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較起來,核物理專家手裡的內容要容易理解一些,是一些物理的反應程式,以及許多陌生設備的素描圖。
饒鑫好歹是寫科幻的,他認真的看了一會,不難看出這是反物質湮滅、幾個典型的輕元素核聚變、以及電磁效應的描述方程。
最後看到的那份資料是那位穿著軍裝的士官長的,比起其他人的來,他手裡的東西倒是簡單直接——一把劍,下面寫著假設的武器參數以及精度。後面的則是地球上的許多常規武器,包括軍用步槍,*,坦克以及一些飛行器。
然後大家面面相覷,在一陣謙讓之後,士官長率先發言,畢竟就這個議題來說,他是最有發言權的。
“嗯,我大概都看了一遍,結論很簡單,真要打起來,如果隻應用資料上的武器,我們沒戲。”
“得出這個結論的前提很簡單,我們的*沒辦法鎖定對方單個人,也沒有顯著的攻擊目標,目標區域也不存在衛星引導定位——而任何企圖定位的行為都會被對方發現並反製。”
“另外,那是他們的地盤,對方都會飛。我們遇到他們,就跟冷兵器時代步兵遇到騎兵一樣,只能原地困守,沒有主動出擊,控制戰場主動權的能力。而且就算是防守,我們也沒有絕對的把握。”
“對方的那種會飛的劍,隻從速度上來看,威力可以看成是炮彈彈片,而且是精確製導的炮彈。除了躲在坦克裡的幾個人,其他人沒法保護自己。那種環境挖工事作用也很小,而且資料上也說,那些劍也可以用來摧毀工事——不管你躲在哪,都會被對方找出來。”
士官長的發言基本上代表著大家的意見。五個人當中,只有程序員不是很讚同。
“如果僅僅從武器角度來說,也許就像這位長官說的這樣,我們沒法打。但是大家不知道注意到沒有,我們到了二十一世紀,戰爭的主要模式是什麽?還是比拚武器的素質嗎?現代真正首先注重的就是信息化,什麽是信息化,就是在對手最薄弱的環節壓製住對手,讓對手原本擁有的戰鬥力發揮不出來。”
“我手上的資料,大家應該都看過了,如果是懂編程的,應該大概能猜到是說的什麽,不懂的,我這裡也可以簡單說明。”
“它是一種身份信息驗證協議,這個協議的作用,就是在甲方提出申請之後,乙方同意申請,並開放權限。在此之後,甲方不斷提供位置以及運動信息給乙方,確定這個權限能夠正常執行下去。資料上說,這些人可以是通過電磁波來進行通訊,以及遠程武器控制——這個協議就是這種會飛的劍的控制模型。”
“也就說,這種劍看起來像*,但它不是*。*發射出去之後,即使失去了指揮定位,自身依然可以靠自帶的目標識別系統將任務繼續下去。而這種飛劍——只要它的通訊被干擾,那它就失去了控制,變得完全沒有威脅。”
“所以在我看來,如果發生戰爭,前期我們處於劣勢這是一定的,但還沒有到完全沒有抵禦能力的地步。依靠干擾雷達,我們可以很方便的建立起一定范圍的安全區。如果對方沒辦法對我們安全區實施其他形式的打擊,我們就能不斷擴大影響范圍。”
“當然,我對軍事並不是很了解,干擾雷達具體能夠在多少范圍內實施有效的干擾,我們的戰鬥目標是什麽,這些都不知道。”
程序員的話讓士官長很受啟發:“電子戰!這不失為一種好辦法!按照現有軍用雷達的功率,一座雷達完成幾百公裡的信號屏蔽問題應該不是很大。”
饒鑫做了一點補充:“說到戰鬥目標,我有一點想法。資料裡提到,這個星球上,是靠無線供電來維持能源的,那肯定存在電力生產裝置。我們只要找到這個裝置,搗毀它,那大部分人的電力來源也就被切斷了。現代戰爭都是從一個國家的電力設施開始打擊,按照這個邏輯,他們的電力生產和傳輸裝置,也應該成為首要的目標。”
核物理專家對饒鑫的這個意見有一點反對:“電力傳輸裝置可以打擊,但是電力生產裝置卻是萬萬不能。這是聚變反應爐,其中生產能量的速度,相當於每分鍾炸一顆*。對於我們來說,進攻這樣的設施風險過於龐大了。”
語言學教授點點頭:“從資料上來看,整個星球上,設施的建設方和使用方,是兩個完全截然不同的文明,沒有必要一概而論。僅從語言學角度分析,我們作為假想敵的文明是不具備現代化戰爭的意識,以及戰術戰略能力的。他們的詞匯豐富程度僅僅相當於原始社會,語言剛剛成型的階段——這在很大程度上,跟他們生活方式極為單一,有著密切的關系。”
討論很快變得熱烈起來,大家一邊聽,一邊把自己覺得合適的理由都記錄下來。按照他們接到的合同中的要求,每個人在會議之後,都要單獨出具一份報告,青藍谘詢會根據報告的質量,來給每個人發放余款和一些額外的獎金。
半個小時後,這個議題大家都覺得已經得到了很好的解決,他們讓那個士官長去給沈長文報告,申請這個組解散,所有人進入下一個議題。
饒鑫接到的第二個議題,內容是現有的飛人文明他們的社會形態推演——包括他們為什麽會丟失技術和知識,可能的原因有哪一些;還有如果在不干擾的情況下,他們的社會形態會如何繼續發展。
相比起第一個話題,饒鑫在這個話題上更有一些發揮的余地。
在第一點上,饒鑫提出了一種假說,他認為對於高等文明而言,丟失技術和知識本身,可能並不是被動的,而是主動行為。
因為從整個星球得到完整的維護這一點來看,這個文明對現有的狀態是有所準備的。這個星球的形態和所有飛人的身體,都不是完全的自然狀態。自然狀態下不會產生空心的薄殼星球,更不可能進化出可以利用電磁波的碳基生物。
也就是說,這個文明達到現在的這種狀態,是經過長期設計和執行的結果——這甚至就是文明本身的目的。他們建立了這樣一個可以自給自足的世界,然後徹底閹割掉自身的知識——以期望達到某種永恆。
就這一點而言,饒鑫的態度是很樂觀的,他覺得該文明不是因為遇到了什麽困難和災難變得愚昧,而是他們的文化中,在主動追求達到這種狀態。
在第二點上,饒鑫卻又悲觀起來。
人死了可以克隆重生,燃料可以從外太空自動運輸進來,但饒鑫覺得,一個封閉的文明再怎麽盡善盡美,最後整個系統一定會走向崩潰的邊緣。他的理由很簡單,因為越複雜的系統,容錯性就越小。盡管資料中描述的這個文明看起來已經足夠的簡單——但饒鑫覺得還遠遠不夠,因為他沒有考慮到一群愚昧的人本身,對這種生態會產生反作用。
這些資料中當然是沒有寫這個世界遇到困難,搜救隊是去拯救他們的。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饒鑫的這種悲觀觀點,是在不知道答案的情況下,猜到了答案——因為這種崩潰的場景已經出現了。飛人們攻擊運送燃料的飛船,這就是系統無法承受的錯誤發生點——估計當初這個文明的設計者怎麽也不會想到會有現在這樣的結果。
在這種熱烈的討論中,一個上午的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饒鑫出去吃飯的時候,心情還頗有些意猶未盡。
就像那個玩具廠的人說的那樣,吹吹牛B就能拿好幾千塊錢,這樣的好事做夢也不敢想。
饒鑫倒也沒這麽low, 他只是下意識的覺得,自己用在寫小說上面的,這些奇奇怪怪的想法,竟然真的有人注意到了,不但注意了,而且給予了重視。能夠邀請他到這裡來,花幾千塊錢聽他說一個上午的話,這就足夠證明自己是被看重的。想到對方也許正是自己小說的某個讀著,一直默默關注著自己,饒鑫覺得分外的受用。
按照青藍谘詢的行程安排,下午是沒有正式會議的,但他們可以去公司一起閑聊——就算是頭腦風暴。當然,不去也可以,這一點並不強製。
饒鑫當然是去了,但跟他一樣選擇回來的人並不是很多,畢竟大部分人還有自己的工作,不少人上午過來還都是請假的。像他這種專門坐飛機過來的,實在是少數。他看了看公司裡,只有那位程序員以及語言學專家留了下來。但他們似乎都沒有興趣再聊什麽話題——他們留下來的目的,都是為了研究那些文件上的語言。
饒鑫不懂程序,更看不懂那些陌生符號,所以他看了一會之後,就覺得無聊,打算離開了,這時候,之前跟他說過話的何雨晴對他說:“啊,有個人想跟你聊聊,他在QQ上。”
饒鑫打開電腦,登陸了自己的QQ,加了對方的號碼。對方很快給他發過來一句話:“在你的小說中,曾經提到過文明衰老的概念,我們聊聊這個話題吧。”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