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晚明之霸道大當家》第五十九章:失蠟法
  楊文禮又化身成科學狂人,投入了枯燥的科學實驗中。與此同時山寨裡的奴隸兵和屯田兵,在楊文禮放開政策讓他們吃好吃飽的基礎上,經過了幾個月的力量訓練,他們的身體素質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

  楊刀剛剛發下來之後,楊仁地他們三位負責監管訓練屯田兵的少年,開始正式傳援他們劈撩削三招的奧秘。

  “世上武功唯快不破,只要你足夠快,就沒有你一合之敵。我今天正式教授你們在戰場上最有效也最簡單的招式,劈撩削三招。

  你們不要以這三招很簡單,其實這三招已經包含了全方位攻擊敵人的招式,包括上、下、左、右四個方位,這就是返樸歸真、大道至簡的道理。

  我現在以劈為例,來說說這一招的重要性。未經過訓練的普通人,劈一刀,殺傷力有限,別人很容易破解。

  可是如果你的出刀速度足夠快,快過常人的反應速度,那敵人就只有引頸就戮,他的大腦還沒反應過來,頭就已經被你砍了。

  下面,我給大家示范一下。”

  楊仁地在早上的例行集訓過後,就開始教授屯田兵楊氏刀法,劈撩削三招。嘴上說來終覺淺,他們沒有直觀的感受,不太相信他的話,因此他就親身示范,讓這些屯田兵們知道,簡單的招式能產生巨大的效果。

  “大家請看,我前面有一個完好無損的稻草靶子,大家仔細看著,我是怎麽出刀的。”楊仁地一邊說話,還一邊用手拍著稻草靶子,向他們證明,他沒有做手腳。

  “哢”在下一秒,這些奴隸兵隻隱約見到一陣白光閃爍了一下,然後就只聽到了楊仁地刀入刀鞘的聲音,可楊仁地面前的稻草靶子似乎原封未動,難道這位年輕的士兵老爺失手了?

  正當他們疑惑不解的時候,楊仁地再輕輕的拍了一下靶子,靶子就一分為二了,豎著的稻草靶子留下了整齊光滑的斜削切面。

  “哇!……”屯田兵們忍不住發出大聲的驚訝聲。

  這怎麽可能?別說看到他砍劈,就連他抽刀收刀的動作都未看清,就隱約看到了一陣白光閃了一下。這也大快了,簡直是不可思議。

  稻草雖然易砍斷,可這個稻草靶子卻捆得很緊密,刀不夠鋒厲、力度不夠大,一刀都別想劈斷,更別說這麽整齊光滑的茬口了。而且刀劈之後,稻草靶竟然像沒動過一樣,可見劈刀的力度和速度達到何等境界!

  “怎麽樣?大家看清了嗎?”看到這幫屯田兵張大著嘴,驚訝不已的樣子,楊仁地心生得意地問他們道。

  “沒有……”屯田兵們頭搖得像撥浪鼓一樣回道。

  “這就是快到極至的體現,超過人的大腦以及眼晴的極限,一般人根本看不清,更別提反抗了,除了被宰,他別無選擇。

  我不是天生就有這麽快的出刀速度的,我也是經過長年累月的練習,才達到今天的成就。

  當然也不是就隻簡單的一刀,沒有半點技巧。出刀的要訣就是出刀時,要將你的精氣神,調整到最佳狀態,當你的氣勢達到最頂峰的時候,全力劈出一刀,而且幅度不宜過大……”

  楊仁地開始正式傳授他們出刀的訣竅,將楊文禮傳授給他,又經過他多年親身實踐,總結出來的訣竅毫無隱瞞的教給了他們。

  接下來,他又親自示范,講解撩削兩招的密訣。使他們真正明白返樸歸真,大道至簡的道理。

  這邊奴隸兵和屯田兵在一天天逐漸成長,

那邊兵器坊的楊文禮卻遇到了麻煩。  盔甲需要超強防禦力,又只有二毫米的厚度,那它的組織密度就必須非常大,也就是說需要更大的擠壓機,用多人或用畜力作動力的擠壓機。

  以前他在茅山衝請楊木匠製作的嬰兒手臂粗的木螺杆肯定不夠用了,需要更大的螺杆,成人手臂粗的螺杆。

  可山寨裡沒有楊木匠那樣手藝好的木匠,怎麽辦?這可難住了楊文禮。

  經過日思夜想,楊文禮想到了古代已經大量應用的失蠟法鑄模。其實就是用蠟代替木材作陽模,木材質地比較硬,很難被加工,只有專業的木匠使用木工工具才能加工,可蠟質地較軟,很容易加工或雕刻,如果使用卡尺規范,普通人也能加工出一根精密的蠟螺杆出來。

  說乾就乾,有了思路,楊文禮立刻派人搜集石蠟、松脂、牛油、桐油等原料,實驗做失蠟法的原材料。要易熔化,但是冷卻時又要有一定硬度,不能太軟,也就是要有可塑性。

  限入科研活動當中的楊文禮,立刻化身為科學瘋子,他忘記了時間的流逝,一個月之後,他終於研製出了合格的蠟。

  然後他片刻未停就開始著手雕刻螺杆蠟模,雕刻是個細致活,螺杆又必須非常精密,他不放心別人,所以親自操刀開始雕刻起來。

  螺杆的大小並沒有嚴格的規定,只要能承受足夠強大的力就行,唯一的要求就是要精密。

  蠟確實比木材易加工許多,有差錯的地方甚至還可以修改,滴點蠟上去,再雕過就是。因此加工速度比當初楊木匠要快許多,半個月之後,一根精密的蠟螺杆模型就成形了。

  古代失蠟法是用范泥把蠟模完全封閉,隻余一個加注青銅液的口子,范泥幹了以後,到火上加熱,把蠟熔化,再從那個預留的口子倒出來,就可以正式澆鑄了,澆鑄完成把范泥打碎,就得到了想要的青銅器粗胚。

  楊文禮使用的是陶泥,不是完全密封,而是作兩片模,澆鑄之後,模具分開取出鑄件之後,還可以重複使用。陶泥就是和耐火磚差不多的材料,能耐高溫,有較高強度,不易變形,是一種非常精密而且標準化的鑄造方法,所有鑄件大小一致,是統一的標準,這是范泥法所做不到的。

  找對了方法,楊文禮乘勝追擊,他又使用失蠟法,雕刻加工出了盔甲模具,由於易加工,而且非常精密,他甚至試著雕刻了一些精密繁瑣的花紋,這樣板甲就不再是光滑如鏡了,有了中國式的藝術氣息。比如:虎頭、豹頭、狼頭等猛獸形狀,已經不能夠再叫板甲了。

  這些獸頭也不是全無用處,可以區分士兵的等級,這在古代戰場非常重要。

  ……未完待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