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功蓋三分國》第四十三章 送別
  襄陽城外,漢水邊,一艘百料大船停靠在碼頭邊等著。

  寒風呼嘯,碼頭上並沒有多少商旅往來,唯有百十人正在話別。

  時值大漢建安三年十一月丙寅日,正是寒冬欺人之時,諸葛瑾卻於此時租船南下,即將前往江東完婚,這碼頭上話別的,就正是諸葛亮等兄弟數人。

  當然,大姐夫蒯祺和二姐夫龐岷,此時也在碼頭。

  大姐和二姐這時都有孕在身,此時又是寒冬,她們不便驅車百余裡前來送行。

  十月底,諸葛三兄弟的孝期滿後,諸葛瑾便租了一條大船,準備沿江而下,前往江東。

  漢江發源於漢中平原,沿途還有沔水等支流匯入,在襄陽繞城而過,就連襄陽城的護城河,都是引用的漢江水。最終,漢江在武昌之左,匯入長江。

  是以,順著漢江直下,在武昌又可以沿著長江而下,一帆風順,就能抵達吳郡。

  走水路,沿途不僅少了顛簸之苦,匪患也相對少很多。

  當然,江夏太守黃祖,還有江東水師,並長江上那大大小小的水賊,也不是好相與的。

  不過,這點隱患,相對於陸地上多如牛毛的山匪路霸來說,確實不算多。

  更何況,大姐夫蒯祺也會隨船前往江夏。荊襄第二大世家的三公子出面,江夏黃祖多少還是會給些面子的,就連沿江的各路水匪,也會安分不少。

  “大哥此去,一路珍重!”諸葛亮帶著兩位弟弟,給諸葛瑾躬身拜道。

  有道是長兄如父,這個時代,最講究孝悌。

  如今,大哥諸葛瑾為了他們幾位弟弟著想,孤身前往江東成家立業,隆中的家業幾乎盡皆留給了諸葛亮他們,即便是後世來客,諸葛亮也極為感動。

  在後世,兄友弟恭或許有,但更多的卻是兄弟姐妹之間爭家產、打出狗腦子的傳聞。

  諸葛瑾扶起諸葛亮,又摸摸諸葛均和諸葛誕的腦袋,笑道:“又不是生離死別,搞得這麽悲愴幹什麽?”

  “放心,為兄到了吳郡,便會著人送書信回來。”

  “倒是二弟,家中的重擔,三弟和誕弟的撫養,從今往後可就由你擔當了。任重而道遠,二弟今後也得多多費心才是。”

  囑咐罷二弟諸葛亮,諸葛瑾又拉著諸葛均和諸葛誕,囑咐道:“我諸葛氏本是琅琊郡世家大戶,只可惜家道中落,今後振興我諸葛氏的重任,就靠咱們兄弟四人了。”

  “如今,為兄需遠赴江東,兩位弟弟今後當多讀書,多向你們二哥請教。”

  “你們二哥之才,當世少有,言傳身教,你們今後也會受益無窮。”

  諸葛均和諸葛誕躬身拱手道:“謹遵大哥教誨!”

  囑咐罷兄弟,諸葛均又向兩位妹婿拱手道:“為兄此去,不知何年才能再回荊襄。二弟孔明尚未成家,三弟和誕弟也還年幼,萬望兩位妹婿今後照看一二。”

  說著,諸葛均對蒯祺和龐岷就躬身禮拜。

  蒯祺和龐岷趕緊回禮,然後汗顏道:“大哥此話,可就羞煞我兄弟二人了。”

  “孔明之才,荊襄誰人不知?如今更是有諸葛痘惠及天下,豈是我二人能夠比肩的,與其說是我等照看孔明,還不如說是我等向孔明請益。”

  蒯祺此話,倒也不是推脫。

  如今荊襄最頂尖的才俊,就數諸葛孔明和鳳雛龐統。這不僅是師門在背後自吹自擂,他們二人也有真才實學,這才是令荊襄眾多青年一輩佩服的。

  更何況,眼下諸葛痘正在中原推及開來,荊襄七郡首先受惠。百姓自是感念諸葛孔明和神醫張仲景的,而荊襄的青年才俊們,更是對諸葛孔明佩服得五體投地。

  倉頡造字,驚天地泣鬼神;神農嘗百草,始有今日之五谷和醫藥。

  諸葛孔明發現的這諸葛痘,雖然功不及倉頡和神農,卻也倒底為天下蒼生杜絕了一大瘟疫。

  這注定是必將名垂青史的!

  諸葛孔明尚未二十,便注定名垂青史,而那些所謂的荊襄才俊,看似是才俊,卻多是碌碌無為之輩。如此鮮明對比,又是自家內兄弟,蒯祺和龐岷自是佩服諸葛亮的。

  聽著兩位姐夫的褒獎,諸葛亮羞赧道:“兩位姐夫廖讚了!”

  “愚弟這是半桶水到處晃,今後還得多多向姐夫們討教才是。”

  大姐夫蒯祺,二姐夫龐岷,他們的才學和能力是有的。

  雖然在某些方面,或許不及他諸葛亮,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在詩詞歌賦方面,即便有後世的唐詩宋詞兜底,他諸葛亮也不及龐岷在這方面的造詣。

  畢竟,龐家是詩書禮儀之家,其父又是鹿門書院的山長,是修士門派的外門長老,自小耳濡目染,龐岷隨便遣詞造句,就足夠他諸葛亮想破腦殼兒的。

  ……

  相互一番謙虛,諸葛瑾笑道:“好了,時候也不早了,為兄這就去罷!”

  說完,諸葛瑾在棧橋上,對著眾人幾乎一輯到地。

  諸葛亮和姐夫、兄弟們,趕緊回禮:“恭送大哥,一路順風!”

  起身,諸葛瑾也不看眾兄弟了,直接轉身,就上了船。

  這時,蒯祺也緊跟著上了船。

  江夏黃祖,還得大姐夫蒯祺去打通關節呢。

  船家解開了纜繩,升起了風帆,順著西北風,順著江水之流,大船飄然而去。

  太陽這時正在東南方向,迎著陽光,船影倒映著江水。起身後,看著大哥的坐船遠去,諸葛亮很有一番“孤帆遠影碧空盡”的感慨。

  “綺玲妹子,把琴拿來,我要撫琴一曲,為大哥壯行。”諸葛亮吩咐道。

  聞言,本已登上馬車,在眾多家丁護衛下準備離去的龐岷,這時反倒不急了,坐在車轅處笑道:“早就聽聞,琴棋書畫,二弟孔明是樣樣精通,今日為兄倒是能一飽耳福了。”

  諸葛亮向這位二姐夫抱拳示禮,也不廢話。

  琴棋書畫,原主確實樣樣精通。

  穿越而來的靈魂,這方面的造詣雖然不能再進一步,卻也能完美的演繹原主的水準。

  起碼,用原主在這方面的造詣,演繹後世的那些經典好歌曲,還是能夠辦到的。

  在隆中的這一個多月,閑得蛋疼的時候,他諸葛亮就不止一次撫琴,演繹後世的那些名曲,吸引得少女和一隻小蘿卜頭,很是有追星族的架勢。

  稍傾,呂綺玲從牛車上搬來一張案幾,將諸葛亮的那張七弦琴放在案幾上。

  諸葛亮就坐,用順手的七弦琴,也不需要調音,直接撥動琴弦,還是邊彈邊唱:

  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

  今宵別夢寒!

  ……

  琴音在碼頭上緩緩流淌,諸葛亮的吟唱也很動聽,無論是龐岷,還是那些家丁,就連經常聽此曲的少女,這時都沉浸在這首《送別》的意境裡。

  後世,有許多關於送別的經典歌曲,也有許多有關送別的古詩詞歌賦。但符合這個時代欣賞的,又應景的,就唯有這曲《送別》了。

  當然,嚴格來說,這曲《送別》,還是稍微有點不應景的。

  只是在眾多送別的詞曲中,矮個子拔將軍,諸葛亮才彈奏這首《送別》而已。

  一曲彈罷,眾人如癡如醉,就連諸葛亮自己,也雙手撫琴,靜坐不動,似乎正在體悟。

  良久,龐岷感慨道:“昔日,世人都說諸葛孔明,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有人卻不以為然,今日為兄卻是有幸,能親耳聽得二弟如此妙曲。”

  “此曲隻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

  原主諸葛亮本就琴技精湛,這時雖然不能像原主那般創新、進取, 但將一首好歌曲演繹出來,對諸葛亮來說還是沒有難度的。

  所以,龐岷的感慨雖然有點誇大,卻也算是說出在場許多人的心聲。

  但是,恰恰此時,卻有一個啞嗓子的聲音道:“此曲雖然好聽,用在此處卻是狗屁不通!”

  “你諸葛孔明現在道別的,是你自家兄長;而此曲之中,卻更像是好友之間的離別之意,更有一股濃重的懷戀鄉情。此曲與此景不合,不是狗屁不通是什麽?!”

  聽到這個聲音,龐岷便一拍額頭,只有苦笑。

  諸葛亮被人點破短處,卻也沒有惱怒。

  畢竟,這個聲音所說的,也恰好是此曲的缺點。

  《送別》用在這裡,確實有那麽點不應景。

  只可惜,這時的諸葛亮沒有原主那麽高的才情,無法修改,也無法另外譜寫一曲。

  聲音很熟悉,諸葛亮轉首,果然就看到了那人,坐在碼頭不遠處的一個酒樓窗口。

  “士元兄,果然是你,這麽久沒見,你的這一張嘴,還是那麽毒!”

  諸葛亮拱手,朗聲笑道。

  這時,龐岷鑽進他家的馬車中,對諸葛亮拱手,苦笑道:“他是特意跟來會你諸葛孔明的,我就不去見他了,免得你們神仙打架,我這凡人反而遭殃。”

  龐岷也是自負才俊,但在眼前的這兩位面前,他自己都感覺跟不上他們的節奏。

  更何況,這兩位只要見面,肯定是針鋒相對的。

  倒也不是相互有著敵意,而是純粹的好友之間的相互吐槽、損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