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晚明之霸道大當家》第一百二十七章:閑談鄭芝龍
  “義騰,這次你責任重大,一定要確保物資能順利買回,這是一項戰略任務,絕不容有失。”船東們走後,楊文禮就鄭重其事地叮囑楊義騰道。

  “請大統領放心,人在貨在,貨失人亡!”楊義騰雙腳一並,行了一個堅定有力的捶胸禮,大聲宣誓道。

  楊義騰的表現令楊文禮滿意,於是他轉而用和善的語氣接著說道:“貨物你去王汝成司長那裡提,要切實掌管好貨物和錢款的使用情況,但怎麽賣掉,由船東們說了算,你們都是一些大老粗,不懂這些,就不要參與了。

  去朝鮮的那一邊,可能會遇到官軍,吃點錢虧,我可以答應,但如果他們要征船就不要慣著他們,天王老子要我們的船和貨,都不答應,你明白嗎?”

  “明白”楊義騰堅定的點頭應道。

  ……

  第二天一大早,船隊就啟程了,楊文禮沒有現身,但其實他卻躲在一邊,遠遠的送行。

  這趟商貿之旅非常冒險,甚至可以說,成功的機會非常渺茫,他們一路上的風險太多了,卻僅僅只有一伍正兵,還要分作兩隊,各奔一方,當然,船上的水手也是合格的戰土,在海上,他們的戰鬥力可能還要強於正兵,正兵的優勢是可以遠程射箭,和操縱使用弩炮。

  水手的戰鬥力跟自身是否肯賣命呈成比,水上的漢子是吃海鮮、魚長大的,身體素質要優於普通農民,不過他們因為沒有受過專業的訓練,戰鬥力全靠自己是否肯拚命。

  隻使用了不到一半的船隻,因為大部分的戰船都不方便使用,特別是去朝鮮的船隊,因為怕路上遇到東江水師,更是連一艘戰船也沒有了。另外,由於貨物性質的關系,去朝鮮的船多,去日本的船少,只有幾艘,因為沒那麽多硫磺、鉛、銅買。

  船隊開始一起沿遼東半島西岸航行,到海洋島就遇到了官兵上前查問。

  “請問可是長生島黑甲軍船隊?又去往何地?”

  官兵當然知道是黑甲軍的船隊,他主要的目的還是想問他們想幹什麽去?

  楊義騰的貼身奴兵上前搭話道:“我等正是黑甲軍,此行想去朝鮮貿易,還望通告貴上,免得我們兩軍發生誤會。”

  旅順水師是唯一清楚黑甲軍底細的官軍,他們自然不會找麻煩,前來詢問,只是例行公事。

  船隊繼續向南航行,不時有旅順水師的巡邏船,因為已有官軍水師通告,船隊未再被攔截,一路南下,到了旅順口就轉而往朝鮮方向而去。

  經過四天四夜的航行,到達了朝鮮平壤海域,船隊在這裡就要分開了,一路繼續往朝鮮而去,一路卻要遠遠地沿著朝鮮海岸線南行,遠赴日本。

  朝鮮的水師也比較強大,因此朝鮮沿岸海盜不昌,派太多的兵力護航反而會令朝鮮水師猜忌,因此,去朝鮮的船隊幾乎全是那些船東自己的水手船工,楊義騰只派了他的五名親信奴兵負責監護攜帶的骨瓷玻璃鏡。

  楊義騰親自帶領一伍兵丁主力,乘坐五艘400料戰船前往日本,幾位船東都有往日本遠航的經驗,知道此時日本海域、朝鮮海峽等地,是海盜最猖獗的時候,所以楊義騰不得不將兵力全力護住赴日貿易的商船隊。

  必須說明一下,船隊的水手都是以前俘虜的當塗水師官兵,因為他們有特殊的水上技能,楊文禮沒有將他們貶為奴隸,而是擔任平民水兵,有薪奉可領,待遇還要優於他們以前當官軍的時候。

  又加上呆在長生島這個海上島嶼上,

他們也無處可逃,時間一久,見這夥賊寇不會殘害他們,夥食好,天天吃海鮮,還有優厚的俸祿拿,他們也安定下來,甘心情願的當水兵了。  所以實際上,楊義騰此行五艘戰船,可戰之兵,絕不止一伍之兵,而是足有一百多兵丁,差不多是一什兵力,剛好符合他什長的身份。

  海上的漫長航行,非常枯燥,楊義騰就和幾位船東坐在一起喝茶品銘,幾人談論的主要是關於日本的事情。

  “如今自中國往東瀛,已被福建海盜鄭芝龍把持,需經過他的批準,購買了保護旗之後,才能去日本貿易,所以我們松江的海商基本上已不跑海貿了,轉而被福建佬霸佔了。”

  幾位船東之一的吳姓船東憤憤不平地說道。

  “鄭芝龍?他很強大嗎?”楊義騰被吳船東這個話題吸引了,他問了一個非常小白的問題,這年頭,跑海上貿易的,誰不知鄭芝龍的鼎鼎大名!

  “我的什長大人,他不是很強大,而是非常非常強大,在南起南洋,東到東瀛的廣闊海域,他是唯我獨尊,擁有戰船700余艘,部眾上萬,連朝庭水師都屢屢敗於其手,你說他強大嗎?。”

  其實鄭芝龍的崛起,也就在這幾年,早三年前,他還只是一名荷蘭東印度公司台灣總督府屬下的掠私船隊的一名通事,也就是協助荷蘭人搶劫大明海商和西班人商船隊的一名小小的翻譯,

  他的崛起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他起先是覺得隻當一名通事,沒有發展前途,於是他回到家鄉,拉起一票人馬也乾起了海盜,一開始實力並不強,後來因為海盜盟主顏思齊突然暴斃,連接班人都沒指定,眾海盜就推舉他當了盟主。

  當然,不可否認,他的能力和野心都要強於顏思齊,他當了盟主之後,就馬上去福建沿海,大量招募赤貧漁民,一招就招了好幾萬漁民,也是他的運氣到了,剛好福建南方發生了史上罕見的旱災與蝗災(1625-1627),連草根樹皮都難以覓到,故而他才輕易地招到了幾萬漁民。

  又後來,僑居日本的大海商李旦又突然亡故,其勢力也被他收編,這是因為他早年在李旦手下做過事,與那些人是多年同事,因而輕易地收編了李旦的勢力,這就是鄭芝龍幾年之間為什麽突然擁有這麽強大勢力的原因,難道不能說是他運氣逆天嗎?

  和他相比,楊文禮潛心種田七八載,連他實力的一半都不到,也算是失敗的典范了。

  ……未完待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