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小兵之霸途》第1098章 西方長城
漢軍從一開始制定的攻取安息帝國的計劃就是以快打快,爭取在一定的時間之內,對整個安息帝國的軍事力量進行打擊。 .在軍事上達成對安息帝國的攻佔。

 在大漢帝國方面不可能在短時間之內一下子抽調出太多的治理廣大安息帝國各地的官員的時候,那就先不要對安息帝國的地方進行有效的統治,暫時就隻追求在軍事上的佔領。

 將安息帝國所有的抵抗力量都消滅了之後,大漢帝國才再一一開始對安息帝國的治理。

 到時候,不僅輪調的漢軍可以和大漢的官員一起到達安息帝國,還更有利於將來新的漢軍及抽調來的大漢官員對安息帝國的統治。少了一個現在的漢軍跟輪調而來的漢軍的一個交接手續。

 這麽大的一個安息帝國,如果漢軍現在就開展對安息帝國的治理,那麽待不久後漢軍輪調的漢軍到來之後,各地的漢軍交接各自手上的工作事項的時候,恐怕還得要一段時間才有可能完成,這也會延誤了該調回大漢休整休假的現役漢軍將士的日程。

 所以,當時在貴霜帝國的時候,郭嘉與關羽、孫策他們就制定了,在攻取了巴基斯坦防線之後,使原本是安息帝國方面對印度方面防禦的這道防線成為印度方面對安息帝方面的重要防線,同時,也讓這道長達數千裡長的巴基斯坦防線,成為漢軍向安息帝國挺進的一道堅實的前進補給線。可以說,巴基斯坦方面用了年多兩年的時間構建出來的這一道巴基斯坦防線,最終反而成為漢軍所用。

 可以說,這一道巴基斯坦防線,在將來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內,都有可能成為大漢對中東甚至是整個非、歐州方向的進攻後防線。

 換句話來了,在巴基斯坦的這一道防線,就等於是將巴基斯坦往東往北方向的所有地區都守防了起來。使得整個印度地區以及南洋地區,將來都成為大漢帝國的後花園。

 是擴大之後的大漢帝國的後花園。如果按原來的大漢帝國來說,巴基斯坦防線往東北方面的印度等南洋地區。就等於是大漢本土的長城以內的中原地區。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巴基斯坦防線,也就是等於現在的大漢的西方長城。

 這是一道史上沒有出現過的長城,但是,現在或是將來,都將會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有了這一道巴基斯坦防線,哪怕將來大漢對中東及西歐的治理失敗,或者,劉易百年之後,大漢的發展不再受劉易所控制,從而發生一些難以預料的不利於大漢的變化。但是,這道巴基斯坦防線,也將會很好的將印度及南洋地區守護好。

 當然,現在漢軍攻佔了巴基斯坦防線,還得要加以一些改造以及重新構建,讓其成為一道真正的對內能起到保護作用,對外也能起到威壓作用的一道長城。

 現在,有了這樣的一條漢軍補給線以及前進基線。所以,印度軍團的軍馬,在進行第三階段的對安息帝國作戰的戰略戰術。就是讓他們放開了攻擊,攻擊所知的所碰的能攻擊的所有安息帝國的軍事勢力。

 漢軍通過這樣的攻戰方式,一方面可以大大的打擊消滅安息帝國的軍兵,減少他們的青壯人口。同時,也可以讓印度軍團在這樣的攻戰當中,不知不覺的殺敵三千自損八百。這樣,就可以一次過的,達到了減少非漢人人口的目的。

 這樣說起來,對印度軍團或者是對安息帝國等等的非漢人的異族人來說,的確是有點殘酷。但是,如果當真的想要讓大漢稱雄於世,對整個世界有著更有效更長久的統治,那麽也不得不這麽說。

 尤其是對於這個古時代而言,人口,的確可以決定了一切。

 估計,如今的漢人人口,很快就可以突破億人。而南洋地區、印度地區、安息帝國地區,這些地區的非漢人的人口,加起來恐怕也差不多有上億的人口。所以,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的話,就整個世界而言,大漢的人口總量,並不會佔有太大的優勢。起碼目前是不能。何況,還有加起來的人口總數有可能超過了漢人人口的西歐地區?

 以後,還有非洲、南洋州地區。

 所以,在漢人本身要瘋狂增加人口的情況之下,也得要盡可能的抑製非漢人的異族人口的增長。

 此消彼漲,待再過數年、十數二十年。到那個時候,相信漢人的總人口數就一定能超過了這世界上所有異族人口的總和。全世界各地,亦都會有漢人生活的影子,而漢人,亦將會成為主導這個世界的主流人類。

 當然,現在先不管漢軍方面是如何的打算。但是事實上,當印度軍團的各路軍馬,紛紛一路攻殺進安息帝國境內之後,他們就與安息帝國方面的一些勢力及部族的軍馬打得無比的激烈。可以說,雙方都打出了真火氣。

 有那麽的一個安息帝國的勢力。處於後世伊朗中部地區的平原上。

 之所以說是勢力而非部族。是因為其首領其實就是安息帝國派駐地這些地區的朝廷官員。相當於治理這些地區的總督。

 他就是安息帝國的沙赫爾總督。

 他在數年前,已經是安息帝國的一個雜號將軍。正是因為與貴霜帝國方面聯手滅掉了塞種人的戰爭中,他立下了赫赫戰功,所以,才被安息帝國方面封賜為一個地區的總督,總理一個區域的軍政事務。

 而沒有人知道,當初,沃洛吉斯五世皇帝之所以任命沙赫爾為伊朗中部地區的總督,其實就是看中了這一帶地區相對較為富裕,而四周,也有著許多部族人在生活。而這些部落,有時候對安息帝國的皇室,似乎不是那麽的順服。所以,讓沙赫爾為這個地方的總督,一來,是為了節製這些地區的部落,二來,就是打算將這些部落給整合起來,在這些地區成立一支新軍。

 而成立這支新軍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將來向貴霜帝國進攻作準備的。

 當初安息帝國跟貴霜帝國聯手出兵滅了塞種人部落勢力的時候。是基於塞人對兩大帝國的破壞力都相當的驚人,是出於各自帝國的利益才會聯手出兵的。這要說起來,當年的塞人,他們的凶殘程度,還真的不會比匈奴人低多少。

 但是,在聯手滅掉塞人的過程當中,安息帝國方面的軍將,都看出了貴霜帝國的軍馬戰力不足,遠不及他們安息帝國的軍馬強悍。在滅塞人的戰爭當中,真正起到決定作用的,還是他們安息帝國方面的帝**馬。所以,從那個時候起,安息帝國方面的軍將,便對貴霜帝國產生了輕視之心。

 如果後來沒有暴發安息帝國和羅馬帝國的戰爭,那麽安息帝國就有可能向貴霜帝國發動戰爭了。

 沙赫爾是當年參戰的安息帝國的將軍之一,對貴霜帝國的軍馬更是有著直觀的認識。

 後來,貴霜帝國突然被滅,安息帝國與羅馬帝國結盟,組成了帝國盟軍。沙赫爾其實也被授予重任,由他率一支安息帝國的大軍鎮守一段頗長的巴基斯坦防線。

 再後來,就發生了匈奴人作亂安息帝國,使得安息帝國政權崩潰的事。沙赫爾作為在外手掌大軍兵權的安息帝國的大將軍,以及一地的總督。在看到安息帝國各地的地方總督等等都擁兵自立,宣布脫離了安息帝國中央王權的控制之時,沙赫爾也不甘於落後,也宣布獨立。

 當時,他從巴基斯坦防線,帶回了十萬帝國大軍,再收服了地方的一些部落勢力的軍馬,使得他成為後世伊朗中部平原地區的最大的一個勢力之一。擁兵近三十萬人馬。

 而又很巧,印度軍團方面。一路十萬印度軍團軍馬的統軍大將,卻也是原貴霜帝國方面的一個投降將軍。他投降大漢帝國之後,被負責組建印度軍團的漢軍大將看中他的能力,便起用他為印度軍團某軍的將領,現在更是直接任命他為一路十萬軍馬的統軍大將。

 他叫,亞瑟布瑪德。

 他曾經跟安息帝國的沙赫爾將軍共同出兵攻打塞人。但過程並不愉快,兩人發生過衝突,還打了起來,結果亞瑟布瑪德被沙赫爾打傷。

 也就是說,現在印度軍團的這一支向安息帝國中部平原地區進攻的十萬軍馬的統軍大將,是沙赫爾的手下敗將。

 原本,按漢軍的作戰計劃,印度軍團的軍馬,他們只需不停的向前進攻,殺進安息帝國內部,將整個安息帝國都攪亂,弄成一團渾水,然後再將安息帝國分割成一塊塊。再讓各路的印度軍團的軍馬,集中優勢的兵力,將那些難啃的安息帝國的勢力撥除。可以說,漢軍方面,在制定這樣的作戰計劃給印度軍團的時候。是考慮到了印度軍團的真正戰力的問題,所以,哪怕是明知道是想要消耗一定的印度軍團的兵力的,可是卻也不希望印度軍團都損耗乾淨。

 也就是說,漢軍方面給印度軍團制定的一些作戰計劃,其實也算是對他們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的。並非都是純粹的要讓他們去送死。

 按說,當亞瑟布瑪德率這一路十萬軍馬的印度軍團,在獲知前方盤據著一個大勢力,一個擁有著近三十萬兵力的大勢力。那麽他要不,就是率軍繞過去,穿插過去便可。或者,馬上聯系另外同步前進的各路印度軍團前來,合兵將此勢力撥除。

 可是,當亞瑟布瑪德將軍獲知前方的這個勢力,居然就是沙赫爾的勢力時。他就忍不住了,當年沙赫爾施加給他的侮辱,他永世難忘。當年的衝突,後來讓貴霜帝國皇帝韋蘇提婆獲悉,認為亞瑟布瑪德敗給了安息帝國的將軍沙赫爾,有辱他貴霜帝國的威風,所以,他被降了職,一直到貴霜帝國突然被漢軍所滅,他都還不被起用。

 那是一段讓亞瑟布瑪德最為落泊難過的日子,一切都是拜沙赫爾所賜。所以,現在面對這個老仇人,他又豈能視如不見?豈能放過?

 要知道,他現在受到了大漢帝國的重用,手握十萬漢軍印度軍團的兵權。不僅可以召來另外的印度軍團的相助,其背後,還站著一個強大的大漢帝國。這舊恨此時不報,更待何時?

 如此,他一面派出快馬,通知別的印度軍團的軍馬前來相助的同時。他按耐不住,便率自己的軍馬前往攻擊沙赫爾的勢力地盤。一路連被他攻克了不少地方。

 而沙赫爾方面,他一開始,的確是比較懼怕漢軍。他調集了近二十萬的大軍,打算死守他的主城。

 但是,獲知直向他殺來的軍馬,居然就是他以前一直都看不起的貴霜帝國的軍馬,其中並沒有多少漢軍的影子。還有,獲知率軍來攻的居然是他以前的手下敗將。這頓時讓他火大起來。

 他所懼的,只是那些真正的漢軍。但是,卻不會害怕那些貴霜帝國的軍馬。

 如此,沙赫爾一怒之下,決定率軍主動出擊。

 不日,沙赫爾所率的十多萬大軍,在安息帝國的中部平原地區,與亞瑟布瑪德所率的印度軍團相遇。

 兩軍頓時發生了一場這一次漢軍向安息帝國發動進攻以來, 最大的一場正面大戰。

 這一場正面大戰,打得難分難解,血流成河,日月無光。

 雙方激戰了兩天,各自傷亡了近半的軍馬,然後不得不各自率軍撤離了戰場。

 總的來說,沙赫爾的軍馬,的確要比印度軍團的軍馬強上一點,且兵力亦佔據了一點微弱的優勢。但是,印度軍團的軍士,經過了漢軍的系統的訓練,並且,給他們裝備了一部份漢軍的精良的武器裝備。如此,就等於是拉近了雙方軍馬的綜合戰力的差距。

 所以,如此似乎沒有太多戰術含量,雙方大軍團正面撕殺的戰役當中,雙方都沒有佔到太大的便宜。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