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頂點小說,
對於蹋頓來說,如果他還是當初的烏桓王子,還是丘力居的養子的時候,那麽軻比能的這一翻話,他聽了之後,肯定就會感到認可,甚至會認為他所言的非常有道理,肯定會被他所說服。
可是,今時不同往日。蹋頓現在,是烏桓大王,他現在所站的高度,要比軻比能所站的高度要高得多。所想的問題,所看到的東西,都和軻比能所看到的東西不同。角度不同的問題,讓蹋頓對軻比能的言詞,只能說,在心裡冷笑。
當然,如果蹋頓不是對新漢朝新漢軍有了非常深刻的認識,以及深入的了解,他也一樣會被軻比能的言詞所說服說動。
現在,蹋頓要站在整個烏桓部族今後的生存問題的高度上來看待問題,所以,他的眼光,要看得更長遠一些。
說實在,只要不是蠢笨的人,親身經歷,親眼見到了這麽多事之後,如果還不懂得自我反思,還不懂得深入去考慮實際問題的話。那麽,他也不配作為一個部族的首領,不配做擁有部眾三百來萬的烏桓單於。
想想,蹋頓經歷過了什麽?看到過什麽?他的心路歷程是否應該發生脫變?是否應該對自己的部族的生存問題深入去反思?
蹋頓年輕的時候,追隨烏桓單於丘力居,那個時候,他年輕氣盛,怕比現在這個看似年少老成的軻比能更加的囂張,不可一世。他那個時候,為了獲得丘力居的認可。拚命的表現自己,為了爭奪烏桓單於的繼承權。與丘力居的親子樓班等明爭暗鬥。可以說,那個時候的蹋頓。在烏桓部族當中,風頭可謂一時無兩。
丘力居死時,說什麽的其親子年幼,一時難當大任,把烏桓單於的王位給了蹋頓。這個,當中雖然有蹋頓的能力及威望的確是蓋過了樓班的原因,但更加主要的原因,是丘力居已經無力再壓製蹋頓,看到蹋頓的大勢已成。看到了蹋頓的野心,如果他在這樣的局面之下,還不把烏桓單於之位傳給蹋頓,那麽,蹋頓肯定會跳出來,打明了旗號來爭奪烏桓單於之位,那就壞事了。到時候,他親子樓班之命怕都難以保住。所以,丘力居在臨死之前。很堅決的把烏桓單於之位傳給了蹋頓,如此,保住了樓班。
蹋頓當初,的確有滅了樓班的心思。但是,他始終都沒有動手。繼承了烏桓大王之位後,他的眼界就不同了。因為丘力居雖然死了。但是,其余威還在。忠誠於樓班的烏桓部族人還有不少,他不能因此而異致烏桓部族徹底分裂。
跟著。他整頓烏桓部族,然後不久,就發生了天鎮的事故。
經歷了天鎮之敗,對蹋頓的打擊還真的是相當大的。因為,他與劉易早前在狼谷有過一戰,那一戰之敗,還沒有看到劉易的軍隊有著對他們烏桓族有壓製性的優勢。而天鎮之戰,讓他看到了已經強大起來的新漢朝,新漢軍。
跟著匈奴被滅,讓他心驚膽顫,那時候,他真的特別的但憂新漢軍是否順勢對北方草原用兵。那個時候,他這個烏桓大王的聲望,因為天鎮的事而跌到了谷底,在當時,憑他的聲望,不足以號召起自己的烏桓部族的大軍與新漢軍交戰。
還幸,新漢軍並沒有就對他的烏桓部族動手,這讓蹋頓獲得了數年的喘息之機。
可是,這數年來,新漢朝、新漢軍的發展太過迅猛了,已經強大到讓他的烏桓部族都不敢招惹的地步。而隨著新漢軍的出兵,喊出了統一大漢的口號,蹋頓的心裡就更加的焦急。因為,他覺得,一個真正統一強大的大漢,對於他烏桓部族的發展來說是極其不利的。甚至,他最為擔心的,不是烏桓部族的發展問題,而是要考慮新漢軍統一了大漢之後,他的烏桓部族將要何去何從的問題。
蹋頓很清楚,他的烏桓部族,現在能夠發展到三百來萬族人的強盛。當中或多或少都是因為大漢的問題。當初,他們烏桓部族,被匈奴部族趕出了西北大漠,如果他們不投靠了大漢,沒能獲得大漢的允許,可以在大漢的邊境長城內外一帶地區生活的話,他們怕早就被匈奴人滅了。而這數百年來,他們一邊受著大漢的恩惠,一邊卻要對大漢侵犯不斷。如果大漢衰落,一跌不震,那倒是他們烏桓部放的一個掘起的好時機,到時候,他們也可以反客為主,進據大漢的一些更適宜他們部族發展的地區生活。如此,極有可能,會將烏桓部族帶往一個更高的輝煌時期。
可新漢朝的強大,蹋頓已經看到了。他知道,新漢朝一天不滅,他們烏桓部族,就不要談進據大漢的事。若當真的讓新漢朝統一了大漢,那麽,他的烏桓部族,要不,就是被新漢軍所滅,要不,就是徹頭徹尾的歸順新漢朝,徹底失去烏桓部族的自主獨立性。
蹋頓也放眼關注了一下大漠草原上的部族的發展史,研究了一陣子大漠草原上的部族的興盛與衰敗的歷程。再對比一下大漢的情況。讓蹋頓有了一種新的感悟。
蹋頓感悟到,他們這些大漠草原上的部落,這數千年來,生生滅滅,起起落落,都不知道有過多少輝煌的部族,如今卻全都消失在茫茫的大漠草原上。最他感悟最深的是匈奴部族,這個,說滅就被滅了。這讓他感到驚心啊。因為,這一次的部族滅亡,不再是大漠草原上的部族自然滅亡,而是人為事故。他不得不擔心,烏桓部族是否會如匈奴部族一般,被新漢軍所滅呢?
再看大漢,看華夏。數千年來,他們也不知道經過了多少的朝代更秩。可是。細看就會發現,在華夏。不管他們如何的動亂動蕩,如何的更朝換代。可是。他們的民族,始終都是那個民族,都還是漢人。他們漢人的文明,總能夠一代接一代的傳承下來。
一個部族,一個民族,如果他們的優秀文明能夠獲得傳承,那麽,他們就算是一時的衰敗,但是。也很快就會再次掘起,興盛。並且,還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其民族,也會更加的強大。其民族的人口,也會成倍成倍的增長,遠遠超過了他們的大漠草原上的部族。
蹋頓正因為認識到這些,他才會深深的為烏桓部族的未來感到擔憂。說真的,如果沒有什麽的意外,他真的不敢與新漢朝為敵。最終。他寧願真正的依附新漢朝,讓烏桓部族成為新漢朝的漢人的一個分支民族,如此,可能會失去了他們烏桓部放的自主以及一些傳統的傳承。但是,他們的民族血脈,始終都會落得傳承下去。不至於如匈奴人那般,眨一下眼。就已經沒有了。
問題是,蹋頓的心裡。始終都放不下心裡對新漢朝的仇恨,有些事,不是說他看懂了,明悟了就能夠放得下來的。蹋頓畢竟是一個異族人大王。並不是那些真正的智者,不是那些看破世道的修道士。
因此,他一邊在擔心自己部族的命運,一邊卻充滿對新漢朝的仇恨。
劉備到訪,送來了一批糧食物資,給他描繪了一個讓他看到了希望的藍圖。經過深思熟慮之後,蹋頓才會依計集結部族,征召部族大軍。
此一時彼一時。如今,形勢又發生了不可逆抗的變化。讓他所有的打算計劃,都虎頭蛇尾的結束了。
而這個時候,軻比能還敢在自己的面前誇誇其談?還想用一些言詞來刺激自己?軻比能的激將法,對蹋頓來說,真的沒有太大的作用。
不過,軻比能在這大軍帳當中,當著這麽多烏桓部放首領的面說這些。蹋頓也不能表現得太過窩囊。
所以,待軻比能說完之後,蹋頓才冷冷的道:“好死不如賴活。你軻比能所說的意思,不就是想讓我們烏桓部族大軍與新漢軍大戰一場麽?呵呵,真是幼稚。你以為本王還是三歲的孩童?那麽容易被你激將麽?”
“呃,大王,軻比能不敢,只是有話說話,說的是事實罷了。”軻比能見蹋頓不為所動的冷靜樣子,他不禁心裡跳了一下,這種被蹋頓看穿心裡所想的感覺,讓軻比能心裡一慌。
“事實?事實是什麽?”蹋頓一掃帳內的一眾部族首領道:“事實就是,新漢朝現在和強盛,已經不下於大漢當年衛青、霍去病的時期。並且,有過之而無不及。新漢朝成瓶立到現在,短短十來年,就發展到了這個地步,我們烏桓部族,拿什麽來跟新漢朝來比拚?軍馬的兵力?騎兵的戰鬥力?武器裝備方面?還是糧食供應方面?我們,暫時來說,沒有那一個方面可以勝過新漢朝的。除了暫時,我們大軍集結在此,比新漢朝更加快速調動得了更多的軍馬之外,我們真的沒有一點優勢。本王,是為了我們烏桓部族永久性的生存考慮。不管如何,我們都不能與新漢軍真正的決戰。否則,我們烏桓部族,就一定會步匈奴族的後塵。”
“大王……”
不少烏桓部族神色不對,似乎,對蹋頓似越來越示弱的話感到不滿,不以為然。尤其是對蹋頓之前所說的,先是大舉進攻,突入大漢境內,掠奪一翻就各自逃命,逃避新漢軍的追擊的命令。他們這些烏桓部族首領當中,覺得蹋頓太過消極了,居然怕新漢軍怕到了這個地步。只是,他們張了張嘴,卻也不好多說什麽。
“大王,我軻比能倒有一計,或許,可以讓大王獲得一場空前的勝利,大大的打擊新漢軍,如果成功,可能會讓新漢軍很久都不敢再興兵出關。”軻比能道。
軻比能也看出了,蹋頓現在對他應該是非常不滿了,所以,他不待蹋頓讓他說,他便快速的說了出來道:“大王,我想,你的心裡要比我們所有人都更加清楚。新漢軍既然已經出關了,那麽就說明,他們這一次。怕是鐵了心要進據我們的關外草原了。也就是說,這一次。不管我們要如何應對,新漢軍怕都會如當年滅匈奴人一般。會深入草原上來追殺烏桓部族。這一點,大王的心裡肯定心知肚明,所以,才會有之前的命令,要趁新漢軍的後續大軍沒有開赴幽州之前,先突進幽州,掠奪一翻走人。那麽,大王現在,始終都要面對現在已經出關來的二、三十萬。外加遼東公孫度的十來萬的軍馬。如果我們分兵數路,突進幽州,那麽,這當中,肯定會有我們部族某路的軍馬,被新漢軍盯上,然後被他們堵住,甚至消滅,讓烏桓部族。早早就損失大量的部族軍馬。與其如此,那麽不如就直接先滅了現在出關來的那二、三十萬新漢軍。這樣,我們的部族,方可以安然的突入幽州。然後,再面對新漢軍開赴來的新漢軍後續部隊,到時候。我們要戰要逃,都相對從容了許多。”
“而要滅新漢軍已經出關來的軍馬。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如大王所認知的那般。這二、三十萬的新漢軍軍馬,肯定是精銳之師,他們的作戰方式如我們草原遊騎一般,要戰要退,從容自如,再加上,他們只在南面三百裡開外的山林當中,我們難以推進到山林當中尋找他們與之一戰。如此,我們不如,就直接派人給這支新漢軍送去戰貼,約他們到我們大軍的前面決一生死。”
軻比能說得很快,主要是擔心蹋頓現在沒有耐性聽他把這個計劃說完。
“約戰?呵呵,你當新漢軍都是那麽愚蠢的麽?他們現在,才二、三十萬的軍馬。而我們現在的大營,盡起軍馬的話,怕能征調出一百五十萬人馬出來,當中騎軍超過百萬。你說,新漢軍會來我們大營前與我們決戰麽?”蹋頓輕蔑的冷笑道。
“嘿,自然不是那麽簡單。”軻比能道:“大王,小王看得出來,大王一定對漢人,特別是現在的新漢朝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但是,我想大王忽略了另外的一個問題。那就是,漢人,特別講究信義。他們漢人當中的戰爭,最為講究一個師出有名。然而,現在,新漢軍出關,殺戮無數烏桓部族的族人。這個,要是在大漢當中,新漢軍此舉,便是不義之舉,他們的軍馬,便是不義之師。我們,可以先派人嚴正言詞的指責新漢軍的暴行。要求他們馬上退回關內,並賠償烏桓部族的損失。然後,再明確告訴他們,如果他們不退回關內,烏桓大軍便要東移,殺入遼東,將新漢軍施之於我們烏桓部族的惡行,還之遼東境內的漢人。這樣一來,我們就有了一個名正方順,進佔遼東的借口了。”
“咦?”蹋頓聽著,不覺眼睛一亮,不自覺的點了點頭。他覺得,這一次,軻比能倒是說到了點子上,自己還真的有點忽略了這個問題。如果這樣一來,就可以讓自己的部族大軍化身為正義之師,起碼,可以大大激起自己部族的血性。打著正義的,以報仇為名的旗號去掠奪漢人,這個,怕還真的是第一次啊。
“不過,新漢軍肯定不可能妥協的。我們這樣子,只是向新漢軍表達了我們的一個決心,以及我們將要進行的行動,迫使他們不得不應戰。因為,他們要講信義。”軻比能繼續道:“當然了,這個信義,不是對我們而言的,而是對遼東公孫度而言的。試想,如果我們透露出一種決心讓新漢軍知道。在我們約定的一個日子之內,將會全軍殺向遼東。 大王請想,新漢軍將會如何反應呢?”
“他們會……”蹋頓大為意動的想了想道:“他們一定會盡力的阻擊我們大軍,不會讓我們當真的殺到遼東。如此一來,他們就極有可能直接殺到我們的大營來,這樣,我們也可以以逸待勞,就在這裡等著,與新漢軍的那二、三十萬的軍馬決一死戰?”
“沒錯!大王,你不會連面對新漢軍的二、三十萬軍馬都不敢與之一戰吧?軻比能敢確定,如果我們向他們透露了我們欲要進佔遼東的決心,他們一定會殺到我們大營之前,意圖阻擋我們向遼東進犯。實際上,不管新漢軍來不來,小王覺得,我們都必須要進佔遼東。如果新漢軍不來,那麽遼東公孫度會如何想?說不準,我們大軍一到遼東,公孫度就會馬上投了我們,讓我們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遼東之地。”
“好!這個辦法還不錯。”蹋頓覺得,軻比能的這個辦法,卻是他沒有想到的,應該也是目前的情況之下,對自己的烏桓部放最有利的。
“那具體的,大王我們還可以參詳參詳。這一次的計劃,一定要成功!”軻比能見終於說動了蹋頓與新漢軍一戰,心裡不禁暗暗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