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隱龍驚唐》第900章 煙花3月下杭州
其實歸根結底,按後世的話說,那就是大唐已經處於通貨膨脹前期階段。

  就如米價三文一斤,一天三十五文工錢,買十二斤。

  但米價如果回到二文,那就算一天二十五文,照樣能買十二斤。

  如果回到當初李沐剛來長安時,一文半一斤的米價,那麽工錢只要十八文,就一樣可以買到十二斤。

  而只要工錢降到二十文,雇主就失去了遠去千裡之外,招募廉價雇工的動力。

  用工荒和失業潮這兩個最大的矛盾,就會迎刃而解。

  當李沐抓住了這個根本矛盾所在,就有了解決問題的辦法,那就是糧食增產。

  雖然李沐是真的想,去美洲引進蕃薯和土豆。

  但問題是,大唐現在的造船技術和遠航技術,還不足以達到這種程度。

  那麽,李沐只有一個選擇,就是引進佔城稻。

  其實佔城稻不是什麽好東西,它在後世七、八十年代存在過那麽十來年。

  百姓稱它為早稻或者早米。

  那口感就一個字,“燥”!如嚼稻草一般。

  農村裡,很少有人願意吃它。

  大都將它與蕃薯藤一起煮了,用來喂豬。

  但終究是米,如果饑餓時,一樣可以讓人有飽腹感。

  至於為什麽這般難吃,原因很簡單,它長得快。

  這就象後世的豬肉,一百天就養大的豬,怎麽能與一年養大的豬相比呢?

  佔城稻的生長周期只有不足五十天。

  也就是說,從種下到收割,不足兩個月,就能吃了。

  所以,百姓將它與晚稻配合,一年種兩茬來增產。

  李沐現在動起了這個腦筋。

  早稻再難吃,也不需要唐人吃,遼東靺鞨、室韋、高句麗、百濟乃至倭國至少二千萬的人口等待著吃它。

  如今大唐的南疆邊界在安南,置有安南都護府,治所交州。

  與佔城不過數百裡地的距離。

  李沐已經下旨,令安南都護府遴選大批早稻良種,運往杭州府。

  準備在杭州府進行試種。

  不過這事,李沐誰都沒有告知,尚屬於大唐最高機密。

  ……。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

  三項新政在大唐各州縣順利地推行下去。

  新軍的組建也已經完成。

  一正二副,三個主帥上各領了兩衛新軍,正在積極組織訓練。

  劉德威也如李恪所料,得到了大理寺卿的位置。

  吐蕃、靺鞨、室韋的局勢也得到了控制。

  而倭國在減少了一半人口之後,也正式進入了休養生息階段。

  與吐蕃不同的是,倭人更容易管理。

  從倭國皇族全滅之後,倭國沒有發生過一起上千人的叛亂,局勢一直很平穩。

  被大唐冊封的二十四個倭國新貴族,已經徹底被倭國人認可。

  唯有天山山脈一線,唐軍與突厥的軍事演練月月不斷。

  雖然大唐斷然拒絕了金匱可汗朱邪克勒的求婚。

  但誰都明白,這仗一時打不起來。

  而大唐在冊的人口,一年之間竟多了一千八百萬,達到了五千六百萬人。

  這可不是憑空生出來,也不完全是大唐新增四個道,入籍的新增人口。

  至少有六百萬人,是被國內各地世家豪族隱匿的黑戶。

  也就是為奴者。

  如果說之前,李沐發動的土地價格之戰,砍掉了世家豪族的雙臂,那麽,大唐商團構想的實施,打垮了世家豪族最後一絲幻想。

  唐人太貴了。

  一個唐人的價值,相當於國內二十畝以上的良田。

  相當於十個,甚至二十個新設四道的百姓。

  對於商團來說,他們需要的不是唐人,只是人,能種田、做工的人。

  所以,不用朝廷發話,他們便放出隱匿的黑戶來。

  利人、利己,何樂而不為呢?

  況且,還能在李沐面前,做個順水人情。

  武統三年春天,李沐決定南巡。

  說是巡視,準確地說,應該是微服私訪。

  朝堂無人反對。

  相對於李沐的強勢,內閣、軍機大臣們,更需要的是自由。

  在李沐眼鼻子底下,他們過得太憋屈了。

  李沐能一言廢一個內閣大臣,誰會不心驚肉跳?

  唇亡齒寒的道理,做為臣子都懂。

  而鄭觀音更沒有理由反對,因為李沐此次巡視的方向,是江南。

  對於抱孫心切的鄭觀音來說,江南是她抱孫夢想的首要之地。

  長孫明月,待產了。

  這事,整個長安除了李沐、常綠雲、鄭觀音之外,無人知曉。

  說它是皇室最隱諱的秘密,絲毫都不為過。

  特別是一後四妃都無所出的情況下,這事就成了絕密。

  所以,不管是朝堂,還是禁宮,所有人對李沐的出巡都持讚同態度。

  唯一都不滿的,是李沐微服私訪,皇帝出巡,沒有個上千依仗,上萬甲兵隨行,焉能顯出天子的威儀?焉能彰顯大唐的強盛?

  但誰能阻攔李沐?誰敢勸諫?

  想來這大唐還找不出這樣的人來。

  常綠雲被勒令留在長安,因為她是長林衛大將軍。

  如果說李沐可以放心離開長安,那麽常綠雲及她掌控的長林衛,就是皇權的最後一道屏障。

  宮中後妃,李沐身邊隻帶了聞香和秦玉。

  在李沐看來,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帶上兵甲,豈不壞了此行的韻味?

  江南東道,李沐做為吳王時的龍興之地,去江南李沐何懼之有?

  煙花三月下杭州,帶上聞香、秦玉,那才叫個應景不是?

  ……。

  李沐離開長安的當天晚上。

  潤王府書房內,李恪與段志玄相對而坐。

  段志玄語氣急促地說道:“殿下,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陛下微服南下,身邊只有數十禁衛,只要在運河隨便哪個隘口進行阻擊,便能一戰畢其功啊。”

  李恪意動,他端著杯子的手簌簌而抖,直到杯和杯蓋“嗒嗒”作響,茶水從裡面溢出,李恪才將杯子放下。

  深吸了一口氣,李恪道:“段軍機麾下兩衛新軍剛剛組建完畢,還未經訓練,人心恐怕不齊啊。”

  段志道急道:“要在運河阻擊陛下,何須動用大軍?只須派臣麾下數百親衛,足矣。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殿下還須當機立斷才行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