢財牲畜甚至可以搶擄漢人做奴隸。但是卻不可以把土地也都搶回大漠,想要學習漢人文化便得要把族人遷到漢人的地方,如此,才有可能實行他的匈奴興盛計劃。

 種種的原因,使得這左賢王的心裡也很明白,他們匈奴人若想真正的興盛,那就離不開漢人的文化,離不開漢人的幫助。所以,他可以縱兵搶掠漢人,可以劫其財物,掠其人口,但是卻不能做得太過份,不能真正的和漢人成為不死不休的死敵,不能真正的惹毛了漢人。

 尤其是劉易,左賢王的輕易不能夠得罪的,或者說是不能夠往死裡去得罪。其實也不只是劉易了,哪怕是別的朝廷高官,放在左賢王的面前,他怕都不會真的殺了。因為,他們進佔並州,其原因不再是像以前那樣搶了便走,而是想在並州落地生根。而想在並州不走了,那麽,就必須要經得漢人的同意,要不然,真要打起來,以他們匈奴人現在的兵力來看,還是不能和漢人相比較的,他也知道,漢人一旦認真起來,也有那個實力將他們匈奴一族給滅族了。

 所以,左賢王才會和劉易相談,並達成了協議。

 不過,話說匈奴人便是匈奴人,他們心底裡都有一種嗜血好殺的獸性,左賢王雖然學習了漢人的文化,但是他的殘虐心性並沒有人因漢人的文化而淨化。在他父王被刺殺的時刻,他忍不住心底裡的暴虐之氣,幾乎便要下令屠城,殺盡城內的漢人了。

 還好,劉易及時前來,讓左賢王不得不壓下了心內的嗜血。

 劉易的說話,許多都是直說到他的心裡去的。而且,劉易的分析,也是深得左賢王的認同。

 現在,左賢王最主要的,並不是在並州掠奪,更不是如原來的計劃那樣,在並州佔著不走。匈奴大王一死,左賢王原來所有的計劃都沒有用了,現在,最主要的是穩固他在匈奴族人心中的地位,確保自己順利登上單於之位,正如劉易對他說的,他現在只是左賢王,並沒有真正的成為單於。如果讓那右賢王回到塞外族中,先一步和族中的人達成協議,讓他登上了單於之位,那麽,於左賢王來說,一切都萬事俱休。所以,他必須要在發生這樣的事情之前,趕回塞外去阻止這樣的事情發生。

 所以,左賢王已經無心在晉陽城逗留,隻想馬上返回塞外去。但也正如劉易所說的那樣,左賢王的心裡再急,也不爭在這一兩天了,不管怎麽樣,這都是劉易的一方面說詞,他還是要派人去了解情況,否如劉易所說的那樣屬實。

 他已經按劉易的意思下令,嚴令匈奴士兵不準隨意掠奪斬殺城內的漢人,並命令匈奴士兵在城外集結,近日不準再離開軍營去掠奪,並且,他把搶回來的堆積如山的錢財糧食分派下去,讓匈奴士兵攜帶,準備隨時撥軍返回塞外。

 既然左賢王的心裡已經有了決定,那麽自然也應了劉易的要求,他本人,並沒有離開劉易十步左右的范圍。怎麽說,現在整個晉陽城都是他匈奴人的地盤,到處都是他的兵馬,換轉了是他在這樣的情況之中,怕都會有劉易那樣的要求。當然,換了是他,也絕對不敢孤身一人進入敵人之中了。

 這也是劉易看準了他和匈奴左賢王可以一談,才會以身冒險,進入被匈奴所佔城內的原因。如若劉易明知道是死,那麽也不會如此冒險來見左賢王的。

 讓劉易想不到也有點哭笑不得的是,典韋這個楞頭青居然也像他那樣帶著十八親衛闖到了晉陽城下,更讓劉易覺得有點胡鬧卻心裡也喜歡的是,元清居然也會跟著典韋他們一起來。

 晉陽城,裡外起碼有六、七萬的匈奴騎兵,說真的,劉易早上的時候,如果還沒有叫出左賢王來相見,那麽他便絕對會被被匈奴的騎兵重重圍困,最終能不能從千軍萬馬殺出一條血路都很難說。現在,典韋他們居然也學他這樣。

 呵呵,典韋也太衝動了。還幸劉易在這裡,要不然,怕他們還真的是送肉入狼口,有來無回。典韋縱使再強,面對幾萬匈奴騎兵,那也是歇菜的份啊。典韋不是劉易,左賢王可沒有一點要再去見典韋的意思,或者左賢王也根本記不起了典韋是誰,還很不耐煩的揮手讓人圍殺了便算,誰有事沒事都闖到城外說要見自己,哪裡有那麽多的閑功夫?

 劉易剛好聽到那些匈奴人向左賢王的匯報,趕緊讓左賢王派人去把典韋他們帶進城來。

 既然已經和劉易達成協議,現在左賢王也不再為這些小事計較了,沒有多說什麽,便讓人去放了典韋等人進來,帶來見了劉易。

 其實,左賢王從一開始便不應該出城來見劉易的,因為他的內心裡,早已經埋著一顆對劉易的恐懼之心,所以,當一見面,劉易突然所爆發出來的強橫之時,他便刹時失去了要和劉易徹底決絕的念頭,沒敢下將劉易擊殺的命令。當時,劉易離他已經很近,也不過是十步左右的距離,他的手上,的確有著好幾萬的大軍,可是,如果真的下擊殺劉易的命令,他也沒有半點把握自己能否可以躲開劉易最後的反撲。這個時候,就算左賢王有更多的軍隊,手下有更多的人,可是,都是在遠處,遠水救不了近火,有再多人又有何用?所以,左賢王權衡輕重之後,才決定和劉易一談。

 自然,他決定了和劉易一談的時候,心裡也有了要被劉易要挾的思想準備,陪在劉易的身旁,這自然也是左賢王早便能想到的。

 有時候,左賢王想想都覺得有點鬱悶,現在,真正佔據著絕對實力的可是他,可是他卻不知道為何要那麽的顫顫赫赫,要聽從劉易的話,甚至,連劉易的人來了,並殺了不少他的匈奴騎兵,他都只能當沒看見,把人給送到了劉易的身邊。

 這還不是最鬱悶的,最鬱悶的是劉易居然叫了那個叫典韋的壯漢跟著自己,不離自己一步,連正常的小解……

 還好,兩天的時間很快便過去。

 左賢王也終於證實了劉易所說的並沒有假,那右賢王果然已經一聲不吭的便撤走了,不只是他,連那些小數部落的匈奴聯軍盟友,在知道了匈奴大王被刺身亡的消息之後,他們也相繼離開了並州,全都攜帶著大量搶掠而來的錢財糧食從雁門關返回了塞外。而留在雁門關的匈奴守將,因為阻攔右賢王私自出關而被殺,連那一萬匈奴騎兵,都被右賢王挾持著一起走了。

 左賢王聽到了這個消息的時候,他還差點沒有氣得吐血。因為,右賢王如此,便等於是公然的向他挑戰,或者是向他表示不會臣服於他了。因為,那留守雁門關的一萬騎兵,可是匈奴大王留下在那兒鎮守著的,可是,這大王才剛死,他便不聽命令,公然的闖關殺將,不但如此,還要挾裹著那兒的一萬匈奴騎兵走了。

 左賢王的心裡怒啊,覺得右賢王實在是太可惡了,他如此的行徑,其實便等於是想親手將他置於一個絕境。要知道,留守雁門關的一萬騎兵,他們不但只要製止匈奴聯軍的人在搶掠了之後便要返回塞外,更主要的是要守衛著雁門關,使之不讓漢軍再奪了回去,如果雁門關被漢軍佔了回去,那麽他們這些進入了並州之地的十多萬匈奴騎兵便被截斷了退路,被困在並州河套之地。

 現在,眼看便是大雪封山的時候,如果真讓漢軍奪回了雁門關,左賢王若不能在短時間內再次攻下雁門關,返回塞外的話,那麽他便面臨著一個全軍覆沒的危險。

 這是絕戶計啊!左賢王的心裡不禁升騰起對那右賢王的無邊恨意。

 所以,左賢王再也不敢待在晉城了,第三天的一早,他便命令大軍馬出發,返回塞外,當然,他先命其中的一個匈奴大將率著一萬騎兵,急行軍趕去雁門關,先把雁門關守住再說。

 然而,就在左賢王準備離去之時,漢騎終於來了,足有兩千騎兵轟隆隆的開到。

 當然,兩千騎兵對於幾萬匈奴騎兵來說,根本不算什麽。

 但是,兩千漢軍騎兵的出現,證實了劉易所說的話不假,漢廷的確是準備著對他們用兵。這兩千騎兵,怕只是先鋒軍而已。

 既然兩千漢軍先鋒到了, 那麽漢廷大軍怕擇日便會到達。

 左賢王知道,如果自己在晉陽城裡哪怕是再停留多一天,那麽漢軍大軍便會到達,大軍一到,兩軍自然便要對陣開戰,不管結果如何,他都勢必會被拖在這裡,錯過了在大雪封山之前離開雁門關返回大漠的時機。

 如此,左賢王也隻好放棄了要在離開晉陽城之時,讓手下的士兵突然再搶掠一翻城池的打算,時間緊急,在這裡折騰不起了。

 劉易和元清、典韋加親衛站在城北城門門樓上,和左賢王揮了揮手,然後目送著他的大軍離城而去。

 劉易在此目送左賢王離開,自然不是因為和左賢王有什麽很深厚的交情而來送他。那是因為劉易只是想看著他離開而已,盯著他,便可以給他一種壓力,讓他不敢在走前亂來,也只有盯著他離開,劉易才能放下心來。

 一切雖然看上去像很簡單,很順利,可是,其中的凶險還是有了的,有時候,生死也全在左賢王的一念之間。不過還好,現在也算是救了整整一座城池的百姓,讓他們免受於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