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永不墜落的飛鷹》第367章 名將戴安瀾
戴安瀾將軍立功異域揚大中華聲威,卻不幸戰死他鄉。

戴安瀾字衍功,號海鷗,安徽省無為縣風和村人,生於1904年11月25日。

戴安瀾將軍家境清貧,幼時讀私塾,年長曾教私塾。

1923年考入陶行知先生創辦的安徽公學高中部學習。喜讀歷史、軍事書籍。關心國家大事,遂有效忠民族,獻身人民之意志。

1924年,投筆從戎,由於作戰勇敢,得以步步升遷。後保送至廣東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學習,畢業後參加北伐戰爭,作戰身先士卒,屢立戰功,後晉升為團長。

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爆發時,戴在國民黨軍隊中任73旅旅長,曾先後參加過台兒莊戰役、中條山戰役、武漢保衛戰等著名戰役。

在平漢鐵路沿線的漕河、彰德等戰役中屢創日寇。尤以魯南台兒莊戰役,戴將軍火攻陶墩、計取宋莊,為台兒莊大捷作出重大貢獻。

其間中艾山之戰,更使日寇喪膽。當時,戴將軍守中艾山,日寇向我軍陣地猛攻,達4晝夜之久,戴將軍率部奮勇抵抗,堅守陣地,並一一擊退日寇之進攻。

1938年5月戴晉升為89師副師長,在師長徐庭瑤領導下供職。

1939年1月,徐庭瑤調升為裝甲兵團司令,戴安瀾充任師長,後又調升中央軍王牌第5軍第200師少將師長。

1939年冬,國民黨第5軍軍長杜聿明率部在廣西大明山區與日寇戰於昆侖關(在廣西南寧市東北賓陽縣附近)。昆侖關地形險要,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侵佔昆侖關的日本軍隊是在日俄戰爭時期號稱“鋼軍“的第5師團之主力第12旅團,及後來增援的兩個聯隊,由旅團長中村正雄少將親自在九塘指揮。杜部戴安瀾將軍率機械化師擔任正面反攻,用火牛戰術,冒著密集的炮火,爬向日軍堡壘,衝毀敵軍層層鐵絲網等防禦工事,重創日寇。

戴將軍親赴戰壕指揮,衝鋒陷陣,首克同興堡。昆侖關戰役一個多月,殲敵6000余人,俘獲甚多,斃敵旅團長中村正雄和聯隊長三木吉之助於九塘和昆侖關之間。

戰鬥中戴將軍身負重傷,仍奮勇作戰,因此榮獲國共兩黨聯合頒發的三黃“寶鼎“勳章。

當時,戴將軍初到昆侖關部署陣地時,即發出豪言壯語,說:“中國古時有上無三鼓奪昆侖之佳話,吾擬元旦奪取昆侖關。“

後來果然如期攻奪。此役戴安瀾被譽為“當代之標準青年將領“。

1941年12月,日寇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橫衝直闖,連陷香港、關島、威克島、菲律濱,侵佔號稱東方直布羅陀的新加坡軍港。

此時此刻,日寇將其魔掌深入東南亞各國,進犯緬甸,西進印度洋上,直叩安曼群島之門。

與此同時,駐緬甸英軍,一路慘敗,士無鬥志。由於日寇步步北犯,致使我國西南邊疆遭受嚴重威脅。

於是,在1942年初,戴將軍奉調率部西移雲南,時有中國軍隊出國遠征緬甸日寇的消息,戴將軍聞之,常與人說;“如能出國遠征異域,始償男兒志願!“

不久之後,他果然接到出國遠征入緬之令,他興奮異常,高唱《滿江紅》歌曲,抒發愛國之志,召集全師戰士,宣講諸葛武侯遠征史跡,勉勵部屬務期揚威國外,立功異域,為抵禦外侮,保衛祖國而英勇獻身。

當時緬境無木棺,將軍馬革裹屍回國。途經保山,由於戴將軍駐軍保山年余,軍紀嚴明,深受人民群眾之愛戴,因之保山家家戶戶門前設祭。然後經昆明、貴陽、柳州等地,至全州,將遺體安放於湘山寺內,沿途民眾,隆重奠祭,無不愴然淚下,哀歎痛失英豪!

他的精神和業績,在當時曾得到包括國共兩黨和美英盟國在內的各方面的高度評價,稱他是近代以來中國軍人中“立功異域,揚大漢聲威”的“第一人”。

美國官方認為,同古保衛戰是“所有緬甸保衛戰所堅持的最長的防衛行動,並為該師和他的指揮官贏得了巨大的榮譽”。

蔣介石對此的讚譽是:中國軍隊的黃浦精神戰勝了日軍的武士道精神。

重慶的報紙稱同古保衛戰“無論在中國抗戰史或世界大戰史均有其不朽的價值”。

英國的《泰唔士報》稱之:“同古之命運如何,姑且不論。但被圍守軍,以寡敵眾與其英勇作戰之經過,實使中國軍隊光榮簿中增一新頁。”

戴將軍萬裡出征,為國捐軀,深受各族人民之敬仰和悼念。

1942年秋季的一天, 在國民黨第5軍留守處的廣西省全縣召開了一個大規模的追悼會,大會由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桂林行營主任李濟深主持。在戴安瀾烈士的遺像前,放滿了花圈和挽聯。

蔣介石的挽聯是:虎頭食肉負雄資,看萬裡長征,與敵周旋欣不忝。馬革裹屍酹壯志,惜大勳末集,虛予期望痛如何?“

為表彰戴安瀾將軍的英勇事跡,中國共產黨領導人都題贈挽聯以悼念,悼詞雲:外侮需人禦,將軍賦采薇。師稱機械化,勇奪虎羆威。浴血東瓜守,驅倭棠吉歸。沙場竟殞命,壯志也無違。

——————

戴安瀾將軍的追悼會期間,中國空軍飛鷹戰隊所駕駛的戰機在上空呼嘯而過。

哄哄哄的馬達聲密集的響起。

幾十架戰機在廣西省全縣上空盤旋。

它們是守護中國領空的神鷹,飛行員更是空中戰神,他們英雄惜英雄,不遠千裡前來為戴安瀾將軍送行。

此刻,飛鷹戰隊隊長高天翔駕駛俯衝而下,從戴安瀾將軍靈堂上空飛過。

昂.........

戰機呼嘯而過,飄下一幅挽聯: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挽聯尾端提名:中國空軍飛鷹戰隊。

就在這時,一架接著一架戰機呼嘯而過。

這時,高天翔通過無線電下令:“返航...”

一聲令下,數十架中國戰機呈人字形編隊向南飛去。

突如其來的意外,驚動了參加戴安瀾將軍追悼會的政界人士。

不過,飛鷹戰隊早已消失在眾人的視線裡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