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晚明之霸道大當家》第九十九章:蓋州遼民
  長生島是北方第一大島,東西長60裡南北長22裡,離南汛口僅2百多米,因此在天啟四年,老奴打下複州之後,島上的居民全都駕船去登萊避難了,如無意外,在此後30年間都無人回島。

  楊仁宇船隊就是意外,是楊文禮指示他帶領部隊來這裡的,有很大的人為因素。

  “來人,傳我命令,靠島登陸。”當船隊行駛到一處明顯是小型港口的時候,楊仁宇發出了命令。

  “小旗大人有令,靠島登陸……”不一會兒船頭船尾就響起了楊禮及的傳令聲。

  為什長楊文禮要他來這裡呢?沒有別的,就是糧食。幾百人的吃喝,不是小事。此島有良田千傾,又有豐富的水產資源,養楊仁宇等幾百人,綽綽有余。

  農村的人都知道,稻田裡總有掉落的稻谷,古代沒有雜交稻,是稻谷就可以做種。即使此地居民離開了,但稻田裡還有大量的野稻,雖然無人照管,雜草叢生,又未施肥,使得稻穗很短,但上千傾田也足可以保證他們的糧食。

  雖然,一早也預備了萬一糧食短缺,楊仁就會帶部隊上大陸去打劫建奴,可也不怎麽保險,因為建奴也正缺糧,因此這個北方最大的無人島嶼就是楊仁宇初期最好的安身之所。

  不是說此島離岸太近嗎?不怕建奴派兵來攻打嗎?那是官軍的情況,所以官軍才不敢佔此大島,楊仁宇雖說暫時不想攻打建奴,但也絕對不怕建奴渡海來攻,假如冬季再來,那就不知是楊仁宇帶人攻打建奴,還是建奴來打他了?

  對楊文禮的新型訓練方法訓練的部隊來說,幾個月的時間,絕對會是翻天覆地的變化。總之,楊仁宇部隊,在此島只要呆過前期的幾個月虛弱期,後期就是出動出擊的時候了。

  長生島有優良的深水區適合建港,此地居民自然知道利用,所以成了當時遼東的一處商貿重地。這就方便了楊仁宇船隊,船隻可以直接靠岸停泊。

  當舵工掌舵將船緩緩靠上岸邊時,幾十個水手喊著號子,用撐杆抵住堤岸,減緩船只靠岸的速度,當水手將粗大的纜繩栓在岸邊的船樁上時,人類通過自己的智慧,終於將重達2000料的巨舟,訓服了,使它乖乖地停穩下來。

  船只靠岸,楊仁宇沒有太多關注,自有船長楊義騰負責,他正站在高高的船倉頂上,觀察周邊的情況。

  眼尖的他看到遠處有幾個人正在拚命逃逸,於是馬上下達命令道:“來人,傳我命令,命令楊義朝什,馬上追擊逃人,但要小心,如非建奴,不得隨意殺人。”

  “是”楊禮乃高聲應諾,行了一個軍禮之後,就下樓傳令去了。

  其實那只是幾個逃奴,就是蓋州衛建奴的阿哈,因為建奴缺糧,他們這些阿哈自然沒吃的,所以隻好冒死逃亡。

  長生島是離陸地最近又最大的海島,島上山林茂盛,有一個面積不小的原始森林,正好便於他們藏身。離岸僅有二百多米,隨便抓快木板就可以趁夜浮遊過來。

  逃奴終究是逃奴,體質虛弱,楊義朝帶領全什人馬,落後很遠,但追了一段時間之後,那些逃奴就如扯風箱一樣,喘不過氣來,無力再逃了,隻得乖乖束手就擒,一個個癱坐在地上,像個活死人一樣。

  當楊義朝他們追到他們的時候,都不由嚇了一大跳,這些人不知是人是鬼,一個個瘦得皮包骨頭,恐怕一陣大風都可以將他們吹走。一個個臉色白中泛灰,就像是活死人一樣,如果不是青天白日的,

他們扮作鬼絕對會嚇死人,雖然他們一個個都是金錢鼠尾頭,但楊義朝敢斷定他們絕不是建奴。  根本不要再問了,這些人絕對不可能是建奴,所以楊義朝打出手勢,命手下收起武器。

  “你們可是遼東漢人?為何見我等就跑呢?”楊義朝用自認為很溫和的語氣問他們道。可他不知自己等人,一個個身材彪悍,滿臉橫肉,最怎麽溫和,也很嚇人。

  在明末遼東有一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現象,就是殺良冒功,就是將那些被迫剃頭的遼東漢人割頭冒充建奴,而且蔚然成風,因為一顆真虜頭值五十兩銀子。所以楊義朝這乾人,被他們誤以為是官軍,能不嚇得發抖嗎?

  是的,官軍,官軍不僅不是他們的救星,反而是催命的閻羅,遼民最怕見到的就是官軍,特別是關寧軍。關寧軍打仗不行,見建奴就逃,但殺良冒功,絕對是全大明第一。

  毛文龍的東江兵要好一點,但也好得有限,差不多是一丘之貉。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人的良知都喂狗了。

  楊義朝等人給別人背了黑鍋還未可知,他看到這些遼民一個個驚恐的樣子,以為他們聽不懂南方口音官話,就接著安撫他們道:“你們不要怕,我們是漢人,不是建奴,不會傷害你們的。你們能告訴我,你們從哪裡來的嗎?”

  這些遼東逃奴,怕也只是下意識的反應,當他們看到這些南人,似乎不想殺他們頭,一個年長的無法判斷年齡的人,聲音小得像蚊子一樣回道:“求將軍饒命,我等是蓋州遼民,因實在活不下去,隻得逃離蓋州,尋找活路。”

  他幾乎沒有中氣,所以聲音很微弱,可以說這些遼民逃奴,幾乎都是風中殘燭,隨便一個意外,就會喪命。

  “不用怕,我們不殺良民,你們可放心在此居住,無需逃亡。我們是南方義士,特來遼東除東虜,所有遼民,我們都視為骨肉至親,情同手足。”楊義朝依然語氣溫和,將自己鋒芒畢露的殺氣,盡量收斂,向他面前遼民解釋道。

  就在楊義朝在詢問遼民時,楊仁宇已帶著盧傳宗和自己的二十個奴兵來到面前。

  楊義朝連忙向他行禮匯報道:“小旗大人,據屬下詢問,他們是蓋州遼民,因饑餓無食,故而逃亡此島。”

  楊文禮的部隊極重禮節,何種情況行什麽禮,都有規定,像此時因不是接令,而是匯報,所以楊義朝是雙手平置於兩側,堅挨大腿,作45°鞠躬回話。這是常禮,又是下級對上級的尊敬。

  “這不廢話嗎?瞎子都看出來了。”楊仁宇在心裡吐槽了一句,因此他沒好氣的“嗯”了一聲,擺了擺手,就當是聽到了。

  ……未完待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