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晚明之霸道大當家》第二十七章:楊刀
  如今十個家丁已經技藝大成了,楊文禮其實早就想帶著他們出去打土匪了,這既是歷練,也可以在大別山中佔據一個或幾個山頭,好積蓄實力,以待天變。

  楊文禮當然不是自己想當山大王,殺人越貨,作威作福。土匪也有土匪的優點,除了打家劫舍,還可以種點田。

  山裡不全是山,也還有少量的田土,況且山裡的物產也很豐富,如果懂得科學種田,可以養活不少人。

  山大王可不會給朝庭交稅,那些田土,都不在朝庭的名冊之中,這就是楊文禮想當山大王的真正原因。

  現在就是缺少一把合用的兵器,還有防身的護甲。本來楊文禮想用藤蔓做護甲,可當他自己草草製作一副,再用硬弓試射之後,他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在兩石強弓又加破甲精鋼三菱箭頭面前,藤甲像紙糊的一樣,一射就對穿,可以想想,穿著藤甲的人是什麽後果?

  其實楊文禮也是小心過頭了,他也不想想,兩石強弓加精鋼三菱破甲箭頭是什麽威力?別說是藤甲,就是野豬皮的精銳白甲兵身著三層甲胄也抵擋不住。只不過楊文禮沒那條件,沒有試過,否則他可能會改變想法。

  楊文禮後來就想製作板甲,而且是滲碳精鋼板甲。矛和盾歷來是相對立的,而且盾的材質必須強過矛,否則根本防不住有巨大動能的矛。

  可惜他現在沒那個條件,因為他沒有鐵,所以隻好暫時束之高擱。他想將來到大別山中去找找鐵礦。

  大別山橫跨三省,地大物博,不僅有鐵礦,可能還有其它的稀有礦產,只不過古人條件有限,有些還沒有被發現,正等著他去開采呢!

  ……

  “仁宇、仁宙,移蓋!”楊文禮對候在一旁的兩位少年高聲唱諾道。

  楊文禮是從觀測窗口看到坩堝內的鐵水達到了他預計的火候就大聲喊叫。

  古人做什麽事情都喜歡這個調調,楊文禮也不能免俗。

  移開爐蓋之後,楊文禮親自持一個鐵水專用壺,用杓子杓了一壺之後就給型沙模型澆鑄。

  今天是鑄造生鐵螺杆的日子,楊文禮一人做不了,所以按規矩抽調了仁宇仁宙兩兄弟過來幫忙。

  鑄鐵螺杆很容易冷卻,所以只要過半個小時即可進行下一步的工作。還是鑄造,這次直接鑄造支架。

  支架就是一根橫梁,同時兼有螺母的功能,鋼製螺杆與螺母呈一公一母,如果用粗大的木柱固定橫梁,就是一台簡單的擠壓機,可以用來榨菜籽油,不過楊文禮是用它來擠壓鑄造鋼刀,使其質地緊密,達到或超過鐵匠打造的刀。

  工作原理是這樣,鋼水澆鑄到一個刀胚鋼製模具裡,待鋼水尚且紅熱的時候,連同刀模移到擠壓台上,用人力杠杆原理,也是機械千斤頂的原理給刀胚施加一個十多倍或幾十倍的個人力量,在外有鋼模的情況下,刀胚自然會發生物理型變,類似於熱軋。

  擠壓機很簡單,有了精密的螺杆,實際上就沒有什麽難度了,無非是廢點時間。

  不過,楊文禮的這台擠壓機雖然簡單,但是作用非常大,很好的解決了鐵匠難速成,兵器生產造價高昂的問題。

  刀其實很有講究,中國古代的刀,大部分都不符合科學規律,像抗戰電影裡面大刀隊所使用的大刀就不科學。

  刀必須符合幾個條件,第一是重量,必須適合單手握持,那麽這個重量就固定了,大概是三至四公斤的樣子,如果重量超出,

一個普通人舞不了幾下,可能手腕都會受傷。  重量固定了,我們再來說大小。可以肯定,在同樣重量的情況下,刀越大越薄,刀體積越小越厚。

  在古代,刀是用來戰鬥的兵器,敵人不是站在那裡不動給你殺,他會反抗,那麽實際上刀最多的時候是與其它兵器相抗。

  那麽問題來了,刀是鋒厲好呢?還是抗造好?顯然是後者,持不抗造的刀在戰場上就是被人宰的對象,再鋒厲也沒卵用。

  有以上幾點條件,實際上一把好戰刀的形狀已經出來了。首先刀要窄,三指寬左右最為適宜,其次刀不宜過長,一米左右最為適宜,在這個框架下,再規定3.5公斤重量的話,就是一把刀體厚實,重量適中,刀鋒不銳的一把好戰刀。

  刀鋒再不銳的刀,宰人肯定是一刀就死,人的骨肉沒那麽堅固,抗不了鋼鐵的重擊。

  冷兵器的名刀有日本刀,苗刀、藏刀、泥泊爾彎刀等等,楊文禮都認為不可取,戰刀不需要太鋒利,抗造就行。

  當然楊文禮鑄的刀,鋼質肯定是數一數二的,比精鋼三菱箭頭有過之而無不及。

  ……

  十多天之後,楊文禮捧著一把剛鑄造出來,並經過擠壓型變的刀,內心裡忍不住心潮澎湃,這是一把,史上從未出現過的刀,其形製像倭刀,但要更厚實,短了少許,閃爍著冷幽幽的金屬光芒。

  雖然還未開鋒,但是楊文禮堅信,這是一把要飲不知多人敵人鮮血的絕世名刀。

  楊文禮相信科學,重視實驗,他立馬為第一把戰刀裝上了吞首和刀把,稍微開鋒之後,就與一把從江匪剿穴中繳獲的單刀互砍。

  果不其然,隻一下,單刀就應聲而斷了,比一根圓木還不如,鋼刀雖硬,但缺少韌性,木頭雖軟但韌性足,所以木頭很難一刀砍斷。

  “好刀!少爺,恭喜你鑄造出一把絕世名刀。”砍斷單刀之後,楊仁天特意走到楊文禮跟前看他手中這把新刀的刀鋒,見到完好無損之後,他立馬高興地讚道。

  “哈哈哈哈!仁天你真會說話,這種刀以後就是你們的配刀,我給它取名叫揚刀。”楊文禮豪興大發,當場就給刀取了名。

  後世有地域為名的刀,比如陽江刀、撈刀河刀、藏刀、苗刀、倭刀等,他這種刀和地域沒什麽關系,完全是他楊文禮一個人鑄造出來的刀,質量杠杠的,他取名揚刀也無不可。

  “楊刀?顧名思義是我們楊家鑄造的刀,好名字!好名字!”楊仁天當然是大加誇讚了。連現成的馬屁都不會拍,那他也太傻了。

  ……未完待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