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永不墜落的飛鷹》第343章 古城長沙
長沙是一座富有歷史意義的古城。幾千年來飽經滄桑,歷盡憂患,但始終堅如磐石,屹立於湘水麓山之畔。關於它有豐富的文獻記載,有珍貴的古物遺跡,有動人的歷史傳說,有優美的詩歌文賦。

根據考古工作者的發掘,在公元前約4000—3000年,這裡已有原始人群的火坑和原始村落的遺址。實物資料證明,遠古時期,先民們就在這裡生息、繁衍、開拓。相傳虞舜時期,長沙屬三苗之國,夏、商、周均屬荊州之域。

據史籍記載,長沙地名最早見於《逸周書·王會篇》記載:周成王時,各地獻方物,內有“長沙鱉”的記載。關於“長沙”這一名稱如何而來,史家歷來有分歧。

後來一些古籍也有所提及其中《十洲記》:南郡有萬裡沙祠,自湘川至東萊,地可萬裡,故曰長沙。《郡國志》有‘炎帝神農氏葬於長沙’之說。《史記·天官》認為長沙得名於天上軫宿中一顆名為“長沙”的小星。凡此說法種種,不一而足。

長沙在中國古代歷史活動中的出現也是比較早的。

春秋時期,荊州這塊土地上興起了楚國。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劃天下為36郡。將長沙及其周圍地區的一些縣設為長沙郡,治所定名為“湘縣”,即後來的長沙縣、善化縣等地方。這是長沙正式列入地方行政系統之始。

秦二世暴政而亡,西漢代之而立。高祖劉邦以番陽令吳芮平秦有功,封為長沙王,將湘縣改為臨湘縣,於是長沙成為一個諸侯王國的都城。

此後直至南北朝,長沙這塊地方一直稱臨湘縣。隋朝結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再次實現了天下的統一,並將地方設郡、縣兩級,廢臨湘縣,改稱長沙郡、長沙縣,這是縣級政權以長沙命名之始,迄今一直沿用。唐宋元明清各時期,長沙縣的上級行政系統或郡、或州、或府不一,再上一級或州或省不同。

總之,在這其間,長沙不是小王朝的都城,就是州郡的治所。辛亥革命後,長沙這塊地方改用省、縣兩個等級,稱湖南省,省會是長沙縣。1933年,成立湖南省的直轄市——長沙市,從此市、縣分治,市區東抵東屯渡,西達麓山背,北瀕撈刀河,南包豹子嶺,面積近180平方公裡。市以下分東、南、西、北、文藝、嶽麓、金盆、會春八區。

當時,長沙城坐落在湘江東岸,沿江呈長方形。瀏陽河繞城自東向北流入湘江,另外,撈刀河在城北與瀏陽河交匯,而粵漢鐵路由城東平行通過,城東南及湘江西岸為山地。在湘江西岸,依江而立的便是著名的嶽麓山。它是南嶽衡山的一條走脈。舊說南嶽72峰,嶽麓就是其中之一。

從湖南的全境來說,長沙處於湘中的丘陵地區,有寬廣的盆地,也有雄峻的峰巒,長沙處於湘中的丘陵地區,有寬廣的盆地,也有雄峻的峰巒,在長沙縣志上,前人曾對長沙的重要地位作過這樣的概括。在長沙縣志上,前人曾對長沙的重要地位作過這樣的概括:“邑居省會之衝要,控荊湘之上遊,吐納洞庭,依附衡嶽,荊豫唇齒,黔粵咽喉,保障東南,古稱崇鎮。”可見,在古時,人們就將長沙視為軍事重鎮。

由於湖南地處亞熱帶,是南北冷暖空氣交匯之區,季風現象顯著,影響強烈。降雨量充足,而無霜期又長。這種自然物候,極有利於農事活動,具備多種作物所需的熱量條件,特別是適宜於水稻的耕作。

因此,湖南是全國富饒的水稻產區,自古以來就有‘湖廣熟,天下足,湖廣不熟,天下不足’的說法。

況且,長沙則是這一帶物候之集大成者,是這一產區的總倉庫。所以,在經濟上長沙有巨大的生產能力,在軍事上長沙也有顯著的戰略地位。

抗日戰爭爆發後,湖南成了國民政府糧食、兵源及工業資源的重要供給基地。然而好景不長,1938年10月,華中重鎮武漢便陷入敵手。

同年11月,嶽陽失陷。長沙成了捍衛西南各省的門戶,其戰略地位愈顯突出。對於已遷都重慶的國民政府來說,守住長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更為迫切,也更為重要。

可是正在這時,長沙城發生了一件令世人為之震驚的事情。一場“文夕大火”幾乎將整個長沙城化為灰燼。這就使得本已成了粵漢線上一座“孤島”的長沙城更加難守了。

由此可見,日軍大本營一直以來都對長沙虎視眈眈。

日軍想用最簡單的辦法迫使國民政府屈服,那就是一舉拿下天下糧倉湖廣地區。

想到這裡, 高天翔站起身緩步走到窗前,目視前方,道:“古城長沙飽受摧殘,吾輩軍人愧對先人啊!”

日本人打到我算盤,高天翔心知肚明。

不過,國民政府高層也同樣清楚。

所以,蔣介石動用舉國之力拒敵於長沙。

他們知道天下糧倉湖廣絕不能丟,至少現階段不能淪陷。

抗戰爆發以來,中國守軍一退再退,現在已經到了退無可退之地。

此時此刻,四萬萬同胞同仇敵愾,共赴國難,抱定決心,驅逐倭奴。

古城長沙飽經風霜,仍屹立不倒,它經歷了戰國時代的紛亂,目睹了秦帝國的一統與崩塌。

如今,這座古城到了最危險的時刻。

外邦強敵兵臨城下,陸地有鋼鐵炮彈轟炸古城,空中戰機終日盤旋。

“唉!”高天翔顯得十分無助,弱國只有被動挨打。

“國力差距太大了,只能用血肉之軀來填,悲劇啊!”高天翔鼻子一酸,聲淚俱下。

不過,縱使前方有刀山火海,炎黃子孫也絕不後退,也許這就是民族的凝聚力吧!

想起前世,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

對此,高天翔嗤之以鼻,壓根瞧不起這些人。

身為中國人卻不知華夏之信仰,妄為炎黃子孫。

也許,只有到國家危亡之際,國人才會激發體內的炎黃之力。

此時此刻國家就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際,所以各方勢力摒棄前嫌毅然踏上抵抗侵略者的戰場。

“陸軍已經盡力,該輪到空軍了。”高天翔下定決心,道。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