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唐小神棍》第22章:突如其來的邀請
  祠堂的祭祖仍在繼續,那位老者雖退出了門外,卻沒有走,而是饒有興趣的盯著祠堂裡的李柯。

  人群中,二狗子跪在李柯身後,用手輕輕推了一下昏昏欲睡的李柯:“二小,你看那老頭,好像在看你呢。”

  “讓他看唄,又掉不了肉。”

  “可是你看他穿的那身行頭,一看就是大戶。他是不是看上你了?”

  “看上我?難不成他想買我回家當兒子?”

  “我看有這意思,不過是當兒子還是當其他的就不知道了……聽說那些城裡的老爺們,很多都喜好男風。”

  “滾……!”

  李柯很單純,本以為二狗子也同樣單純……可這世上單純的孩子怎就越來越少了呢?

  祭祖一直持續到上午才結束,鄉親們魚貫而出各自回家去了。只有李柯一家還留在祠堂裡。

  李母看了自家兒子一眼,驕傲道:“村長,俺家二小作得詩怎樣?”

  “好!李家出了個金苗苗咧!”村長略一尷尬,急忙附和了聲。

  “俺家娃娃自然是金苗苗。”

  如今李家可是不比從前了,雖然還是上楊村的村戶。但身份上可是大為不同,說到底李家如今也算半個官家了。

  李柯站在一旁嘴角含笑。對於老娘的炫耀與自豪,他非常理解。也樂得偶爾厲害一下,讓老娘出個風頭。

  “以前張先生做詩賦,村裡都是給十斤精肉二十斤黍米。今年俺家二小做得詩,比那張先生厲害多了。可不能少了去。”

  秀完兒子,李母又開始盤算這報酬的事情了。雖然李柯不在意,而且李家如今也不缺這點兒口糧,但該拿的還是要拿的。

  看著母親一臉嚴肅的討要報酬,他忽然感覺一切都變得那麽親切,真實。時光淡如水,這才是生活……

  “這……大莊家的,你也知道,咱們縣剛挨過了瘟疫,鄉親們很多都還拉著饑荒呢。若是太多村裡也拿不出來。”村長一臉為難的看著李大莊。

  但本著對讀書人的重視和尊重,再有就是李家如今的地位。村長猶豫了些許,咬牙道:“這樣吧,今年還和去年一樣,張先生家有多少,恁家就多少。”

  “不少了,不少了。”李大莊憨厚得笑笑,悄悄拉了拉自家婆娘。

  “和張先生一樣?那不是說咱家二小的詩比不上那張先生?”李母一臉不情願的瞪了眼自家男人,好像在埋怨他看低了自己的兒子。

  老爹本就不善言辭,被老娘這麽一說更是不知該怎麽回答了。

  李柯恰逢時宜開口道:“娘,咱回家做飯吧二小餓了。”

  ……

  剛來到門口,便見那衣著華麗的老者正站在不遠處的榕樹下,身後還跟著兩個隨從模樣的年輕人。看到李柯出來後,笑著迎上來。

  “小娃娃,老夫等你多時了。”

  李父李母皆是一愣,這老者一看就是富貴人家,找自己兒子幹什麽。

  雖不知這老者想幹什麽,但看老者這架勢,李柯還是上前行禮恭敬道:“先生有禮了,不知找小子何事?”

  “剛剛那首詩可有名頭?”

  就為這事兒?不過也難怪老者這麽上心。這可是北宋大家王安石的詩作,傳世千年自然是非同一般。

  不過今日倒是便宜了他這個打不出假的冒牌貨。

  “應元日所做,這詩名便叫元日。”

  “元日……”細細品味了幾分後,老者面色不變,又道:“老朽不明白,

難道這詩作也是再夢中仙人教的?”  李柯‘夢遇仙人’這件事,經過平陽縣的父老鄉親們不懈努力,可謂是家喻戶曉了。更有甚者恨不得帶上松香黃紙來他家門前磕頭祈福。

  聽這老者的話,難不成也是來找他沾點兒福報的?

  “小子先前渾噩多年,幸得夢中仙人……”像這種扯淡的解釋,給他點兒時間,一部小說都能編出來。

  “你可曾上過學堂?”

  “小子如今就在村中蒙學,這還多虧了咱們新來的鄭家東主樂善好施,村裡娃娃才有了機會讀書。”

  對於李柯來講,他最愛去的地方,除了樹林的木屋,就是這村學了。也不知那個小丫頭怎麽樣了?有沒有再被後娘欺負,也不知道何時才能再去木屋。

  老者不置可否的笑笑,神色中露出一抹沉思:“鄭家……這鄭修倒是會做人。”

  “先生知道鄭家?”

  鄭家也曾是長安大戶,如今雖然淪落,但也不是什麽人都能比得上的。換而言之,以老者這幅漫不在乎的神色看,這老者的身份絕對在鄭家之上。

  “鄭家的事情先不說, 老夫看你文采非凡,可有想過日後去長安蒙學?”

  ‘蒙學’這個事情說白了就是學本事,可在哪兒學本事,學的什麽本事。這可是大有差別的。

  像他如今在村裡蒙學,就算再天資卓著日後也難有建樹。但若是他在長安蒙學,那就不一樣了。

  大唐建國以來百廢待興,新興貴族和老牌世家再加上朝廷,每一方都在極力的招攬人才。所以很多世家與貴族,都在長安有屬於自家的私塾學堂。這種學堂和那些給小孩子蒙學的村學絕非同日而語。

  更重要的是,這些世家貴族們有薦人之權!這便是天大的誘惑了……任何想要當官的士子除了參加科舉外,還必須要向吏部‘投行卷’,通過行卷的高低,來評判選取官員。

  不過吏部代表了朝廷,所以評判就會更為嚴格,很多不得志的才子,就是因為這嚴格的評判制度,從而名落孫山。

  這樣一來,那些有薦人之權的世家貴族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這些十年寒窗的寒門子弟想要出人頭地,就逃不了向世家貴族委言屈膝。

  就算這樣,能夠躍入龍門的寒門子弟也是少之又少。世家貴族之所以會拉攏這些寒門子弟,也不只是為了擴充勢力。說句不好聽的,這和資源掠奪也沒有什麽區別。

  這些對於熟知歷史的李柯來講,算不得什麽秘密。所以他第一反應就是猜測老者的來歷。

  既然他有意讓自己到長安蒙學,那就說明此人絕對是世家貴族的人,而且連鄭修都不放在眼裡的,那身份就更加不同尋常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