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1617》第1673章 情報
頂點小說網,最快更新大明1617最新章節!

老掌櫃周逢吉和張學曾這個長輩也都從庫倫趕了回來,兩個老人家一直在大湖邊上放養鴨群,最為難的是過冬,這個問題已經初步解決,鴨群持續擴大,現在軍中的蛋禽類的供給,超過五成來自大湖畔的鴨群。

很多高層拿這個開玩笑,兩個老人家真是立功不小。要銀子,他們已經有足夠多的賞賜,要功名,他們已經是風燭殘年的老人,功名對他們已經不是太要緊了。

賞無可賞,看來只能將功勞算在兩個老頭子的後人身上。

周逢吉的後人很平庸,只能多賞田畝和頂身花紅股,張續文則相當出色,很多人開玩笑說,他本身的功勞足夠封侯爵,而加上張學曾的功勞,怕是能博一個公爵的身份。

張瀚在這些事上當然不會輕易表態,不過他自己也知道,兩個老人家確實是立下了極大的功勞,當然和記高層也在這些事上給了老人家們極大的支持,相輔相成,缺一方都不行。養鴨這事,在開始時連張瀚也不是很放在心上,張瀚一心要大辦養雞場和豬場,事實證明不管是雞還是豬都不好養,一個雞瘟整個雞場的雞死絕也不是難事,而且這些肉類養殖需要的人手十倍在鴨群之上,需要的空間和物資也很多,農家放養的雞可以自己捕蟲吃菜,喂點剩飯就行了,速成的肉食雞要不停的喂食,需要大量的雜糧喂食,算起來投入真的不小。只是為了將士們有充足的肉食攝入不得不投入重資,等得了草食,鴨群養的多了,還有充足的羊群,現在和記的將士已經不太為肉食和蛋類攝入發愁了,甚至和記的那些屯堡和軍堡裡,肉食供給也相當的充足了。

從這一點來說,眼前這兩個老人立的功,抵一個侯爵有些過了,一個伯爵還是相當值得的。

不過兩個老人絲毫沒有居功自傲的意思,事業也創立的差不多了,兩人又奔波了好幾年,張學曾年過七旬,身體不是很好,已經不能再受奔波勞祿之苦,同時也受不得漠北的嚴寒,張瀚回新平堡,老人家也動了思歸之念,雖然未回蒲州,也是跟著一起到新平堡來了。

周逢吉也是卸了手頭的事情,不打算再辛苦,但老人家的家人已經在青城一帶居住,他到新平堡來,當然是不放心張瀚的原故。

“又上魚了。”周逢吉老眼昏花,半天也沒提上來幾條,張學曾也是一樣,兩個老人轉頭一瞧,一條魚在半空中晃蕩著,張瀚一笑,卻是將魚捉來,取了下來拋回河裡。

“是條小黑魚。”張瀚笑道:“不值得留下來。”

“文瀾有仁心。”張學曾不緊不慢的道:“反正魚也夠了,今晚喝湯成不?”

周逢吉表示反對:“我覺得還是醋溜鯉魚好吃。”

張學曾不滿道:“你個老貨,總是和我唱反調。”

接著又道:“唱吧,咱倆不知誰先死,過幾年就唱不成了。”

兩個老人倒也不忌諱這種話題,棺材都是張瀚親自孝敬,叫人從寬甸弄的上等的好木頭,請最好的木匠打出來的,兩個老人都很高興,吉地也選好了,現在時局不太平,但兩人都願葬在李莊附近,那是和記還有張瀚發跡的地方,兩個老人對那裡也是最為熟悉,他們都認為那是龍興之地,將來可能是陪都之類,離家鄉也不遠,算不得遠葬他鄉,所以都很願意葬在李莊,替張瀚守著李莊的家業。

看起來,張瀚還有和記被迫離開李莊,對青壯男子來說不算什麽,

對老年人來說則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傷害,成了心裡的一個結。這也難怪,畢竟當初那麽大的產業,那麽繁榮的地方,說沒有了就沒有了。現在李莊的產業和人員都遷離的差不多了,兩個老人都因去一趟,頗為感傷,打那次之後,他們就決定在李莊下葬,活著被逼走,死了葬下來還怕個鳥?

“今晚我親自下廚。”張瀚微微一笑,卻是放下了魚杆。

兩個老人也看到了河對岸劃過來的小船,船上是兩個打魚人模樣的漢子,也象是在白洋河畔放鴨子的。

由於和記的帶動,放鴨人也不光是和記自己,幾百裡的河岸兩邊現在放鴨人增加了十倍也不止,這些放鴨人養大的鴨子和產下的鴨蛋主要也是賣給和記,和記對肉類和蛋類的需求與日俱增,就算一時用不到的也是先買下來,醃製起來備用也是好的。

對食物,張瀚向來是多多益善,這種風格也影響了和記軍司的官吏們,對儲備糧食,還有肉食,禽蛋,做的過了也會得到誇獎,所以和記財務支出上,這一類的支出也最容易得到報銷。

這樣也緩解了軍司收購大同一帶肉食的緊張氣氛,在幾年前,由於軍隊需要大量肉食,和記的采購人員幾乎轉遍了大同一帶每個村落,將每隻雞每頭豬都高價買走,這導致地方肉食價格大幅度上漲,甚至拿錢也不一定買到肉,地方上當時意見很大,現在由於掌握草原,多方面補充肉類,大同等地的緊張情-->>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