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小兵之霸途》第565章 調軍布置
“哈,你們看,這便是大家一起商議的好處,戲先生說的沒錯,不僅僅是我們的戰士要做好防寒工作,連戰馬也要做好防寒的工作。m”劉易道。

 “對,戲先生與主公說的沒錯。”賈詡也道:“我們的戰馬,有一大部份是俘獲匈奴人的戰馬,這部份戰馬,其防寒的工作倒好做,因為這些戰馬,本來就是來自於大漠,本就早適應了大漠的氣候。可是,並州、西涼,及我們自己養出來的戰馬、中原的戰馬,這些戰馬,他們沒有經歷過太過嚴寒的氣候,所以,一旦到了大漠那樣嚴寒的地方,這些戰馬一定會不太適應。”

 “嗯,這個其實也好辦,我們的戰馬,都給打上馬蹄鐵,都設置好馬鐙,馬蹄,我們在行軍的時候也給戰馬穿上鞋,要戰鬥的時候,再把‘馬鞋’脫了。就是給馬蹄包上一些防寒的毛皮、厚布就可以了。馬頭,給馬縫一個馬套,只露出戰馬的眼睛就行。在安置馬鞍之前,在馬背上披上一層麻布,如此就可以增加戰馬的受寒能力,估計是冷不壞的。”劉易當即有想出辦法來道。

 “主公,我發現,其實,戰馬當中,戰士們開始都不怎麽看得上眼的匈奴人的戰馬,其實還真的不錯,這些戰馬,它們不挑食,什麽草料都吃,極為耐寒耐熱,並且,負重要比一般的戰馬重,耐力也要比一般的戰馬好。”太史慈這時道:“如果我們有更多的匈奴人的戰馬就好了。”

 匈奴人不怎麽樣,但是匈奴人的戰馬還真的相當不錯,但是,在趙雲組建騎兵之時,許多新漢軍的將士都不喜歡匈奴人的戰馬。因為匈奴人的戰馬似乎繼承了匈奴人的基因,長得又矮又挫。難看之極,不似並州戰馬的神駿,也不似幽州戰馬的漂亮,更不及西涼戰馬的高大。

 可是,當初趙雲一眼便看中了那些匈奴人的戰馬,他組建騎兵之時,下死命令,讓騎兵要選匈奴戰馬為坐騎,一開始連許多將領都不太理解,但是通過這大半年來的訓練。騎兵們才知道,原來匈奴人的戰馬,的確要比別的戰馬更優良,更適合用來戰鬥。

 劉易當初也沒有太過注意什麽地方的戰馬問題,在劉易的心裡。其實只要是戰馬就好。容不得劉易來挑肥揀瘦。

 新漢軍的戰馬,其實大多都是靠俘獲回來的。

 所以。哪個地方的戰馬都有。有烏桓人的,有袁紹軍的,有董卓軍的,匈奴人的。

 近幾年所俘獲的戰馬,已經超過二十萬匹。其中,匈奴人及董卓的戰馬各佔有一半左右。余下的。只有少量是當初烏桓人的戰馬,袁紹軍的戰馬。

 二十來萬匹戰馬,劉易當初讓趙雲組建騎軍之時,讓他按一人雙馬的編制來組建的。所以。騎兵差不多就是一人一匹匈奴戰馬及並州戰馬。

 這一次遠征大漠,劉易不打算只是用騎兵出征,而是步騎配合。十萬騎兵,就僅隻作先鋒部隊,余下的,就步行進入大漠。

 現在新漢軍並不懼怕敵人騎兵的攻襲,所以步兵出征大漠,也不用擔心太多。

 本來,這十萬騎兵,一人雙馬,完全可以騰出十萬匹戰馬來,再組建十萬騎兵。如果一來,就會有二十萬騎兵。可是,騎兵不是說有了戰馬,騎上了戰馬就是騎兵。騎兵軍士,要訓練好騎術,訓練熟悉騎在馬背上衝殺,在戰馬上發箭等等的技巧,如果沒有經過系練的訓練,這樣的騎兵只能是充充數,根本就沒有戰鬥力。

 在戰馬上沒有什麽的戰鬥力,還不如讓他們站在地上列陣對敵,這樣也更好一些。這也是新漢軍更擅長的事。

 在大漠當中,什麽事都有可能發生,新漢軍在行軍的過程當中,遭受到匈奴人的襲擊的可能也是有的。.如果是不熟悉馬戰的新漢軍碰到了匈奴騎兵,那肯定是不妙了。可若是步兵碰到了匈奴騎兵,倒也不用太過擔心。大可以迅速列隊,與敵人周旋。

 新漢軍的箭、長槍兵,投槍兵,都會是匈奴騎兵的惡夢。

 所以,新漢軍步兵並不懼與匈奴騎兵的正面對抗。

 另外,當初消滅了匈奴二十多萬騎兵一戰當中產了下大功的四角釘鐵黎疾讓新漢軍意識到這種小東西的好用之處。所以,到時候,步兵會帶著大量這種四角釘,一旦碰到匈奴騎兵的時候,就在己方軍陣的側翼及前方快速布下鐵黎疾大陣,如此,就可以在極大限度上確保了步兵戰陣的安全,不容易讓匈奴騎兵直接衝擊進軍陣當中。

 現在,新漢軍防寒的問題基本解決,另外,每一個新漢軍士兵,也會發一件滲油的油布,這種經過特殊處理的油布,其作用有點像後世的雨衣,可以防水,如果碰到下雨天氣,就可以當雨衣一樣披在身上,這樣,也不用擔心因為被雨水淋濕戰士的身子受寒。

 劉易又提出了,是否可以給每一個戰士都製作一個曖睡袋。在這樣遠程的遠征當中,是不可能把行軍床都一起搬去的。一什隊伍會有一個軍帳,到了宿營的時候,一什長會住在一個軍帳之內。可是,嚴寒的大漠,地面寒冷得很,如果戰士都有一個睡袋,在睡覺之時,都鑽進睡袋裡休息。這樣,可以極大可能的為戰士保持他們的身體熱量。

 反正,經過與眾人討論,已經把種種可能碰到的事都考慮到的,盡可能的保證,新漢軍進入大漠之後,將士不會因不嚴寒而減員。

 防寒只是基本的工作,這些事宜,就需要一眾謀臣文官去想辦法把這些防寒用的物資準備好。

 接下來,就是一些實質性的東西了。

 有了這些物資,還要軍士懂得如何使用,如何認真嚴格的按要求去保護好他們自己。這些,就得要告太史慈、潘鳳、顏良等將領去給下面的軍士轉達了。

 劉易接著對他們道:“出了長城之後,便是一片茫茫的沙漠。在沙漠當中,我們最主要的就是要避免迷路,避免迷失方向。”

 “我們說是說有蘭陵部族的引路,可以直接找到匈奴人有可能聚居過冬的地方,可是,匈奴人不可能全部都集中到一起去的。離開了長城之後,就是進入匈奴人,或者別的胡人的勢力范圍,那個時候,我們的軍隊可能就要分出一部份人一路控制或肅清沿途的匈奴人。因為。如果不對那些匈奴人實行肅清控制,肯定會有人去給於扶羅通報我們的軍情。如此,他們可能就會跑,會讓我們的大軍撲空。如此,就失去了殲滅匈奴人大部的機會。”

 “因此。如何不讓我們的軍隊迷失方向,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劉易說完又道:“還好。我們有一些小工具。可以讓我們的軍隊不至於迷失方向。”

 指南針的製作非常簡單,劉易會讓人大量製作,就算不能做到讓每一個軍士都人人帶一個指南針,但一般的小隊或什的隊伍,都應該要有一個針南針。並且,一定要讓所有軍士都懂得這個指南針如何用。嗯。這只是一個很簡單的事,劉易相信軍士要掌握指南針的使用方法並不是什麽的難事。

 劉易當場把隨身都攜帶著的一根磁針拿出來,向太史慈、潘鳳、顏良等人作了一個解釋示范,先讓他們掌握指南針的使用方法。

 其實。指南針在大漢早便有了,只是並沒有被廣泛應用罷了。

 “在雪地裡,探路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探路的部隊把路探好了,我們的大部隊才好順利的行軍,如果探路的工作做不好,那就會嚴重的影響我們大軍的行軍速度。”劉易跟著把在大漠裡的種種情況作了一個描述。

 比如,在行軍的過程當中,如果進入了沼澤地帶,軍士應當先派人在前面探路,盡可能避開那些會吞沒人畜的泥潭。而若有軍士不小心沒入泥潭,應當放松身體,不能驚慌掙扎,因為越是掙扎,下沉便越快。隻可以呼喊附近的軍士,讓他們想辦法解救,所以,軍隊當中,以什為單位,每一什隊伍,都必須在帶有繩子什麽的,以方便在碰到突發情況的時候,可以派得上用場。

 如果實在是沉沒得太快,來不及救援的話,沒陷沒的將士,要也盡可能的自救?在哪種電光火石之間如何自救?其實,如果軍士足夠機警的話,在一腳踏上那樣的泥潭時,在沉沒的那一瞬間,整個人以最快的速度躺下去,把泥潭當作是水一般,在泥潭上劃動,盡可能的保持較慢的下沉速度。

 相對來說,一個人直接的沒入泥潭,要比整個人躺在泥潭上快得多。(這個,是小作的經驗,小時候,與小朋友去一些泥澤玩,那片泥澤,長滿野草,表面有水,不深,就隻到腳眼深淺。水裡有魚,有比較大的塘鯴魚,學名又叫胡子鯰。塘鯴一般都會藏匿在泥裡。這個就是吸引小作與小朋友去玩的原因。不過,那片地方,傳說吞沒過不少人,所以,大人是嚴格禁止小孩子去那些地方玩的,小作是偷偷去的。一次,小作好不容易看到一條大點的塘鯴,便直接撲過去,結果,一腳踏進傳說中會吞人的泥潭裡,當時嚇得差點被嚇死,幸好,福至心靈,當時整個人一下子爬下去,然後就似是游水一般從那片泥潭當中爬了出來。許多小朋友都在看著,他們都不敢靠近,嚇得許多小朋友都哭了。那時大家都是十歲到十二、三歲左右。事後,大家找到長達幾米的竹杆探過,那方圓二、三十平方左右的范圍,整根竹杆都可以完全沒入去。小作當時,整個人都弄得成了一個泥人。後來,又試過有一個人沒入另一個泥潭,小作急叫他如自己當時的樣子,爬出了泥潭。)

 嗯,親身經歷,但泥潭表面有點水,可能也是可以遊得出來的原因,表面沒水的,就不知道這個方法可不可行了。

 在大漠行軍,軍士的水要帶足,因為大漠裡的水,並不是所有水都能喝的。有些,會帶著一些毒素,喝了就會上吐下泄。

 不過,這也是劉易選在冬天進攻大漠的原因之一,因為,有雪就會有水,不用太過擔心用水的問題。

 在草原、沼澤、雪山、森林地帶,柴火的問題倒也不是太大,可是在大沙漠裡,一定要帶足柴火。要不然,有雪有冰,也喝不到水的。

 許多行軍細節,劉易與眾人一起商議討論,把許多沒想到的細節事宜。都想清楚,及早做足準備。

 最後。因為趙雲這個騎軍大帥不在洛陽的關系。劉易決定命太史慈為騎兵統領。把除了高順的那支騎兵之外的四支騎兵,全都由太史慈統領,共十萬騎兵。這十萬騎兵,先在並州集結,開展向大漠進軍的整訓事宜。

 適當的時候,這十萬騎兵。可以先到崖門關之外去感應一下在關外行軍作戰的氣氛。不過,前提是不能讓關外的異族人知道新漢軍的大軍在關外活動。免得引起匈奴人的警惕。

 另外,太史慈原來的五支混合軍,分出一支給潘鳳為統帥。配合潘鳳在白馬的一支軍馬,這樣,潘鳳就等於是統率五萬人馬。白馬城的防務,從大澤坡基地調來一將,由辛毗想辦法調一支軍隊去鎮守。

 白馬城與黑山地區交界,袁紹應該不敢主動來攻擊並州的,並且,劉易知道,袁紹現在還和公孫瓚爭戰,很快,他就要面對曹操給他們的威脅了,在這樣的形勢之下,相信袁紹不敢招惹自己的。新漢朝把白馬城的精銳大軍撤走,可能反而會讓袁紹感到一身輕松,因為他不用擔心新漢軍會從他的背後出兵攻伐他,那時,他只會把注意力都放在公孫瓚及曹操的身上,哪裡會再來招惹新漢朝?

 所以,劉易非常放心潘鳳的這一軍從白馬城撤走,參與出征大漠的戰事。

 同時,又從這五支混合軍當中,調一支給顏良,與他的第十六軍一起,共五萬人。

 顏良與文醜,劉易都計劃調他們一起出征大漠。所以,洛陽的防務,劉易計劃另外派人留守。派誰留守,還要先考慮一下。劉易現在,覺得在長江的水軍太多了,應該要調整調整一下,把黃忠或甘寧來洛陽。他們兩將,留一員大將在長江便好,其實,把兩人都調來都沒有問題,因為還有周泰、蔣欽、祖茂等將在,還有洞庭湖的一眾原來水賊的首領,他們現在都可以擔當大任了。

 如龍怡的老爹,弟弟龍歌。還有洪英、洪亮。不過,這洪家兄弟主要的是負責造船廠的事,一般都不會統軍了。在軍中的職務,也只是掛一個名罷了。

 善於打水戰的甘寧、周泰、蔣欽,劉易是不打算召他們來參與進攻大漠的戰鬥了,他們的戰場不在大漠。

 余下的三支混合軍,劉易就交給黃敘這個家夥去統率,另外,在長安多給他一支騎兵,這支騎兵,就從華雄、徐榮的軍中挑出來。如此,黃敘亦同樣統率十萬人馬。

 就此,就已經有了三十萬大軍了。

 典韋所率的第一軍,許諸所率的第十九軍,文醜所率的第十七軍。或者再加上黃忠的一軍。這樣,四軍又有十萬軍馬。

 這十萬軍馬,劉易親自統率,作為中軍。

 這樣,新漢軍就可以兵分幾路,向大漠進軍。

 這些,只是參戰的軍隊,還有後勤送糧隊伍,這個,可以由戲志才、賈詡等人負責另外組建後勤隊伍。那些二線的將領,也由他們抽調。

 比如,耿武、關純,他們可以作為護糧軍的統領。甚至,盧植也可以擔任主將,只不過,劉易考慮到盧植的年紀大了,不放心讓他進入大漠。所以,劉易沒有打算再讓盧植率軍出征。

 新漢軍大軍出征大漠,那麽高順所構建的這條防線就不用太過緊張了。他的五萬軍馬,就可以作為預備軍來使用,甚至可以讓他也負責一下後勤運糧線的安全問題。讓他護護軍糧。

 不過, 如此一來,整個新漢朝的防務都要重新布置了,所以,重新調整一個新漢軍的防務是必須的,又要保證新漢朝的安全,可以震懾住各種諸侯,又要讓天下諸侯感到放心。

 現在還有兩三個月的時候,劉易可以慢慢調整。

 與幾個,就一些細節事宜商討是一整天,終於制定了許多整軍細節,這些細節,一定要讓所有軍士都掌握的。

 大家散去分頭行動之後,劉易又叫來了孟軻,他正在集結他的特種山林作戰部隊,所以沒法前來與劉易等人一起討論。不過,孟軻的部隊,要比一般的新漢軍將士更能適應任何環境的作戰,所以,也不用劉易特意交待了。

 何況,孟軻的隊伍,現在暫時隻作偵察探索地型所用,並不會直接參與和敵人的正面交戰。這也是劉易出於保護這些特種軍士的考慮。這些家夥,個個都是寶。一支小特種作戰隊伍,他們所偵察到的情報,就足以勝過打一場勝仗的作用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