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當初被派去向公孫瓚借糧,任務自然是完成了,可是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居然會留在公孫瓚軍中這麽久。
自從收拾了黑山黃巾軍,殺了張燕,報了哥嫂之仇後,他心裡的執念已經放下,決心好好的輔助劉易,準備為劉易訓練出一支無敵的騎兵。
新漢朝的軍隊完成統編,成立了五支騎兵,十來萬人,他也才剛剛對騎兵的訓練制定好了一些訓練方案,說真的,如果不是因為新漢朝遭遇到糧食危機,並且缺口還那麽大的話,他真的不想因為借糧而被留在幽州。
但是,趙雲身上有一點優點是劉易也相當欣賞的,那就是趙雲的戰略眼光。或許,歷史上的趙雲,他甚少獨領一軍坐鎮一方,他在這方面的才華並沒有得到展現,世上所稱頌的只是他的忠義武勇、他的帥氣孤膽。但劉易覺得,趙雲的戰略眼光,統軍能力,應該是三國眾多的大將之首。因此,趙雲也是劉易最為放心的一個大將,常勝將軍的常勝,可不是說說的,而是做出來的。
事實也是這樣,趙雲向公孫瓚借糧,到了公孫瓚軍中的時候,他就發現了一個極為嚴重的問題。
公孫瓚的發展居然陷入了一個幾乎等於是停滯不前的情況,他作戰雖勇,卻不怎麽懂搞民生經濟,甚至不懂搞好軍民的關系。幽州地區的百姓,民生凋零,百姓大多都因為懼怕公孫瓚軍,紛紛投到了冀州地區去尋找活路。
這樣的情況,直接導致了公孫瓚欲征軍難的尷尬境地。
而最為重要的是,公孫瓚的帳下。嚴重缺少謀臣文人,缺少助他治理地方的人才。這個,其實新漢朝也缺,可是,公孫瓚帳下更缺。有時候,甚至連一些可以真正可以執行公孫瓚政令的人才都沒有。
這個情況,嚴重的影響了公孫瓚的發展。但這個卻也不能怪得了別人,主要也是公孫瓚自己本身的問題,因為,他歷來都有點看不起文人。特別是當初處理幽州牧劉虞的事件,他殺了劉虞之後,幽州的文人士子,根本就不敢再投效公孫瓚。不得不說,劉虞在幽州的文人士子之間的威望是相當高的,沒有文人士子投效公孫瓚。這就使得公孫瓚在幽州的民生經濟發展不起來。
而直接導致公孫瓚生死成敗的,就是公孫瓚軍中,嚴重的缺少可以統軍的將領。當初磐河之戰,讓公孫瓚失去了大量統軍戰將。
趙雲看到,現在公孫瓚與袁紹,基本就沒有停止過爭戰,兩軍依然在對持著。並且戰線也拉得很長,幾乎每天都有混戰的事發生。
公孫瓚的發展,
停滯不前,而袁紹的發展,正在飛速的發展,兩軍在拚消耗,公孫瓚也拚不過袁紹。這也使趙雲感到有點憂心,擔心公孫瓚還能撐多久。
當然,公孫瓚能撐多久,卻也不關趙雲什麽事。可趙雲不得不考慮到,一旦公孫瓚被袁紹擊敗,幽州自然是落在袁紹的手上。袁紹的實力,在袁紹刻意的擴張,無原則的擴張之下。就兵力而言,當時已經隱隱有趕超新漢朝之勢。如此,就不得不讓趙雲考慮到,袁紹得到了幽州之後,會對新漢朝形成威脅。其中,涿郡涿縣大澤坡基地,肯定就首先遭受到袁紹的威脅衝擊。
涿郡涿縣大澤坡基地,有著他心愛的人兒樊娟,有著他的妹妹趙雨,還有一眾幸存的趙家村村民。對於趙雲來說,保護這些親人,是他義不容辭的事。他不允許自己的親人再遭受一次如當初在趙家村的慘劇。
這個,是趙雲從個人感情上來考慮的。
而從大局上,他覺得幽州於新漢朝也實在是太重要了,幽州,是絕對不能落入袁紹的手裡的,對新漢朝的涿郡涿縣大澤坡基地及並州形成威脅是一會事,趙雲更擔心的是,若袁紹打敗了公孫瓚,卻又沒法如公孫瓚一樣,對關外異族形成震懾的話,那麽極有可能在公孫瓚兵敗的同時,關外的異民族就會進犯幽州。那時候,袁紹軍肯定就要直面關外異族大軍。
不是趙雲看不起袁紹,而是袁紹在匈奴人大家進犯並州時候,他的軍隊居然不作抵抗就全線撤離,從這個事件當中,袁紹根本就沒有與關外異族人開戰的勇氣,或者說,他根本上就沒有作為一個華夏子弟要維護華夏領土不受異族人進犯的心。也就是說,袁紹沒有民族自豪感,若指望他抵抗凶殘的異族人,根本就不現實。
公孫瓚若被袁紹所敗,而袁紹又沒有擔負起擴擊外敵,沒有擔負起守土之責,放任異族人對大漢百姓侵害,這個,是趙雲不能坐視的。趙雲亦相信,就算是劉易,也不會放任異族人的進犯。
當初劉易才剛剛發展,就與公孫瓚聯手挫敗烏桓大軍的入侵。可見劉易的民族自豪感的強烈。正是出於劉易勇於戶負起守土之責,趙雲才真正的佩服劉易。
所以,趙雲覺得,在這個時候,他不應該離開幽州,應該助公孫瓚敵住袁紹,延長一些公孫瓚的生存時間。當時,趙雲的心裡也很明白,如果袁紹一旦擊敗公孫瓚而又沒有擔負起國防責任,最終還得要新漢朝出兵趕走異族人。而新漢朝剛剛得到並州,正在發展階段,如果在還沒有發展起來的時候,就引出一次大戰。會嚴重的拖曳了新漢朝的發展。
出於種種原因,趙雲才決定先留在公孫瓚的帳下,助公孫瓚敵住袁紹。
在公孫瓚軍中的這段時間,趙雲卻對公孫瓚慢慢的失望。心裡有一種爛泥扶不上壁的無奈。
趙雲一再建議公孫瓚,讓他不能與袁紹全線對抗,在他難以擴展實力的情況之下,應該收窄防線,最好就是放棄一些原來的從袁紹手上奪得的地盤。以幽州西面、北面為重點,加固堅城,盡可能的發展民生,采取守勢,恐固既有的地盤。
可是公孫瓚明明兵力已經不及袁紹。卻還剛愎自用,還看不起袁紹這個世家子弟,沒有把趙雲的建議放在心上。
還好,公孫瓚倒看重趙雲的統軍練軍能力,對於趙雲在看到公孫瓚沒法擴充兵力的情況下,提出走精兵路線的計劃。公孫瓚倒非常乾脆的接受了。
因此,公孫瓚現在的軍馬雖然只有十來萬,但是,卻有三萬非常強悍的白馬義從。除去在長城鎮守提防異族人進關的幾萬軍馬,別的,都按趙雲的意思進行了整訓。使得公孫瓚軍的戰力大增。
這樣一來,公孫瓚的軍馬雖少,可是卻人人勇悍不畏死,在起袁紹軍隊的對抗當中,往往都敢以弱勢的兵力,向袁紹的大軍發起衝鋒,這才讓公孫瓚在與袁紹的爭戰當中。勉強不至於落於下風。
當然,趙雲的身份尷尬,一般情況之下,都不會直接衝鋒陷陣,不會直接率軍與袁紹軍對戰的,只能在幕後為公孫瓚指揮軍隊作戰。
現在,趙雲對於公孫瓚軍隊的訓練改造差不多完成,又加上趙雲慢慢的在公孫瓚軍中建立了威望,讓公孫瓚產生了顧忌。畢竟,趙雲是劉易的人。不是他公孫瓚的人,公孫瓚也不得不防趙雲的。
所以,趙雲現在,已經被公孫瓚冷藏起來,不用直接作用於他的軍隊當中。
趙雲其實已經早可以離開公孫瓚回洛陽了。他已經盡了力。相信憑訓過的公孫軍,應該可以和袁紹爭戰一段時間。而新漢朝的大勢已成,在奪得關中之後,從密報送給趙雲的新漢軍調令當中,知道新漢軍的兵力已經接近了百萬大軍,已經超過了天下諸侯任何的一家。這個時候,哪怕有異族人入侵,新漢軍了不用擔心了。
而趙雲之所以沒有馬上離開幽州返回洛陽見劉易。這主要是因為另外的兩人,讓趙雲覺得應該爭取一下。
關羽、張飛。這兩將,是劉易所推崇的大哥。趙雲不只一次聽到劉易對關羽、張飛的稱瓚欣賞。包括趙雲自己在內,已經和關羽、張飛兩將建立了兄弟情誼,亦同樣對兩將的武功品格所拜服。
趙雲在公孫瓚軍中,兩將就沒少來與趙雲喝酒比武,互相交心。當然,大多時候,劉備都會跟著一起來,表面上,劉備也與趙雲稱兄道弟,待趙雲非常厚愛。
但是,眼下的趙雲,與歷史上的趙雲不同了。趙雲在與三人交往當中,他發現,劉備與關羽、張飛兩人對他的厚愛關注,有著很多分別的。
當然,表面上倒沒有什麽,但趙雲的心裡總有一種怪怪的感覺。那就是關羽、張飛與他,大家互相坦蕩磊落,兩人性子直率,一是一,二是二。可是,劉備雖然也對趙雲表現得很熱情,可總會讓人覺得其太做作,有些言不由衷。
趙雲在與關羽、張飛單獨相處的時候,也總會聽到張飛大大咧咧的說出對現狀的不滿,偶爾也會發泄一些對劉備不滿的言詞。當然,這也是張飛性子直來直去,本性問題,腦子想到什麽就說什麽。每每這時候,趙雲都會看到關羽神情憂鬱眼帶無奈的喝止張飛,不讓張飛亂說。
一開始,趙雲倒沒有覺著什麽,因為他聽劉易說過,劉、關、張三人,在桃園三結義,大家志向相投,結為異姓兄弟。三人三位一體,同進共退,感情深厚。這三人的事跡,讓趙雲都有些向往,特別是劉易亦能親歷其中,讓趙雲多少都有點羨慕。可種種跡象表明,關羽、張飛兩人,居然與劉備產生了間隙?
張飛的性子,有什麽說什麽,這讓趙雲覺得,是否應該嘗試一下,看看可否把關羽、張飛兩人拉到新漢朝來。如果能為劉易拉攏到兩將到新漢朝,那麽就可以大大的增強新漢朝的實力。
對於這兩個大哥,趙雲也相當佩服的,在武藝上,趙雲也不敢說能勝過兩人。在兵略上,關羽也有不少的見解,趙雲覺得,如果劉易能得這兩人,必定可以加快統一大漢的大業。盡快結束大漢百姓的苦難。
如此。趙雲往往在不經意間與兩人說起,邀請他們到新漢朝去,張飛果然一臉歡喜的同意,不過,關羽卻說要勸得大哥劉備一起。張飛又改口說要聽從大哥的。
這樣,就讓趙雲覺得有機會為劉易拉攏到關羽、張飛。
劉備不期而至,居然想邀請趙雲隨他去徐州解危。
實際,劉備在意欲收服趙雲,趙雲亦想邀請劉備去新漢朝,因為只有劉備也去了。關羽、張飛兩人才會一起去。待劉備三人去了新漢朝之後,只要劉易把劉備留在朝中為官,把關羽、張飛兩將派出統軍,這樣,就等於可以讓關羽、張飛為劉易效力了。
可劉備現在居然決定去徐州,這讓趙雲覺得有些為難又不太甘心。趙雲知道。如果劉備三兄弟去了徐州之後,自己若再想把關羽、張飛拉去新漢朝就有點困難了。在趙雲明明已經察覺到關羽、張飛都對新漢朝有了一定的向往,如果不加一把勁把兩人拉去新漢朝,他覺得實在是可惜。
所以,趙雲考慮再三之後,決定隨劉備一起去徐州,只要能與關羽、張飛兩人待在一起。他就有機會勸說關羽、張飛兩人。
趙雲在公孫瓚軍中,已經被公孫瓚冷藏了,本人也可以隨時離開回洛陽。畢竟,公孫瓚雖說有點剛愎自用,作為一個一方梟雄,對權力的掌控欲望很強,不能讓不屬於他的部屬在自己的軍中有太大權力,但公孫瓚的確也不是小人,他私下對趙雲也是相當欣賞的,所以。並不會為難趙雲,趙雲去留自如。
公孫瓚沒有阻止趙雲隨劉備一起去救援徐州,相反,看在趙雲為其訓練出這麽多精兵的情況之下,還借了三千精銳騎兵給趙雲。加上趙雲的三百親兵,如此,趙雲就率著三千多人馬隨劉備一起前往徐州。
趙雲在出發前,寫了書信快馬往報洛陽,告訴劉易他隨劉備去徐州的真正原因。並告訴劉易,如果徐州之行,沒能把關羽、張飛兩將拉到新漢朝的話,他就會回去,放棄對兩將的拉攏。
遠在洛陽的劉易,在幾天之後收到了趙雲的快報。這讓劉易有點意外,也忍不住心裡直樂,因為他還真的沒有看得出,趙雲居然還有做間諜的潛質。他也不禁臆想,如果趙雲真的能成功把關羽、張飛帶來洛陽,那就真的太好了。
劉備帳下的五虎上將,劉易現在已經得到了二個半,黃忠、趙雲,加還在西涼的馬超,如果再把關羽、張飛拉來,那麽劉備就悲懼了,如果這能成為現實的話,那麽劉備的生涯,怕就在徐州了結了。
在這一刻,原本對收得關羽、張飛沒有太大希望的劉易,居然生出了一股強烈的欲望,就是想收齊劉備手下的五虎上將。這種欲望,與劉易看到某個美貌女人,欲將其收歸帳內的欲望一樣。嗯,一旦生出了念頭,就在劉易的心頭揮之不去。
說到了女人,劉易不禁想到了在徐州的糜貞,想到了自己是如何來到這個世界的。心裡不由一陣緊跳,生出了一股欲到徐州去的衝動。
不,應該說,劉易早就有了欲到徐州去一趟的念頭了。不為什麽,就是為了看一看徐州糜家的三妹,看一看歷史上的那個為求阿鬥而投井的奇女子。
徐州糜家?糜家三妹?
劉易又想到,劉備這次到徐州,將會娶得糜家三妹為妻,就憑自己從那口枯井穿越到這個三國時代來的事,劉易都覺得,不能再讓這個悲劇再發生了。
心動不如行動,接到了趙雲的這快報,劉易考慮了一會,決定還是到徐州一行。
現在,新漢軍正在為出征大漠準備,離出征大漠所選定的時間,還有三兩個月的時間。去徐州回來,剛好可以趕得上出征大漠的事。
決定後, 劉易馬上召來了戲志才等人,把趙雲的來信給他們看了看,並向他們說明一下,關羽、張飛兩人的性情、能耐。告訴大家,如果新漢朝能夠得到這兩將的效力,那就將如虎添翼。
但對於他們,也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趙雲未必可以說得服他們投效新漢朝,所以,他有必要去徐州一趟。不管結果如何,此行一定會在兩個月之內返回洛陽,快則一個來月都可以返回來了。
本來,這個時候,劉易是不應該離開洛陽的,更別說要到那麽危險的地方去了,有理由相信,如果曹操知道劉易要去徐州,怕曹操無論如何都會截殺劉易。新漢朝如果沒有劉易的話,也對曹操形不成威脅。
但是,戲志才等人看到劉易心意已經決,所以,就只有同意,但要求劉易一定不能用真面目去,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免得陷入危險當中。
這樣一來,像新漢朝的大將,那些容易被別人一眼便認出來是誰的大將就不能跟隨劉易一起去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