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丘後一陣騷動。
“開弓沒有回頭箭。”
褚飛燕神情中閃過一抹狠戾,望向越駛越近的輜隊濃眉一擰,“是北方軍的輜隊更好,車中必有精械。能殺北方軍立威,豈不比伏擊郡縣鄉兵民伕更好?”
黑山眾頭目臉色皆轉為凝重。
以他們對北方軍的了解,皆知那是個極怪的軍隊。
與黃巾不同,北方軍是沒有老弱之軍,沒有後營的。
與官軍不同,北方軍是沒有輜重之軍,只有後勤的。
而北方軍中的“民伕”,“輔兵”,與天下各軍中的“民伕”,“輔兵”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赤備中的“白甲”就是“輔兵”,可郭大賢精選五百黑山精銳,又是山區伏擊,欲殺十甲都難。
北方軍中架設舟橋,挖陷馬坑,進行土木營建作業的“民伕”,是輔兵,可也叫“工兵”。
黑山軍不是沒打過欺負北方軍輔兵的主意,結果現北方軍中的“民伕”,被其軍內稱為“工兵”的家夥,一點都不好欺負。
就是手裡沒刀,就想抓人幾個活口?人是沒刀,手裡有鏟兒啊,那鏟輪起來更是喪心病狂,揮砍劈殺,完全不下刀矛。
且北方軍凶殘,不少次圍敵刻意不殲,而是調新兵,輔兵上來,用於練兵。
有俘虜被俘不服,北方軍不以為忤,反是讚賞,且歸還兵甲,禮送出營。
前提,先擊敗一北方軍新兵,一老兵,一教官,能敗此三人,禮送出營。
被俘都不服?可以,拿本事出來,都是吃軍糧這碗飯的,軍刀上見真章。
若敗,命留下,最後砍下失敗者頭的人,就是北方軍的新兵。
一旦俘虜不服,必須接受挑戰,要麽出營,要麽命留下,不能一會兒服,一會兒不服。
都是軍人,要有點軍人的樣子。
俘虜可以不拿軍人看待自己,但北方軍是有《軍官操守》要遵守的。
故而,北方軍守俘虜營,都用不了幾個兵,因為不服的不是像郭大賢這樣,已經出營了,就是本事不夠,身分離了。
剩下的俘虜再多都不怕,只要看見北方軍的軍服,就全都要戰栗。就是猛虎,不過也就是馬戲團裡的老虎了。
北方軍凶悍一日甚過一日,戰鬥力突飛猛進,就源於每個兵都不缺面對面的生死考驗。
這與隨大流排個陣,放陣箭,一看前面敗了扭頭就跑的郡國兵,不是一回事。
那個也是實戰經驗,只不過是如何戰敗的經驗,什麽時候該跑的經驗。
而北方軍的每一個士卒,有的都是退無可退的經驗,是屢戰屢勝的經驗,是屢屢欺負敵人的經驗。
這種反動的經驗多了,兵就越來越驕傲,榮譽感越來越足,越來越不把敵人放在眼裡。
如此,一個個原本饑惶的流民,老實巴交的鄉民,慢慢就變成驕兵悍卒了。
北方軍整體的氣質,自然會隨之越來越凶悍,越來越驕傲,軍中輔兵的戰鬥意志與技能,不少還在一般士卒之上。
這導致黑山軍開始不明就裡,想抓北方軍的“輔兵”活口,結果上去就被人切瓜砍菜一樣殺。
北方軍中的幕僚,用腦袋的文士都跟別家不一樣,非但主帥是騎馬的,人家的軍中幕僚叫“軍事參謀”,根本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士,一個個比兵還凶殘。
北方軍起衝擊,甚至是“幕僚”帶隊衝鋒,與別家的幕僚,民伕,輔兵,完全不是一回事。
就連北方軍中養馬牽駱駝擠駝奶的駝工,不少就是草原胡人,弓馬不下赤備,貌似憨厚,野蠻猶有過之,射死他一頭駱駝,他拎刀就跟你玩命。
北方軍中的學徒,駝工,幕僚,軍醫,民伕,輔兵等本應劃歸老弱的老弱,實際比戰兵都能打,比北方軍中的小兵凶殘的多,待遇也高的多,不少掛的是“士官”銜。
最令黑山眾詫異的就是這點,北方軍中的“輔兵”,軍餉待遇,甚至軍階勳位,都普遍高於一般的戰兵。
這與天下諸軍,簡直就是完全顛倒過來了。
比戰兵還能打,待遇還高的輔兵,這算怎麽回事?
“北方軍的輜重輔兵,可不好打。”
郭大賢說這句話的時候,本就憔悴的臉更糾結了。
他當初就是想“以長擊短”,帶著本部三百精貴的騎兵,欺負正在野外進行土木營建的北方軍“民伕”,勇敢的一馬當先。
結果,三百騎兵半數戰死,逃走不足二十騎,其本人被工兵當場俘獲。
幽州騎兵名將公孫瓚都不敢衝北方軍的梅花陷馬陣,山裡的山賊倒是一往無前,那縱馬飛奔,搶著送死的場面,北方軍的工兵都不忍看了。
經此一戰,郭大賢就憔悴了。
“北方軍的輔兵,怕是比戰兵還強些。”
李大目說這句話的時候,同樣臉色糾結,北方軍幾乎顛覆了他們對“軍”的一切認知。
黑山眾不知道,北方軍中的輜重兵,始終就比所謂“戰兵”的待遇高。
因為建軍思路不同,軍事制度不同,北方軍中沒有輔兵一說,那叫“特種兵”。
輜重與輔助作戰之兵,才是北方軍待遇最優渥,著重培養的“特種士官”。
所謂的“戰兵”,是可以通過新兵營,標準化,快培養出來的。
流民進新兵營一個月,出來就能上戰陣。
可以標準化大量製造的東西,在李軒心中就是工業品,就是消耗品。
可專業的輔兵不同,僅是軍醫就不是一月新兵營能練出來的。
戰陣廝殺,與敵面對面廝殺的是弩手,弓箭手,重甲士,騎軍,步卒等所謂的“戰兵”。
可雖是戰陣廝殺,這些戰兵在北方軍中的單兵平均功賞,卻遠遠比不上一份斥候的探報。
也比不上負責保障弩手,弓手箭矢無虞。保障兵士綿甲,皮甲,藤甲不破不爛。糧食芻秣不霉不壞的騾隊輜重兵。
無論是功賞還是軍餉,北方軍的輜重兵,都要優於一般戰兵。
北方軍是五階軍功,第一階是偵查,先登與先鋒。第二階就是後勤與保障。第三階才是戰陣之功,第四階為運籌,謀士吏佐在這一階。
第五階是與地方關聯的勞軍之功,縣令轉運輜重,鄉亭民伕與商賈運輸糧秣,犒軍勞軍擁軍,都在這一階。
牽帶照顧駱駝的是輜重兵,架設周橋的是輜重兵。
挖陷馬坑,進行土木作業,豎寨立營的是輜重兵。
隨軍修理騾拉床弩,破損軍械車輛的是輜重兵,
就連運送士兵信件與戰利品的還是輜重兵。
北方軍的輜重兵,都遠比所謂的“戰兵”珍貴。
戰兵的戰鬥技能,一旦退役,到了地方就無用武之地了。
可在軍中養騾馬駝,接觸到了系統化的獸醫。學會了製作馬鞍,釘馬掌,剪駝毛催奶擠奶。
熟練掌握了軍中快土木作業營建技巧,具備了組織人力施工方法與經驗。
這些輜輔兵,在北方軍中不顯眼。
可到了地方,多少撲騰兩下,這些軍中的“輔兵”,就是未來的一個個小富翁。
為了留住這些未來的專業軍士,讓後勤更加專業化,北方軍把輜輔兵的待遇提到了天下第一。
非但軍餉,夥食待遇福利,包括軍事訓練,都是當做比“戰兵”更加專業的“職業軍人”培養的。
效果在扎營,拔營,行軍中就能看出來,度更快,更有條不紊,全軍的休息時間更充足。
時下北方軍戰兵與輜輔兵的比例為五比一,未來起碼要提高到一比二,即一戰兵配二輔兵的程度。而不是如今的五個戰兵,才有一個輔兵。
這還是行營戰輔配比,以北方軍總體而論,一個戰鬥人員,起碼需要五個輔助支援人員。
有充分保障的北方軍,戰鬥力絕非時下可比。
可即便北方軍的精簡縮編與比例調整尚未到位,北方軍中的“輔兵”,就已經讓黑山眾頭目理解不能了。
就是開始不明白北方軍的虛實,黑山軍在北方軍的輔兵面前,頗是吃了不少悶虧。
就是源於認知差距太大,綁個民伕用的了三個卒?結果仨老賊上去,一把鏟幾下就全劈了。
一個北方軍“民伕”一腳踩著老賊的屍,一臉冷漠的把手中鏟猛的朝下一插,單手一拽腦袋,拎個頭上來瞧瞧稀奇,又把人頭隨手一丟的造型,曾深深震懾了想綁“民伕”的老賊們。
至於北方軍中大冬天的光個膀子,拎口刀,帶隊衝鋒的“幕僚”,那更是讓黑山軍懵逼了。
黑山眾從此皆知,北方軍中最凶殘的就是這些“軍事參謀”,與別家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幕僚,完全不是一回事。
碰上北方軍的輜隊,碰過碰不過,黑山眾頭目,還真是心裡沒底。
“事已至此,上吧。”
李大目抽刀而起,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腮幫子都心疼的哆嗦,出擊的三千黑山軍是各寨湊的精銳,幾乎全是老卒,皆屢經戰陣。
一百個這樣的老卒,可裹挾,驅馳數千填壕之民,平常根本就不舍得用。
天才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