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堪、候選被射殺。跟隨二人衝鋒的韓遙軍當即愣了啊才反應過來:“將軍死了!”
恐慌的情緒從李堪、候選死處開始傳開,很快就蔓延至全軍,衝鋒的大軍士氣受到嚴重的打擊,對於張繡軍中的弩箭,他們充滿了恐懼。
張繡見得李堪、候選二人中箭。當即大喜,旗本八將悉數陣亡,韓遂麾下再無將可用,張繡將虎頭金槍高舉,大喝道:“全軍衝鋒!”
“咚,咚咚,,咚咚咚
“嗚嗚嗚
原本不緊不慢的戰鼓聲頓時變的急促起來,一支支碩大的牛號角高高舉起,蒼涼的號角聲緩緩地吹響。
“殺!”
戰鼓的響聲令到張繡麾下全軍將士一陣熱血沸騰,龐德首先一擺大刀。領著兩萬雷騎當先朝著敵軍發動了衝鋒,跟隨而動的是太史慈領著一萬雲騎繞到外面,以奔射射殺敵軍。趙雲反應也不慢,領著一萬不用操控弩箭的破鋒營以及三千血刃營士卒衝鋒。
張繡大軍已經衝鋒了,那邊馬超才堪堪引著大軍衝鋒,不是馬超反應不夠快,而是方才他麾下的四萬羌胡騎軍看著張繡兩輪鋪天蓋地的弩箭看得都呆了。這些羌人心中開始暗暗慶幸,他們是張繡一邊的,而非與張繡為敵,不然下場就如同前面伏屍於戰場的同族一般。
馬超一軍發動了衝鋒,最後面霍篤和王昌也指揮著三萬余散兵一同加入了戰場,毫無疑問,張繡這一邊士氣已經到了頂點,無論是張繡麾下的精銳部隊,或是跟隨馬超作戰的羌胡騎兵,還是霍篤、王昌指揮的那支臨時湊拚起來的部隊,都爭相向前。
“轟
由龐德所領最先衝出的雷騎與韓遂所部的大軍洪流首先狠狠地撞到了一起,龐德一馬當先,手中大刀舞動,上下翻飛,凡是在他身邊五步范圍之內的敵軍不需數息功夫,就被龐德揮刀斬成兩段,血花濺落到龐德身上他亦無所覺。
龐德的勇猛更使得雷騎奮勇向前,本來雷騎戰力就要比韓遂所部要強。再加上之前的弩箭打擊,韓遂所部士卒還未從弩箭打擊的陰影中走脫出來。
雷騎的衝鋒一下子就將韓遂所部打得節節敗退,隨著後面趙雲所領的破鋒營和馬超所領的羌胡騎兵加入戰團,一下子就將蒂遂所部和先零羌的助戰羌兵的陣型衝散。
雷騎就彷如一把鋒利的刀一般狠狠地將韓遂大軍分割開,讓後面趙雲和馬超所部輕易上前將其圍殺,而龐德就是這把鋒利的刀的刀尖。
“喝,,死!”
龐德又一刀將兩名敵兵攔腰斬為兩段,再縱馬前進之時,發覺前方壓力頓時消失,眼前忽然一亮,龐德抬頭望了望,發現自己已經穿透了敵軍。腦海靈光閃過,看向方才韓遂所站立處,見到之前被張繡射倒的大旗已經重新豎起,但大旗之下卻是空無一人,隻余一架戰車,應該是韓遂方才所站立指揮大軍的戰車。
龐德也是久經戰陣之人,看到此景。哪裡還不知道韓遂已經逃了,一夾馬腹,飛馬衝到韓遂大旗之下隨手一刀就將重新豎起的大旗砍倒。一勒戰馬,招呼隨著他衝破敵陣的雷騎士卒返身殺回陣中,同時口中喝道:“韓遂已死,降者不殺!韓遂已死,降者不殺!”
龐德在陣中邊殺邊大叫,韓遂所部和助戰的羌人卻是立即扭頭望去。見到原本豎立的大旗已經倒了,而原本站在戰車之上的韓遂也不知
蹤。
一盞茶時間不到,韓遂所部以及助戰的羌人潰敗了,所謂兵敗如止倒。形容此時最是合適。韓遂所部和助戰的羌人什麽也不顧,只知道掉轉馬頭就跑,也不瓣南北西東,隻朝著沒有張繡大軍的方向逃跑。
本來韓遂所部的大軍和助戰的羌人經過兩輪弩箭的打擊已經士氣低落。如今連主帥都不見了,自然不會傻到再拚命,立即四散逃走。
後軍之中張繡見得敵軍已經潰敗了。當即大喜,大聲下令道:“擂鼓。傳令各部追擊敵軍!以俘虜和首級論戰功!”
“咚咚咚
鼓聲再次一變,眾將聽得都知道這是追擊的命令,於是各引本部,朝著崩潰的敵兵追擊而去。
張繡已經知道此戰已經勝利了,涼州從此為他所掌,同時由於此戰大破先零羌,起到震懾涼州各地羌部的作用,對平定羌族絕對有大利。看著一架架床弩、連弩車以及各種大弩,張繡喃喃地說道:“不枉重金打造你們!值,實在太值了!”此戰能如此輕易地大勝,弩箭絕對是起到最大的作用,特別是那三百架超大型弩,這一波攻擊就將敵軍的膽氣悉數瓦解。這次弩箭能建大功,出奇製勝是其中原因,張繡大軍一路出發,這些弩箭全部都藏好,根本沒有露出來,讓韓遂發現不到。開戰之前弩箭又被軍陣團團包圍。韓遂和張繡都是涼州軍系出身,都是那種以騎戰為主的觀念。加上與張繡交手這麽多年都是以騎對騎,他何曾想過張繡忽然會用弩箭,現在突然用出自然能做到出奇製勝。
其次是馬均對弩箭進行了改造。一般的連弩車也就能發六十矢左右。經馬均改造的連弩車能發一百八十矢。就是元戎大弩也能發五十矢。張繡此時已經記得,歷史上馬均是想過對諸葛連弩改造成可發五十矢的大弩,不過曹丕並沒有撥下經費讓馬均研究,怎知道這曠世兵器卻是在張繡手下完成,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巧合。而就是因為五十矢的大弩研製成功,內藏四弓的連弩車才能強化到可發一百八十矢,這絕對是冠絕天下的利器。
不過看著面前的床弩和連弩車不少地方已經損壞,張繡亦微微心痛。暗道:“這東西厲害是厲害,但實在太容易損壞了,修複又要耗費大量精鐵和木料還有錢糧了。對了。還有那些特製的利箭。”想到這裡。張繡不冉得歎了口氣。
正在此時,前面傳來一聲歡呼,…北見到名小一校策馬飛奔到張繡面前,興奮道!“稟報,城破了!金城被攻破了!”
張繡聽得,喜問道:“且說說是怎麽回事?”
校聽得,答道:“回大將軍,趙將軍率軍攻至城下之時,城內敵軍就已經開城投降,趙將軍大軍已經攻入城中了。”
張繡聽得,喜道:“好!胡車兒。你在此指揮弩箭隊將弩箭收回,而後進城。周倉,你率盤古力士隨本將先入城。
張繡領著大軍從金城的東城門處進城,看著斑駁的東城門,張繡一時感慨良多。十年前。他就是從這個城門護著陳松和陳瑤兄妹單槍匹馬殺出城去,當時他還只是一名普通卜吏,而如今已經是手握一方大權的諸侯,所謂世事難料莫過於此。
金城城內整體並沒有改變多少,但張繡卻記得,十年之前那些新建的房屋經過歲月的洗禮此時已經變得老舊,而原本那些老舊的房屋,卻是消失了不少,在原地換上了新建的房屋。金城自從被羌兵攻破之後,一直都作為叛亂羌人的老巢,經北宮伯玉、李文侯,王國再到韓遂三代經營,金城顯然已經取代了武威成為了涼州的中心。其實這也與韓遂等人的戰略有關。
韓遂的目標是進攻關中,若是將治所設在武威,顯然離關中太遠了。而金城這裡可以東進經蕭關入關中,也耳南進經天水、陳倉入關中。而以前朝廷將涼州治所設在武威,更主要是為了控制敦煌、張掖、酒泉三郡,而韓遂他們則直接放棄了此三郡的控制。
到得韓遂的府邸前,張繡已經認出了這裡就是原來的金城太守府,太守府前張繡曾經激戰的那片空地還在。見到這片空地,當年激戰的一幕立即就浮現在張繡的腦海中。
走進韓遂的府邸,曾經的太守府建築已經所剩無幾,留下的也見到牆上也有明顯的戰火痕跡,應該是當年陳懿據太守府而守留下的。
物是人非,張繡摸了摸颯露,喃喃地說道:“颯露,你還認得這裡嗎?”仿佛知道主人的心意一般。長嘶的一聲以為應和。
這時趙雲從廳中走了出來,張繡跳下颯露,趙雲連忙上前接住,說道:“稟報主公。末將在府中擒住敵將成俊。請主公發落。”
張繡聽得小地驚訝了一下。問道:“成俊?成公英?他沒有跟韓遂一同逃跑?”
趙雲點了點頭,答道:“不錯,而且下令讓開城門投降的正是他。”
張繡微微一笑,說道:“有意思。子龍,且與本將一同見一見這韓遂所倚重的智者。”
走進廳中,張繡很自然地坐在主位之上。看著下面跪在廳中,雙手被縛的成公英,說道:“來人,且為成先生松綁。”張繡開聲之後自然有士卒上前來解開綁成公英的麻繩。
張繡看著成公英,問道:“聽子龍說是先生下令開城門的?”
成公英點頭答道:“我主大敗,大將軍勝券在握,俊亦不想金城生靈塗炭,故此下令開城。”
張繡哈哈一笑,問道:“先生可曾料到你我會在此種情況下相見?”
成公英微笑答道:“自從河東一戰失利之後,我主敗局已經注定,收縮兵力回金城再尋羌人助戰,也只是?且殘存罷了。就算今日我主勝了,也不過是暫退大將軍大軍。只不過俊亦沒有料到,大將軍製造了如此多的弩箭,勝得如此輕松。”歎了口氣,成公英說道:“若是我主手下有一員猛將,當日河東能否守得住還未知,俊與大將軍相見之情景又未必如今日一般。”
張繡點頭說道:“韓文約出兵河東,又聯劉景升、袁公路伐我南陽。此著的確妙。”
成公英歎了口氣,說道:“大將軍已成涼州之主,看隴西胡族降服。只怕大將軍已經有平涼州胡人之策。俊乃敗軍之將,但求速死。不過家中尚有老母,請大將軍代為照料。勿要為難他老人家。”
張繡以目視成公英,說道:“先生一身本事還未盡數施展,就準備速死?古人雲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韓遂其人不能盡展先生本事。不過本將卻可以,不知先生可願助本將一臂之力。”
成公英聽得,並沒有露出驚訝。反而微笑問道:“俊出謀害死大將軍部將,大將軍不殺俊不怕軍中將士不服?”
張繡答道:“之前先生乃是韓文約謀主,出謀發策乃是分內之事,主謀乃是韓遂。況且兩軍交戰,豈會沒有死傷。”
成公英聽得,立即站了起來,拱手作揖道:“成俊見過主公。”
張繡上前一把將成公英扶起。大笑道:“得公英之助乃是本將之福。如今韓遂棄大軍而逃,公英以為其逃向何方?”
成公英想也不想,就直接答道:“武威!”
成公英說話的時候,坐在一旁的趙雲眉頭皺了皺,顯然不喜成公英初投張繡就背棄故主的行為。張繡倒也沒有在意,看成公英肯開城投降。就知道他不是死忠韓遂之人。況且手下的人不可能每個都是忠義之人。而且聽方才成公英所言,也是孝義之人。況且他與韓遂之間關系怎樣張繡也不清楚。不過張繡自信能將成公英牢牢掌控住,也不懼他會背叛自己。
在廳中坐了一會,太史慈。馬超、龐德各人逐漸收兵回城,而胡車兒也領著弩箭隊進入城內。眾人皆到廳中向張繡稟報收獲,列坐之後張繡環視眾人,忽然見到龐德身後的坐位空空如也,緊接著後面則是霍篤,立即便想到不見了的人正是郝昭。
於是開口問道:“怎麽不見了值道?”
聽得張繡所言。眾人才發覺不見了郝昭,趙雲見得,拱手向張繡說道:“末將現在就去尋伯道。”郝昭乃是血刃營統領,屬趙雲管轄,如今其不見了自然由趙雲負責。
張繡點了點頭,揮手道:“子龍且去吧。”而後笑問眾人道:“都有哪些收獲了?”
啟蒙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